佛弟子文库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宋 常谨集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卷第一并序

传教沙门 常谨 集

叙曰。昔大师释尊。放大光明。照于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诸佛世界。百千万亿那由佗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有化身地藏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诸世界化身地藏顶言。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属。令娑婆世界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佛遇授记。尔时诸世界化身地藏。来集佛所。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计。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已。佛即印可。而赞叹言。善哉大士。我今无复忧虑。众生亦无忧念。能仁思化之后。慈尊待机之前。嘱在中间无依无怙。若善者不善。若在家若出家辈。皆凭寄地藏菩萨。良由彼大士在感应于斯土。此众生亦属因缘于彼圣。且以兹造像画像之辈。感化盈耳目。称名礼供之人。效验在口游。或载胜利于旧记。或注降灵于签札。适门出一二。未及四五。矧具传见闻限乎。凡厥功德。犹尚不能尽。故当供养。今募遗嘱。虽成一记。亦是梗概而注。岂竭尽其人耶。且举三五。以为归信凭据。于明。大宋端拱己丑岁。传教沙门常谨直笔而集矣。

梁朝善寂寺画地藏放光之记第一

梁朝。汉州德阳县善寂寺东廊壁上。张僧繇。(张僧繇者。画师之字也)画地藏菩萨并观音各一躯。状若僧貌。敛披而坐。时人瞻礼。异光焕发。至麟德元年。寺僧瞻敬。叹异于常。是以。将[禾*(看-二+一)]亲壁上模写。散将供养。发光无异。时人展转模写者甚众。麟德三年。王记。赴任资州刺史。常以模写。精诚供养。同行船十艘。忽遇风顿起。九艘没溺。遭此波涛。唯王记船。更无恐怖。将知菩萨弘大慈悲。有如是威力焉。至垂拱三年。天后闻之。敕令画人摸写。放光如前。于同道场供养。至于大历元年。宝寿寺大德。于道场中。见光异相。写表闻奏。帝乃虔心顶礼。赞叹其光。菩萨现光时。国常安泰。复有商人妻。妊娠经二十八月不产忽睹光明。便摸写。一心发愿于菩萨。当夜便生一男。相好端严。而见者欢喜。举世号放光菩萨矣。

唐法聚寺画地藏放光记第二

唐益州郭下法聚寺画地藏像。初坐绳床垂脚高八寸六分。本像是张僧繇画。至麟德二年七月当寺僧图得一本。放光乍出没。如煅金环。太同本光。如是展转图写出者。类皆放光。当年八月。敕进一本。入宫供养。现京城内俗画者供养。并皆放光。信知佛力不可测。家别写一本。得其感应者。不引记而已。

唐鄠县李氏家地藏救苦记第三

唐雍州鄠县。有女名李氏。素有信心。奉斋法戒。有木像地藏。高一尺六寸。焰光并阔。灵异颇多。李氏有婢。年五十有余。邪见不信正法。李氏他行间。移其像。投家后荒野。至还啼哭求。像在野放光。欢喜迎之。而不知婢所为。明日。婢顿闷绝间。投舍后野边。一日婢苏啼哭忏谢。自说幽途事曰。吾死。忽见二人骑马官人。自称官牒。以书令读。使者曰。婢。毁辱圣像。投舍荒野。既犯大罪。须召王厅。云云。读官牒已。縳将去。到王厅前。见厅中。杻械枷锁。捡系其身。无量无边。非可略境界。王嗔怒曰。汝愚痴婢。毁辱圣容。投舍后野。其报须至。召其神。投身舍像。在家又邪见。不信正法。当配大地狱。尔时。有一沙门忽到厅前。王即降座。而甚恭敬之。王问曰。阿师何故来哉。沙门曰。此婢。是我檀越家。婢。虽猒我像。我不舍之。王将垂哀愍。赐其寿命。王曰。须随师命。尔时。吾且听其事。内心忏悔。不意唱曰。南无地藏大菩萨。即依其唱。厅中之罪人。声所及。皆杻械枷锁自解脱。其身不现。时琰王烛目而坐。沙门牵吾手而出厅。即时苏也。主李氏。闻此言弥敬重其像。凡一县之中。莫不信仰其感矣。

唐抚州祖氏家金色地藏救亲记第四

抚州刺史祖氏。信心真固。而其双亲少不信。祖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一躯。长三尺。通光立像。尽礼供思。其父。是扬都人。触缘暂以出行。母独而居。恶贼潜窥隙。欲盗衣服。唯见地藏坐。明日易服见其家。祖氏母。庄严其身而居。却不见圣像。贼异之。自即露谢。说夜所见。不知其能。其父还家。母说前事。共可申由。后父行抚州。路中遇怨家。即拔利刃斩之。有一沙门。其身金色。以手拒刃。以头受刃。被刑害卧地。怨家谓已杀散去。父谓希奇。自免刑害。到祖氏家。具证前事。生希有心。共往像所礼拜之。见像头有三刀痕。金色少变似血流。既知地藏菩萨。代受刃救父母难。其父发信。祖迎其母。三人在抚州而住。昼夜礼供。父七十九方卒。经三十五日。祖梦见其父。身带光明。腾空自在。往来飞行。生希有心。遥拜其父。问讯曰。生在何处。答曰。吾生第四天上。地藏菩萨引导。令事补处。彼天生人。多是大士引导也。补处赞曰。大士不可忽诸佛敕。又曰。却后十三年寿尽生。汝身却二十五年方生。汝妻二十八年方生。说是语已。隐而不现。其后。母及祖氏夫妇。皆父如所说。当知一人造像。亲子皆领现当益。从其已来。一州之内。造像画像。礼拜供养者知林。多满感应也。

京师人僧俊地藏感应记第五

京师人僧俊。姓王氏。出家已后。营僧事。犯用巨多。不守戒律。三业自恣行。未曾修善因。既无戒行。亦无修善。痛微疾患而死。其左右胁少暖。经历三日始苏。啼哭投身大地。具说幽途事曰。将死时。有二人冥官。驱追至大城门前。忽有一僧云。我是地藏菩萨。汝在京城时。摸我形像一躯。不陈礼供。而投舍大寺后。我须报摸写。因汝是华严师人。乃教一行文。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地藏菩萨。与此文而告之曰。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能开净土道。能通报命。遂至琰王。僧俊既诵得此偈。遂入城中。见阎魔王。王方间。汝生值法。有何功德。答。吾愚放逸。不能修善。报事寺务。不能守戒。唯受持一行四句偈。王曰。汝今诵否。曰忆持所诵。具诵上偈。时声所及。受苦之人。皆得解脱。王曰。止止。不须说。放还人间。依此因缘苏。且语华严法师义学沙门。再验偈文。乃知是华严第十二。夜摩天宫无量诸菩萨云集说偈品。如来林菩萨叹佛文。且僧俊向诸寺僧。常陈说之。闻者发心。信受华严而已。

华严传失名字。王氏。自向空观寺僧定法陈说。今捡其首尾耳。

空观寺僧定法摸写地藏感应记第六

空观寺释定法。同僧俊摸写地藏感应。于此菩萨。偏生归凭诚。每月斋日摸写。礼拜供养。现身祈请见菩萨应形。三年已满。无奈何事。有小沙门。投宿寺廊间。定法闻此言。敬出问讯。说一两言。忽然不现。人异之。问定法曰。客沙门何等言。曰沙门尔言。妙愿已满。意气何短。云云。闻者皆云。汝忧见地藏。不念出要。故菩萨现身。而言意气何短。定谓应现。发菩提心。欣求无上道。果感梦云。前沙门者。是地藏菩萨也。汝求现见我身。不发菩提心。是故觉悟汝。摸写我身巨多。永不堕三恶道。舍寿生都卒天。慈尊下生日。当得说佛记。我随顺汝。如影随形。如水随器。寤感泪如雨。即舍衣钵资。作等身像。雕像身中。收多年摸写像。礼拜供养。像放光明。灵验揭焉也哉。

居士李信思奉地藏免鬼难记第七

唐居士李信思。泸水人也。其家男女。为恶鬼被扰恼。三十余人。不觉痛卧。或吐赤血。或多闷绝。时信思忧恼。对僧问救脱方轨。沙门良久思惟。而告之曰。昔如来在世。摩竭提国毗富罗山下。桥提长者家门。被脑恶鬼。脱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而不觉悟于旬日。尔时。地藏菩萨。游化诸国。至长者家。生大悲心。说咒救之。一时皆得除愈。汝依彼法。须归依地藏尊。时思欢喜。简美泉失图其像。已来五十年中。泸水县免病怖。其灵像见在而已。

开善寺地藏救地狱众生感应记第八

钟山开善寺。有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多年不识谁所造。后扬都督邓宗。行年六十一。身有微疾取死。其心上暖。不发葬事。一日一夜苏。悲哭无言。被扶子孙。前诣于开善寺。谓僧曰。此中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颇坏在。不欲礼拜供养。诸僧不知所在。依邓宗言。寻诸圣像中。既谓如言像。头礼敬。白僧欲请此像。僧问所怀。答曰。吾死。忽见四品官人。被责到大城门。一时彷徨。官人入城。暂时出来。语吾。汝可参厅前。即诣王前。王曰。汝不可死。又奉法以为家业。早当还人间。但冥途可恐怖。人不知之。汝欲见地狱否。曰欲见之。即召绿衣官人曰。汝将邓宗地狱。示苦具相。便从官人出城。赴东北方。五六里计。有大铁城。开闭以铁扉。渐近见之。城中猛火洞然。迸火如锻。百千罪人。在中受苦。时有一沙门。入狱防御猛火。教诱罪人。火焰暂息。又前进到铁城。十八地狱在其中。其受苦之相。不可具说。沙门在其中。教诫罪人同前。一一巡捡方还。沙门从地狱而出。语曰。汝知吾否。答不可知之。久云。吾是开善寺之地藏菩萨也。昔沙门智藏法师弟子智满法师。为救三途众生受苦。刻雕吾像。吾听祈请。每日一时。入十八地狱。无量小地狱。教诫示导。宿种强者。发心升出。次弱者。种出恶因。最下微弱。乃至断善邪见无善者。不觉不知。了无出心。若在人间。善根微弱者。易可往化度。若人入恶道。圣力无能。如木石故。此等不觉者。待后出时。若微强者。初入之时。可发悔心。汝奉法力。免地狱苦。早还人间。宜告此事。即举目瞻仰沙门。身是三尺。通光摧坏。又授二偈曰。若在人间可修道。阐提有心尚可发。若入恶道业已熟。心无分别不可救。如衰老人欲进路。若动其足扶易进。若卧不动力不及。众生业定亦复然。说偈忽然不见。寤寐持其事。恐虚实不语他人。今见此像。全同所见。以是因缘故欲请之。僧闻之。欢喜言。善哉。信心感圣记。但可摸治之。不可请。乃雇巧工。摸像留旧。其新旧像。共见在归心。

孟州寡妇画地藏菩萨感应记第九

孟州寡妇(失姓名)相传。此女。日奉法精进。贞洁永猒嫁娶。一生寡独。发心欲画地藏菩萨像。乏财。求亲友得铜钱十九。雇工画人图之。通光八寸像。只是墨图。未满彩色。时遭乱国。失所在。一年余方静。求像欲加彩色。不知像所在。昼夜叹念。忽被魔娆一月余。夜令晓追忆昔像。思募其加护。梦见像在枕头。舒右手拂身。寤谓本心。即明在枕头。其唯绢少坏。像图全无朽。欢喜安置房间内。礼拜供养。时有亲友劝寡妇言。夫女身有三从。少时从父母。盛年从夫。老从子息。汝既失父母。又无夫人子息。若至衰老。谁养育汝。须从吾教。为求其夫。女言。夫妇相并。无子息者盈耳目。亦有子。未必养育。正之为少事。绪生死业即同。辞不从其言。但对地藏祈愿。吾未至衰昧早死。一时感梦。有一沙门。手持宝珠。自称如意珠。将锡杖开女口入珠。寤如吞物。即自觉有身。告亲友云。疑有犯。女耻寡而怀妊。敢不语余人。欲投身于深渊。感梦空有声。汝一何损二人命。寤。身毛为竖。止舍命心。闻之者异之。月满。产一男一女。形色端严。女忆前所梦。号男为地藏。女号称如意。其二子。少有至孝思。见者哀之。施与衣服饮食。母子共不忧衣食。人皆谓之是圣应。一时。二子共不识所之。三日方来。母问所因。男子白。吾往西方安乐土。见菩萨圣众。母当愿生彼国。云云。女言。吾往都率天。奉见弥勒。男女充满其中。母将愿生彼否。母曰。吾猒女身。不乐天乐。若生天上。恐尚受女身。今须愿西方净刹。二子欢喜。母修补先地藏像念佛。七十八岁卒。两道白光从空下。而覆母身上。暂时升空。指西方散去。二子。舍屋建立精舍。号如意寺。兄弟共出家。劝人教归地藏。谓见验者多。后失其所往。况莫识首尾。其寺尚存。破坏颇甚矣。

唐简州邓侍郎家杖头地藏感应记第十

简州金水县邓氏侍郎。邻家路侧。见折杖头刻僧形。不识是其像。侍郎素信佛。乃持归插壁中。礼敬而去。再不坏之。经两三年。顿遭疾而死。心胸少暖。疑不葬之。一日一夜方苏。起流泪。说冥途因缘曰。初死之时。两骑冥道来。驱驰而走。到大城门。从马下。牵吾入城中。至王厅前。见庭有百千万人。被杻械者。王。瞋怒欲呵责吾。尔时。有一沙门。形容丑鄙。其形状[魅-鬼+瓦]头。前进至厅前。王王遥见恭敬之。从座而起。而合掌胡跪白言。沙门大圣。何故忽来。曰汝可曰诫侍郎。是檀越也。欲报其恩。汝可免救。王白言。业既决定。命食俱尽。此事难有。沙门曰。我昔于三十三天善法堂中。受佛付属。能救定业者。诸恶有情。非始今日。况侍郎非重犯罪。岂不救助。王曰。大士者。大愿坚固。不动如金刚山。须放还人间。食既尽。小豆赐与之。沙门欢喜。引郎手入生路。相别而去。郎请沙门。且待须臾。救我是谁。不审。曰汝不知不。我是地藏菩萨也。汝昔在人间时。路侧见我像。都不识知。持置壁中。小儿戏假刻杖头为像。唯首头。未有余相。是故形丑。能忆念不。作是言已。忽然不见。此胜感。道俗闻者。叹未曾有。无家壁中。于厩角壁中。见杖头像。杖中分。既以改造刻镂。以檀木相副。而成五寸像。像放光明照家内。郎更造等身像。于中收小像。舍家为寺。号地藏台。远近人眺望如于市。地藏化导利益。此最而已矣。

唐华州慧日寺释法尚蒙地藏感通记第十一

惠日寺释法尚。行年三十七出家。其家奉法为业。在家昔为游猎。游林野。藂中数放光。异之寄骑亲见。唯有朽木。长一尺余。持还家。明日。又见同丛。放光明同前。以箫披藂。一一悉除朽心。全无所有。异之而还。后游猎次。谓前藂放光不异。心生奇念。取朽木心。置株杌上而还。途中遭虎群。驰马追之。驱射弦断。探弦袋亦无替弦。猛虎还向。恐怖遁去。马蹶而落。自谓破啮。失神如梦。见似沙门人。来追猛虎等。问。汝谁。答曰。吾是地藏菩萨。云于藂中见朽木。即吾身也。曾祖父于斯地。建立寺造我像。寺已破坏。我像朽损。唯有木心。孙形胤故。见我光明。故今救汝。云云。良觉。见马傍嘶而立。猛虎不知走去处。悔责。于前放光所建精舍。朽木粘泥。造地藏菩萨像。正奉法。再续法灯。即慧日精舍是也。法尚七十八。其年二月廿四日。造同伴曰。地藏菩萨。来至我舍。告曰。汝慈氏如来三会说法中。第二会得道人也。今日舍寿。即生忉利天。我白大士。天上是五欲境界。快乐无比。迷失菩提心。又欲期后佛。时仍是久。唯愿往生西方安乐世界。菩萨言。此亦随所愿。若欲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念佛。即往生。闻此至告。从昨日。专念西方佛。只今往生净土。言已。合掌向西方率。见者皆谓。地藏菩萨。放光还净土希瑞也。但见者。十人二三也而已。

陈都陈氏女为救母造地藏像感通记第十二

相传曰。陈都都督有少女。姓陈。(失名)少丧其母。昼夜恋慕未见。都督初诱。吾亦汝亲。母虽亡。父既存。何饮食不通欲取死。汝若思慕亡母。须造地藏菩萨。祈誓救苦。即舍钱五百文。雇工匠奉刻雕三尺像。迎父家中。白父言。唯安置母卧处。若欲见母。即见此像。父生哀愍。舍寝屋置其尊像。女昼夜礼拜供养。祈誓母救苦。梦见若沙门。告陈氏曰。汝母在焦热地狱中。吾为女身。父名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寻其母生处。见其受苦。发菩提心助众生。感汝至孝心。我身入地狱。放光说法。汝母苦免。生忉利天。陈氏女。见沙门衣裳焦损。即问所由。沙门曰。入地狱时。当猛火炎尔而已。寤悲喜。众人集见像衣裳。色变如烧焦者。家内众人。皆谓希有事。闻者多摸写其像。拟父母救苦矣。

杨州女张氏依母造地藏菩萨救苦记第十三

张氏。是杨州刺史张健信之嫡女也。其母亡。后梦示张氏。吾为育尔。恣贪欲。而憍慢素甚。因之感斯饿鬼报。苦不可堪忍。汝将之。女即问苦相。母曰。吾为鬼子。日夜死生。所以者何。饿鬼报多者食己子。随生而食。不知死死生。见其生母。如见大恶鬼。但人间一月中一日。不能食吾。所谓月二十四日晨朝。有僧入城中。施食饱足。自余日。不可免此苦。其时沙门唱此言。我是地藏萨埵。今入饿鬼城。能施大安乐。汝等当发菩提心。(文)虽闻此言。业报所縳故。不能发心。唯一日中。无有饱食。(云云)汝欲□救斯苦。须造地藏菩萨像。母示告此事。梦速觉毕。张氏。尽母财产。造等身地藏像。后梦见母。身形放光明。住虚空中。告曰。我汝修善功力。速生天上。汝敬心礼供具。其像。同在慈氏菩萨处。俱将同见佛闻法。寤后。感悲甚。闻者。来供其像。各蒙益乎。

路州刺史居通画地藏感应记第十四 付得雪中道事 付免鬼难事

路州刺史康居通。素信心贞良。多岁奉事地藏菩萨。更发心图画尊像。未满众彩。光明然。通弥信心隆盛。亦梦见两骑官兵追。通时不能逃。恐怖而立。官兵下马。问通曰。吾等一误云。尔。地藏菩萨檀越也。我王。于地藏菩萨檀越。虽有重过不陷之。言已隐。寤。弥厚信礼供。僖宗皇帝广明元年。恶鬼乱起。国中病死成岳。通。梦青鬼百千。从傥过其门云。此家。是地藏菩萨室。吾等从属。不可入门去。寤。甚欢喜。共令一家男女免鬼难。中和年。触缘趣辽远。路遭大雪失途。念地藏菩萨。粤见鹦鹉在雪上而跳去。异之追行。不久得正路。此立菩萨感应观。光启中。通八十七。患微疾。祈精诚除愈。梦感小僧曰。汝杀青雀堕地狱。今令偿彼业。只忍之一两日许。明后日。方生净土。莫恨我。梦寤毕。欢喜礼拜。至于斯日。病既除差。正念而卒。云云。

雍州别驾健渴造地藏三寸栴檀像灵异记第十五

别驾健渴者。信心清净。奉法为旨。内饥日。问僧。在家居士。将事何佛菩萨。愿二世利。诸僧异说。奉观音。是娑婆施无畏者故。或说。奉药师佛。有利像法愿故。或说。奉弥勒。当奉导师故。或说。事地藏。受佛敕故。得事地藏。心甘示之。既佛敕。岂舍我等。即求栴檀木。造三寸像。笼髻中。行住坐卧。称念名号。庄宗皇天成中。无奈何事。天下兵乱。健渴为贼兵被围。不知逃去。受死在须臾。一念所持像。大将寄骑。合刃惊惶。告伴曰。昔所图即地藏菩萨。岂误破贤圣。即舍去。健渴谓希有。兵乱静后。问诸僧。语此因缘。闻者叹异之。长兴年。赴任时。怨家闻之。欲加刑害。在要路待之。怨家只见沙门往过。都不见渴。后闻已过。悔谢解怨心。又途中夜宿。天太雨。行灯火都灭。髻中像。放光照宿如日。忽有音如幼人。曰早去早去。即惊异之。以光为前导去宿。明日大水洪起。宿所是水底。不知几深渊。自谓。地藏菩萨救护。行年七十八方死。即清泰二年。临终之时。髻中像放光明。白念佛合掌取死。其光明。暂时指天而升。人皆谓。光送健渴。定生天而已。

长安都督崔李系地藏感应记第十六

崔李系者。长安都督。崔尚书隆弟。王开富二年渴死。经二日还苏。说冥途事曰。吾始死之时。有两官人。扶腋而去。又见白马兵史驱至。不知行几计里。知到东北大城。向黑门南入见东方。向黑门西入见南门。向黑门北入。见有瓦屋十有余。一一有十间余。于中。数千椽彩。官人帽冠种种。皆黑色也。瓦屋左右边。有史录三十余。皆曰。我是府君。又西南五十余步。有史五十余。李系。进初府君前。府君问曰。汝所奉事。系答曰。吾奉事地藏菩萨。供养诸沙门。府君又曰。汝既奉大圣。是则天福也。诸人问小史曰。此人命尽耶。府君。即取一卷书文字小。自读此书。告系曰。卿命未尽。地藏菩萨救护。又呼小史曰。汝等。何相夺佛家人命。便责白马史。着柱处罚一日。复问。卿独欲皈不。曰欲归。府君曰。卿欲见地狱。系答曰。欲见之。府君。指马一疋及史官三人。从东北出。而五六里许。见一大铁城。方数十里。有一铁屋。其中充满铁汤炎火。次巡捡一瓦屋。以铁为门扉。冥官开铁扉。而令见之。乡看之。吾祖父祖等。皆在斯城中。悉扭械枷锁。被系缚其身。而猛火缠其身。焦烂身体。乡见系流泪曰。汝当救吾。系曰。当念地藏菩萨。前行见一城。其中有热铁床座卧所。昔所见沙门。坐其身体如炭。猛火洞然。问。阿师修梵行。今何如此。沙门答曰。我等为名闻利养。而修梵行。内心外行。更以不相应故。昔所受卧具床座等。变为大苦具。衣服饮食等。变为铁衣铜汤。檀越当救我等。曰阿师当念地藏菩萨。凡见数十地狱。各有楚毒。各各罪人满其中。是皆人中所见人也。又前进赤砂。有刃釰树融铜柱。百千罪人。在上礼柱。皆见系流泪。卿当救我等。曰须常念地藏菩萨。如是黄沙白沙焦沙等七狱。皆同上所见。于是便还。系见绿瓦沙屋。玲珑峙七八寸梁宝。便道左右宝树。众果杂杂。即问二人史官。曰地藏菩萨弟子。奉事檀越中。重画像者。多生净土。或生兜率天。各随其所愿。不信图而事者。多住此处。又系前进。见大城中大宝殿。百千万亿男女。游戏其中。又见父母六亲等。欢喜问讯。诸男女言。前在地狱中。因卿教念地藏菩萨。而舍苦生此大殿中。父母兄弟六亲欢喜语余曰。卿恩泽。感地藏菩萨化。而离苦生彼处。又问曰。是何处。答曰。名福舍。寿命长远离众苦。虽生此中。必遇弥勒三会。尽诸苦际。系问曰。何设士。曰昔地藏菩萨在世时。受如来付属。白佛言。四部弟子。必定令不堕恶道。弥勒出世。二佛中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内。若愿生净土及第四天者。福少者。皆就此福舍。不还恶趣。使待后佛而已。还至府君前。即遣前二人。送皈得苏。闻之。因画像人颇多矣。

益州刺史郭徐安发心造地藏像感应记第十七

大汉。益州刺史郭徐安。心生不信。偏重老子。乾祐三年闰五月中旬。天热得缠病。百术医疗。间方不免。其妻。是奉佛家。问欢喜天。言可发愿。一日中造地藏菩萨病免。忽遂不可缓漫。安卧病床。尚心不信曰。须发其愿。若有感通即信之。一日之中。忽闷绝毕。即其妇妻。仰天啼哭。泪万行。碎心肝。祈诸天于苏生。傍不信者。增诽谤邪见。心偏重者。皆谓。未皈地藏过失。经三三时醒悟得。投身大地。求利刀欲切舌根。见者谓狂乱。其妻安慰之方静。汝是大善知识。能延我命。能除地狱苦。能授天乐。能示解脱道。妻曰。乞语始末。安起居泣泪。告曰。我缠得琰王使。其数七八人许。各苾司禄神。皆乘青马。蹄疾如风。二人持弓箭。二人持剑。二人持棒。一人持罥。驱我向东北。至大城门。城内侧百千万人。侍立左右。司禄下马。以问王者。王曰。少禄。何故未毕善愿者驱追。而瞋怒。罚以铁杖。司禄大叫。身服血秽。王出门。告安曰。公依妇恩。发愿造大王像。我是王处实身。为令众生偿罪业。现焰王。实是法王。若有众生。皈依地藏。满足所求。我为信心。不阴本身。公急还人间。毕其愿。王即还之。今得醒悟。我内心不信。谤大圣舌。切欲忏悔。妻曰。切舌非忏。如倒大地。还从地起。公归地藏菩萨忏悔。即随妻言。一日造像悔前愆。每齐日。礼供为家业。凡劝勤得贵贱。令事地藏萨埵矣。

大周尚书伯悦为妻造地藏菩萨感通记第十八

大周仲久武时。朝奉大夫行尚书赐紫金鱼袋臣伯悦。素信三宝。其妇产死。哀哭为修追福。造地藏菩萨像。等妇人身。设齐会礼供。尽忠诚。伯悦梦见妇人。衣裳鲜洁感光德偷。对悦语曰。唔吾往常为人妻。而不生其子。其父常叹无儿。吾许便教卿淫。未久身妊。其夫。爱敬新妇。予生异念。成亲友想。好食和毒药。母子共令杀去。以是因故堕无间。六劫还生人间。为产死。五十七返。世世常以公为夫。受此大苦。今公为吾造圣像。修追善。其业已灭。而生忉利天。威光胜旧。生天为配偶。后永不受女身。彼天中善法堂。至每月二十四日。一三千世界化身地藏。无量无边。集会其中。遍满无忧树下。说法利生。皆金色僧形也。一时为我说法。告曰。汝等夫妇造之。即法修行。得脱苦趣。在天上故生善心。都不起邪心。寤悲喜交集。奉道事将圣而已。

大汉京师惠进诵法华经感地藏记第十九

释惠进者。洛阳人。若少出家。求法于异域。传道于显密。就中法华一部。文义穷妙。昼夜暗诵。未曾怠废部违。敬以为师。举世称法师。大周显德中。有一沙弥。自西域人。师事惠进。三年如无价驮婆。进异之。许欲授具足戒。沙弥白言。吾敬诵法华人。发给仕愿。不可作大僧。进后废诵业。就于胎藏大教王。沙弥白师。我还本土。师既改辙。非吾所乐。即失所在。不知往何方。进情谓。废诵所致。沙弥短虑。崇重诵业。今既改辙。壮修秘密。得铸类乎。思惟是事夜卧。梦见沙弥。是地藏菩萨。放光照惠。心惊惶。合掌悔谢。菩萨语进曰。我有大悲阐提愿。受佛付属。住持遗教。导利群徒。大师释尊。昔在鹫峰。八个年说法华经。我为守。药王等二万菩萨。俱命之教。面受劝持。付属诚谛。敕浊世中。暂持最难。师诵业清高。我随为无价奴。师废业。舍离之。进流泪忏悔。复白言。吾离生死不。曰于诸过去佛。现在或灭后。若闻法华经。皆已成佛道。唯有心清浊。迟速不同。言已。忽然不现。梦寤而忏悔。复本业而已。

华州伯父家少女感地藏化记第二十

大周苇州邓伯父家。有少女。(失姓名)其母早亡。为伯家养育。昼夜恋母颜。问沙门。妾何再得见母颜。沙门曰。地藏菩萨。有本愿哀悲。至心称念。得见之。女昼夜念名。后对沙门语曰。妾依师恩。再见悲颜。即调衣裳一领。奉施之。沙门具问其始终。女曰。妾梦在沙门背上。升天上。见四十九重摩尼宝殿。天人充满其中。妾母在外部众。往诣其处。礼拜问讯。母曰。汝念地藏菩萨。送我于此天。再见汝。是圣身所设。即寤。在伯父家中。心生不可思议念。感应道交。事在师恩也。沙门生随喜心。自非信深。不可有此感化矣。予亲闻之。右笔而记矣。

荆州雁雄依先祖奉法皈依地藏功德免地狱苦记第廿一

荆州有士。以雁猎为业。举世立名为雁雄。行年五十一。恼瘴痛方死。妻子舍冢间。虎狼食之。三日方苏。到旧室。妻惊怖。谓狂鬼变。雄具语苏由曰。吾死得火车迎。在车为猛火被烧。有一沙门。以水灌车上。火灭身凉。即生希有念。到王所。有百千万猪羊鸡雉等禽兽。白王。吾等非彼夺报命哉。乞对雁雄。王曰。汝等致此诉。雁雄定是恶人。先祖奉法。皈依地藏菩萨。以彼孙胤。大圣救免火车苦。雄见庭鸟兽。念地藏。忽变为人形。王即放吾。是故苏来。更舍家发心自称佛奴。游行人间。劝令皈地藏菩萨而已矣。

童子以爪甲画地藏延命记第二十二

大宋开宝寺释惠温。有童子。不知姓名。岁十四。相者(学占相人也)健真。见彼童子曰。此子。寿命最短。所残命只一月而已。师闻健真之说。放童子还亲家。时大雨降。往还不通。投宿画师屋。见图地藏菩萨像。自以爪甲。学彼画图书壁上。天晴雨尽还家。月余之后。复到开宝寺。惠温欢喜。谓健真所说空。即召真。令见童子。此儿延命。将五十年。实不识所由。童子自语。吾以爪甲画地藏像。其夜有僧。交卧言谈。汝五十五十。如此再三唱。除此外。无余修善事。师及相者。叹曰。圣力不思议。后童子出家具戒。惠藏法师是也矣。

陈留郡贫女念地藏尊得富贵记第二十三

太宋陈留郡有贫女。家贫佣力。复念地藏菩萨像多年。自量余业。昼夜愿善本。心事不谐。岂果所愿。开宝五年闰二月廿四日斋时。见家内细蚁甚多。恐蹈杀。敢不入室内间。而见诸蚁相。皆金色粟。异之。尔邻家男女。令见其蚁子。皆莫不戴子。见人皆怪之。经一日一夜悉散隐。女入内。见于卧茵上。蚁子成沙金。集满三斗。纯是真金也。贵贱闻者异之。敢以非法不取之。□正买之。女卖之。忽得富贵。弥厚信心。圣像安置卧处。舍家为寺。郡主丧妻。后此女为妻。重之如神。当知。此女念力强盛。信心坚固故。现感圣应而已。

宋辽城地藏瑞应之记第二十四

辽城乡里。昔一千余家。近代将满二千余家。素奉大法。兼信观音地藏。归僧尼。偏重观音经十轮经。有古伽蓝。三间四面也。青瓦葺堂。左右安观音地藏两尊。躯身长七尺五寸。中尖安阿弥陀佛像。一丈六尺。皆灵瑞感通像也。昔留邓度所作也。大宗太平兴国中。疾疫流行。编户夭亡者多。王致祈祷于地藏菩萨像。速放光照乡里。皆得平愈。夭亡者。急还生活苏。时有一神女。不信佛法。病死。一日方苏。诣精舍中。礼地藏尊像。泣求出家。仁怪异。问其所以。神女语曰。吾为恶鬼被缚。虽呼所事神等。神见恶鬼。恐沙门感。神舍吾去。时沙门告曰。汝愚痴女。凭神道不信佛法。今见来救。去不见。曰我是大寺地藏菩萨也。依城主请。救汝愚女。而授生命。建我寺乡里。宜防护之。吾为诫恶心。不制鬼。鬼者。即尔自业。非他所作。已见闻斯事。再得生活。改元邪心。请出家而归我。闻者随喜。诸僧许教成尼而已。

千福寺地藏形像感通之记第二十五

千福寺内东北角。有地藏圣像。高一尺六寸。不知谁所作。何时代出像。虽然。相传灵异揭焉也。投宿礼忏必通感。时有一居士。行年三十七。都无一齿。叹到像前。断食洁齐祈请。夜半感梦。小像来摩顶。语我身轻安。寤。即生三十八齿。见闻灵异辈。摸写斯设礼者。皆得感通。世以知之。不能烦记之。

并州大原尼智藏画地藏感应记第二十六

大原尼智藏。特事地藏菩萨。欣求西方净土。舍钱二百文。画阿弥陀像。左右胁士。地藏观音二体。安置房舍。信心礼供。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大风吹破人屋。尼之屋舍。同坏毕。明日寻像所在。都失之。心生忧恼。祈念地藏菩萨。至日面瞻仰虚空。遥见一物。飘飖在虚空。数数放光如电。一时计下地。即所求像也。欢喜。如旧安置屋内。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语朋友曰。地藏菩萨。导吾于净土。明日决定可终。烧香散花。唱三尊名号。各一百八返。端坐合掌。向西方卒矣。

海陵县童子戏沙画地藏感通记第二十七

海陵县诸儿。戏沙画地藏菩萨像。俄闻雷声。而皆各生怖惶逃走。如随风云。散在万方。皆值夭。时一沙门出来济之。或沉。沙门信手助彼儿。或在倒地子。僧信手援而负之。或在叫吞声者。怀含暖言。画师儿。惶走入海中。有一僧。助持吾安岸头。求饮食养之。昨日授玉。即开掌见之。其珠似水晶。大如莲子。父取之还家。为儿造地藏菩萨像。件珠。置像掌中。彼儿长大。后甚以富贵也而已。

金城瓦官寺西壁画地藏灵化记第二十八

瓦官寺内西壁。画地藏菩萨圣像。貌如中老比丘。纳衣文彩鲜洁。每日夜五更初放光明。见之者。十而一二。近代天竺沙门华天。颇神异。祈请像感。具见光明。曰。此像。昔日隋国之智顗禅师。为救三涂众生苦轮。所图画色像。然放光明。照六道之中。见像及顗。游三恶趣。说法华经。救苦与乐。云云。闻此事后。礼拜供养者。颇多矣。

清泰寺沙门知祐感应地藏记第二十九

沙门智祐。是西印度人也。天福年中来至。而住清泰寺。所持像经中。有地藏菩萨变像。并本愿功德经梵夹。其像相者。中央圆轮中。画菩萨像。冠帽持宝锡。左右有十王像。各五人。左五者。一泰广王。二初江王。三宗帝王。四五官王。五阎罗大王。右五者。一变成王。二太山王。三平等王。四都市王。五五道转轮王。一一。各具司命司禄府君典官等。自说缘起曰。昔西印度有菩萨。慈悲救世。发大誓愿。为救三涂受苦众生。画地藏像。往十王城。告敕之曰。我有愿。能救三涂苦。今受请欲利益之。十王。合掌敬诺。以为左右布烈。白像言。一切众生。皆属大圣。任意欲化。我等为伴助圣化。尔时尊像微笑。善哉。众生罪业。不久得轻微。即放大光明。照三途苦器。所照所照众生。诸苦休息。此即度菩萨入利益众生三昧。祈请大王。所与大利也。彼菩萨。自图所见形。本像加十王等。此其灵像也。

其本在西域。谨彼常二像也。

予于流沙。遭妖媚鬼。祈念菩萨。捧铁杖宁上追打媚。又夜中大雨时降。失火不知东西。猛兽哮吼。人马共迷气。此像。放光如昼。猛兽方静。道通。又有大河半里计。水交流不知几深。其水甚溺。置木叶。尚不能浮之。况船舶乎。念变像。忽见乘船。有沙门一人童子二人。而一童捧幡。一童棹船。沙门持梵夹。即渡我等。既到东岸。别而去时。沙门以梵夹置此。变像灭障不可议。此土道俗。可摸写之。仍诸人竞模。多感异。两年之后。不知祐及像所在。人皆疑还印度。可祐是地藏化身也矣。

显德寺释道真造地藏像感应记第三十

释道真。宗密教。常供冥道祈福。隆兴年中。誓造阿弥陀。并观音势至地藏龙树等像。忽梦见太山府君五道大神等。似忧愁貌。语真曰。师虽供养我等后忧恼。真问曰。何故尔耶。冥官答曰。莫作观音地藏像。人中造此二菩萨像。汝众生。不来至吾所。三恶道空荒。吾等可无所官。是故忧恼而已。寤。止冥道供行。偏造像礼供。其像见现存矣。

明州捕鱼人感地藏记第三十一

明州捕鱼人。(失姓名)鱼网下海捕鱼。网中得像。故形似比丘。不可□所由。舍之濵中。夜梦见僧形带光明。语捕鱼人曰。汝一何舍吾。渔人曰。阿师谁耶。我是地藏菩萨也。我久在大海中。救济水生。其半分生天上。今莫汝等。舍身网中。寤。各悔过。而建立精舍。安置其像。然而渔人。于今崇之。利济无极。普度一天而已矣。

台州陈健为父母造地藏像感通记第三十二

台州陈健。素端正。住至孝之心超伦。养二亲建室。发心为父母造地藏观音二像。各三尺。至乾德四年。身有微疾忽闷绝。父母啼哭。二时计速苏。礼拜父母白言。而别父母。以不毕至孝思。忽到炎王厅前。见我所造像。住立厅中。其王问讯之。像及王。见我进至。从座起。向我向敬。异相跪地。亦王牵我手。二菩萨像扶持两胁。而登厅中。依像发雅音。檀越至孝未了。大王放还人间。王白像言。命业尽。其父母人间命长一何。像曰。寿命无定。随缘改转。檀越修福业。如何不还。彼王捡一卷书曰。若人至孝。造像画像者。其寿命长远。可授与四十年延命于汝。于中。二十年尽至孝。二十年受孝子报。时有绿衣臣。披出书白王。健子。寿只十年。将受谁孝。王曰。法王无二言。须延于命。云云。我闻此言。即醒苏。语之闻者。叹未曾有。健见存矣。

余。素归地藏尊。或寻其先迹。或咨询口实。所得感应。记一百余条。就中最胜者。三十余条仵。恐奄然该慈。感应沉没。疾出之直笔而志。颇存大略而已。庶后有胜验。得寄副于吾业。其余不书者。谁知之乎耶。发誓愿励后信矣。


上篇: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

下篇:善女人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史传部目录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净土往生传

叙净土往生传 宋福唐飞山沙门戒珠叙 给孤园中圣贤之众...

法华经持验记

历朝法华持验纪卷上 晋炖煌郡释昙摩罗刹 华言法护。本...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卷上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一) 昔无数世...

【注音版】观音灵感真言

观音灵感真言...

庐山记

庐山记序 余昔者读书山中。爱其泉石塔庙之 志之不详...

付法藏因缘传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一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卷第一并序 大庄严寺释宝唱撰 晋洛阳竹林寺净...

十门辩惑论

十门辩惑论卷上 大慈恩寺沙门释复礼撰 答大子文学权无...

佛说胞胎经

佛说胞胎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奉 制译 闻如是:...

法集要颂经

法集要颂经卷第一 有为品第一 尊者法救集 西天中印度...

如来师子吼经

如来师子吼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 一...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方等无想经

大方等无想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大云初分大...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佛说普法义经

佛说普法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了本生死经

了本生死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

修缮宝塔的功德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当时的舍卫城里有一位财富与多...

童子欢喜以花献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天,和比丘们...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会由于迅速转型而隐藏了种种危机,总括来说有以下三...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问: 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名誉不足惜,道德无可崇

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

妄杀群牛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