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净界法师  2023/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四页,卯三、总显四种大义。

这一大科是讲到心生灭门。生灭的因缘是依止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当中有两种功能:一个是觉,一个是不觉。觉悟的功能又分成两种:一个是始觉,一个是本觉。我们今天讲到本觉,本觉当中又分成两种,前面的一科是随染本觉,是约着本觉的作用来说明本觉;那这个地方是讲到性净本觉,是约着本觉的体性。我们如何了解本觉的体性?从四种殊胜的功能来了解这个本觉的体性。看论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本觉的体性开展出来,有四种殊胜的功能,简单的说有两种:一个是虚空,一个是净镜,也就是说本觉有空如来藏跟不空如来藏。从空的角度,讲出一个譬喻就是虚空,这个虚空前面也说过了。法藏大师解释虚空是用二义:第一个周遍义,就是本觉能够周遍十法界,在十法界的众生当中都具足了本觉,叫做虚空;第二个虚空是无差别义,就是法界一相。这个本觉它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出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它没有增减的差别,就是空如来藏;其次,它不空,就像一个镜子有能生义,能够显现种种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一个是空如来藏,一个是不空如来藏,从这两个角度来了解本觉的体性。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二者、因熏习镜;三者、法出离镜;四者、缘熏习镜。

有四种,这四种我们先看第一个。

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本觉的体性,第一个是如实空。什么叫空呢?就是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虽然这个本觉有时候是被不觉所蒙蔽,它会显现种种的天、人、饿鬼、畜生的杂染境界;但是从本觉的体性当中,它是远离一切的境界之相。说虚空,你用墨汁去泼虚空,你也不能染污虚空;你用白色的油漆去泼虚空,虚空也是一个如的境界:它是远离一切黑白的境界相。所以简单的说它是非觉照义故。

非觉照义蕅益大师解释说:它不是凡夫的妄念能够分别出来的。就是说我们凡夫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他一天到晚打妄想,他能够发明很多很多的东西,他能够想出各式各样的资具出来;但是我们凡夫的历史经过百千万劫以后,没有人能够想到本觉的内涵,不可能,因为它是非觉照义故,它不是你向外追求而能够觉照得到的。

天台《小止观》里面讲到对治魔事,就是你在修行的时候有魔障应该怎么办呢?智者大师他教授两个方法:第一个有相行,就是归依三宝,念佛、念法、念僧,你或者念佛、或者诵经、或者依止大众的僧团忆念三宝的力量,这叫有相行;第二个,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无相行,就是你安住在空性,魔王不能干扰你。

这个无相行在宝静大师的注解当中,他讲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佛陀去托钵,魔王要障碍佛陀,就现出一个牧牛人的相状,手上拿着一个手杖,披头散发站在一个大石头上,非常的骄慢。佛陀拿着钵安详走过来以后,魔王就跟很骄慢的问佛陀说:瞿昙,你要到哪里去?佛陀一看就知道这个牧牛人是魔王,就反问魔王说:那你要到哪里去呢?魔王就很高傲的说:我就带着这些牛在人间、天上到处的享乐。我们知道魔王就是修习善业,他欢喜布施、持戒,但是他没有出离心,贪着五欲就变成魔王。所以他说:我是一个牧牛者,我带了很多的众生去积集善业。积集善业干什么呢?不是追求无上菩提智,是受用这些五欲的果报,所以我的活动范围就在人天里面活动。

魔王很高兴的讲完以后,就问佛陀说:瞿昙你到哪里去呢?佛陀说:我要去的地方是你不能去的地方。什么叫做不能去的地方?宝静大师说:就是安住在空性。就是说当魔王干扰你的时候,你能够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时候,魔王找不到你,因为非觉照义故。就这个地方不是一般的意识分别心所能够到达的境界,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地方讲这个空,不是我们向外攀缘所能够觉照的,是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够相应的。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这个本觉的体性有四种相貌,简单的说就是体大跟相大。前面的如实空是讲它的体大,这以下的二、三、四是讲它的相大。相大当然就讲不空,相大当中的第二段是一个总说。

因熏习镜,这个因我们解释一下。因就是生起清净法的因种,它有能生义,生起种种的清净法。

我们看它的解释,谓如实不空。这以下有两段,两段当中第一段是约着所显现的境界:一切世间境界之下,都是在本觉的体性显现。这个境界跟本觉是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法藏大师说:不出就是不离,不入就是不即,不离不即。这个是讲到第一个情况。第二个是不失不坏,它不失去也不减少。法藏大师说:这个一切的因缘相在本觉的体性显现,不出不入是解释它的法性本来空寂,不失不坏是解释因果丝毫不爽。不管空、不管因果,都是依止一心而显现,所以讲常住一心。

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一切法的本性就是本觉的体性。这一段是讲到它所显现的万法。不过从本论的意思来看,它的因熏习镜是讲下一段,是约着能显现的觉体;前面是约着所显现的万法。本论的重点是下一段,约着能显现的觉体。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这个本觉的空,它不是顽空,它有对治染法的功能,这染法不能染,它不动的体性具足无漏的功德来熏习众生。具足无漏熏功德故,在法藏大师的注解说叫做本觉内熏。就是说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性,无量劫当中在三界一次一次的打滚,流转三界中,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功能在不断的提醒我们,或者说是熏习我们,告诉我们要怎么样呢?厌恶生死,欣求涅槃,就是有一种功能,叫做本觉内熏。

本觉内熏这句话,蕅益大师讲得很详细,他说:这个本觉内熏,就是一种出世的善根。什么叫出世的善根呢?蕅益大师进一步解释说:佛性雄猛,不可破坏。就是我们的本觉里面这个不空如来藏,它有一种非常坚定的体性,这个体性会引导我们厌恶生死,欣求涅槃,那这个体性是非常坚固的。不管你过去曾经造了多少五逆十恶的罪业,都不能破坏这种佛性内熏的功能,它不为一切法所破坏,而能够破坏一切法。

过去,美国有一个硕士,这个硕士后来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修行的章法就是朝山,到美国各地去拜山。拜山以后他写下心得,叫做《修行者的日记》。他在朝山当中,有些人羞辱他,有些人赞叹他、供养他,有人就问他说:你是一个硕士,依你的资粮力,你在人世间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你为什么要出家,在这个地方辛辛苦苦的拜山呢?这个比丘就回答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出世的善根,当这个善根被启动以后,不是任何的境界所能够障碍的。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佛性雄猛,不可破坏。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人说要出家修行,他觉得很多很多的障碍、很多的罣碍──这个人没有真正的发心。就是说一个人善根真正被启动的时候,所有的障碍都不是障碍。你觉得出家有很多的障碍,那表示你还活在你的妄想当中,你真实的因熏习镜那个不空如来藏的善根没有真正的触动。

所以这个地方讲:我们本觉的体性虽然是空,但是这个空里面有一种潜伏的功能。它干什么呢?具足无漏熏众生故,它白天、晚上不断的告诉我们要厌恶生死、欣求涅槃。当然我们没有去注意它,这个功能对我们就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虽然它没有显现,但是功能是存在的,这个叫做本觉内熏。这个是不空(或者讲相大)的一个总说。这个本觉内熏,到底它的内心是产生什么样的功能?这以下分两段: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这个地方是约着自受用的功德来说。这个法,什么叫法呢?这个法就是戒定慧。这个本觉的内熏,它会引生一种戒定慧的功德,它能够对治我们的烦恼,叫做出离。我们看论文:谓不空法,当这个本觉内熏的功能假藉我们闻思修的因缘启动以后,就有出烦恼碍跟智碍的功能。这个烦恼碍就是烦恼障,这个智碍就是所知障,远离这些和合相(本论里面看到和合相,你就知道是阿赖耶,阿赖耶识它是一个真妄的和合。),破除这个阿赖耶相,恢复我们的本性清净。

法出离镜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要相信你心中的戒法、或者是禅定法、或者智慧之法,是能够对治烦恼的,你要相信这件事情。我们无量劫来在心中熏习很多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有,贪欲、瞋恚、忌妒、高慢,你要能够相信这些烦恼都是虚妄相,因为颠倒生、因缘有是虚妄。什么是真实相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本性是能够出离的,那种真实的功德是能够对治虚妄相,就是光明能够破除黑暗,这个地方叫法出离镜,这个法有出离烦恼的力量。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这个缘,这个地方指的是利他的功德,成就众生得度的因缘。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当本觉不空的因熏习镜被触动以后,它能够成就法出离镜;以这个清净心作基础,能够遍照众生的差别根机,使令众生修习种种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随顺众生心念的好坏,来显现种种的差别因缘,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而为说法令他解脱,这个叫做缘熏习镜。

这个地方是讲到性净本觉,就是我们打妄想的心中,具足如实空跟如实不空这种潜伏功能,等待我们去开发。本论的觉讲得很详细,这个始觉的智慧讲到四种始觉智,本觉讲到两种本觉。

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总结。

大、小乘的修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观心,所以小乘的学者很喜欢说内观法。这个内跟外的差别就是心——心内跟心外,所以这个内观法讲得非常好,刚开始应该内观,内观以后再外观,依止大悲。大悲是外观,智慧是内观,内观是对心的观照,就有所不同了。我们整个佛教的修学宗旨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主题,说是观照我们这一念心有三种差别:

一、小乘观心

第一个是小乘的教法,小乘的教法观心,认为这个心纯粹是杂染性,说是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所以我们看不出在小乘的经典当中有所谓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对赞叹我们心的本性跟诸佛是没有差别这样的话,我们在《阿含经》几乎是看不到的;我们只看到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心是不净的、是苦恼的、是无常、是无我的,是这样的一个杂染的心识。因为心是杂染的,只好把它完全消灭了。所以在观心当中,小乘的学者对心的态度,认为心是纯粹的杂染,这是第一个重点。这样子在破恶方面有很大的力量;但这个生善、度众生的时候,你用这个观法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二、天台观心

第二种的观法就是天台宗的思想:天台的圆教思想认为心是完全纯净的。当然它能够安立圆教,它有它的经论根据,根据《法华》《涅槃》,它认为我们的心完全是清净的,说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完全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天台宗的圆教,它在教理上的认知心是纯然清净,所以他修证的时候,就是正直舍方便,但修无上道,这些枝枝叶叶的对治都不须要,直接的正念真如,这一念心直接观照到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这些所谓的无常观、业果观都不须要。利根人,像禅宗的人,直接从一念不生,即名为佛,就悟入了本性。这个是比较乐观一点,认为心是纯然清净的,这种观法有它的传承,《法华》《涅槃》就是这种思想。

三、本论观心

第三种本论是根据《楞伽经》为基础,开展出来的:马鸣菩萨比较中道,他认为:心的本性是清净,但是带妄,所以他认为心是真妄和合。说我们这一念心本性是清净,但是一念的妄动就变成阿赖耶识,就带妄了,生灭跟不生灭和合。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真实能够破除虚妄。所以我们看本论里面讲到始觉智四种智慧,它前面的业果观、无常观跟空观,都是对治这个虚妄相;到了第四个的时候,他修无念法门,直接观照这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直接的契证真如。

所以本论比较中道,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是带妄,真如带妄,或者说在缠真如。所以本论后面正式的修行方便,它有对治观,也有根本观。根本观直接的观照真如,直接的觅心了不可得,就在那个地方安住;虽觅心了不可得,但无始的熏习有一些虚妄的烦恼,那就要假藉这个业果观、无常观、空观善巧对治了。所以本论对心的态度,认为是真妄和合,这个观心法门基本上有三个重点。到这个地方把阿赖耶识觉的功能都讲完了。

寅二、释不觉义

卯一、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

前面是讲到觉悟的功德,这以下讲出不觉的相貌。这当中分两科,先看卯一、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我们看论文: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这个不觉的相貌,法藏大师说:本论当中的不觉有两种相貌:第一个是根本不觉,或者说是根本无明;第二个是枝末不觉,或者讲枝末无明。这一段是先讲根本不觉。

什么叫根本不觉呢?

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说是我们这一念心:刚开始是清净本然、离诸对待,是没有个体生命的差别。那怎么会有不觉呢?刚开始就是我们不能够如实了知真如的法是平等不二的。就是我们刚开始的生命现象,是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那是一切法如的相貌,如的相貌本来是非常好。

但是不觉心起,而有其念。我们的心刚开始是怎么回事呢?说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我们总是觉得应该要向外攀缘比较好,生起一个向外攀缘的心就动,就不觉心起;不觉心起以后,而有其念,就产生很多个体的生命现象出现。

就是刚开始的生命是离诸对待的,没有时间相、没有空间相、没有差别相,开始动了第一个念头以后,糟糕了!开始有时间、空间、各式各样的因缘果报,就是从最初的一念妄动。这个妄动是念无自相,不离本觉,虽然妄动,但是它不离开我们的本觉。

所以马鸣菩萨很慈悲,他在说话的时侯,经常会给我们一些鼓励:虽然打了妄想,但是你要永远相信──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就是消灭这些妄想是可以做到的。为什么呢?因为本性没有失掉。

这一段话很重要,根本不觉。我们期末考会考这一段,什么叫根本不觉?就是因为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就是刚开始我们不能安住在真如的平等法,而向外的妄动,一动了以后,就产生个体生命了,所以这个个体生命不是上帝给我们的,是我们一念妄动,就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个无明,无明就产生业力、行,就产生阿赖耶识,就产生很多的果报,这叫根本不觉。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

若离于方,则无有迷。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

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一个在路途上迷惑的人,他为什么会迷惑呢?因为他有方向的概念,他有东西南北,把东边当做西边,把西边当做东边,所以他才有所谓的迷惑。如果我们把这个方向的概念都消失掉,那就没有所谓的迷惑可言。这是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众生就是因为有本觉,有觉才有所谓的迷,就是说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那如果没有真如,那当然就没有所谓的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就是有觉才产生迷,所以离开了觉性就没有所谓的迷惑可言,说是离开了水就没有波浪可言。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这个地方法藏大师作一个总结。法藏大师说:前面一段,是真有待妄之义,这个真实的功德有对待妄想的义理,真有待妄之义;下面一段是妄有起净之功,在妄想当中它有生起净化的功德,妄有起净之功。

我们解释一下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

因为有不觉的妄想存在,我们为了要说明这个迷义,才说明这个觉悟,所以真有待妄之义,就是觉悟跟不觉,这两个因为对立才能够安立,真有待妄之义,就是有妄想才安立觉。

第二段更重要了,第二段是重点。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你说我们现在在不觉,把不觉消失掉了,完全弃舍这个不觉之心,你也找不到真觉的自相可得,就是妄有起净之功。就是说我们流转在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是在生灭门活动,我们没有一个人在真如门安住,没有一个人。虽然这是生灭门,但是你离开了生灭门,你就不能契入真如门,说是就路还家。我们从最初的觉而变成不觉,但这个不觉跟觉是合在一起的,所以你用无想定把这个不觉的心消灭掉,你也会失掉这个觉的功德,那就错损菩提了,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等于是告诉我们:虽然一念的妄动全体变成不觉,但是这个本觉的体性没有失掉,它有这个意思。当然这一段话的重点还是在发明根本不觉,就是根本不觉是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这个是说明我们生命的一个源头,就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再看第二段:

卯二、别示不觉虚妄相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

前面一段是讲根本不觉,这以下讲枝末不觉。这个根本不觉法藏大师说:根本不觉是迷真取妄。对真如平等法生起迷惑,一念妄动就产生这个不觉,迷真取妄,这叫根本不觉。枝末不觉是执妄为真,在妄想当中又把它执为是真实的,就产生一个妄想的相续。例如:我们刚开始眼睛有毛病,从虚空中变出一个花。虚空本来没有花,就产生一个个体生命的花出来,这个叫做根本不觉。进一步我们认为这个花是真实的,开始对这个花种种的攀缘造作,又引生很多的事情,这个叫做枝末不觉。枝末不觉开展出来有九种相貌,有三细六粗。三细六粗先讲三细,三细六粗都是枝末不觉。

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即不动。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

当我们最初的一念妄动以后,在我们的清净本性当中生起的第一个相貌叫无明业相。法藏大师解释这个业相有两种意思:第一个是造作义,就是我们下面论文解释的第一段叫造作义;第二个是招感义,招感果报的功德这叫业相。

一、造作义: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即不动。

当我们最初一念妄动以后,就产生一个业力了。当然业的意思就是动。什么叫业呢?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动相,它不断的活动。当然这个业好一点的可能造善业,不好一点造罪业,那不管是善业跟恶业都是一种动相,就是造作义。

二、招感义,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

这个动就是业,业就招感果报,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些果报从真如来说都是苦恼的,相对涅槃来说它都有老病死的系缚,所以都是苦恼的。

简单的说:无明业相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体生命真正的开始,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我、你这些差别。众生会有人、畜生、饿鬼这种个体生命,就是一念妄动以后所变现的无明业相。这个业相如果是善业,他的果报会庄严一点;如果是罪业,就是卑贱苦恼:这些都是以无明为根本所发动的业相。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既然有个体生命,就有一个能照见的,就有能所,就着人来说他有一个能照见相,或者说是能受用。当我们有个体生命以后,我们在个体生命当中,就有一个能受用的东西,能受用的叫能见相。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这个是所受用。当然善业强的人,他受用的都是安乐的五尘;罪业所受用的是一个苦恼的五尘。

这一段在法藏大师的判定,都是属于阿赖耶识,都是依他起性。这三个诸位要注意,一念不觉生三细,这个三细是同时出现的。就是当有无明业相的时侯,也就同时有能见相跟境界相,这都是非常微细的和合识阿赖耶识,都是依他起性。

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我们再看下面的六粗。这个六粗就是前七转识的作用所产生的遍计所执性,就是这个个体生命在无明业相的个体生命当中,由这个境界的刺激、不断的造作所产生的六种相貌。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这六种相是一者智相,二者相续相,三者执取相,四者计名字相,五者起业相,六者业系苦相。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这个智是一种分别心,特别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功能叫智相,就是我们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我们这一念个体生命的心,跟这个好坏的境界接触的时侯,就产生很多的虚妄分别,这个分别的缘故,就产生了爱跟不爱。这个爱就是希望,就是说我们在个体生命受用境界的时候,有两种希望:有些东西我们希望跟它和合,有些东西我们希望跟它远离。总之,由于境界的受用,先产生一个希望,这个内心当中对种种的东西有所期待、有所希望,这叫智相。这是一个很微细的分别。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依止前面的这种智分别的希望,就产生苦受跟乐受。我们跟所希望的境界接触而产生乐受,跟不希望的境界接触而产生产苦受,由前面的希望跟境界接触以后,进一步产生痛苦跟快乐的感受,这个叫相续相。这样的感受又会加强我们对前面的希望。

法藏大师说:前面的智相是一个点状的,这个相续相是一个累积性的。就是说我们本来只是对某一个东西希望,但是当你真正接触的时侯,你产生乐受就加强这个希望;对某一个东西我们是不喜欢的,但是由于业力的因素我们还是要跟它接触,结果产生痛苦,这个痛苦又加强我们不喜欢的希望。这个相续相,就是把前面的希望变成一种累积性、一种更强烈的希望,叫做相续相。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依于前面的这种相续,一次一次的去缘念受用这些美好的境界,产生一种住持,这个住持就是产生坚固的执取,对于快乐感受、或者痛苦感受的执取,就产生一种执取相。这个执取相按照我们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一种生命的经验。

以我个人的一些小经验:我小时侯有一次生病感冒,感冒当然身体功能比较差;后来我吃一种豆子,吃完以后就吐。从今以后,我看到这种豆子就害怕。这个就是一种生命的经验,就是你曾经在某一种境界里面受用,一次一次的受用,产生苦乐的感受以后,你就产生一种取着;取着你就产生一种所谓的执取相,对好的东西的执取,对坏的东西也产生执取,就产生一种所谓的生命的经验。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透过前面对境界好坏的执取,这个时侯进一步安立各种名言──这个人是好人、这个人是坏人,这个人是我的朋友、这个人是我的冤家,把这个名言安立以后,就使令我们对生命的执取这种概念就更加的坚定,而且把这种执取扩大,无限制的扩大。所以这个名言安立以后,我们的妄想就变得更加复杂,这个分别我执就是这个计名字相产生的,最粗显的就是计名字相,说是自我意识,就是你心中的概念名言。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惑(惑业苦的惑),就是由细到粗,从一个智相、相续相、执取相到计名字相。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我们对生命有很多的思想以后,就依止我们的思想去造业了,我们认为这件事情是功德相、是对的,我们就会去做;这件事情对我们有伤害的,我们就避免去做:就依止个人心中的思想概念,去做他认为对的事情,这当中就造业。如果你的概念是正确的就造善业,如果你的思想是错误的就造罪业。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你造了业,这个业就有招感义,在三界里面得果报:如果是善业,就招感安乐的果报;是罪业,就招感痛苦的果报。不管安乐、不管痛苦,都离不开老病死的系缚,所以使令我们身心不得自在。这个是果报。最后作个总结: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这些三细六粗,一言以蔽之,都是一念心的颠倒引生的,一切的杂染法,都是不觉所引生出来的。

这个六粗相我们简单的说一下:

刚开始我们从持戒的角度,是先破第五个起业相。刚开始先不要造罪业,先不要问为什么,就是依止对三宝的信心,相信佛陀的教授,能够使令我们离苦得乐,就是相信佛陀的制教,相信佛陀是一切智者,能够引导我们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刚开始持戒的时侯,所破的是起业相。

以持戒作基础,再修的止观,那就破第四个计名字相,就破坏我们一种思想的名言。我们凡夫的名言最严重的就是贪恋娑婆,我们一直认为娑婆世界是可乐的。

所以以净土宗来讲,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在修观的时候,就是先安立名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是恶梦者也,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极乐世界是醒梦者也,娑婆世界是添梦者也。就是你要用这个佛法的清净名言,来修正我们的概念,这个止观就是先破除计名字相,所谓的灭相续心、破和合识。

好!我们把阿赖耶识的觉跟不觉讲到这个地方全部讲完。

0:00 / 0:00
大乘起信论讲表1
大乘起信论讲表2
大乘起信论讲表3
大乘起信论讲表4
大乘起信论讲表5
大乘起信论讲表6
大乘起信论讲表7
大乘起信论讲表8
大乘起信论讲表9
大乘起信论讲表10
大乘起信论讲表11
大乘起信论讲表12
大乘起信论讲表13
大乘起信论讲表14
大乘起信论讲表15
大乘起信论讲表16
大乘起信论讲表17
大乘起信论讲表18
大乘起信论讲表19
大乘起信论讲表20
大乘起信论讲表21
大乘起信论讲表22
大乘起信论讲表23
大乘起信论讲表24
大乘起信论讲表25
大乘起信论讲表26
大乘起信论讲表27
大乘起信论讲表28
大乘起信论讲表29
大乘起信论讲表30
大乘起信论讲表31
大乘起信论讲表32
大乘起信论讲表33
大乘起信论讲表34
大乘起信论讲表35
大乘起信论讲表36
大乘起信论讲表37
大乘起信论讲表38
大乘起信论讲表39
大乘起信论讲表40
大乘起信论讲表41
大乘起信论讲表4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

大乘小乘之区别

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佛教词典】南无

华译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

【佛教词典】四相之二种

生住异灭之四相,有二种之分别:一者期四相,二者刹那...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问: 请法师开示,我们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是...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兹举一例: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杀子求子

天下父母心古代的人都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孙。子孙多即...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