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四面,我们看第一部分,第六识的业用。

我们前面说过:前六识的功能都是「了境」──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那么在这六识当中,主要是以「第六意识」为主。换句话说: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业的。关于第六意识,《八识规矩颂》有一个偈颂,我们略加说明: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玄奘大师说「第六意识」有两个特性:第一个,它活动范围特别广大;第二个,造业的势力特别强。

一、先看「活动范围」

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是什么范围呢?「性界受三恒转易」,所谓『性』是指「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第六意识它不像第七识第八识保持一种无记的状态,第六意识能够生起善、恶、或者无记,有三性的功能。其次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的第六意识,也可能在散乱心的欲界活动——在五欲的境界活动;也能够修习禅定,由定心进入到色界、无色界去,所以第六意识是通于三界的。

即使是四禅、四空定,那么高深、明静不动的境界,除了「无想天」之外,全都是第六意识活动的境界,只是差别在「由粗到细」如此而已。第六意识的活动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有。『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就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是痛苦、有时候是快乐;有时候是忧、有时候是喜、有时候是舍受。总之,「性」、「界」、「受」这三种情况,它不是固定而是经常变化的,「恒转易」会随外在的境界而变化。

「根随信等总相连」,它所相应的心所,有「根本烦恼」跟「随烦恼」,这些我们会在下一堂课说明。或者说善的心所,信等就是善的心所,总相连。这个意思就是说,第六意识只要在凡位,不管是再好的人,有时候也会起恶念;再坏的人,有时候也会起善念,这就是「根随信等总相连」。他的内心有烦恼、也有正念;有正念、也有烦恼,可以说是「善恶夹杂」。

这是说明「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通于三性、三界、五受;也通于染污、清净;也通于有漏,无漏,它的活动范围非常的广大。像前五识就不通于三界了——「眼耳身三二地居」,到了二禅,眼识、耳识、身识就不活动了;到二禅以上,前五识就慢慢停下来了。五识不通三界,但是第六识通三界,这个表示它的活动范围。

二、再看「造业势力」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这个第六意识的造业功能。「动身」驱动你的身体去造善业、拜忏、念佛,都是第六意识,造恶业也是一样。「发语」,为什么你会讲这些话呢?不是嘴巴能够讲,是由第六意识发动的。它发动身业、发动语业在八识当中「独为最」——唯独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八识当中造业力最强的,就是第六意识。造善业、恶业、造有漏、无漏业,势力最强大的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只是帮助它而已;第七识跟第八识不造善、不造恶,是无记性的。

「引满能招业力牵。」它所造的「引业」跟「满业」,这样的业力有什么作用呢?「能招业力牵」,能够牵引第八识去三界得果报;造善业,就牵引第八识去受可乐果报;造恶业,就牵引第八识去受不可乐果报。也就是说:虽然第八识是我们生命的本体,是一个果报识,但是这个果报识——第八识本身不造业,它只是得果报。那是谁在造业呢?实际上是——「第六意识」造业,「第八识」去得果报。我们看这个表就清楚了。

第六意识它是「众祸之门」,为什么呢?「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切的灾难,来自第六意识这一念的胡涂——起烦恼、发动身口去造业;无量劫来在生死里面流转,这不是上帝的安排,是第六意识胡涂了。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一念的觉悟,发菩提心、受戒,也是由第六意识发心的;这时候修戒定慧,把轮回给息灭了,也是靠第六意识。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这一念是指谁?就是指「第六意识」。就像我们常说的譬喻:尧做皇帝的时候,黄河泛滥,大水一来就把房子、畜牲,乃至人类全都伤害了。这时候,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是怎么治水呢?用「围堵」的方式,筑了很多堤防,想把水给堵住,结果水一泛滥,势力太大,就把堤防给破坏掉。舜继承王位后,决定用鲧的儿子大禹来治水,大禹就比较聪明,用「疏导」的方式,挖了很多大水沟,洪水泛滥的时候,就去作灌溉,这样既不伤害人民,还变成一种功能。

这个故事跟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黄河泛滥,是谁在泛滥呢?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弟子心不安」,各式各样的烦恼,起波动啊,起贪烦恼、瞋烦恼、我慢心、嫉妒心…只要我们的心一失控,就去「动身发语」,发动你的身体、嘴巴去造业了。那怎么办呢?不是去强压它!外道就是把方法搞错了,外道用禅定,外道也知道一切罪业不是身体、不是嘴巴,是内心造业的,但是他们就像鲧治水围堵,用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给压住了,「如石压草」。事实上是压不住的,八万大劫之后,烦恼一活动,就把禅定破坏掉,又恢复到烦恼的境界。所以佛法是用什么方法来对治烦恼呢?是用「疏导」。

既然造业是「第六意识」,那我们可以利用第六意识来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也可以利用第六意识来念佛——「转念念佛」。所以这个「转」字很重要,不是说念头起来,一定要把念头压下去,压不住的啊!你能够跟水的力量抗拒吗?你把它疏导一下嘛。第六意识欢喜在五欲的境界里面活动,意识的活动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向五欲的境界去了,你要把它拉回到佛、法、僧三宝的境界活动,这就对了。

近代一位上师说:「把心带回家!」这个心不是错,错在它跑出去了,你把它带回来就好了。我们的心喜欢攀缘外在五尘,造了很多烦恼、生死业力,我们不是用禅定压住它、入无想定去了,不是这个意思。你应该把它带回到佛、法、僧的境界,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够生起很大的功德。我们的修行,主要就是靠第六意识。你过去还没有学佛、不相信因果报应的时候,是谁在造业呢?是「第六识」在造业;你现在觉悟了,开始诵经、拜忏、念佛、发菩提心,这又是谁呢?也是「第六意识」——「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就是迷悟的差别。

佛法是不二法门——真妄不二的,造祸的是它,觉悟之后,修功德的还是它,只是「转迷为悟」差别在这个地方而已。所以第六意识「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在八识当中,它造业势力最强大,你造五逆十恶是它,你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它。修行就是在靠第六意识用功。不过第六意识要活动,也得要有前五识的帮忙,才能发生作用。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业用。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先看蕅祖的注解,再来看补充讲表。先看蕅祖的注解,第十一面: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意根」是指「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从无始劫以来,它的明了性不像第六意识那么广泛——「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第七意识的活动非常保守,就做一件事,什么事呢?『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意思是说:第七意识明了性,它从无始劫以来,只做一件事,向内攀缘「第八识的见分」,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然后虚妄的执着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法。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虚妄」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我们的第六意识,感觉有一个「我」的存在,其实这不是第六意识想出来的,是因为第七意识的活动。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要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别」。「无我」的真理通于凡圣,只是凡夫看不到因缘法的真相。就是说,本来是「无我」的,是我们的第七意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是第七意识想出一个「我」的相貌出来。但是第七意识没有修习止观的力量,它只是「执我」,但不能造业,所以非得要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把这种虚妄的「我执、法执」给消灭掉。恢复本来面目。

修行很简单,就是要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还我本来面目。

这个就是「虚妄」,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末那识。」「末那」就是染污的意思,它是「染污识」。我们看第二段:

『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梵语「末那」,此翻译为「意」,有的地方说是「染污意」。什么是「意」呢?「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恒』就是恒常,第七意识的作用是恒常、没有间断地起现行,不像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活动范围很广、造业力很强,但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活动。第七识恒常起现行,所以是「恒」;其次『审』,它能够深入的观察、思惟度量为它的性相。

这个恒审思量在《八识规矩颂》中说:「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它恒审思量以后,就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想出一个「我」的相貌——哦,我的生命体有一个「我」,这个「我」是谁呢?「第八识」,第八识就是我的常住真心;因此「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使令我们不论白天晚上就是颠倒,保护这个我。因为有一个「我」,所有善的东西都要归于我,所有恶的东西我都不要。你有这样的心情、就很容易造业。要保护「我」,就很容易造业,很容易起烦恼。当然如果说真的有「我」是应该保护,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所以我们都做一些虚妄不实的事。没有「我」,你去保护谁呢?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这里要注意的是:前六转识是以第七意识作染净依,换句话说:第七意识是清净,前六识都清净;第七意识是染污,前六识都染污。第七意识恒审思量这个染污的「我」,没有消灭,你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业,都变成有漏,都会被它染污了。所以「六转呼为染净依」。前六转识以第七意识做染净的判断标准。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恒审思量我相随」。

我们看补充讲表(二)─第七识的业用:

《识论》云:「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成唯识论》上说:在大乘的经典中,无想天的有情众生(就是第四禅「舍念清净地」),他在五百大劫的寿命当中,因为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的心王及心所都停止了,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染污,这时候这个无想天人就是清净了。换句话说,要是没有学习《唯识》,我们很容易认为「为什么会造恶事呢?」因为我的第六意识,我的心有问题,只要把第六意识停下来,一切都解决了。事实上不是,你把前六意识停下来,第七识还是染污,所以假设没有第七意识,那么这个人就应该清净了。事实上不是。看下一段:

『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

无想天人他在这么长的五百劫寿命当中,已经没有前六转识粗的分别,假设没有第七识的存在,这个时候「我执便无」,就入圣位了。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为当他无想天果报尽的时候,他还是会堕落,并没有出离三界,可见应该另外有一个染污的末那,在无想天恒常的活动,还在继续的『恒审思量我相随。』所以总结『由斯贤圣,同诃厌彼。』一切的贤圣都诃责、厌恶无想天的果报。

我们要不学唯识学,不看经论很容易这样子,就是当「第六意识」经常保持不思善、不思恶,明静不动。但是你这「不思善、不思恶」,假设不是和「我空、法空」的智慧相应,很可能只是一种禅定的境界,就是一种「止」的境界。在「止」的境界里暂时也能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停下来,让你感觉到好像没有烦恼了,但事实上不然,因为你无量无边的烦恼,都蕴藏在微细的第七意识「我」里面,只是被高深的禅定给压住了,如石压草。等到禅定被破坏以后,烦恼又从「我」生出来,春风吹又生,这个事情没有解决掉,所以没有修「我空、法空观」来破除第七意识,只是把第六意识停下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付法藏因缘传》中,有讲到「优婆鞠多尊者」,他是一位大阿罗汉,他住处的附近有一位比丘,住茅棚的比丘叫「善见比丘」。这个比丘善修禅定、持戒很清净。他能够从初禅、二禅、三禅修到四禅,但是不欢喜看经典,他以为「四禅」就是「四果」。因为四禅「舍念清净定」的境界,已经没有快乐、痛苦的感受,五受当中的苦、乐、忧、喜都停下来,只剩「舍受」——不苦亦不乐、无喜亦无忧,这种感觉跟涅盘很接近,只是这时候不是跟「我空、法空」相应,还是有「我执」存在。这时「舍念清净定」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他就以为自己是阿罗汉,无学位了。当然,他是有禅定资粮的人,你想要劝他,不是那么容易。

这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入定观察到这位比丘起增上慢心。他就善巧想出一个办法:在禅定当中现神通,使令虚空出现一个凶相,这个凶相通知龙王十二年内不准下雨;这个凶相,人间也看到了。大家紧张了十二年不下雨这问题很严重,很多人就祈雨,婆罗门教就请婆罗门的师父祈雨、佛教徒也请他的师父祈雨,但是怎么祈雨凶相就是不消失。

最后,大家没办法了,因为那时候「优婆鞠多」是第一上座,请优婆鞠多尊者出来主持祈雨法会。优婆鞠多尊者说:「这件事情我不能作!」信众就问说:「尊者,您是我们佛教的第一上座,你不能作,谁能作呢?」他回答说:「住茅蓬的善见比丘可以作!」大家就赶紧请善见比丘主持祈雨法会。因为善见比丘跟龙王的交情很好,入定问龙王说:「你为什么不下雨呢?」龙王说:「天空中出现这个相状,我就不能下雨。」这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就偷偷的把这个相状给消失掉。诶,龙王就下雨了,大家就很欢喜:「啊呀!你看,善见比丘一祈雨就下雨了,真是不得了!优婆鞠多尊者说不能作到,你看善见比丘办到了!」本来他是住茅蓬的比丘,很多人为他盖庙、皈依他,他就有很多的法眷属。

有一次举行一个法会,优婆鞠多尊者和善见比丘都去参加。优婆鞠多尊者虽然法眷属很多,但是他故意带了很少的弟子。在会场,善见比丘的眷属,在家、出家的弟子很多,内心就很欢喜:「你看,我的眷属比你多!」无形中就生起了慢心。我们讲禅定的境界——透过禅定我们可以把三界的贪、瞋烦恼伏住,但是这个「慢心」是通于三界,「慢心」很微细、不易破坏;所以有禅定的人,只要还在凡位,一定都有慢心。当他没有所缘境,这个潜藏在心中的慢心还不会活动。问题是,在整个法会进行当中,善见比丘的慢心一直在活动。

像我们这样心粗的人,对于「慢」的微细活动,没有感觉,但是善见比丘是一个证得四禅的人,当法会结束之后,晚上他一观察:「诶,我是一个阿罗汉,是无我、无我所,怎么会起慢心呢?这个慢就是一个你我的对待,我比你高;这是还有一个『我执』,那根本不是阿罗汉啊?」他内心就很恐慌、非常紧张,误以为自己证得阿罗汉了,这时候跑去跟优婆鞠多尊者发露忏悔。优婆鞠多尊者便诃斥他,并告诉他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也成就阿罗汉了。优婆鞠多尊者是用这样的因缘,使令他生起慢心的活动,让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只得四禅而已。所以说『由斯贤圣,同诃厌彼。』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我执,那么外道就可以成就涅槃,事实上不是。这个地方是说明第七意识的存在。这是第一段,我们再看第二段:

《宗镜录》云:「创入道者,此意须明。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创入道者,此意须明。』这是总标,标出第七意识的重要。刚开始修学圣道的人,对「第七意识」这个思量的相貌,要特别了解。为什么呢?再看第二段,详细的说明第七意识的形相。

『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那么,第七意识的形相,这个「思量」是凡圣的差别所在,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它的体性。它的体性就是思量,它在有漏位是思量「我、法二执」;在圣位是思量「二空平等」之理,都是思量。『乃立解惑之本,可究体性。』所谓解惑之本,就像绳子打一个结,你要从中间去解开,而不是往两边拉扯,会愈拉愈紧。如果我们不修我空观、法空观,单是持戒,修苦行,不吃饭,我执法执还是很重啊,因为你没有把中间的「结」解开来,问题是不在于吃不吃饭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对治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

『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当我们迷的时候,是思量我、法二执;悟的话,就成就「平等性智」。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意,就是思量。因为在八识当中,它的「思量」功能特别强大。

『向有漏中,作无明主。』在凡位当中,它就是「无明」。其实十二因缘的无明,就是我执、法执。

『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它的功能是没有间断、恒常起现行,无想定的禅定也无法调伏它。高深的禅定,只能够调伏「前六识」粗的心识,禅定不能使令第七意识恒审思量停下来,不可以,除非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对治。

『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它的恒审也是一样,四空天的禅定也不能转变它。『虽有覆而无记。』它是有覆,但是无记。

『不外执而内缘。』不向外,而是向内攀缘第八识。

『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它能够遮蔽真如而障碍圣道。所谓「蔽真而障道」就是在解释「有覆」这两个字,它遮蔽真如,障碍你修学圣道。

『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它是第六意识的不共所依,是成染而润生:滋润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主要是我执、法执所滋润,无量无边的业力要靠「无明」来滋润。前面这段文都是在解释第七意识的形相;这以下「结示劝修」,永明延寿大师慈悲告诉我们: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之前,要先知道这个病是从哪里生起的。『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好好的去细意推寻;「冥心」就是静下心来;根据佛陀的圣教量,去观察第七意识的思量,那么『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这个地方是说:佛法的修学,有的地方是共于世间的善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五度是共世间的善法;一般世间的宗教团体,也能够做前面的五度;但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共外道的,唯独只有佛法才有;要对治第七意识我执、法执这种生死根本,唯有佛法有这样的传承,其他外道都没有这样的传承,而这个是最重要的!你单是修习苦行、单是持戒、单是修禅定啊,再大的苦行、再大的禅定,也只能把第六意识粗的分别,暂时停下来;而「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七意识的那个思惟,你是停不下来的!不是你用苦行、用禅定就能够把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停下来,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够对治它,所以这地方才说:

「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你说你要断除烦恼,「断除烦恼」不是说一个一个把烦恼都断了,贪烦恼也断了、瞋烦恼也断了、六根本烦恼、二十四个随烦恼都断了,不是这样。佛陀是要我们把烦恼的根给切断,那个根就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大师说:有一个「我」啊,就会引生很多的烦恼,所以这地方讲「断惑之门,斯为要矣!」说出了第七意识的重要性,虽然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但是它很麻烦,「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再的去思惟、度量第八识的见分,然后虚妄的执为实我,使令我们在三界里面,永远不能解脱,就是第七意识的问题。对治第七意识只有修我空、法空观。因为第七意识本身不能修观,只有靠第六意识修我空、法空观。再看讲义: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忘执我法,喻如水流。阿赖耶识,则喻如水。』蕅益大师将八识分成三类,把它的形相,用「水」跟「波」来做比喻: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前六识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它有五种情况不起现行:「入无想定」;得到无想天的果报,「无想报」;「睡眠」的时候如果不作梦,第六意识也不活动;「闷绝」;还有一个是「灭尽定」;五种情况不起现行。它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就像水波,有时候起波浪,有时候不起。「水波」也是表示形相很粗的意思,第六识它的了别性最粗。

『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忘执我法,喻如水流』:第七意识的末那,它是相续的一直起现行,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就像「水流」;这个形相就比较微细了,不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那么第八阿赖耶识的形相就更微细了,就像水一样。

我们从水波、水流跟寂静的水,可以看出这八个识的粗细情况。我们看「第八识」:

「第八识」: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

这是最微细的心识,那么第八识也是「无记」的。它有两个名称,一个「阿赖耶」,一个「异熟」,这地方是指「阿赖耶」。阿赖耶翻成中文叫做「藏」,就是摄持不失的意思;它能够把种子摄持不失,也能够把一期的果报摄持不失,这个我们待会再来解释。『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因为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所以叫做「藏」。这是解释它的名称,再看它的功能:

『若无此识,则根身是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翻成中文叫「藏」,「藏」就是摄持不失,那么它摄持什么呢?摄持「因」跟「果」。就着果报来说,它能够摄持一期生命的根身——正报是它执受的,依报的器界也是它变现的。也就是我们今生得到人的果报,一切正报、依报——「万法唯识」,是谁变现的?就是「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第八识变现出来之后,它还能够摄持、保持不失,这是第一个功能,摄持果报。第二个,『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那么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恶业,是谁在摄受呢?也是第八识把它摄受。所以第八识「摄持不失」,等于是两件事,第一个:摄持「果报」不失;第二个:摄持「业种」不失。

我们看下面这段文,举例子来说明第七、八识的存在:

『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既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意思是说:小乘法不安立第七识、第八识,小乘的百法只安立七十五法,没有第七跟第八识。不安立第七、第八识有什么过患呢?因为当我们疲倦熟睡时,这时候前六转识都不活动,如果说我们的心识只有前六识,那这个人就死掉了。因为只有六识,六识都不活动,那么万法唯识,生命是由识所执持,这时候心识不在,这个人就是死了。但事实上不是,因为这个人还会再醒过来,表示这个人还没死。既然没有死,一定有心识的摄持,表示有一个更微细的第七识、第八识存在,因为生命是由心识所摄持,有生命存在一定有心识。但这个时候前六识不活动了,表示说一定有一个更微细的第七识、第八识存在,是这个意思。我们再看第十二面:

『然此第八识,决非实我实法』,虽然第八识的形相很微细,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它是实我、实法。为什么呢?『若是实我实法,应常无变异。』如果它是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就不随因缘业力而变化,它应该是没有变化的啊,不管是执持业力、或是变现果报,都不应该会变化。它变现人,就永远是人,但事实不然。

『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事实上,我们看第八识,是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去熏习它,然后把前七转识的业力保存起来;既然受业力的熏习,就会有变化。举一个例子来说:好比你「前七转识」造善业,第八识就变现一种天人安乐的果报;如果「前七转识」造恶业,第八识的执持,就会变现三恶道的苦恼果报。众生的生命,在六道中就像车轮,车轮在地上运转,同一个点有时候在上面、有时候跑到下面去,第八识也是这样,一下子变现出人天、一下子变现出三恶道,『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可见得它也是因缘所生法,随因缘而变化;那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法。第八识是有变化的,随业力而有变化。

我们看附表第五,补充说明第八识的业用;是《成唯识论》的一首偈颂:

第三、第八识业用: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盘证得。

《成唯识论》解释第八识的功能叫做「藏」,它能摄持两件事:第一个、摄持『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指「种子」——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种子、恶业种子、有漏种子、无漏种子,都被第八识保存了。第二个、摄持『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报,也是第八识所摄持。它摄持业力,也摄持一期的果报。

因为有第八识的执持,使令有「诸趣」以及「涅盘」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一切杂染的因果——六趣的果报跟清净的涅盘,都必须要有第八识,假设没有第八识,业力就没得保存。因前六识是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你要第六意识保存业力,要是它不起现行,这些种子就丢掉了。它有时候不活动,不活动怎么办呢?种子跑哪里去了?第七意识虽然恒常相续,但第七意识它不保存种子,它只做思量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识「异熟、摄藏」的功能,才能保存我们杀盗淫妄的业力、也能保存我们戒定慧的功德,所以才创造出染净的因果出来,这样因果才能够建立。

再看一个问答:

问: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阿赖耶识」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本体,它执持业力、又变现果报,那么它的形相到底是断灭呢?还是常住呢?看以下的回答。

答: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这是「总标」——它既不是断灭、也不是常住。为什么?因为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恒」,一个是「转」。以下就详细解释「恒」跟「转」的内容。

『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先解释第八识「恒」的功能。什么是「恒」呢?就是第八识无始劫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第八识的相貌「一类相续」,它是无记的,不起善也不起恶,而且恒常起现行,没有休息的时候。『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这是总相,以下分成两类:

先看它的果报:它能够『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个果报的根本,这些果报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变现的。其次,『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它的体性很坚固,因为它能够把种子保存下来,使令不失。简单说:这个「恒」,从果报来说,它能够保存一期的果报;从因地来说,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使令不失。所以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它不断灭。

第二个再看「转」的功能: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第八识它还有一个「转」的功能,就是『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它不断的受熏,因为前七转识从来没有闲住啊,一直在造业,那些业的功能一直在熏第八识,那么第八识它是受熏的,所以这时候念念之间,剎那剎那生灭;有时候善的功能增加、有时候恶的功能增加,看我们精进或者懈怠,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说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

就从果报来说:『因灭果生,非常一故』,我们解释一下:第八识执持一期的果报,就一期的生命来说,它能够摄持你一期的果报不失不亡。好比我现在打了一个佛七,七天之内积集很多信愿持名、清净无漏的功德,但是我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把这个果报给摄持住了。你过去曾经造作五戒十善,这个业力还在、还没有消失掉,所以不能马上到极乐世界去。虽然它能够摄持这一期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还是会变化,等这一期的果报生命结束之后,它又换另外一个果报,就是「因灭果生」。这是从一期的生命来说,它是变化的。

其次,从剎那来说:其实我们的身心果报,从微细来说,剎那剎那的变化,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其实你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前一剎那的你,当你讲完这句话,不管是内心的分别、外在的四大,都已经不是刚刚那个果报了。就像我们看电影,影片的速度很快,一片一片过去,看起来好像相续,其实它是一个接一个。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剎那剎那变化,因为业力也是剎那剎那变化;有时候身体情况非常好,因为这时候善的力量强;有时候恶了,身体情况不太好;有时候心情好、有时候心情不好。为什么呢?「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因为我们所摄持的种子,也是各式各样,有善业的种子、有恶业的种子,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有,所以它会转变,这是约果报来说。从因地来说:『可为转识熏成种故』,业力种子也是不断的变化,你要是精进用功,第八识的善种子就加强;要是懈怠放逸,第八识恶的种子就增长。

总结: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成唯识论》

第八识的功能,这个「恒」表示它不断灭,不管是保存果报、不管是保存业种子,它永远不会使令它失掉。『转表非常』,但是虽然不断灭,也不是常住。讲一个譬喻说: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那么生命的因果法则,法尔如是,不是上帝创造,本来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宇宙生命的真相——不常又不断。我们透过第八识的相貌,可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以上是八识心王的简要说明。最后做一个总结,这八识可以简单分成三类:

一、「前六识」主要功能是「了别」,当然主要还是在「第六意识」,但是它有时候还需要「前五识」的帮忙,才能造业;是了别、造业的作用。

二、「第七意识」主要「思量」的功能,就是生起我执、法执。

三、「第八识」就是「异熟」功能,有保存业力、变现果报的功能。「八识」的功能,主要是指这三类。

0:00 / 0:00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2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3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4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5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6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7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8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9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0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1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2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3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4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5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6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7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8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19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20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21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2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心识如何生

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

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万...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

情急之下如何守住口业

问: 平时还好,但急了时很难守住口业。请问法师,您...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佛教词典】羯罗蓝

梵语 kalala,巴利语同。指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又...

【佛教词典】师释

为后代师家所撰述之著作。即后世师僧之撰述、注疏等,...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

念经前一定要吃素吗

念经前能不能吃素,这个问题可以先问问自己。吃素,是...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

【推荐】本焕老和尚谈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净土祖师们一生的总结

这句六字大经王具足圆融、圆满、顿捷。所以大家遇到这...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因果报应不虚假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

良心是人之根本

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有一天率领学生到别处讲学。行...

舍利弗-智能第一

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