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其他法师文章(第16页)  【随机推荐】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欲摆脱苦难,发奋图强,...

高僧掠影--忏云法师

忏云法师(19152009)在台湾佛教界享有盛誉。法师法名成空,信众尊称...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种胜利,即能堪忍者来...

人有四种未来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暗;从黑暗到光明;从黑...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在集...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祖孙情、父母儿女情、...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询的案例中,一些朋友...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日前菩萨、具光母...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神通。否则没有成绩给人...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所谓: 不离善知...

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一、学法,第一步要树立正知正见 闻慧,闻到了之后要去消化,好好思惟。思惟...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内心...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缘,...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以前想要建设一个观音殿...

知苦才能离苦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要知苦断集、慕灭修...

【推荐】你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个世间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一种生命都有自...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早晚功课,要是一个寺院...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今闻名的名刹之一,家...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信心: 若佛子,信...

福是什么?钱多就是福吗

福是什么?俗世以为钱多是福,其实乱世钱太多常常成祸根。...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

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能都会怀有一种说不...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论是住的房子、吃的食物...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么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

免费吃素悄然流行 徐州首家免费餐厅开张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7月23日,徐州却开了一家提供免费午餐的...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理解...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

问: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中台禅寺答: 舍利为梵语,即遗...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问: 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的侵...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问: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在...

心念与疾病有何关联

问: 佛法中提到病由业生,业由心生,心念与疾病的关联为...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问: 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 自净其意...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何谓「成、住、坏、空」

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

何谓「卑劣慢」

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慢心...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讲...

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学禅的重要一环。 我...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要如...

如何看待「无奸不成商」

问: 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可...

救世大悲观世音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改过行善的人,往...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国农民所重视。中国的耕...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乐;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常,于是有无我观,佛经...

三伏天要吃什么

三伏天可谓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那在三伏天吃什么才更健康呢?下面几种蔬菜...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现成三种:第一,色身的...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至尊释...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的。禅宗道场讲的是行门...

【推荐】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好比是战士,弥陀名号好...

如何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生真信极难。释尊说,我这次来娑婆成佛,有二个难事:一...

《大悲咒》的相貌

在汉地,流传最广的长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悲咒》,还是缘于那...

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者,是菩萨之名...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所有...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悲愍众生,即慈悲众生...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

【推荐】看破我们迷恋的色相

总说色相 色相万千,如梦幻泡影,总叫人神魂颠倒,痴迷不已。自古英雄难过美...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

从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脑涨...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机取巧,结果很多女孩子...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诃波阇波提、莲...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就会被天魔、鬼道或一些...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也特别丰...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导致乱象丛生,上下、同...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会无限敞亮、无限丰足。...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大...

教你如何甄别真假出家人

导读: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有由中国佛教协会199...

怎样知道哪笔钱是自己的福报所感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学佛也在做生意,请问师父,怎么知道生意上的哪笔钱是自...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语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 ...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宽 心 谣》 ...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区...

缺少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

别杀我孩子 900万母亲血泪控诉

每年有九百万母亲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们的孩子生下不久,就被夺走并杀死...

六种败夫的女人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储备后退的路,把握男人...

【推荐】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后来到东南亚一带弘法,...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未舍...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热量的食物可提供的营养...

让愿力强过业力

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是靠...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20岁时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法;40岁时的人,已...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

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勘破死亡的阴霾,穿越时...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业家是生意人。生意本身...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织学生入寺院体验宗...

改变心念,这样命运才能改变

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这个回答不完整。富贵...

咒语神奇的威力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六字大明咒的神奇威力,会随着你不...

众生皆有佛性 不宜杀生庆贺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

如果利益不到众生,也要尽可能不伤害他们

昨晚,我住进深圳一家海边的酒店,享受着怡人的风景,心情格外舒畅。走出房间...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真正有智...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雷,让我和他一起去玩,...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

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久坐危害不亚于...

婚姻就是一场骗局

一见钟情的恋爱更容易失败 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计较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必须知道的中国13尊大佛

1.东方:灵山大佛 江苏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立像,青铜材料,通高88米...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床后,如果有佛堂的话...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就是什么也不能要,不...

以正面的心去回应痛苦

现在很多人会需要面对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数人在面对痛苦时,会不断不断地去想...

戏剧大师萧伯纳谈素食护生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饕餮之前从未伫足片刻想想,...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稳定...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现其实凡事忍耐、心中有...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

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

南无宝髻(j 音寄)如来 护生咒:唵om 缚wa 悉xi 波bo 罗lu...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愿:「愿我未来现证佛...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

《心经》对人的启示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短精炼,...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别的,有一次妻子喊他名...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魂蒙尘。蒙尘的灵魂,就...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

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来得猛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永远不会改变的永恒真理。不管人们用多少科学理由论证人死...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球的霸主,以为可以凭自...

业的四种对治力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当然,如不依对治力,业...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量无有定准;第二、人...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弥漫着汽车排放的尾气...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们要十分谨慎,下面我们...

满愿第一的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你想过吗:在这个...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

问: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或者早晚都可以念? 答...

持诵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汉传佛教寺院《...

想要贵人相助,先学做别人的贵人

现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贵人相助。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做别人的贵人。贵人就是愿意...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为制...

喝茶的八戒

喝茶需讲究八戒!喝茶能强身健体,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而喝茶需要注意一些禁...

教育孩子切勿伤害微毫物命

又是一季天蓝草绿时,孩子顽皮的天性又将导致数不清的昆虫死于童稚之手,身形...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对于...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相违?是不是没有根据地...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由贪嗔痴来 菩萨念及...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罩了整个华北地区,涉及...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个人杀生,以后怎么样,...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系的梦。日有所思则夜有...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

参禅琐语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知解泯,能所亡,自...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个丛林的生活实际编制了...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齐。好人固然能够自治,...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见别人的付出,只在意...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

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一、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按照经典的记载,怀孕期间适合的佛经有:《地藏菩...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候,四圣谛和八正道的其...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

想过好日子,千万别邪淫

邪淫的常见果报很多人都明白,此文揭示邪淫的隐形果报,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些情...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

认识佛教所说的魔

魔这个字中文本来没有,梵文是邛I(Mara),译成魔罗。最早的翻译,所用...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浅浅的说。 第一、遣虚...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可是每天的帐户余...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念放下时,五绳顿然断...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要申请考察护照;一般人...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生,不及前生故也。且三...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不时能看到写有南无阿弥...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之...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会违背你慈悲的理想。...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有早晚才有一会儿时间诵...

善良不可以坚硬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浮...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

肉食素食可以影响性格

实验证明,含钙量多的食物,可以缓和人的神经过敏,使冲动的性格变得异常温和...

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问: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有学...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培训师把我们分成两组,...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佛的关系...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法安忍。讲理行不通,就...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师...

玉米的3大神奇功效

一、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 玉米最早是产于南美洲的,当地的印第安人一直都在喝...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

有没有享受的命?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大家正在高兴,还没有...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问: 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 ...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在其著名著作《葬书...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子...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八世间法 此是非颠倒...

憨山大师论般若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样的冤家。披着羊皮的狼...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是祸患。按说,人生世间...

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八臂的准提菩萨,其实他...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这可分自修与共修两...

13种不该有的坏个性

常说态度比能力重要,拥有正确的心态与个性,是成功的关键。但是,人们往往忘...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为目...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