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二节疏。如泥中刺不觉其伤者。爱欲所覆犹如溺泥不知其伤。言如疮中刺者。即是肉刺故。涅槃中名为息肉故。彼十三经云。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妇女。三如妙莲华茎下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迦子。七如疮中息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初一即声闻缘觉余习。二生子便食后食其夫。爱食善子后食众生。令入三恶道。三五欲华下有爱毒蛇。令其命终。四强食患下堕三恶道。五与爱交通夺其善法。被驱逐堕三恶道。六缠绕凡夫善法令死。七如人久患疮中生息肉。其人要当勤心疗治。莫生舍心若生舍心息肉增长。虫疽复生。以是因缘。即便命终。凡夫愚人五阴疮痍。亦复如是。爱于其中而为息肉。应当勤心治爱息肉。若不治者。命终即堕三恶道中。唯除菩萨是名疮中息肉。八暴风能偃山夷岳拔树深根。爱于父母所而生恶心。拔菩提根。九爱之彗星能断一切善根。令凡夫人孤穷饥馑。今正用疮中息肉一义耳。

疏。普见通于性相故离二边者。此上总释一偈。此下别解上半。上半。云普见于诸法二边皆舍离。今应问云普见诸法。如何即能离得二边故。今答云。通性相故。唯见相者即是有边。唯见性者即堕无边。性相无碍故离二边。中论云。虽空而不断。虽有而不常。即由空有相即离二边也。从谓真故无有下。引影公中论序以释之。真即是性。俗即是相。依二谛融故离二边。然二谛之义玄中已明欲释此疏略申四义。谓或说妄空真有。如涅槃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般涅槃。二者妄有真空。即是今文。三俱空相待无性故。四俱有性相不坏故。于谛常自二故。今此正当第二俗有真空义。而有四对。初对定有无所在。我约真谛上。说空是无性空。不同无物空也。我就俗谛明其有。此是缘有非定性之有也。二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下一对。彰有无体相。是不坏有之无。不碍无之有故成中道。三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下。彰有无之德。若是定性之有。此有则唯是有。不得即无。若是定性之无。此无则唯是无。不得即有。今二互相即故不偏滞。四不滞于无下一对。彰有无离过滞空则断累有则常。既不滞不累故无断常。又释。初对双离有无。故云无有无无。此成空观。第二对不坏有无。故云虽有而无。虽无而有。此成假观。第三对明二谛相即故。不偏滞有无故。不为有边所动无边所寂。成中道观。肇公亦云。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此不累有也。不厌有而观虚。故观虚。而不证。此不滞于无也。第四离过。准前有释。初对中初句云真故无有。无彼定性之有是真空义。次句俗故无无。无彼断灭之无故。是妙有义。第二对亦有亦无义。第三对非有非无义。第四对离过则成具德四句也。又初对双离二过。一离有二离无。第二对离非有非无。第三对。离亦有亦无。第四对总明离过故。起信云。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即斯义也。是以结云。俱不俱等何由而有。谓第四对正离断常。第三对不偏滞。故离于俱句。第二句不坏二故。离于双非故俱寂也。又若有二可得名俱。今有即无故。则有外无无。可与有俱。今无即有故。则无外无有可与无俱故。亦有亦无相违不立。言不俱不立者若定有定无。遮彼有无有俱非句。今有即无何有非无。今无即有何有非有。故双非亦寂。既无有无亦无一异断常来去。靡不皆如。故云都寂。是以经言二边皆舍离。皆舍离者。一切二边非局有无。又言离者性自离故。不取着故了真性故。非有诸边可舍离也。

疏。次一慈力降魔者。大乘方便经说。波旬兵众满三十六由旬。围菩提树欲作留难。菩萨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八万四千八部大众。皆发大菩提心。故云慈力降魔。经云。导师降众魔慈悲故如是。观佛三昧海经第二。说观白毫功德中。说慈悲降魔。今取意引波旬。召诸八部及旷野鬼神十八地狱阎罗王神。其阿鼻等诸大地狱。全至佛所。及有无边诸怖畏事。一时逼迫菩萨。菩萨。尔时徐举右臂。申眉间毫下向用拟阿鼻地狱。令诸罪人见白毫中流出众水。澍如车轴。火灭苦息心得清凉。狱卒见铁叉头如白银山。龛室千万有白师子。蟠身为坐。于其座上生白莲华。有妙菩萨入胜意慈心三昧。狱主发心。众多罪人诸苦休息。称南无佛。皆得解脱。无边恶事无由近佛。魔王憔悴懊恼却卧床上。有三魔女。又怀惑乱菩萨。亦以白毫拟之。诸女皆见三十六物九孔不净。背负老母抱死小儿。皆九孔流溢匍匐而去。魔王奋剑向前。世尊又以白毫拟之。令魔眷属身心安乐。如第三禅。饿鬼见毫端皆有百千万亿诸大菩萨。入胜意慈心三昧。皆是慈力降魔。经云。光中演妙义者。即眉间光。谓时魔波旬既不能坏佛。忽然还宫。白毫随顺直至六天。于其中间无数天子天女。见白毫孔。筒中皆空团圆可爱。如梵王幢。于其空间有百千万恒河沙微尘数诸宝莲华。一一莲华无量无边。诸妙白毫以为其台。台上有化佛菩萨。放于白毫。大人相光亦复如是。诸菩萨顶有妙莲华。其华金色。过去七佛在于华上。是诸化佛自说名字与修多罗等无差别。即光中演妙义也。然是慈心三昧之力。是故总云慈力降魔。疏次一智断致用者。初句智次句断。此即精义入神故。能一念顿现一切。是致用也易系辞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注云。精义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也。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今借此言。以智断冥契。为精义入神耳。第三节。疏性相无碍。是真通达者。

疏。释通达无碍。有其二义。一所达之法性相无碍。二能了之智无有二碍。二碍即二障了相故无智障。了性故无惑障。故次句云。无二碍着。则转依心净者谓转无常杂染之依唯以功德依常法身。故云心净离众着。通达是智。无碍是断。调生是恩。云三德备。

疏。皆言或见者此九别中有九或见在义易了。而人尚迷。今寄清凉五台求见文殊。以况法界。见佛差别总有十义。一或多机异处各感见。一者如有五人名为多机。各在一台名为异处。一人南台见菩萨。一人西台见师子。一人中台见万圣。一人东台见化佛。一人北台见圣僧。是各感见一也。二或同处各见者。五人同在中台故云同处。一见菩萨一见师子等。故云各见。三或异时别见者。一人朝见菩萨。暮见化佛等。四或同时异见者。上异时别见不局一人多人今此要是多人。谓二人同于晨朝一见化佛。一见菩萨。五或同时异处见者。亦约多人同于晨旦。一于东台见。一于北台见。所见之境。或同或异。或同见菩萨。亦是同时异处见。或则一见菩萨一见化佛。亦同时异处。六或同处异时见。同于中台朝见暮亦见。而能见亦通一人多人。所见亦通一境异境。但取处同时异耳。七或异时异处见。时则朝暮不同。处即东西台别。而能见亦通一人多大。谓或一人朝于中台见菩萨。暮于北台见菩萨。异人可知。然约一人其所见境亦通同异者。同见菩萨如上已明。或一人朝于中台见菩萨暮于北台见师子。然多分且约一境。八或同时同处见。亦约多人同在中台。同于中时见菩萨。所见亦通同异。且约同说。九或一人于同异交互时处见多人所见者。言同异交互时处者。谓同时异处异时同处。名交互时处。然同时异处即是第五。而要是多人异时同处。即是第六通一人多人。今唯一人顿见前多人。所以见此机亦是不思议人。能于同时异处见故。谓有一人于晨朝时在于中台。见中台多人所见。亦在西台见多人所见又于中台。于朝于暮皆见多人所见也。十或一人于同异俱时处见一切人所见者。谓同时同处异时异处。名同异俱时处。既是一人时该多时处遍诸处。见通诸境。故是普眼机也。

疏。然佛不分身下。不分而遍。无思普现顿应前十也。疏如第八会者。即五十九经各有十意。说者应引。第四节疏。今观于身若我即阴等者。即中论法品中意。论云。若我即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即非五阴相。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内外我我所尽灭无有故。诸受即为灭。受灭即身灭。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释曰。上中论意。正观于身五阴之法。而如来品五蕴上求如来。亦能就于我及我所说。即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若了二我本自空寂。则见法身堪然常住。

疏。中初二句即论。初两句明即阴无我。阴是有为生灭之法。我即是阴故同生灭。次两句是论第二两句。异阴无我。而论主但云则非五阴相。今云以何相知者。是长行释语。谓凡一切法。皆以相知有离阴有我。即不以五阴为相为用。何相知有我耶。故但妄情结成论意。妄情计有我性实无。故云我性未曾有。

疏。既无有我下。以我破所。释经我所亦空寂。即论云。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疏。我我所空身从何有。以无我遣身。释经下半云何诸如来而得有其身。即论内外我我所下。一偈半文。

疏。无身之身下。结归疏意。三德内圆法身为一耳。故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矣。

疏。二显解脱般若德者。即三德之二也。先释解脱德。引于涅槃。略有二种。即二十五经。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八功德中一义。经云。云何菩萨心善解脱。贪瞋痴心永断灭故。是名菩萨心善解脱。若瑜伽八十五云。由三种相。当知心善解脱。一于诸行遍了知故。二于彼相应烦恼断德作证故。三烦恼断已于一切处离爱住故。经云。云何菩萨慧善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是名菩萨慧善解脱。因慧解脱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昔所不见而今得见。昔所不至而今得至。释曰。心善解脱即灭定障。慧善解脱即脱智障。二障既除翛然无系。故名解脱。涅槃下经重复问起以显前义。谓心定有贪等则不可脱。定无贪等即不须脱。欲明相有性无。此二无碍方名解脱。言涅槃略有一百八句以显深广者。即第五经广释二德中。解解脱之德。迦叶问言。世尊何等名为涅槃。善男子涅槃者。名为解脱。先示其体。亦色非色下。迦叶重请明解脱相。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哀愍重垂。广说大般涅槃解脱之义。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若真解脱离诸系缚。则无有生亦无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是故解脱名曰不生。迦叶譬如醍醐其性清净如来亦尔。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清净。所以示现有父母者。为欲化度诸众生故。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譬如春时。下诸种子得暖润气寻便出生。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此是一句余如彼经。然依远公云以义相从有九十四句。随别细分有一百九句。第二十二无逼切中别有七句。第二十三无动义中有四句。第二十四希有义中有其二句。第二十五虚寂义中。亦有两句。第四十甚深义中有其二句。第五十一平等义中亦有两句。第六十七无窄狭中有其三句。余各有一。是故分为一百九句。今言一百八者。即于二十二无逼切中。但有六句以远公见有七喻。故分为七。而第三句云。云何逼切无逼切耶。譬如凡夫我慢自高。而捉蛇虎毒虫。是名逼切。不逼切者。如转轮王所有神珠。能伏毒虫名不逼切。六句皆是无逼切义。唯此一句兼明逼切。以显无逼。看似两句实是一句。表除百八烦恼。亦同楞伽百八句问。

疏。言明行者。即般若德。朗照万法故称明行者。即如来具三德人。

疏。若作明行足释者。重释明行二字。即十号之一。先引瑜伽。由有止观云禅慧德。彼后更有极善圆满。以释足义。约满足义无脚足义故。

疏。不引。

疏。涅槃十六下。此经十八先释明后释行。前中先引经。彼有四释。今当第四。就行修证入释明。即证入之体。后然皆般若因果理智异耳者。是疏释经。菩萨明者因中证智。佛明者果中证智。上二皆智。无明明者是所证理。智即观照。理即实相。智度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即斯义也。

疏。足有二义者。即释行字。此中略无足字行字所摄。然经四释不出二义。第一释云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无上菩提。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大菩提。名明行足。释曰。此则据果寻因。释以明为果以行为足。行即是足脚足义也。行足不分是今经意。二者经云。又复明者名咒。行者名吉。足者名果。善男子是世间义。咒者名为解脱。吉者名无上菩提。果者名大涅槃。释曰。此偏就果德释然以世间况于出世。此以涅槃为足。是满足义。亦智断总别耳。三者经云。又复明者名光。行者名业。足者名果。善男子是名世间义。光者名不放逸。业者名六波罗蜜。果者名无上菩提。释曰。此即从因释果。释谓明行皆因以足为果。前释三皆是果。此独菩提是果耳。今疏所引。即当第四。但引释明。彼释行足云。行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修诸善业。足者明见佛性。释曰。此亦满足释足。以足为果以行为因行足义开。今经无足故取初释。行足合义不引此文。

疏。无数下显其离过。即下三句于中四。一总明。二因明立量下。释世间义。三如说佛声下。指事以明求过。不得定有则常。今非定有不同外常。因缘造作即是无常。今从法性故离造作。不同无常何可求过。四诸因量者下。随难牒释。言诸因者。谓即生因了因。言诸量者。谓现量比量。及圣言量。所言因者。所由所以顺益待籍之义相也。为由有此所由所以顺益待籍。宗果方明。故说此等名为因也。此即要是宗之所由。亦是宗之所以等。由此即显与所立宗。一向一味能建立宗。故名因也。又因有三相。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如立声是无常缾等。为同品。虚空等为异品。于同品定有异品遍无。是无常等因。同喻异喻皆名喻也。言自他共等三种比量者。因明。第二疏中广说。今略示之。如萨婆多立无表色自立量云。我无表色定是实色。许色性故。如许色声等此即自比量。谓自立义。令他解了。二他比量者。于他立中出宗因过。如大乘破萨婆多云。汝无表色非定实色。许无对故。如心心所三共比量者。于他立中。出比量过。

疏。因为量主者。此即彼中三支有阙妨问。夫论立量三支圆满。果明不举独唱因明。答有二解。一云。对敌申量即能立。三支具足。敌者起智所由并得称因所生敌。智即号为明。理智合举故说因明。二云。就比量中有许未许为成未许必有能成。即能成是因。所成是宗。宗由因显。义得分明。此即因果双彰理无违妨。上之二义。正以后义因为量主。又经中云世间诸因量者。亦可世间相违求过不得也。

疏。蕴者聚义等者。俱舍界品云。彼论。问云。蕴处界等别义云何。颂曰。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释曰。初句释义。次句结成。聚谓积聚即是蕴义。诸有为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近若远。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为色蕴。言麁细者。可见有对为麁。余二为细。又不可见有对。望上为细。望不可见无对为麁。三唯是细染污名劣。不染污名胜。现在名近过未名远。余蕴例然。但麁细一门有异。谓意识相应四蕴为细。五识相应五蕴为麁。依五根故。或约九地下地为麁。上地为细。言生门者。处义谓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长门处。言种族者。界义论有两释。一族者谓种族也。是生本义。谓十八界为同类因。各生自类等流果故。是法生本。二族类义。十八种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也。

疏。俱舍论云。愚根乐三下。此之半偈。论明教起不同。谓愚有三。一愚心所为我。二愚色。三双愚心色。如次配三。言根有三者。谓上根闻略得悟故。说五蕴。中根闻中说十二处。下根闻广方了说十八界。言乐三者。谓乐略说蕴。乐中说处。乐广说界。

疏。因灭无常色即涅槃三十八如下当引。疏如来妙色常安隐故。但要此句具有一偈。偈云。不为时节劫数迁。大圣旷劫行慈悲。获得金刚不坏体。

疏。四叹佛超绝根境德者。即其性本空寂。偈初句何法不寂独叹如来故。疏答。云境智双寂契彼性空。故为佛德。所以无心于物境则未亡摄境归心。心又未寂。今佛双亡寂照方契性空。此以第二句成上第一句。次言根尘两亡内外解脱。即上句释下句。由契性空故亡根尘。心所知法一切皆空。故亡尘也。能知之心亦不可得。故亡根也。由内亡故根不能系。由外亡故境岂能牵。真解脱也。斯乃解脱惑障。次云亦常照内外脱于无知者。此智障解脱。上寂此照寂照无二。真佛心也。次空上不存者。举况释第三句。空为所契尚不当心。妄念空华岂当佛意。第五节。

疏。次四修智上攀业者下。

疏。释有二意。前意各别一行。后意通修诸行。文虽局一义乃兼通。如长时修。谓长时信长时乐。长时念长时学。下三亦然。若约所信。念等皆佛功德。

疏。如净名观佛前际不来等者。即见阿閦佛品。佛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佛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受想行识如。不观受想行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三明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而不永灭等。彼以观身实相用观如来。今但自观为小异耳。真实观同。

疏。又法华不颠倒等者。即安乐行品第二亲近处经云。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释曰。上经皆观实相。即理实相也。云皆寂灭疏中论法品下。引论全释一偈。然顺今经。引论乃倒。今先具引论文。然后释义。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是故名实相。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释曰。此有六偈。大分为四。初三明实相之体。次一智契实相。三有一偈。名实相之由。四有一偈。明实相之教。初三中。初一明实相双非。次一明其深寂。后一语其体圆。又三是横广。三是竪深。初一非深非广。又初一对我说实相。二约性显实相。三该通性相明实相。以实是性非实是相故。略知大旨。今之所用。但用二偈。初以竪深释经上半。以心绝动摇言亡四句。故云心行言语断。理圆言偏理与言绝。故云言语道断以欲言其有无状无形。欲言其无圣以之灵。故口欲辩而辞丧。心以取相为行。实相无相故绝心行之处。是则心将缘而虑息。以起心动念不会理而。故体无生。既法本不生。今何有灭。无生无灭即是寂灭。言如涅槃者。举喻以显。然实相之体即性净涅槃。而人知涅槃寂灭不生。不知实相寂灭。故以涅槃为喻。若了实相即是涅槃。涅槃之相亦叵得也。次以双非实相。释经下半。离我无我着。实相无我不可着。从亦无无我。亦不着无我。若着二无我理未免于着。从又离我者下。上来直就体明。此下对人以显不着无我。则不趣证故能悲济。从然我无我下。复以四句会融释此四句。略有三意。一对人以显成前对人。谓唯我即凡夫。无我即二乘。双辩对小说大涅槃。云无我者所谓生死。我者谓大涅槃。二乘之人但见无我。不见于我。双非即泯绝大小。二者直就大乘性相。亦有此四。初句唯一真我逈然独立。次句对病显实我法皆空。双辩句。真妄双观不坏性相。双非句。性相融即故互夺两亡。三者但约观照。第一句。知诸众生妄执有我。二称理而观离于二我。三亦双照性相。四即真妄形夺。与第二释异者。此初句有我此是妄我。第二初我乃无我法中有真我耳。第六节。

疏。初一拣迷此下。以经初句下五字为三节摄。佛地论叹佛偈。偈云。自性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薄伽梵。今文具用此翻六义。以显真佛最胜之法。初以自在炽盛二德。释威德字。论云自在者。永不系属诸烦恼故。炽盛者。勐焰智光所烧炼。故此内威。德由内具此智断二德。外摄群魔制诸外道。二以端严吉祥释于色字。色即色相。论云。端严者三十二相所庄严故。吉祥者。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叹故。三以名称尊贵释种族字。论云。名称者。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尊贵者。具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世间。安乐一切无懈废故。此上二德前是功德。后是大悲。悲智功德为佛种族。谓佛以功德为种性故。佛以大悲为根本故。为出生故。即内种族故。能悲现刹帝利种。

疏。虽是薄伽下释后半。蹑上而释。谓上之六义号为薄伽。依此而取未免颠倒。见从外来即不了唯心。是起信文云。见从外来取色分齐。取相二字向上成心外取相。若就当句。设取心佛亦为取相。不了真佛无相相故。言颠倒者。颠者顶也。顶合在上向下即倒。如是合无为有。合内为外。皆名颠倒。故举空华喻。通二义思之。疏一无限因成者。此中无文。含在随乐见中。上普兴云幢主水神偈云。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此慈一门已无量矣。况于诸门。出现宝光主海神云。不可思议大劫海。供养一切诸如来。普以功德施群生。是故端严最无比。即施门无量也。普发迅流主河神云。如来往昔为众生。修治法海无边行。即无限因也。如是等或一切因共成一相。或一切因成一切相等故云无限。

疏。二应机普现者下。举三喻。别喻色形诸相。

疏。后半重释等者。前半云。难可量则心行处灭。言说莫及则言语道断。今重释者。何以寂灭诸相心言罔及耶。释意云。寂灭是不和合义随乐皆见是和合义。今亦不可作合与不合。而知而说故。重释云。于中寄三身说。初约法身住体遍应释。则前无相寂灭。即是住体随乐皆见。即是遍应故。今以二义相夺。故非合不合。其住体遍应犹如虚空。随其窍隙方圆大小。二缘起修成下。约报身修成契实说。如铸金成像像全同金。亦互夺叵说。三又缘即非缘下。约化身应缘说。犹如影像有而即虚。亦二相夺不可得说。已释上句。从合相离故下。释下句可知。

疏。中论云。戏论破慧眼等者。即如来品。此前更有一偈半云。如是性空中思惟不可得。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青目释云。诸法实相性空故。不应于如来灭后思惟。若有若无若有无俱。如来从本已来毕竟空。何况灭后。释曰。此偈总遣三句。次偈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此偈二意。一者仍前破第三。此破第四非有非无戏论谤句。即今疏文二者。总遣四句百非谓起心动念皆成戏论。非局第四故。次疏云。妄惑不生故非蕴聚起心则生便成戏论。彼青目释云。戏论名忆念取相分别此彼。言佛灭不灭等。是人为戏论。覆慧眼故。不能见如来法身。

疏。决定见者下。释下半。谓决定见者。则见法身。如来法身其相云何。论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真妄无性即佛法身。如是见者。不随相转。若随相转则不自在。不随相转即决定见。见同无性能所双寂。何有有无能累其神。则不畏有无等也。

疏。初知解脱。智者摽也。此偈第四句结叹。

疏。总不别释。四句交络相合而释。谓初句身字。合次句外字。初句心字合次句内字。应云外身内心。平等二字是身心理。解脱二字通上身心内外。而解脱不同外身。脱业系苦相。即以解脱字上取外身。下取第四句中无所系字。内心脱执取等相。即以解脱字上取内心。下取第四句中无着二字。心无取着即为能证。契上平等名为正念。是第三句四句圆矣。从又内脱二障。更为异解。上解脱字别配身心。皆离障解脱。今释内解脱者。离障解脱。外解脱者。作用解脱。如净名有解脱名不可思议等。

疏。谓即前分别之器亦无所有者。上云月之一多由器有异。佛之一多由感不同。今云心分别世间是心无所有。则分别之器亦忘也。其犹梦中见器中之月。岂唯月之不实。实亦器本自无。能现之器既无。所现之月安有。约法可思。疏此法是佛下。释下半。依此见佛则如佛见。第七节疏。今初一句所缘及一切种清净者。契经诸论皆说如来一百四十不共功德。今依瑜伽四十九说。论云。依如来住及依如来到究竟地。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谓诸如来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及一切种妙智。今经略具。初三句中。具四一切种清净言四种者。一一切种所依清净。谓烦恼麁重并诸习气。于自所依无余永灭故又于自体如自所欲取。住舍中自在而转。二一切种所缘清净。谓于种种若化若变。若所显现一切所缘。皆自在转故。三一切种心清净。谓如前说。一切心麁重永灭离故。又于心中一切种善根皆积集故。四一切种智清净。谓如前所说。一切无明品麁重永灭离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知无障碍智自在转故。上四中除第二。皆有二释。今疏之中皆具四净。而文少略。取顺经耳。初如来最自在句。有二清净。所缘是第二一切种智。是第四。于所缘中无碍转。释第二所缘清净。于所知中无碍智自在转。即是第四一切智清净。彼论二释今取后释耳。此二皆是最自在义。次句所依清净者。即经超世无所依。是第一净可知。三一切种心清净者。即经具一切功德。是第三心清净。亦二释中。后释对论易知。疏五无忧喜之离染安住舍故者。即无染无所着。是三念住。谓一者一心听法不忧。二者一心听法不喜。三者常住舍心。谓有忧喜即染不住舍即着。今无染无着故具三念住。

疏。六恶想都绝下。即经无想无依止。是三不护。三不护者。一恶想都绝。二不依止名闻。三不依止利养。今无想。成初一。无依止成后二。

疏。九智光遍觉即一切种妙智十可知。十一即无忘失法故。常明记。

疏。又此一偈即四无所畏者。谓光明遍清净偈无畏有四。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出障道无畏。四出苦道无畏。至十藏品当释。唯十力智在第三。约法以显中。即百四十功德具矣。

疏。故大般若云觉法自在性下。即文殊分中如前已引。又心绝动摇。亦是此经次后那伽室利分。那伽云龙。即龙吉祥菩萨。妙吉祥菩萨欲入城乞食。龙吉祥问云。我欲入城为有情故巡行乞食。妙吉祥云。随汝意往。然于行时勿得举足。勿得下足。勿屈勿伸。勿起于心勿兴戏论。勿生路想城邑想大小男女想。所以者何。菩提远离诸所有想。无高无下无卷无舒。心绝动摇言忘戏论。无有数量。今唯用后一对耳。

疏。又瑜伽九十五有六种戏论者。一颠倒戏论。二唐捐戏论。三诤竞戏论。四于他分别胜劣戏论。五分别工巧养命戏论。六耽着世间财食戏论动摇尚无斯六岂有之。

疏。次偈入佛功德等者。文有三段。初略释经文。二然一多相依下。束成四义以顺经文。三复总收之下。融成十门。疏下文云知一即多者。十住经文。

疏。一孤标独立者。即前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二法互无故得独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废己同他故云独立。二双现同时。即下经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无一即无多。无多即无一故。故二双现更无前后。如牛二角。三两相俱忘者。即前二俱舍也。四自在无碍者。欲一即一不坏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准之。常一常多常即常离。故云自在。五去来不动者。一入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两镜相入而不动本相。相即亦然。六无力相持者。因一有多多无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无力而持多。七彼此无知者。二互相依皆无体用故。不相知故。觉首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用交彻者。即前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九自性非有者。互为因起举体性空。十究竟离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坏相故。不可言不即不入互交彻故。口欲辩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唯证方知同果海故。一多既尔。染净等法无不皆然。第八节疏。今文具三者。具上三方便也。然其十偈皆具此三。取其相显。八九两偈但有第二故。下疏云上之二偈但了差别即是方便。余之八偈即是即实之权。约其因修。总是加行方便之力。如第四偈善巧通达一切法。差别用也。正念勤修涅槃道。加行方便也。上二皆权。乐于解脱离不平等。即是称实。对上故为即实之权也。余可意得。

疏。初二句有无无碍者。无即是理有即是事。次句定散无碍者。恒住禅寂定也。由契心性理也。禅不系心。不碍散地即涉事也。

疏。初二句趣如法界者。二句之中唯取四字。是向实际。初句及一切智。皆回向菩提。

疏。二界八地皆名为想者。以欲色二界有于五地。皆全有想。其无想天在第四禅。不摄一地全故。八地有想。其有顶天是第九地。不属于想及与无想故。令无色一界四地不全属有无。故云二界。其无色界下之三地。由是有想故。举八地而以摄之。第九节疏。初句无余修者。此有四修。一无余修以皆修故。次句有二修。一长时修。二无间修。日夜不息。即是长时精勤无怠。故无有问。难度能度勇勐修也。此偈是总。总示度相。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即涅槃二十七师子吼品下。说法度类略有其六。亦摄下偈文有四节。初偈即说佛性。度一阐提。阐提佛性无明所覆迷真起妄如堕大河。二有一偈无我化外。三有六偈。皆说欲苦度于波旬。波旬为主诸类皆摄故。四有一偈济度三乘。声闻法执不了性空。缘觉无悲不随六道故。悲智双流普教群生。即化菩萨。

疏。五事难出。一水深即爱欲海。二即流转。三即无明。四即网覆义。兼虫执罗不得出五即大忧迫。次众生下约法。释五而四释虫执。云妄见有德结网自缠。余可知。第十节疏。初三句三达因圆者。三达即达三世。于中初句了相无量。劫言通过及未。次句了性。过去心不可得。故云无去。未未心不可得故云无未来。现在心不可得故云无住。故净名云。若过去过去心已灭。若未来未来心未至。若现在现在心无住。现在是住亦生即灭故云无住。第三句结知佛如是。知云何如是。非唯知无去等。亦知其相。又性相无碍。又一念能知为如是了。

疏。兼方便等者。劝物涉有故是方便。劝生发心即是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故。即修习力为智决断。言佛果朝夕者。此有二意。一明果速。匪朝即夕故。一念相应功圆旷劫。此为正意结云速成。二朝夕是海。文选云。挹朝夕之池者。无以测其浅深。谓此是佛果大海以深广故。与此相应亦得速成。于一切法都无所求。即净名经身子念座因有此耳。

疏。上四义皆先义后利者。即佛地论。

疏。若无说无示同佛说也。亦净名目连章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说约教道示约证道。无闻则不如言取。故为真闻。无得则心无所得。方真证得无闻无得。则后偈听法行中。今此说法。但无说示。亦同宝积叹佛偈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故言同佛也。

疏。次句悟理。拣去随文者。不随文故无闻。悟理故无得。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般涅槃经集解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一(序经题) 皇帝为灵味寺释宝亮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 大乘 基撰 赞曰。今为有情...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上卷 沙门慧远撰 圣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观音义疏记

观音义疏记卷第一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释疏二。初释题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

佛说箭喻经

佛说箭喻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婆伽...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

【注音版】增慧陀罗尼经

增慧陀罗尼经...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奈城...

佛说决定义经

佛说决定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

西方合论

重刻西方合论序 儒以三纲五常,奠乾坤而正人类;至于...

佛说七佛经

佛说七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宝箧

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而且债台高筑,因无力偿还,...

婚姻美满之道的三个步骤

佛在《玉耶女经》里说到,上等的夫妻关系是互相欣赏,...

不要烦恼明天怎么办

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

新春的供养

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

亲人之间不欠四种账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