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净界法师  2013/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娑婆世界佛宝的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妄想的境界。你如果研究唯识,你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这个种现相熏的。

我们过去打了一个妄想,一个虚妄的心识造了业力,结果这个虚妄的业力又成就一个虚妄的果报──境由心生。结果这个虚妄的果报,又牵动你虚妄的妄想,境由心生,你又心随境转,就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我们过去都是用妄想来造业,得一个虚妄的果报;现在这个虚妄的果报,又让你打妄想。

我不知道诸位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跟人事因缘接触的时候,你是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还是自然生起无明妄想之心?

我告诉诸位好了,你要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至少要三十分钟的用功,你不是自然,你是非常不自然。你要到佛堂去,看到佛像──不能拜要他拜,刚开始是勉强自己,拜了几拜,诶,慢慢顺了。顺了以后,心中的正念变成主人,但是妄想还在,这个时候你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心中念你的佛,继续的拜。差不多三十分钟以后,诶,心中的善根正式的现前,妄想开始退到后面去,要三十分钟,才能够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然后你从佛堂出来的时候,你花一小时用功,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人事,发一个脾气,善根全部消失掉。

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因为你活在一个虚妄的环境。

诸位要知道,你不是生长在当体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不是!我们现在生长的环境是一个虚妄的环境。所以这个地方,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件事情:成佛之道,你所选择的环境,对你善根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选择一个不好的环境,你在修行当中,你光是为了抵消这个环境所产生的干扰,你一天的功课刚好跟这个抵消,打成平手而已,今天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这样算不错了。

所以这段经文,你不要去忽略,有情、无情同宣妙法,正如莲池大师说的:极乐世界到处都是佛宝,它基本上不会刺激你产生妄想的因缘,那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

到这个地方,是把极乐世界它如何能够栽培智慧的善根,从有情、无情的同宣妙法,大家就知道一个大纲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说到赚钱,谁不会赚钱?人人都想赚钱也会赚钱,但有几...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前六识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先看阿难尊者他执着中间的相貌。我们看经文: 阿难言:...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心念念相续,才能构成业力

我们内心的一种造作的功能,佛陀说就像一个暴流,就是...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

出家的真正意义

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

【佛教词典】大乘集菩萨学论

梵名 ?iksāsamuccaya。凡二十五卷。法称菩萨着,宋代...

【佛教词典】现前毗尼释名

子题:毗尼、律、律吕、二十四节气 戒本疏·七灭诤法:...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禅宗的观心方法

真正的禅宗很简单,五代以前的祖师,就是用直指人心,...

只要多说一句话,就能种下很多善果

经常会看到一些感人的文章,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正所...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生死无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我听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以为...

历代戒杀放生诗

唐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古今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