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三厌分。论云下。问答生起先举论。二不乐下。疏释论。先释厌名。其无量下通妨。以是厌果非厌分故。通意可知。

疏。经文下。科释为七相。约义不同。束为三者顺文分段。

疏。今初此菩萨下。释修行中三。一正释文。二引瑜伽通示修证。三以经意总相圆融今初。即取次下作意释。此中四相文皆有四。初中四者。一得闻法已。即牒经文。二即依何修者总示义相。三以依正法故者。即释成上义。四即了相作意者。以论义收。下瑜伽中为顺世禅了欣厌相。即厌下苦麁障。欣上净妙离。今云正法其义通深。若约寄位全同瑜伽。若约勤求净菩萨行。则所闻法必当深妙。如下夜神所得四禅。下三各四例此可知。疏次摄心安住即第二相。言即摄乐作意者。下瑜伽释少分触证。是加行益相。

疏。次于空下即第三相。言即远离作意者。下释远离。云与断道俱。今空闲处何名断道。故上疏云空闲通事理。理之空闲即是道断。

疏。次作是思惟即第四相。言即何故修者。是修所以。良以不修则不证故。言即胜解作意者。下释正是修行。谓胜解于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是故修行非此不成。

疏。瑜伽三十三下。第二通示修证。于中二。先正引论后对文显示。前中略释从此超过闻思惟用修行。于所起缘相。发起胜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数修习已。如所寻伺麁相净相数起胜解。如是名为胜作意。前五可知。六加行究竟作意者。论云从此倍更乐断。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郑重观察修习对治。时时观察先所已断。由是因缘。从欲界系。一切烦恼心得离系。由此离时伏断方便非是究竟。永害种子。当于尔时。初禅静虑地前加行道已得究竟。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作意。七加行究竟果作意者。论云。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释曰。论就初禅略释其相。后例所余。今疏总举故取大意。略释而已。下例可知。

疏。上修行中下。第二对文显示下。八定中各有后二者。谓即离欲恶不善法等。是加行究竟作意住初禅等即加行究竟果作意。

疏。故此总修下。亦总发者然有四句。一总修总发。谓总相修行不偏修。一八定俱起名为总发。二别修别发。谓偏修初禅发于初禅。修二发二修空发空等。三总修别发。总相修行唯发一定等。四别修总发。谓唯修一定发得多定。前二如修后二不如。其故何耶。宿世偏修。今虽总修唯发一定。如地有一种雨。虽普润唯一芽生。四则昔修多门。今虽修一诸定齐发。如多种子共在一处。少分沃润诸芽齐生。望定现前名之为发。望人修得称之为入。然此即是天台之意。今菩萨总修下皆总发。若别修相具如瑜伽智论等说。

疏。然皆即妄下。三以经意总相圆融。所以融者。以文毕历别更引瑜伽。欣厌等言。恐谓全是故此拣之。以寄位故引法相宗。证成经文。据鸟迹意理须融会。

疏。初结前即何时修证下疏文分四。一正释文。二论经下。对彼辨异。三今经阙下。引今经阙。反成论有四。但前下出经无意。

疏。广如别章者。大乘法师法苑法华疏等。皆有其章。今疏四门已略其要。初入意中四。一直显经意。二论云下举本论释。三又示入禅下。会通权实。四然无量下解妨难。二中先问。远公云。菩萨正应修习出世道禅等。世法何要入耶。答为五种众生故。有四类法。四等开故。故成五种。言五为邪归依等者。邪归之人智慧微薄。取信耳目。故为现通方可信受。

疏。先释四禅等者。疏文有三。初正释。二故瑜伽下引证。三是以静能下拣定。

疏。次无色下二释无色。其超过违害及无容生。三相云何。言超过者。地法增胜故。言违害者。违害有色故。言无容生者。如火中华故。

疏。无色谓无色者。所引俱舍皆是定品。二十八论下当具引。言俱舍论中广破有色者。论云。皆无色故。立无色名。外难云。此因不成许有色故。次反徵云。若尔何故立无色名。彼答云。由彼色微故名无色。如微黄物亦名无黄。论主问云。许彼界中色有何相。若彼唯有身语律仪。身语既无律仪宁有。又无大种何以造色。若谓如有无漏律仪。不尔无漏依有漏大种故。又彼定中亦遮有故。若许于彼有色根身。如何可言彼色微少。若谓于彼身量小故。水中细虫极微之物亦应名无色。亦身量小不可见故。若谓彼身极清妙故中应有色。若谓彼身清妙中极。应唯有顶得无色名。如定生身有胜劣故。更有广破略知其旨。

疏。一修得俱舍云。是善性摄者。颂云。静虑四各二。于中生已说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性。释云。静虑有二。一生静虑。二定静虑。定即修得。言于中生已说者。即世界品说十七天即生静虑。即以无覆无记五蕴为性。今疏具有言善性摄者。此言犹漫剋实言之。以善等持而为其性。言心一境性者。谓能令心专一所缘故。

疏。无色下出无色体。于中二。先正释。就小乘明。后诸教料拣。今初引俱舍云四蕴离下地者。次后偈云。并上三近分总名除色想无。色谓无色后。色起从心。今此正引初之七字。出无色体。谓亦用善性摄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其自性。但并助伴唯除色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其离下地自属别立。四名不同在一句中。因便引耳。下方别释。

疏。若大乘宗下。二就诸教料拣。无异辙者。即通诸教。若会相下。正明始教。若事尽理现下。辨终教。从泯绝已下即是顿教。若事理圆融下辨圆教。

疏。四禅之中下。疏文分二。先义理。后释文。文前分四。一等立四支。二历禅有异。三举其实法。四建立所由今初分三。初列支名。次四中后三下料拣同异。后虽后后下通妨。妨云。从初一非支上生难。难云。即初离障皆非是支。二禅离障云灭觉观。觉观即是初禅二支。何言非支。今答云。虽是前支于我非支。余二亦然。

疏。然四禅通说有十八支者。第二历禅有异。于中又二。先正明。后出所以。今初。俱舍颂云。初禅具五支。寻伺喜乐定。二禅具四支。内净喜乐定。三禅具五支。舍念慧乐定。四禅具四支。舍念中受定故。今疏云初三各五二四皆四。

疏。为欲恶下。出彼立支多少所以。病深药多贼微兵少。

疏。其间除重下。第三举其实法。此依大乘三事行舍异。后舍受。

疏。若分二乐则有十一者。俱舍云。此实事十一。初二乐轻安。内净即信根。喜即是喜受。谓初二禅乐。是轻安乐。第三禅乐是乐受乐。故成十一。

疏。内净无别体则唯有九者。谓俱舍内净即是信心。大乘杂集等。但合第三禅舍念正知三支。以为内净。无别内净故。但有九。

疏。此等皆为顺益下。第四建立为支所以。以益于禅故。支即分义。及因义故。瑜伽下引证。

疏。一烦恼欲二事欲者。烦恼约内事欲约外。内心不与欲贪相应。名相应离。不染外境名境界离。

疏。寻伺心麁细者。即是界品。释曰。寻为寻求伺为伺察。心之麁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

疏。国土等者。等取族姓觉及轻安。觉即是八觉。广如发心功德品说。

疏。三离生喜乐者。瑜伽十一明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乐。及忧不善所引忧喜及舍。彼五受故生喜乐。言喜者深庆适悦乐者。身心适悦得无损害及解脱乐。

疏。庆离欲恶等者。等取不善法。言身心猗息者。猗者美也。此轻安乐异解脱乐。

疏。得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者。即引文重释轻安义唯识第六云。轻安者。谓远离麁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释曰。谓离烦恼麁重为轻。身心调畅为安。令所依身轻安适悦。名有堪能。

疏。顺瑜伽略不释轻。

疏。四住初禅等者。先释依止。后而言初下。释初住字。第二禅。

疏。觉观麁动发生三识者。谓眼耳身。远公云。初禅之中觉观有三。一定心。二出定时。三识身力麁动觉观。此三并是动乱之心。二禅胜静皆尽遣之。二内净之义前已总释。此具二宗。显扬杂集名内等净。显扬第二云。谓为对治寻伺故。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舍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名内等净。杂集疏云。所言等者。谓内定体由离寻伺体得平等舍住。又念慧非一故名平等。若婆沙云。谓信平等令内心净。

疏。前灭觉观下通妨。妨云。谓上灭觉观。今复云无。岂非重复。答意云。前举觉观是此所灭。云显所治。此言无者。不同初禅。用此觉观以为能治。云显能治无。远公云。前灭觉观。如呼灭谛以为无染。此无觉观。如呼道谛以为无染故。

疏。本论释一心云下。先引论。后欲异世间是如实修下。疏释论文。上释无漏。此下释一心。然论经一心云心行一处。今释论文。乃以二意释行一处。谓一以不断三昧。即约无漏相续无间。即竪说一心。二以行一境者。约事对缘横说一心。由二禅已上唯以意识行法尘故。从由此即名下。结成三昧无漏。但缘一境即是三昧。今复相续故。是无漏无有漏法来相间故。瑜伽云。世间静虑但舍彼品麁重。不舍种子。无漏静虑二种俱舍。故无有间。

疏。如净鉴止水者。欲恶如泥。初禅之定如净动水。今无欲恶复灭觉观。如净止水。是则初禅庆其所离。此庆所得得亡照故。

疏。若智论下叙异释也。前解定生。定在二禅。今云定生定在初禅。背于初禅有觉观定。得二禅故。欲界无定为可背故。初名离生。

疏。二禅虽离下通难。难云。初禅离欲恶即名为离生。二禅离觉观。亦合名离生故。为此通。通云。初禅离欲恶。无定名离生。二禅离觉观有定名定生。然其设难唯难前解及通难云。初禅有定二解俱成欲界无定为所背故即成前解。初禅有定为所背故。即通后解。

疏。初禅离欲大障者。约障大小解离欲大障。初名离生。二无大障。二不名离。第三禅疏。一住舍者即是舍。数者。谓是善十一中。一心数法。善十一者。唯识颂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今明行舍即是其一。彼论释云。言行舍者。即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不寂静住为业。释曰。此即四法为体。故云精进三根。三根即无贪等善行故。次疏云拣非舍受。舍受唯是无记。非是善性故。行舍善性。故今拣之。行心调停者。行舍通舍贪等三不善根。今对二禅之喜云舍喜过故。

疏。显扬下引论显于舍相。唯识通说行舍。显扬正释三禅中舍。故云住舍。

疏。于已生喜不忍可者。不忍可言即是舍义。言疏平等正直无动安住者。三品舍相一同。唯识平等为初。离沉掉故。正直为次。于染不怯故。无动安住为后。即寂静住。即上唯识云无功用住。不忘明记为念义故。远公释云。念前喜过守心一境。

疏。三正知者。正知即慧。远公云分别喜过。而言正者。论名安慧。远公云。慧静名安。安即正义。静鉴双流故名为正。正故得安。

疏。上三下结成胜义。

疏。设心受乐者下引瑜伽色身意身俱名身故。故瑜伽下引证。于中有五。初明能治。二令心下显其治能。即前离喜。三离喜寂静下生起下文身受乐义。明是离喜之乐。故云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心受生起即意身受乐。四彼于下正释身受乐义。五是故下结释经文。上约根本说故。远公云。身受者受有二种。谓身与心分别有二。一约根本分别。五识等受依色根生。故名身受。意识中受从意根生。故名心受。二约所益分别身心。下品之受适畅在心。名为心受。上品之受适遍身心。就所遍处从末为名。故曰身受。今从后义。乐实心法。此处增上遍满身心。故说身受。显乐增上乐。是心受之义不待言说。释曰。远公有二义。意但取后。今疏具用。上引瑜伽证成前义。意识名身。故云心受亦名身受。

疏。如土石下引山水喻。即顺后义。约所益说有品数故。则土喻于心石喻于身。水总喻乐。初禅心乐故。如水不入石中。二禅已遍身心。如水遍山无石碍故。然为喜覆如土覆水。但是潜润。三禅身乐遍增。如池水在外。水遍山内居然可知。

疏。释成胜义者。上举三山已知三禅乐胜故。今方出胜义。于中有六。一上一句标。二谓下正明胜义。无如是乐者。无有无喜胜乐及无间舍者。明无能治行。舍则下地有乐无舍。上地有舍无乐。今有舍有乐。故乐最胜。三是故下引证消经。明其有乐有舍。四故诸乐下结成胜义。五此瑜伽下结弹异解。谓远公将能舍两字。属于上句。云诸圣所说能舍。释云。唯圣弟子能说能过堪能舍离。非凡所能彰此乐深。今将能舍两字属下。云能舍有念受乐故。乐为胜故。诸圣者共说此乐者。最为胜耳。远公但云乐胜。不知何以得胜思之。是故结云有文有理。不应别解。六文中下。会经同论。言但有舍念已殊上下者。有舍念故异下。有乐故异上。

疏。第四禅初正明问答。初禅有乐那未断苦。答意可知。

疏。若依小乘下约教拣异故。俱舍云初二乐轻安。则显前论皆约乐受。又此正断下明其所宜。此亦遮难。难言。一种相摄何不举不忧不喜。摄苦乐耶。答云。一五受中无别名故。二所对乐近忧苦远故。先已断故。

疏。喜心浮动下释无正知所以。三若远显清净下重显清净之言。上但对三禅明四清净。今总对前三以明清净。先引论文。后此论略举六事者。

疏。释论文无苦及忧。故云略举。亦以远故。正明从初禅来下地灾患。已断忧及苦之现行。俱在欲界。故略不言。俱舍论云。第四名不动。离八灾患故。八灾患者。谓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

疏。第二四空下释此分四。一义门料拣。二释文。三指广。四观行。四中初一彰差别。二释别名。三例科为四。四显支别。今初。即前所引四蕴离下地。离下地言是显差别。

疏。差别既尔下。二释别名。于中六。一总徵。二彼次颂下引论答。三谓修定下释论文。四以前三下出异所以。所以同四无色。受名不同者。前三根本不一所缘故。五瑜伽下引例为证。六加行等者。指相在文。五中然瑜伽乃有二意。此是一意。论云。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虚空等。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缘虚空亦缘自地诸蕴。释曰。言近分唯缘空者。约八解脱道中少分而说。解脱亦缘自地蕴故。九无间道此全不论根本。亦缘自地蕴者。初刹那心缘自地蕴。后心而得缘上下蕴。今拣后心故云亦也。第二释者。前三加行亦缘自蕴。取其解脱道中以少分缘义。及无间道缘自蕴故。前释从其多分。俱舍唯取一义。

疏。然此四下。三例科为四。

疏。问若有下。四显支差别。先问后答。答中四。一双酬。二经论下会通。三如初下示有四故。五下结示。

疏。今初空处。下释文有三。初标而言处者。顺正理云。四空名处者。谓有情生长处故。二文中下释文。三总结。二中三句即为三别释。初句中二先双标。今初句者。以经三句连为义句故。曲有三。疏言离障下双释。先释离障后释对治。今初。疏文有四。一总标。二别释三句。三总释想字。四通妨难。今初。言谓离三有对等色者。俱舍界品中。明十八界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今此要二。谓问云。几有见无见几有对无对。偈云。一有见谓色。十有色有对。释曰。十八界中谓色界一。此一是有见。谓为眼根所观照。故名为有见。五根五境。此之十界。有色有对。谓此十界体是色故。极微所成更相障碍。故名有对。论云。如手碍手如石碍石。或二相碍手石名二。应知有对。总有三种。一障碍有对。即十色为体。障碍即有对。持业释也。二境界有对。谓十三界。即六根六识法界一分。谓于法界中唯取心所。此十三法于色等境。而能取故为境所拘。名为有对。境界之有对。依主释也。三所缘有对。其体即是七心界全。今谓六识及意。并法界一分。亦心所也。言所缘者。色等六境。言有对者即七心等。为六境界所拘碍故。然对是碍义。碍有二种。一障碍碍。二拘碍碍。三有对中障碍有对。即障碍碍。余二有对是拘碍碍。论自问云。境界所缘彼有何别。论答云。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释曰。彼即六境。此即根识等。意云。若根识等于色等境。有能见等之功能故。即詺色等为我境界。若心心所犹如羸人非杖不起。託境方生。即色境等名为心等之所缘也。是则境界有对能缘力强。所缘有对所缘力强。故所缘中但有七心。境界之中具有根识。以根不託境而生故。故能取境边名境界有对。为境引边名所缘有对。而大云释云。碍取境义边名境界有对。碍缘境义边名所缘有对。似非本意。以论引施设足论四句分别境界有对。谓一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二于陆有碍非水。如人等眼。三俱碍。如捕鱼人及虾蟆等眼。四俱非碍。谓除前根。释曰。以此而明以见等为碍耳。非碍见等也。又论自释碍义。云何眼等于自境界及自所缘转时。名为有碍。答云。越彼于余此不转故。释曰。谓眼缘色不听声等故。眼于色名为有碍。碍我余缘故则碍取境义。斯亦有理。而疏不言碍取余境。但言碍取境边。故非论意。三有对义。彼论为难。今已略显。然第三有对。体虽七心要缘六境。故亦有色。又言等者。等于下别无对色故。此无对色。亦六境中法界摄耳。

疏。论云下。第二别释三句。句皆有三。如初句中。初标经二过眼识等论释。三此明超可见有对。即疏释论下。二句亦然。其疏释三句。亦即俱舍界品明五蕴中色。辨麁细门。一可见有对者。谓色境也。二不可见有对者。谓眼等五根声香味触也。三无见无对者。为无表色。今初可见有对。即前界品中一可见谓色。瑜伽名为超于显色。论云。次于虚空起胜解故。所有青黄赤白相应显色想。由不显故。及厌离故。皆能超越。

疏。二灭有对想者。标经。三有对言因此句生。耳鼻舌下论释取四识和合。但谓四尘。即声香味触。识必依根即兼前可见。皆障碍有对。故瑜伽云。由不显现超越彼想以为因故。所有种种众多品类。因诸显色和合积集。有障碍想皆得除遣。

疏。三不念下释第三句不念。先以论释。此灭下二疏释。先正释。后意识缘下通妨可知。然此第三通于境界及所缘。摄是法尘故。意识缘故。已如上说。瑜伽云。由远离彼想以为因故。所有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谓饮食瓶衣车乘庄严具城舍军林等想。一切不作意转。疏皆云想者。第三别释想字。先依小乘后依大乘。前中俱舍云。亦总名除色想。然无色亦二。一者生得。生得即果。果灭色形。二者修得。修得在因身居欲色修空定时。但灭于想。应有问言何不灭余。故疏答云。想取色相故偏说灭。非不灭余。

疏。大乘之中下二约大乘。谓纵生无色亦唯灭想。先正释。后若超色相下。以例反成。谓生识处不灭于空。生无所有不灭于识。何生空处而灭色耶。斯理善成。

疏。问香味之想下。四通妨。先难后答。答中二。先竪约渐修。后横约顿证。前中又二。先通香味。后色声下通余三想可知。

疏。若于色界顿修空定下。约顿证以明。言意缘一切法亦无拣故者。前明意识之中。唯取缘色之想。故今辨之。通缘一切。论主但云灭意识和合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别异想曾不拣。言唯取意中之色想耳。故知通也。

疏。已明离障云何对治下。二释对治。上二句结前生后。后前三句中下正释。然其不念之言。对治义显。初超次灭亦是对治。上引瑜伽三句之内。皆具对治。谓由远离彼想为因等下总释云除遣。如是有色有对种种想已。余无边想虚空胜解是也。

疏。何以不念见无我故者。即是论释不念之言。谓色无自实当体即空。故云无我即法无我。从约菩萨实治下。即疏释论。言但厌下苦麁以为加行者。此即有漏六行伏惑。谓厌下苦麁障。欣上净妙离。略言苦麁。然此对治。经虽无文论主义取不念释耳。

疏。从顺正理下引论释成加行之相。然云有法虽与色俱者。有法即空。空遍一切色非色处。今明色中之空。故云虽与色俱。言而其自体不依属色者。空是无碍色是变碍故。故下经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此约事空。若约理空。义亦同此。故经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见取为一切是也。上辨虚空之体。从诸有于色下。辨观行之相。言而待色无方得显了者。然显空相略有二义。一灭色明空。谓先有色。今此已无故。二对色明空。此处是色无色处是空。今待色无义含二意故。婆沙八十云。但由加行名空无边处。谓初业者。先应思惟牆上树上岸上舍上等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相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以先思惟无边空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初无色定。故说此名虚空无边处。曾闻苾刍出此定已。便举两手扪模虚空。有见问言。汝何所觅。苾刍答言。我不见自身。彼言汝身即在床上。如何余处更觅自身。故知入此定已。亦不见身。起定犹尔。今疏但明加行之相耳。

疏。瑜伽云。由已超过下。疏文有三。初引论。二准瑜伽意下。释彼论文。三后之三下结例。二中以加行究竟作意。即是第六。以彼释云。谓心得离系故。言利益是胜解作意者。以虽彼当第二释云正是修行以下。彼二依止是加行究竟果作意。彼释云。谓无间证入则知利益。是正修行矣。

疏。又此四义下。第三总结何所超者。谓色云何能超。谓无分别。何缘者谓缘虚空无边尤显此句是修行相。何所证者。即空处心一境性。

疏。正理云下。引论证成加行之相。言得入根本。即彼二依止三昧。疏四非想中。疏文有二。先释名。后超一切下释文。释初句中。疏文有三。初牒经标章。次云何下显治。后经阙。下会释。疏即入非有想下。释第三句分二。先略释。后瑜伽下广释。于中二。先释非有想。后又言下释非无想。于中三。初对他释。二唯有下约自地释。三此中所以下。对无漏定以辨忧劣。

疏。然婆沙下。指广在余。言诸论者。杂集第九亦广分别。

疏。今更下约观心释兼通禅门。第四厌果分。

疏。今初所以先明者下。

疏。文有六。一来意。二然入之所以下入意。三为对生死下建立。四此四皆缘下释总名。五若总相下出体。六文中下。释文四中疏通始终之教。准大集第九云。如诸众生心性本净。是名为慈。观于一切等如虚空。是名为悲。断一切喜是名为喜。远一切行是名为舍。此通终顿。若圆教明。如下离世间品。各有十义。及圆融等。

疏。若总相下。第五出体中二。先总出体。皆以定慧而为体者。杂集十三云。慈等三昧故。后得智中所建立故。然论四无量总有五门。一以静虑为所依。二以有情为所缘境界。三与乐等相应为行相。四定慧为自体。一切功德皆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所摄故。五诸心心所以为助伴。疏皆舍有。

疏。若别明下二别出体兼舍行相。此有四句。句皆有二。慈即与乐此明行相。无瞋为体。即是出体。拔苦悲相。不害出体。庆他喜相。不嫉出体。自他舍惑是舍行相。即是善舍是出舍体。俱舍颂云。无量有四种。对治瞋等故。慈悲无瞋性。喜喜舍无贪。此行相如次。与乐及拔苦欣慰有情等。缘欲界有情。喜初二静虑。余六或五十。不能断诸惑。人起定成三。释曰。初句标。次句辨治。治有四种。一瞋。二害。三不欣慰。四欲贪。言瞋等者。等取下三。次二句出体。慈悲以无瞋为性。喜即喜受。舍即无贪。此即婆沙论意。若俱舍论云。悲以不害为体故。疏依之舍以无贪无瞋共为其体。今言行舍是杂集意。次三句行相。与乐是慈行相。拔苦是悲行相。欣慰是喜行相。有情等是舍行相。怨亲平等故。次句明所缘。唯缘欲界上界无瞋等故。次两句明所依喜。初二静虑余六者。谓三无量依于六地。谓四静虑及未至中间或五者。有余师说。唯依五地除未至定。谓修无量者。是定与德。已离欲者乃能修故。或十者。欲令此四通依十地。谓欲界定四静虑根本。及四近分并中间禅。有二义故。不能断惑。一有漏根本缘故。二胜解作意相应故断惑。要须真实作意故。今遍缘一切有情境界故。断惑要缘法作意故。次句明处及成唯在人中。成一即成三种。

疏。慈之种类总有其三者。

疏。依常义。经论大同。涅槃十五更有一义。云众生缘者。缘于五蕴愿与乐故。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于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次更有义。即是今疏所明。于中三。初嘱经文。次初一下料拣。后今初下释文。言与欲界之乐。即五欲乐同喜之乐。二禅之中一切因果。三禅亦然。非唯乐受。三禅已上以喜为患。离故名乐。不二者。三乐平等与故者。论云不二者。亦是广大无量。即重牒前三。以此三乐遍与众生。不拣彼此云平等与。疏次二治障者。即经无怨无对慈行平等不等是障。怨应与苦。今皆与乐。故无慈障。怨与其乐。可名治障。亲与其乐。何名治障。不以亲故偏与之也。故疏云无偏情也。与前不二有何别耶。前唯就乐以明不二。今就苦乐相对遣也。

疏。次一清净即经无障。然经云无障。论为清净。前说无障。无障却云治障者。由前治障得此无障。无障即净。又前是慈用。用平等慈治于怨亲。此据慈体体是禅果。所依依禅治下欲恶等染。故名清净。身心不调造十恶业。调故无之。五盖等者。等上十恶及怨亲也。言行清净慈者。即净名观众生品云。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契深行净障盖不生。

疏。后一摄果即经无恼。先依论释。故论云。欲色界中。正受善果无苦恼事。疏别配释。后故修慈下。引证广释。于中三。初举彼经。次然此中下。束成诸果。后修一慈下结示劝修。三报即现生后。五果即异熟等。

疏。一缘圣凡五蕴之法者。是所与乐人见无我故。如诸论说。二者众生所有分别作业法者。即涅槃意随其所作化与乐故。经遍至一切世间者。正约有情世间义兼余二。正觉器界是所与故。然约圆教。下离世间品各有十义。第二五神通明行功用果等者。疏文有八。一上句辨定所属。二前内怀下。次明来意。言从多分说者。会上论文。三妙用下释总名。四文中下列别名。五外色下释别名。六若语其体下出体性。言顺眼义者。就眼辨智。废体从眼。故云约见。天耳何不名废智。就根名闻闻不顺智。不如眼故。七余处下辨次第。亦是三业分别。五通皆智。智皆意业。今从用相。故分三业。八今初身下释文。

疏。后别中三种自在者。经有十句。论摄为三。初二各一。后八为一。论亦分八。然总十事亦十八变。文有不足。故论直分。疏以经难留在下说。今且依论作业自在中八者。一傍行无碍。如经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故。二者上行。如经于虚空中加趺而去同于飞鸟故。三者下行。如经入地如水故。四者涉水不没。如经履水如地故。五者其身炽然。如经身出烟焰如大火聚故。六者身能注水。如经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故。七者身能扪摸。如经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故。八者自在乃至梵世间。器世间。随意转变得自在故。如经其身自在乃至梵者。释曰。曰若会十八变者。三种之中初一即振动。二中有四。一者一身为多身是舒。二者多身为一身是卷。三隐。四显。三为八中摄为五种。一傍行。二上行。皆是往来。三四皆转变。五六皆炽然。七即众象入身。以高大故。八即所作自在。上三段中。初一次四后五。但有其十。余八略无。论见多无。别无科释。余如善住知识处明。疏一以初六心明随烦恼者。疏文有四。一释论立名。二言有贪下别释初对。三即三不善下。例以总释。四论今下。会通论意。二中贪是心所。心王之体与贪相应。名贪缠所缠。余亦如是。

疏。二心明使即是随眠者。论中名使。随眠往来犹如公使。随逐捉缚故。

疏。或略非略摄之者。以论经无略非略。下释即散不散中开出。今以论中不说于上二无色故。以此当之。无所有想即是略也。非想非非想中。此想亦劣故名非略。

疏。四有四心学三昧行者。异后得定。以略释止者。故唯识释睡眠云。昧略为性。略拣寤时昧拣定中。定中是略而不昧故。系缘一境即是略义。略非略中略心为得。非略为失。散非散中。散则为失。非散为得。

疏。前二约定者。以论无略非略。但名学三昧行。今以三昧有止观品。故别用之。

疏。以得四禅。谓得四果者。得初禅。谓得初果。余三如次。

疏。论经名求不求者。仍在上无上前。

疏。九有二心大乘得失者。论经无此。论亦无义。令以义释耳。

疏。上之九类下。通相料拣有三。一三杂染料拣。二亦即下四谛料拣。三皆如实下总释如实知义。有五教意。初通小乘。初教理实通人法二空故。二亦非心外下。通始终二教。唯识之义通二教故。三若自他相绝下。通于终顿两教。但同一体即是顿教。兼取不坏能所知义。即是终教。又总取双绝双存。亦圆教中同教义故。四又他心是总下。六相圆融。唯属圆教一乘之别教义。

疏。即生心时随心用现在前者。此有三重自在。上明散动不能缚。则入定自在。二此段欲入则入欲出则出。入出自在。是则定散皆不能缚。即是地初明盛心也。三大悲方便下。受生自在。则报果无缚。论云。彼淳厚深念心此成就。示现者。谓地初十种深心中第八心。今经当勇勐心故。上论释云。又不随禅解脱力生。

疏。释云地满方成正指此也。

疏。论主从胜等者。佛菩萨处胜诸秽处及自利者。为满自利菩提分故。近佛菩萨。若约利他。瑜伽地持皆云。随他见已生道法处。故。今疏云。不拣净秽能满二利。菩提分处即生其中。第二位果。

疏。不生不灭即法性观者。约真谛观则显因缘而有。是因缘观是俗谛观。不见增减者。以法性中无净秽故。体无增减故性无二故。

疏。一者成上者。即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也。

疏。二约不坏相者。约即真之俗也。

疏。一切法不生般若生者。即大般若文。悟法无生名般若。故知无可生照见惑源。故无可灭也。

疏。又以此三地下。结说之由。

疏。若合色有者。有当无色今合为一。即上二界总名有缚。故为四缚。四流如初二地说。上辨开合二。见缚先灭下释经。则五中初一见道所断。已隔二地故云先也。论云下先举论。后谓烦恼下释论。言与当地所知障种同灭者。以地地各别断所知障。而种现双断故。此地初云。此地断暗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开成二愚。及彼麁重。麁重即是种子。所知种现体即无明。故云无明习气。习气即是麁重。其俱生烦恼。若约现行亦地地别断故。与所知障种现俱灭。烦恼种子。直至金刚方永断尽。今约现行故得云灭。若约种子。但言微薄。以现断故种随微薄。文断现故亦得薄名。

疏。拣细异麁者。望于二地故得名细。非望后地而得细名麁障。见道初地已断者。即分别起麁障修者。二地已断者。然烦恼有三。一正起者初地断。二误心起者二地已断三不善根。使任运性成。三地已上。渐次断之。又贪等惑。略有二种。一者不善。凡夫所起。二者是善爱佛名贪憎厌世间。说之为瞋。分别有无说以为痴。上三处断是不善烦恼。善烦恼断亦有三处。一者正起地上渐断。八地时尽。二者习起。八地已上渐次除断。十地时尽。三者使性至佛乃尽。今此但断不善之性。不说现断。至七地中方说断于求佛贪等。

疏。他人陵我以刚强等者。即借老子之言。彼云。柔弱胜刚强。又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例而用之耳。

疏。以万顷之陂为其量故者。蔡邕叹郭林宗云。汪汪若万顷之陂。既挠之不浊。亦澄之不清。言其量大也。

疏。受恩常念小恩大报者。即涅槃文。十行已引。众生于我有恩者。若无众生。不能成我普贤行故。

疏。譣詖者。毛诗序云。内有进贤之志。而无譣詖之心。苍颉篇云。詖谓谄佞也。摄报果经云。得百千三昧者。初地百。二地千。此为十倍。三地百千。即已百倍。四地亿数。然其百千已用中等数法。百百变之方是一万。若百万为亿。四地望三亦是百倍。五地千亿已是千倍。六地百千亿。若云百箇千亿。亦是百倍。若总云百千亿。则数难分。七地百千亿那由他。则已有那由他倍。由有百千亿箇那由他故。准阿僧祇品云。一百洛叉为一俱胝。此中等数洛叉为亿。俱胝当兆。次云俱胝。俱胝为一阿廋多。阿廋多阿廋多为一那由他。自此已上皆用上等之数。倍倍变之。故百千亿箇那由他。已非心识思量之境。况八地云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九地云百万阿僧祇国土微尘数。十地云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等。此上三地皆以刹尘当前一数。故难思中难思也。况一一地中。皆悉结云。若以殊胜愿力复过于此。百劫千劫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此约行布。况圆融耶。以登地难量。故略寄数以拣深浅。空中鸟迹难可宣示。缨络亦云。初地一念无相法身。成就百万阿僧祇功德。双照二谛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不可以凡心识思量二种法身。况二地三地乃至等觉地。但就应化道中。可以初地有百身千身万身乃至无量身等。释曰。据此等文寄其数量。非尽理说。第四焰慧地。疏所以来下。疏文分二。一依三学。二若依本论下依寄位。前中二。先总后别。先总引瑜伽。引深密者。意欲双明具经论故。经当第四波罗蜜品。观自在问言。佛说十地。佛地几清净摄。几分所摄。佛言。善男子。当知诸地四种清净。十一分摄。云何名为四种清净。能摄诸地。谓增上意。乐清净摄于初地。增上戒清净摄第二地。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增上慧清净摄于后后地。转胜妙故。当知能摄从第四地乃至佛地。释曰。上言十一分者。即十地及佛地。

疏。又慧有多种下。第二别明。又分为二。先对后辨来。后又前地下对前辨来。舍于定爱者。前有八定故。有定爱有闻持故。有法爱言今修证彼者。证彼菩提分法。

疏。二约地中下。此释有四。一引论正释。然唯识文即摄论意。次下正引。即摄论第七意。世亲释云。由此地中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然以菩提分而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焰故从喻为名也。二由住第四下。以文成上约地中义。三若唯下反成前义。四以此地正明下释妨难。难云。若许此第一释者。何以诸论多依第二。故为此通。通意可知。于中文二。先正通。后摄论云下出多释文。略举五释。一摄论。即上第七论。二庄严论。当第十三。三引瑜伽论。亦即第四。文多同前。四引金光明。即第三经云。能烧烦恼以智慧光。增长光明故。是修行道品依处。是故四地名为焰慧。五引显扬。亦当第三。论云。焰慧地者。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三地故。超过一切声闻缘觉地。证得极清净。缘诸觉分能取法境微妙慧蕴能现前。烧一切烦恼。是故此地名为焰慧。然上五释义皆相成。故疏总云不殊此意。

疏。三约地满等者。前约证智为焰。此约教智为焰。

疏。然所烧下。三明所断障。疏文有四。一举唯识。二亦摄法爱定爱。兼收本论。三菩提分下正明断义。四由斯四地下。别说二愚。然唯识一分之下。更有论云。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名微细。释曰。第六识言拣第七识。第七识俱以微细名故。此地未断。今言微细望前地说有三义。故立微细名。一第六识中。分别身见名为上品。唯不善故。独头贪等名为中品。通善不善。此唯无记故名下品。二不作意缘故。即任运生义。三远随现行故。从无始来随逐于身故。有上三义故名微细。论云。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释曰。以有身见。不能观身为不净等。问上言所知障中俱生一分那名烦恼。答此所知障。昔时多分与烦恼障同一体起。立烦恼名。由菩提分正断所知。彼之身见亦不行故。前之三地何不尔耶。以相同世间。今此出世方能离之。

疏。亦摄定爱下。二出本论名。名离解法慢障。略云解法。实亦有定。本分中说。亦唯识文。论云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彼定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害。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麁重。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所知障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永断不行。今得无漏定及无漏教者。故违于彼。即疏彼释。愚即所知。爱即烦恼。故说俱断。

疏。由此证得下。四所证如。亦前唯识引摄论文。世亲释云。于此如中无计我所。无摄我所。如北洲人无系属故。应说此如。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边见我所见等所依取故从得此真如下。是今疏结成。次明成行。如文具之。由达无下六得果者。不为我摄方能摄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唐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以。...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释元晓选 将申两卷经旨。略开四门分...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 昔者圭峯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

佛说转法轮经

佛说转法轮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

【注音版】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戒课诵仪规

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戒课诵仪规...

佛说决定毗尼经

佛说决定毗尼经 群录皆云炖煌三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

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

【注音版】千转大明陀罗尼经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

(第一讲)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

四个不同时期的素食体验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

食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