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七正行甚深。疏二何故下。疏文有二。先总彰大意。二前四下别释经文。

疏。杂集第七说诸烦恼等者。解妨。问既分根本随惑。云何皆名为随。故为此通。故彼论云。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是烦恼。释曰。非烦恼者。所谓忿等。但随本惑名随烦恼。而非根本名非烦恼。而贪嗔痴名随烦恼者。心法由此随烦恼故。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嗔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释曰。论意云。一切烦恼根本随惑随逐众生。令心心所随顺染污。故皆名随。是以疏云随他生故。他即众生。由惑随生故生随惑。正是经意。谓诸行人心随贪等。

疏。通释贪等如九地中者。指广在余。然九地中释其别相。若随名释如唯识第六云。云何为贪。谓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释曰。有谓后有三有异熟之果。有具谓彼惑业中有及器世间。论云。云何为嗔。于苦苦具增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释曰。苦谓三苦。苦具谓一切有漏。无漏但能生苦者。谓邪见等谤无漏故亦能生苦。论云。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定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释曰。独头无明多迷谛理。相应无明亦迷事相。谓于谛等生犹豫故。论云。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彼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然根本有六。疑及恶见。此中不说者。以解教人多无于疑及恶见故。后七随惑中。然唯识随惑总有二十。颂云。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此二十中有其三品。谓初忿等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今唯小随为成十故但举其七。略无恼害及憍三事。亦憍属慢摄。恼害嗔收故。而言覆者。谓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忿谓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取为业。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恨谓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贪忍恒热恼故。嫉谓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妬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慼为业。谓嫉妬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慼不安隐故。悭谓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论悭悋者。心多鄙澁畜积财法不能舍故。诳谓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谄谓为网冐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谄曲者谓网冐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然谄诳并以贪痴一分为体。悭唯贪一分。嫉恨忿三以嗔一分。覆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利誉。是贪。不惧当苦是痴。余可例知。疏法是法药要在服行者。净名云。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服与不服非医咎者。即遗教经八大人觉复云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欲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如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此皆劝行。

疏。十行品云。如说能行等即第十真实行。

疏。智论云。能行说为正等者。即第六论文。故疏如说修行方得佛法者。即第三地经。

疏。远离贡高轻慢等者。即瑜伽论三十八云。听法由六种相。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相远离怯弱杂染。言六相者。一应时听。二殷重听。三恭敬听。四不为损害。五不为随顺。六不求过失。言四相者。一恭敬正法。二恭敬说人。三不轻正法。四不轻说人。言一相者。不自轻蔑。具上诸义方名善听。

疏。求悟解等者。论云。由五相故无散乱心。一求悟解心。二专一趣心。三聆音嘱耳。四扫涤其心。五摄一切心。疏文具足。具此五心方名审谛。

疏。言非但者。要兼修行此下。牒经广释。一句显一章大意。于中二。先立理。后引证。前中亦二。先正释。后此明不行为失下拣滥。以人多言此章毁于多闻。令人守愚不习教理故为此拣。于中有三。初正拣非毁多闻。但责闻而不行。不令行而不闻。次若无多闻行无依故者。返立。无闻无解依何而行。后是以不行为失下结成上义。多闻不行调达等是。是经所诃。多闻而行身子等。是经所不责。善星是佛之子。调达是佛之弟。并解十二部经。不依修行生身陷入阿鼻地狱。阿难身子多闻行故亲得授记。

疏。故自利利他下。结要多闻。但应下通伏难。谓有难言。一切经论皆说无言。商主天子经云。无有不毁语言而得道者。涅槃二十六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者。又涅槃二十云。宁愿少闻多解义理。不愿多闻于义不了。故为此通。涅槃但令解义不毁多闻。商主等经但令莫着。岂当不许众生闻教。疏婆沙四十二云下。第二引证。总引二论三经。而文分二。先引一论二经。证须多闻。净名即第二答普现色身菩萨之偈下。经即第三地经。前文已引。疏上单显闻下。二双引闻行。先引涅槃即第二十五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七。功德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众病。若冷若热虚劳下疟众邪鬼毒到良医所。良医即为随病说药。是人至心善受医教随教合药。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乐有病之人喻诸菩萨。大良医者喻善知识。良医所说喻方等经。善受医教喻善思惟方等经义。随教合药喻于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灭烦恼。得安乐者喻得涅槃常乐我净。故云涅槃四事双美闻行故。疏。智论云。多闻广智等者。然彼论第六总有四偈。此第一偈。次偈云。多闻辩慧巧言语。美说诸法转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云雷而不雨。博学多闻有智慧。讷口拙言无巧便。不能显发法宝藏。譬如有云无雷雨。不广学问无智慧。不能说法无好行。是弊法师无惭愧。譬如不云无雷雨。此上以行为雨。以辩为雷。以闻智为云。初偈总具故今引之。次一阙行。次偈阙辩行。后偈三俱阙故。云弊法师。

疏。恐繁且止者。即智论次前云。有智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暗夜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中牛。及余诸经其文甚广。

疏。又此九偈亦可别对随贪等义者。一溺水喻随贪。爱水故。二喻随悭。不自食故。三喻随嫉。是内病故。四喻随谄。数他德故。五喻随嗔及忿。违王之法受饥寒故。六喻随覆。若掩耳偷铃欲人不闻故。七喻随痴。盲无见故。八喻随慢。恃己惯故。九喻随诳。无德说德故。第八助道甚深。

疏。谓断惑证理等者。谓以智慧剑杀烦恼贼故。无分别智方证如故。言导行者。智论云。五度如盲人般若为有目故。能明见夷途开道万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故。余行得智皆成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果。

疏。结成前难者。此下亦有三重问意。初言前难云智为上首。及今非唯一法成佛。不合偏赞。今有偏赞其故何耶。此直问所以也。二为要假多下。带疑问也。三若随一得成者。结成相违难也。

疏。谓智为上首下。上摽答意。此下委释初。释印初。二终无唯以下。释印后。三从释其中间下。释中间。总有五意。前四即四随。后一统摄。今初。随心令喜。即下随乐。亦世界悉檀。二随时生善即下随宜。亦为人悉檀。三所治蔽殊故。即下随治亦名对治悉檀。四入门不同即下随义。亦名第一义悉檀。悉檀此云义宗。即智论中意。诸佛说法不离此四故。

疏。又智论云。般若必具一切行下。即第五意。般若统摄诸行。今赞一般若即是赞余。余是般若中余故。但赞余已赞般若。

疏。称悦其心者。谓前人乐行布施即劝布施。乐行持戒即劝持戒等。随顺世界顺意乐故。言附先世习者。心未必乐但夙世曾作。劝则易成。如昔曾坐禅今劝坐禅即易得定。乐约现欲。宜约有根。亦犹锻金之子。宜令数息等。随治可知。随义谓随以何法得入第一义故。有人因禅悟道。有人因慧悟道。六度万行皆为入理之门户故。

疏。然并通四随略举一治者。会经文也。摽章具四释。但有一者盖是略耳。故引涅槃以证有四之义。谓如一布施有乐施者。劝之即随乐也。昔曾修行能生度善即随宜也。因施见理解财如梦。心事俱舍即随义也。

疏。涅槃悭者之前不赞布施者。即三十四经。迦叶菩萨品。佛告迦叶。我于余经中说五种众生。不应还为说五种法。为不信者不赞正信。为毁禁者不赞持戒。为悭贪者不赞布施。为懈怠者不赞多闻。为愚痴者不赞智慧。何以故。智者若为是五种人说是五事。当知说者不得名为具足知诸根力。不得名为怜愍众生。何以故。是五种人闻是事已生不信心恶心嗔心。以是因缘于无量劫受苦果报。今疏引之以成今文。应具四义。言是随乐者。彼不乐故。亦是不宜赞故。

疏。仍前渐具等者。即前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由仍此言。显智得为上首。

疏。二正明所用不同者。行本防护与乐别故。故须兼具前意释印初义。此意释印后义。

疏。然摄论第九下。引论成经通于前后。

疏。通说则此二皆能防外养内者。谛察法理养内德也。进防懈怠众魔不入防外敌也。

疏。澄清四海喻上定也。明鉴万机喻上慧也。戴恩仰则喻依赖也。

疏。招果无极。如慈一定得十五果。三地当明。第九一道甚深。

疏。同观心性者。即正道之一。是唯一之一法性不并真故。万行齐修者。义兼正助。千佛同辙今古不易之一道也。即明流类相同为一。非一二三四数之一也。

疏。谓因道既一等者。疏中有二。先释文。后拣滥。今初。先释总句。亦有三重问意。一直问所以故云云何现见。二为果异故下带疑。三若双存下辨相违难。

疏。下别辨十事下释所谓下经文。在文易见。今当略示异相言一界有染净等者。略有十义。等字等于余九。二大小。三所依。四形状。五体性。六庄严。七清净。八佛出。九劫住。十劫转变。此即世界成就品十门中八。不取起具因缘。以将因同难果异故。不等无差别门。今难差别门也。为欲满十故加染净及与大小。大小即分量故。亦形状开出染净。即对清净开出。通余八门如娑婆为染安乐为净等。小如娑婆一三千界。大如法华富楼那国。如一恒河沙三千界量等。下之九门。多如世界成就品。二居人善恶等异者。等取或唯地上。或唯地前。或通此二。或三乘一乘等也。

疏。三诸乘等别。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无有量。或广略者。如释迦如来广制戒学。迦叶即略。乃至有佛梦中说法。四或三学调摄。即用前乘教等调摄众生。或戒调练。或定以柔伏。或慧以摄御。言强软者。即胜鬘意。已如上引。净名亦云。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愚人行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等。譬如象马[怡-台+龙]戾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

疏。或寿有修短者。如佛名第七说梵声佛寿十亿岁。月面佛寿一日一夜。智度论说须扇多佛朝现暮寂。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释迦寿量不满百年等。

疏。光明或色相不同者。如十定品。或见如来放黄金色光。或见如来放白银色光等。言或常放具阙者。释迦则具。谓常光一寻放眉间光照万八千佛土等。若普明佛常放光明无前后别。以常光故。

疏。随染净土居人异故现通亦殊者。谓随见胜劣多少不同故。如普现如来国土。其中众生皆悉成就自然神足等。则佛为彼现必异此方。

疏。一多少者。或菩萨多声闻少。或反此。或俱多俱少。故上世界成就品明佛出云。或化多众生。或调伏少众生等。佛名经说弥留胜王佛初会声闻八十亿百千那由他等斯即多也。言二会数者。如佛名经第七云。弥留胜王佛四会说法。华胜佛一会说法。声德佛三会说法。放焰佛十会说法。或一经多会说。如华严般若。或一会说多经。如无量义法华。弥勒世尊。龙华三会。七佛说法会数不同。三凡圣大小。或唯集声闻等。或唯集菩萨。或三乘同会等。九化仪如教体中。而言等者有二。一瞪视等。二化仪前后。或先小后大。先大后小。或显密不同。顿渐等异。并如教摄中说。

疏。十法住久近者。如法华说华光佛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若光明佛正法像法各住二十小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寿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正法住世亦倍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则正法二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亦尔。

疏。若约一佛十事下。二拣滥也。恐人误谓一佛一因而有多果。故为此拣。明此是多佛同修一因。何以见果种种差别耳。一佛证一而果异者。如前已明。谓文殊问德首云。如来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量众生等。故云德首已明。

疏。第二答中下。疏文有二。一略叙答意。二广徵释。前中印其因同释其果异。异自在物。同是佛同。

疏。何者诸佛因果俱同异下。第二广徵释也。于中有二。一摽。二释。今初。文殊向以因同用难于果异。今明果亦有同。何以不知。因亦有异故。互为不说。故云俱有同异。是则以佛就机因果俱异。废机说佛因果俱同。然果同因异相隐。因同果异相显。故文殊以显难其所隐。使物齐明成乎一道。

疏。谓同满行海下。二释相也。于中有四。初通释四义。二结成同异。三引证同异。四别彰果同。今初。一同满行海者。二利行也。二将此同因下。辨异因相。亦用上来二利行也。然法相宗。自受用身及受用土自利行成。若他受用变化身土利他行招。然则利他亦能随机而取异果。诸佛皆尔。亦得言同。若法性宗。二利皆成同因异因。利他不圆安得真报。自利不足岂能利他。故随二行并成自果俱能利他。但随所宜化类差别故取异果耳。

疏。是则约佛即同能随异下。第二结成同异。上直指因果同异之相。今此融通会释。然有五句。此句唯约佛。既将同因回成异因故即同。果能为异果。二约机同处而见异者。唯约生说。心自异故。三以生就佛者。犹如四心同观一境。一境不差成本同义。四以佛就生者。如虽一境令四心见殊。成能异义。五以佛望佛者。佛佛皆能随机见异。即是同义。结云犹如锦窠常同常异者。融上五句不离同异无碍。

疏。瑜伽三十八下。三引证同异。除意明随机故一句。是疏释论。余皆论文。

疏。就果同中下。第四别释果同。以难见故。于中二。先正释。后故成唯识下引证。即第十论。于中四种身土文分为三。初释证自性身土。既同所证明是体同。如一室之空。二自受用如千灯光同照室内。三余二身土。即他受用及变化者。正证于前亦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疏文有二。先摽。后释。今初。就随机见异中。有共不共者。共为异故名共。非是同义。不共随化别故上二皆异。然共不共亦相似名同。令其各见共不共差即随机见异。

疏。所化共者下。第二释也。于中三。初释共义。二释不共。三双结。今初。言佛各变者。如今释迦化身。若一类众生。昔与阿閦弥陀药师宝集。皆悉有缘。应受其化。所化之者身不可分。在贤劫时阎浮之处。则阿閦如来化一佛身为释迦文。阿弥陀佛亦化一身为释迦文。药师瑠璃光亦化一身为释迦文。宝集如来亦化一身为释迦文。同在迦毗菩提树下一时成佛。令诸众生但谓是一释迦文佛。如五盏灯同照一物共发一影。实有多光各发一影。而相杂故谓之为一。如其一人属于五佛。如上所明。若百千人同属五佛。亦如是见五佛为一。

疏。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者。第二释不共。设见十方百千化佛。亦是一佛化现诸身耳。

疏。诸有情类属佛异故者。第三双结释。释成就上来共不共义。上来皆是论文。唯属佛异故一句义引彼论具云。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释曰。不尔已下即彼论文弹余师义。然应更有或多属多。或一属一。文无者略。又彼论云无始时来种性法尔。今虽取彼共不共义。但约结缘不必法尔。然摄论中有三师义。一云皆共。一一皆度一切等故。二云不共。以类本来相属别故。如慈氏释迦同事底沙佛。佛见释迦所化先熟为之入定。令其七日忘下一足。说偈赞佛超于弥勒。九劫先成。岂非别耶。三云有共不共。若一向共。何用多佛。若一向不共。不应历事多佛。愿度一切。不应以己所化众生付嘱后佛。今唯识论。即第三正义。略弹共家不弹不共。偈中。

疏。略明四一者。上以因一难于果异。今此具明因果一相。

疏。然体同义异者。通妨。恐有难云既取初义体同为一。则一佛证时一切皆证。若约出现实如所难。佛见众生皆以证竟。今约现事故为此通。以体就能有证未证。千灯一室所照同空。以灯就空空体无二。以空就灯有照未照。随灯各取各属本灯。佛义亦尔。疏八识心王等俱不可知者。以非佛无心但深妙玄奥难知相耳。故出现品云。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耳。既云知如来心则非无心矣。彼有十相。一一皆云是为如来心第一相等。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今取佛佛之心皆不可知故名一耳。

疏。前中即随本异因等者。如众生宜以直心土化。菩萨即将直心因取直心土等。即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等。故云得如是佛土。谓染净等土相不一故。

疏。答意云。众生不见岂得云无者。即同净名经云。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行菩萨道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是。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即其义也。

疏。亦有三义初则净意乐地者。此中三义对前三义。由初他受用身地前不见。此辨登地则见下。二例知。

疏。既揽同成异亦称体成益者。既是如来将其同因以取异果故。令圆机即应见真故。云称体成益。

疏。若顺今经亦可此二通佛及刹者。上取晋经意。无分别是无差别。故但属刹。无憎爱约心。故但属佛。今直桉文。佛具无分别无憎爱。以无分别智心平等故。刹亦无分别无憎爱。以境但无心即无分别。何有憎爱。是则佛字两用。佛无分别佛刹无分别等。

疏。次半偈明异自在物者。此明见异之因。因心及业故。下半正明见异。第十佛境界甚深。

疏。十信观圆便造佛境者。此明来意。亦辨在后之义。

疏。始信终智皆託佛境者。文殊主二法门。一主信故。善财初见便发信心。二主智故。善财后见便见普贤。始入之信亦信佛境。能度之智亦证佛境耳。故文殊说。

疏。并非因位作用所及者。结也。此结分齐境。亦非下位所知者。通结二境。

疏。然有三义者。正释第四句而实无所入言。仍取第三句释之。故皆有证入之言。此三别者。初一以理对悟说。二以理对事说。谓生是事与理非即故有入言。与理非异故无所入。三正约心境契合说。谓正冥境时不作入解故。

疏。即广之深下。总结一偈意。

疏。一殊胜等者三义并在偈中。

疏。无若干者。即净名第三。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疏。六答法问。疏有二释。前释但融二境。后释境智双融。前中揽理成事者。是依理成事门。理彻事表者。是真理即事门。但用此二即显无别。此影略明耳。亦应云理依事显。即事能显理门。事彻理源。即事法即理门。

疏。是故事则不待坏而恒真等者。成上二句。此成前句。以事全揽理。非色灭空。色性自空故。下句成下理彻事表故。不待隐而恒俗也。

疏。非直广大下。结。谓生生称真则一一广大。理非事外是谓甚深。又理遍于生故云广大。即生即理故曰甚深。此即结归。初总偈中深广义。

疏。又法界是所证下。第二释融境智也。则究竟无差别言有其两向。向上融二界。通向下融能所了。故云究寻其本亦无差别。即能所契合同一法界。

疏。以一切差别下。通妨。谓有问云。上问说法。今答智了。岂得同耶。故今答云。所了之声是佛法轮声摄故。随其类音为说法故。出现品云音声实相即法轮故。贤首品亦云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故。上疏云随性随相皆悉了知。了相差别。随宜用之。了性体融。一摄一切。

疏。八知即心体者。此句标示。上智即对所证之法明能证之智。今直语灵知真心异乎木石者。通能所证也。

疏。了别则非真知下。双会南北宗禅以通经意。此句即遣南宗病也。谓识以了别为义。了见心性亦非真知。净名云。依智不依识。谓分别名识。无分别名智。今有了别之识故非真知。真知唯无念方见。

疏。瞥起亦非真知者。此释第二句。遣北宗之病也。北宗以不起心为玄妙故。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心是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忘心遗照言思道断矣。故胜天王般若。问云。云何菩萨修学甚深般若通达法界。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实。世尊。云何如实。大王。即不变异。世尊。云何不变异。大王。所谓如如。世尊。云何如如。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说。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观境。是谓菩萨修行甚深般若了达甚深法界。释曰。但以无念心称此而知。即同佛知见。经云如实即无念。是用无念心见闻觉知觉知一切事法。心常寂静即如来藏。

疏。心体离念非有念可无者。双会二宗释第三句。以北宗宗于离念。南宗破云。离念则有念可离。无念即本自无之。离念如拂镜。无念如本净。今为会之。起信既云心体离念。亦本自离。非有念可离。亦同无念可无。即性净也。非看竟方净。若无看之看。亦犹无念念者则念真如也。

疏。众生等有惑翳不知下。释第四句。即用法华开示悟入佛知见意。谓开除惑障显示真理。令悟体空证入心体也。大意然矣。此有多释。已如前引。今更略举禅门释之。北宗云。智用是知。慧用是见。见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根不动名慧。慧能见。是佛知见。心不动是开。开者开方便门。色不动是示。示者示真实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即万境常寂。南宗云。众生佛智妄隔不见。但得无念即本来自性寂静为开。寂静体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见本来自性寂静名示。既得指示即见本性佛与众生本来无异为悟。悟后于一切有为无为有佛无佛常见本性。自知妄想无性。自觉圣智故是菩萨。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即是入义。上二各是一理。前之略释是疏本意。余如别说。

疏。即体之用。故问之以知下。会违。谓前问问知。今答性净都无知言。何以会通。故为此会故。水南善知识云。即体之用名知。即用之体为寂。如即灯之时即是光。即光之时即是灯。灯为体光为用。无二而二也。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亦是水南之言也。若能虚已下劝修。即可以神会。难可以事求也。能如是会非唯空识而已。于我有分也。

疏。九答证问。疏文有三。初标举。二释相。三结示。

疏。非业系故下释相。于中有三。初经中七字。示三德体。二无住处下八字拂三德相。三以第四句辩三德功能。

疏。由无用故下释第四句。合上体相不二故。功用普周也。三是谓三德下。结示三德。广义已见玄中。下出现品复当重解释。此但撮略对文耳。

疏。因何而现下。疏文有三。初来意可知。二所现有十下。释文。三又此亦可下。重会前文。二中持戒即人天胜劣等者。如第二地。

疏。说法即近报净居。聪明利智等者。皆智论文。论第十三引育王经云。育王常供养众僧。有一比丘。口内馨香。育王怀疑试而验之。方知本有。问其所因。比丘答云。迦叶佛时说法之果。复闻说法果唯尔耶。答。此是华报。问云。果报云何。因说偈云。大名闻端正。得乐及恭敬。威光如日月。为一切所爱。辩才有大名。能尽一切结。苦灭得涅槃。如是名为十。此即说法之果也。

疏。又此十亦可配十甚深者。重会前文不为此释则现事无由。理必合耳。但文影略故致亦可之言。初来意有三。初一通对前后辨来。谓欲成妙位是后十住故。前品明解即是对前。二又前明入理下。此及第三俱是对前二。即以行对行。但理事不同。三即以愿对行。则二品全别故。前品具解行二义。此品具行愿二义故。

疏。次释名中二。先正释。后得斯意下。辨行功能。

疏。文殊心故下。覆成上二。然即贤首品初生起之意寻文可知。疏四解妨中。有二。一唯愿无行妨。二辨所行非真妨。前中二。先问后答。于中又二。先列。后结。前中略有六重。一事理无碍行。二以愿导智下。悲智无碍行。三遇违顺境下。止观双流行。四又对于事境下。三观一心行。五又所造成行下。十度齐修行。六皆愿利生下。四弘誓愿行。六中前三各有三义。初中三者。一历缘造修事行也。二触境不迷理行也。三双达事理。即事理无碍行也。第二行中含三行者。一大悲行。二初对悲行。总为智行。三悲智双运行。四中有五别。明空假中为三。四三观不次第为一行。五三观一心为一行。三五六者并文处可知。三观如前后说。

疏。沤和涉事者。沤和俱舍罗此云方便善巧。即肇公宗本论文。论云。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为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疏。二陈所问中。文二。先总科。二此十一中下。料拣。自有三意可知。三中以善修七觉下。解妨。谓有问云。其初意中二四与六此三明因。如何今十皆得名果。故为此通。以约相显望菩提涅槃此三为因。是初十成故得称果。皆言下。释云何得言。从初十望后下。重通复难。问。初十既因。何以前科云智首举德徵因。答意可知。则智首总问因果之德。文殊总举历缘巧愿。则皆成矣。

疏。今十句下。疏文分三。初依总别科释。二先果后因释。三当句对惑释。今初。则十一段皆是所成之果。兼含料拣中第三意。初十为能成。下十为所成。从后倒牒十果。桉次释文。谓第一无过失三业。得第十一超胜尊贵果。第二不害三业。得第十能为饶益果。三成第九。四成第八。五成第七。六成第六。七成第五。八成第四。九成第二。十成第三。唯后二前却耳。亦可如次犹涉境无染故成众慧。智为先导成就法器。其中加字已当释文。如云无恚害以恚释害。以涉境释于无染。约体释于清净等。细寻历然。

疏。又由后十下。二先果后因释。以初十句为果。后之十段百句为因。故云永无失等唯佛不共。永无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业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谓一身业无误失。二无卒暴音。三无种种想。四无不定心。五无忘失念。六无不择舍。七欲无退。八念无退。九精进无退。十定无减。十一智慧无减。十二解脱无减。十三身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转。十四语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转。十五意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转。十六知过去无着无碍。十七知未来无着无碍。十八知现在无着无碍。广如别章。今以十句通摄十八。谓初二即初三。一由三业无过害故。次二即次三。由有念定慧故。不可毁坏故。三皆云无。五六即七八九。七即定慧解脱。三种无减故称殊胜。八九即后三。三世无着无碍故云清净无染。十即十三十四十五。智为先导随智而转。故疏云永无失等唯佛不共。今约分分故为后因。

疏。又后十句下。三当句对惑释。以破六根本惑成斯十句。疑摄三句。贪摄于二。余四各一故。六摄九。

疏。初一异熟果者。俱舍显相颂云。异熟无记法。有情有记生(二)等流似自因(三)离系由慧尽(四)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五)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释曰。初二句异熟果相。但是无覆无记。不通非情。从善恶感名有记生。次句等流果相。似于同类遍行自因。次句离系果相。由慧尽者。慧则择也。尽则灭也。谓此择灭离系所显故。将择灭释离系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无漏定生。及因清净静虑心力生得变化无记心等离系。名为不生士用。为因道力证得亦得士用果名。后二句增上果相。有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唯有为除前已生有为之法。谓果望因或俱或后必无前果后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外余诸有为为增上果。论云。增上之果。问。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所余。如匠所成对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对余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习不善故乐住不善等为等流果。或似先业后果随转。释曰。此有二义。释于等流。后义果似于因。即俱舍意。如杀生因等得短寿果。前义即于后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杀生今亦好杀等。瑜伽又云。以道灭惑名离系果。四人工等事由此成办稼穑财利等果为士用果。若眼识等是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坏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当知一切名增上果。余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即是根品。彼论以六种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

疏。瑜伽具释者。第六回向初当广释之。即有八种异熟。今开成十句。今生处具足总明义当财位果。二即种族果。三亦财位。四即大色果。五人种性果。非不男等。六信言果。意由念具故。七名誉果。八义当寿命。离过修行无夭逝故。九大力果。十亦大力。智力觉悟故。

疏。无畏下随难重释。

疏。又此十事下。约法。言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故。等者等于余句。谓二种族即具佛种性。谓自性住性习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为家。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见佛性。如见色故。故涅槃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色。如来所见为色故。五相谓有悲智等为菩萨相故。余之五句经自约法可知。

疏。又具足下。重释具足之言。上约横具为具足。今约竪说之。

疏。即是种性者。谓种性位。由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也。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正因。性即是涅槃第一义空性也。习即新熏修成之性。决于佛因称为种性。引证可知。言无性摄论者。即第八论释因缘云。诸菩萨因缘。即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释论中云。因即能作因缘义。有言者。大乘言音。闻谓听闻。由此引功能差别说名熏习。以此为因。所生意言顺理清净。名如理作意。

疏。摄论广说者。即第七论。瑜伽四十五。明内外各有六方便此即内六。

疏。瑜伽起信等论者。前第一经疏中已引起信。今略引瑜伽。即七十七菩萨地品中。彼论亦引深密。慈氏问世尊。如来说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几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毗钵舍那所缘境事。世尊答云。初一毗钵舍那所缘境事。次一奢摩他所缘境事。后二是俱所缘境事。释曰。初一即事。二即是理。故无分别智缘三四通事理故用二为能缘。则是以事对观义也。故前第一经疏中已为出意。但不顺无分别智证如中义耳。广如彼说。今取一义故不言是非。以明十重。从麁至细。自浅暨深故。初二止观别行。一即瑜伽奢摩他品。二即毗钵舍那品。下八皆双运品。而三正是双运。对第四双遮。此为双照。若取别义双照皆观。双遮皆止。上四以理事为能成。止观为所成。五融于心境即合前三四二门。以初二事理即三四所融故。绝事理即第四门中境。无碍即第三门中境。泯止观即第四门止观。无碍止观即第三门止观。合上二重止观与二重之境明非一异。不坏二相故不一。二体无异故不二。故虽融心境方是事理无碍之门。但言相融不说。何者。是止是观者此通三意。一但融上二重止观即是此门止观。二者照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于观不取诸相即名为止。三者不碍心境而一味成即观上止。不坏一味而心境成即止之观。后五即事事无碍门中止观。六是一多相容不同门。七是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合前即入义。当同时具足门。九即因陀罗网境界门。十即主伴圆明具德门。欲显后后深于前前故合即入耳。余可思准。此亦一处明示止观。兼广演玄言。

疏。皆约流转以明者。由善巧义通还灭故。总释善巧乃有三义。一知理。二知事。三云加能摄无尽。正是事事无碍兼于事理无碍。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得有趣非趣。一切同归于空。诸法之空不异色。空故即事理无碍意。今取一摄一切。即事事无碍。善巧开此为二便有四义。瑜伽五十六七广说。三科善巧。多约相说。即第二义。

疏。第八十王敬护是增上果者。即有力增上。由己具德令彼护故。

疏。由本愿力为依救等。即瑜伽。前意行以昔修故。言由本行力为第一等者。即第二意果似昔因。既为第一故是行果。

疏。佛地论第七有五重者。一修善因得乐果故。二离恶摄善故。三此世他世益故。四世出世益故。五福德智慧益故。上之五重各先义后利。

疏。一言蔽诸者。即论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诸。曰思无邪。包曰蔽犹当也。谓归于正诸之也。

疏。四十一位者。此约行修有障等。第四十二即妙觉位。是所求故。无障非行故。

疏。不同权小谈有藏无者。小乘谓唯佛一人有大觉性。权即五性。谈其有者。藏其无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别类异。通即皆有。别则有有佛性有无佛性。

疏。以是至德行本者。即外典意。故孝经。夫子语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者体乐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当行孝无始终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为百行之本。下引佛教证。菩萨戒亦云。孝养师僧父母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疏。然二乘之染非真染等者。即涅槃第二南经哀叹品。佛诃三修比丘云。汝诸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虽得出家。于此大乘不生贪慕。汝诸比丘。身虽得服袈裟染衣。其心犹未得染大乘清净之法。汝诸比丘。虽得行乞身经历多处。初未曾求大乘法食。汝诸比丘。虽除须发。未为正法除诸结使。汝诸比丘。今当真实教勅汝等。我今现在大众和合。如来法性真实不倒。是故汝等。应当精进摄心勇勐摧诸结使。释曰。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无明。染法空法常住妙法故云尔也。疏。五受之一者。一善来。二上法。三三归。四八敬。五羯磨。多释不同。多依此五。

疏。归要三者前归敬序中已广说竟。言至下当明者。即明法品。前是抄广故此指下。

疏。和尚此云亲教者。是昔时梵语。即龟兹已来梵言。正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

疏。戒有二种等者。依比丘戒则五戒十戒八戒皆为方便。五众之最为最胜法。若菩萨戒为具足。则比丘戒亦为方便。超二乘上为最胜法。愿所成者明是佛果。

疏。杨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除口气。四辨味。五消食。新经有十义。

疏。朝中嚼杨枝。净秽不相杂。此两句语全是无行禅师。于西域寄归之书。南海寄归传亦广说之。

疏。三苦八苦亦皆除灭者。由三涂苦灭故生老病苦亦灭。由断此惑不造十恶业故。无怨憎会苦。由断分别欲贪故。无求不得苦及爱别离苦。从此唯有死及取蕴。至金刚无间道根本智断彼二苦。虽有漏善法此时犹在行苦所随。由被胜智照同法性。于解脱道不待择灭。任运弃舍功归无间。上约法相说。取正体无分别智名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虽通诸位而见道金刚二处最显故略举之。又有约法性以本觉为根本智。以与始觉为根本故。此唯约解脱道。证理时与根本冥合乃名获得本觉根本。从此永无死及取蕴。虽断惑证理立二道名然。同一刹那获智亦尔。是故无间道断见修二障种时。即是解脱道时断也。

疏。一约入真见道之慧等者。亦有二义。例同断苦。断身病之苦牒前所断。及烦恼病是此所断。谓一切下。出所断体。麁重即是种子。分别拣于俱生。亦为身病远因者。非近因故。如房色过度是身病近因。由贪故尔即为远因。言一刹那中顿断者。至初地中广释。顿证三界四谛真如。至十回向中释。

疏。二约金刚心顿断一切诸烦恼病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转舍。依上解下结成前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胜鬘宝窟

凋胜鬘宝窟叙 原夫。所谓一乘之大车者。则是法王之宝...

观音义疏

观音义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此文既别...

金光明经文句记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一(上) 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 吾先师...

楞伽经义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 ...

【注音版】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师言安般守意。当知色心相因而...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

祭灶仪规

《平兴寺佛事仪轨》祭灶仪规 1、净水赞 杨枝净水 遍洒...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如是我闻:...

佛说决定总持经

佛说决定总持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奉 ...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

福报的陷阱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把钟头...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

知行合一最实际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

贪心之害

过去有一个少年妇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乐,随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