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梵行品第十六

初来意有六者。初一行位相对。前虽有行意在位故。二通别相对。如前初住自分但明缘境发心。胜进但明勤供养佛乐住生死等。二住自分但于众生起利益大悲等十心。胜进但明诵习多闻虚闲寂静等。则十住所修一一不同。今此梵行十住通修故。三道俗相对。以文云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答中广明受随戒等。前之十住不拣道俗也。四即随相实相对。言随相者。即如前别行。行既不同即是随相。今此观意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乃至受无相法。观无相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故。五即因果相对。以问云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初菩萨位即十住位也。以说位竟恐物寻因故令修此。如先知灭后示道故。六标释相对。即总释前义。谓前一一位末。皆云欲令菩萨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此但总标故。今释云与此观行相应即得初心成佛。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疏。二释名者。文分四。一正释名。二出体性。三结成本名。四对前拣异。今初有三。一总释。若译就此方应名净行。为拣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为梵约因中释。三涅槃为梵约因果对释。并可知也。

疏。梵行以何为体下。二出体性。于中有三。初列三类。二涅槃五行下对辩异同。三然此三下。别释其相。二中言五行者。即涅槃十一圣行品。谓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

疏。即四无量亦七善知者。经具此二古德出体亦用此二。其梵行品。在十五经。四无量义次下自明。亦七善知者。经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知自。六知众。七知尊卑。彼文广释。今当略示。知法谓知十二部经。知义谓一切文字。语言善知其义。知时谓如是时中堪修静虑。如是时中堪修精进等。知足谓饮食衣服药等。知自者。谓我有如是信戒等。知众。谓刹利婆罗门等。知尊卑云。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为善。信复二种。一者往诣僧坊。二者不往。往诣者善。不往诣者不名为善。如是礼拜听法。志心思义如说修行。求声闻乘回向大乘。展转皆同初二故。后结云。回向大乘最上最善不出尊卑之名。意云善者为尊。不善者为卑。则后后尊于前前耳。

疏。梵即是净下。第三结成本名。此用净名经势会通异释。皆为总意。前释名中。有其三释。今云梵即是净者。是前总释持业受名。但以下会取上二。性净即前真境为梵真境既是净行之因。不得行外说净。净即行矣。又云行净即智慧净者。行净即是智慧之因。不可独以智为行也。智净即心净者。亦不但以真境而为净也。心净即一切功德净者。会前涅槃为净修因为行。今因亦净矣。乃至成佛功归于行者。归净行矣。既涅槃果由净行成。何得偏言涅槃为净。是知行即净矣。言以净名势者。彼经云。是故宝积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乃至云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即其文也。文势已知。何以性净则得行净等。谓称理起行。行成智立。由智立故。见心本净心。为其主。何德不成故相由矣。疏然前信下。四对前辨异可知。

疏。梵依天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经文。不释指在华严。古人出体亦有二义。一指八禅。二即净天。净天即第一义天。见第一义梵行成矣。故梵依天行得成。

疏。故不应言净劣梵也。此拣异释。异释云净行品劣故名净行。十住明梵。明知胜也。故今弹云。云何而得梵行清净。梵行是其所净。何得胜于净耶。

疏。身通不善者。五阴成身行阴通不善摄。言体非顺理者。顺理生心名为善故。

疏。二体是无记者。色是报色故为无记。

疏。四自相臭恶者。此中示五不净。即智论云。行者依净戒住。一心行精进观五种不净相。一种子不净。谓揽父母精血。业因识种以成身分故。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三自体不净。谓三十六物以成身故。四自相不净。亦名外相不净。谓九孔常流。眼出眵泪。耳出结矃。鼻中流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常出不净。五。究竟不净。气绝已后[月*逄]胀臭烂。甚成可恶。今疏已闇配。

疏。六种子住处等皆可厌故者。然五不净皆悉可厌。以上配自性自相。下配究竟故。牒此二等取余三。言皆可厌者。智论五皆有偈结之。一种子偈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住处偈云。是身为臭秽。不从华间生。亦不从瞻卜。又不出宝山。三自性偈云。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外相偈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偈云。审谛观此身。必归于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如小儿。结云。行人修此观。成破净倒想。故知五种皆可厌也。

疏。十八万户虫者。诸经多说。下十藏品自有明文。观佛三昧海经观相品云。云何菩萨降魔时白毫相光。乃至云魔有三女至菩萨所。白菩萨言。我是天女盛美无比。今以微身奉上太子。供给左右可备扫洒。太子寂然身心不动。以白毫拟之。令三天女自见身内。脓囊涕唾九孔筋脉。一切根本大肠小肠。生藏熟藏。于其中间。回伏宛转踊生诸虫。其数满足有八万户。户有九亿诸小虫等。游戏之时走入小肠。皆有四口张口向上。大虫游戏入大肠中。从肠出已复入胃中复生四虫如四蛇合。上下同时唼食诸藏滓尽汁出。入眼为泪入鼻为涕。聚口成唾放口成涎。薄皮厚皮筋髓诸脉。悉生诸虫细于秋毫。众数甚多不可具说。其女见此即便呕吐。从口而出无有穷尽。

疏。全以虫成者。即大婆沙中说。人身内并是虫聚虫头在内食人所食。虫尾在外。辫作人皮故。

疏。今此梵行体是可轨者。总明上身十事。非梵行义一一别配。体是可轨对上非法。澄净对上浑浊。余文可知。

疏。身之作用名为身业者。俱舍业品颂云。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广如九地说。疏风触七处等者。即智论第七云。如人欲语时。口中有风名优陀那。还入至脐即有响出。响出之时触七处。过名生语言。如有偈说风名优陀那。触脐而上去。是风七处触。项及齗齿脣舌咽及以胸。是中言语生。愚人不解此。惑着起嗔痴。然楞伽第二第三皆有其文。第二云。佛告大慧。项胸喉鼻脣舌齗齿和合出声。释曰。此有八处加鼻一种。鼻塞语虽小拥而亦得语故论略无。第三中说。但有七事。经言云何语。谓言字妄想和合语。依咽喉脣舌齿齗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是名为语。释曰。于前八中略无项胸鼻。而加颊辅。言字妄想者。显言空故。次经即云。大慧云何。为离一切妄想言说相。大慧菩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释曰。此即下观破意。疏第五观意等者。然此意具即是意根。有说。即第七识唯缘内门不得有梦等。若金光明经。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即许外缘故。海东晓公立外缘义。又密严经云。如蛇有二头各别为其业故。或云第六识无间灭意。今正当此随转理门就他宗说。

疏。觉是寻求。观是伺察者。旧名觉观。新译为寻伺。

疏。用俱舍等释寻伺言以解觉观。唯识云。寻谓寻求令心怱遽。于意言境麁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怱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皆以思慧而为其性。唯识论云。并用思慧一分为体。于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义类别故。若离思慧。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故。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彼疏释云。身心若安寻伺二种徐缓为业。身心不安怱遽为业。又云。或思名安。徐而细故。思量性故。慧名不安急而麁故。拣择性故。身心前后有安不安。皆依寻伺故。名所依。

疏。是不定法者。出总体相。唯识论云。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释相如前故。

疏。三分别中是自性分别者。即杂集第二云。有三分别。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其种种分别。以配余二。言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择行分别。言七分别者。论云。复有七种分别者。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无相分别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故。瑜伽云。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伺察分别者。谓于己所寻求己所观察。伺察安立起分别故。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所有分别。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相应所起分别。不染污分别者。若善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不害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或威仪路功巧处。诸变化所有分别。释曰。杂集。后四相隐故。引瑜伽释之。今但云分别即是初一。种种分别即是余六。对疏可知疏。上六皆别境释者。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下。当频释。

疏。种种忆念义兼恶作者。即上引唯识偈。云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是。释曰。初二字标位总名。论云。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次五字分别名字。悔谓恶作悔所作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所作。亦恶作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名恶作。释曰。此有二意。一悔先作恶。二悔先不作善。既追善恶即种种忆念摄。二各二之三字释不定义。下长行释云。应言二者显二种二。一谓悔眠。二谓寻伺。此二二种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显二二种。眠是不定者。即上论长行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拣在定。略别悟时今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释曰。谓睡眠位下。释上不自在言。谓令身不自在。坐亦睡眠故。他摇动时。亦不觉等故。此令心极暗昧。轻略为性。不能明利沉审故。

疏。云意识亦行。即是论一门转故。显五识不行。定心一境略而不昧。故云昧拣在定。悟广缘境不得称略故。云略别悟时。故眠有二。显有别体。必依于心。而五无心。一熟眠者。假立为眠非实眠也。眠必与心而相应故如余盖等。言轻眠有梦者拣异熟眠。得显此眠是不定摄。通善恶故梦有善恶故。

疏。此十是心所等者。谓既释于意。意是心王而说所者所不离王故。又五蕴中除其色声。意业摄故。

疏。约遍行五徵者。唯识第五云。谓触作意受想思。一切心中定可得故。名为遍行。又具四一切故。谓遍一切三性。二遍九地。三遍一切有心时。四遍一切位。谓随何位心所故。谓触和合胜。论列在初。瑜伽等作意在初。作意者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说引心。作即是意持业释也。或作俱时意隣近为胜。云何为触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三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名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似彼起故名分别。根变异力引触起时。缘彼识境。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之性。既似顺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为业。云何为受。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云何为想。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云何为思。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此后四种并无六释。释曰。以名多同于遍行故。作意观察遍于十段。顺论先释。

疏。即上四段亦各是一蕴者。即向遍行五也。约经而言。思即行蕴。想即想蕴。寒热饥渴是十一触。属于色蕴。苦等受蕴作意亦行。然触通身心。上约寒等必与心俱故。属遍行。今约身触故属于色。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答有三义故。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于极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热准知。上三义中前二约触。后一兼明于受。寒是冷触。热即火大。能造触也。俱舍亦说此之四触亦是心所。论云。食欲名饥。煖欲名冷。饮欲名渴。彼疏。释云。冷饥渴三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因立果称。释曰。煖欲名冷者。热准于冷。冷热相翻义亦有欲。故此四种皆为意业。

疏。后四是受者。即苦乐忧喜。然圣教说受开合不同。或总名受即遍行数。或分为三。谓苦乐舍。唯识论云。领顺境相适悦身心。名为乐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或分为五。谓苦乐忧喜舍。唯识论云。诸适悦受五识相应但名为乐。意识相应若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根本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三静虑近分根本名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诸逼迫受五识相应但名为苦。意识俱者。有义唯忧逼迫心故。有义通二人。天中者但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三中苦乐各分二者。论云。适悦身心相各异故。由无分别有分别故。尤重轻微有差别故。四不苦不乐不分二者。论云。非逼非悦相无异故。

疏。此中思等下。问答拣滥。先问以前意中有觉观思惟。此中亦有思想等故。但思等下答。答意云。思等有二。一约体则扶持心王。同为业具。二约用与王相应同作业故。言故多从受境以辨者。释此为业之由。谓业中十句想即取境。寒等触境。苦等受境皆约境也。则此中思即审虑决定。前虽有觉观思惟多直语心故意业十中思即意业能造业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此上皆业眷属。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即其义也。若欲破可知。疏第七观佛言无漏戒等者。等取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从已转受名。广如十藏品。言及眷属无漏五蕴者。即色受等前无漏戒虽转五成。而各取一。以为其主故。今辨定慧等。同时心心所为眷属五蕴。

疏。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次一神通化现。即是化身。义兼万类之化。若依大乘唯说二身。法身即是徵破。所显故。

疏。今一一推徵者。疏文。有四。一正破。二引证。三遮难四结成。今初先一异门破。后和合成下因缘门破。二。故中论下。引证具证二义。先证一异初会已释。今疏文。有当重略释。言非阴者即阴不是如来。阴生灭故。不离阴者。离阴亦无如来无相知故。此彼不相在者。三如来不在阴中。四阴不在如来中。此二皆由不异故五阴属如来。谓阴如童僕故。云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结破也。

疏。阴合下证上因缘门。谓若缘合方生即无自性故。疏进退推求者。离阴别求为退。即阴合求为进。并皆不可故。知体寂。

疏。尚非是有者。第三遮难。难云。若尔应无如来便堕断见故。今遮云。邪见有二。谓有为浅。谓无为深。破汝浅邪。何堕深壑。皆中论文并如上引。

疏。是知真佛下。第四结成。法身显矣。疏第八观法中三。初通辨意。二然法有下释文。言谓不善不生者。谓约理则法本不生。约行则无不善可生故。净名经云。不善不生。善法不灭。余义可知。此六下约果。三今推徵下。后明观相。亦是一异因缘门破。从若以无法下遮救。救云。即此无合是真法矣。故今答云。岂当有耶。后又此举下。就文显意。

疏。第九观僧。且依小说者。大乘亦有四果故。言预流者。俱舍云。诸无漏道总名为流。初预此流故名预流。谓断见道烦恼尽忍智具足故。二一来者。欲界九品烦恼能润七生。已断六故次下当知。疏谓断三界见惑者。不同修惑分三界别一时断故。言十六心者。即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为十六心。谓观欲界苦。有苦法忍苦法智。观上二界名苦类忍苦类智。余三亦然故有十六。夫言见道见未曾见。道类忍中已见上苦故。第十六不名见道。便入修道。广说其相如回向品。疏欲界修惑分为九品者。亦俱舍文合其二处偈文。一云依十五心位建立众圣者。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断次三向二。断八地向三。次论云。次依修道类智时。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至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上皆二十三论。此下第二十四论云。已辨住果未断修惑。名为预流生极七返。今次应辨断位众圣。且应建立一来向果。颂曰。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释曰。初二句明家家。谓预流进断修惑。若三缘具转名家家。一由断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无漏根故。三由更受三二生故。颂中略无成根之言。以理合有略故不说。若断三品名受三生。若断四品名受二生。谓九品惑能润七生。且上上品惑能润两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合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既上三品能润四生故。断上三四生已损名受三生。更断中上一品复损一生故。断四品总损五生但受二生。故云三二生家家也。所以无断一二品惑名家家者。以得初果起大加行。必无断一二。不断第三。有死生者。亦无断五生家家者。由断五必断第六即证一来。无一品惑能障于果故。若无一品能障果者。何以有断八品未断第九而有死生。答第九一品。一者断竟得果。二者复超欲界故。此第九能障于果。六不超界故不障果。言家家者。家不一故家家有二。一天家家。或于欲天受三二生。二人家家。即于人中受三二生。后证圆寂故。已释上半。下半明其向果。既断六品得于一来。故断下五名趣向第二。论次名不还。云断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间。此即第三向断九不还果。释曰。有三缘具名为一间。上之二句即是二缘更有第三得无漏根。以为能治易故不说同前家家。以下三品共润一生。故断七八余第九在亦有一生。而为间隔故名一间。有一品惑不证不还。有一生在不证圆寂皆名一间。即此一间是不还向。九品全断更不还来生于欲界成不还果。罗汉向果在文可知。

疏。今此欲明下明不广之由。

疏。此中观意辨作意观察。就因缘门明无性性空疏况于入流无所入等。上总集八辈以明性空。今明一一皆不可得。即金刚般若经意。彼经佛问须菩提云。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下三果皆有此问答)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声色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二问斯陀含。答云。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三问阿那含。答云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四问阿罗汉。答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若我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释曰。此是第五胜中无慢住处中文。明四果人已舍慢故。此中大意皆明四圣心离见慢契第一义故不生念矣。初果初入圣流。不入尘境方名入流。若念得果入法尘矣。故不入尘则无念矣。下三果例知。今疏意云。合于八辈已显僧宝性空。况一一无念契真何有僧可依也。疏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亦是彼经次前之文。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释曰。今但用后释文。前之一段亦可证前观法。故具引之。谓一切圣人由证无为有浅深故而有差别。别同无为即无差矣。无为之中何有八辈凡圣相耶。故皆契性空矣。上一段经即证得法身住处文中。智相证得法身文也。疏第十观戒文。三初总明。二其中下别释。三料拣。今初。上来九门结观。于后独今此段先明实观。疏戒性如空等者。即法句经六度皆有偈文。布施云。说诸布施福。于中三事空究竟不可得。施福如野马。戒云。若说诸持戒无善无威仪。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忍云。若见嗔恚者。以忍为羁鞅。知嗔等阳焰。忍亦无所忍。精进云。若说诸精进为增上慢。说无增上慢者。无善无精进。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定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般若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见一以为一。结云若有闻斯法常修寂灭行。知行亦寂灭是则菩提道。释曰。今疏释戒但用戒文。而离破倒余者乃义引耳。疏不杂二乘心者。即涅槃文。是名持净戒等总结上文也。疏乞食四依之一者。四依。谓一长乞食。二粪扫衣。三冡间树下坐。四食腐烂药亦名四圣种。智论七十二云。又受戒法尽形寿着衲衣乞食。树下住服弊弃药。于四种中头陀已摄三事。若俱舍正理婆沙。前三所得食衣卧具喜足为三。四依有无药乃加药断乐修圣种所以不同者。智论意显先古四圣种。即是四依。婆沙等依新论师。除药加第四。以前三为道资缘。四为道体性。言圣种者。谓善故无漏故名圣。即此能生诸功德法。相续不断故名为种。故云乞食即四依之一。言四邪者。智论第四释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乞士。如经中说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坐食。有梵志名净目。问言汝食耶。答言食。净目言。下口食耶答言不。仰口食耶。答曰不。方口食耶。答曰不。维口食耶。答曰不。净目言。食有四种我今问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当为说。云何下口食。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穀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是名方口食。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有如是等不净活命者是名维口食。我不堕是四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净目闻已欢喜信解。舍利弗因为说法得须陀洹。五邪者。即智论二十二已见净行品。今更重举。一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者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者为利养故占相吉凶。及为人说。四者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自己所得利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为邪命。疏若依菩萨下。第三料拣。前列十事参大小乘。此方菩萨律仪阙故。于中有四。一总引二文彰大小异。弥勒羯磨唯请一师须归三宝。别有羯磨文等。二此上十境下。次出对会所以。以西天大小抗行寺居不杂。是故结云即如此方。谓依小乘受行大乘行。三又善戒经下。正示大小二相不同。言先受前之三戒者。彼经第五菩萨戒品云。在家出家戒有三种。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为利众生故行。释曰。此即三聚也。次云云何名戒。所谓七众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戒。七种戒者是净心趣菩萨戒。如世间人欲请于王。先当净治所居室宅。是七种戒俱是在家出家菩萨所受。菩萨戒者亦复如是俱是在家出家菩萨所受。释曰。上语七众通于男女等。今辨三戒唯约比丘。谓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此三以为菩萨戒前之方便也。彼经云。若言不具优婆塞戒。得沙弥戒无有是处。不具沙弥戒得比丘戒者。亦无有是处。不具如是三种戒。得菩萨戒亦无是处。譬如重楼四级。乃至不从三级。至第四者无有是处。释曰。以此故须先受三也。四故所观境下。结成本义。所观通大小者。依菩萨受亦是所观。依小乘受亦是所观。能观智唯实教大乘者。即相同性离相戒故。疏第四如是观下。辨观成之相者。即如实观成。此有二意今从后意标名言。望前寻伺即为观益者。前来作意观察十境故为寻伺。即念想观犹未除故。今念想观除故为前观之益。义同四加行中四寻伺四如实也。疏初六明三轮清净者。谓具离三轮。然准瑜伽第六。六度各有三轮不同。施三轮者。一施者。二受者。三施物。今皆离之戒离三轮者。离众生事时分别。忍离三轮者。离自他过失分别。进离三轮者。离众生高下事用分别。定离三轮者。离境界众生惑分别。般若离三轮者。离境界智众生分别。今言六句明三者。一即离众生。二三皆离事。言亦通不住前法者。以第三句通不住前众生及事。不住即离故。次三句三时门通是离时耳。兼释不取等言者。即以三时释上三句。不取等者等取不着不住。言以刹那不住过未分之者。刹那生时未生即未。已生即过故。云已未分之。影公云。如疾炎过锋奔流迳刃。刃上一毫亦为二分。故无现在故空寂也。以求现不得故。疏后二句以不迁理释成者。即肇公不迁论意。问明已用今复用之。疏文有四。一标。二此世下用论文释经。论云是为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斯。则物不相往来明矣。三是为因自昔灭下。以论意出经意。四以物各性住下。释不迁所以。上句即肇论所以。后性本空故。疏出所以亦是论意。如下云既无往返之微眹。复何物而可动哉。又云。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不迁。虽往而常静故住而不留矣。斯则即动即静之义。故前标云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但以正释。即言物各性住则唯前意。斯则假其性住破其迁流耳。疏有说。无作戒体体即是色者。即萨婆多宗也。有说。非色非心者。即昙无德宗义。依成实论立。疏今言为是色者。显非是色者。其为是之言此徵辞也。故双徵云为是色。为非是色。徵此二法俱不可得。应假答云。非是色亦非非色。今疏离斯二句便破两宗。上句破有宗。下句破德宗。今初显非是色正破色也。以其所立无表依表生。表色无表色者。即出有宗所立色为戒体文也。然俱舍界品立有无表色。有三师义。一杂心师云。表色有变碍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如树动时影必随动。论主难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无表依表生。表色无表色。如树影依树生树色影亦色。又难云。表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必随灭。树影依树生。树灭影亦灭。无表依表生。表灭无表灭。论主云。不然。如子堂牙。子依于父生。父灭子犹在。无表依表生表灭无表在(堂喻牙喻亦然)二云。五识所依大种变碍故无表业亦名为色。即有宗义。若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亦应名色。此难不齐。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依珠宝。眼识等五。依眼等根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意云。不应以眼等为增上缘之疎依难亲缘。故论主又破云。此影依树。光依宝言。且非扶顺毗婆沙义。彼宗影等显色极微。各自依止四大种故。论主又纵破云。设许影光依止树宝。而无表色不同彼依。彼许所依大种虽灭。而无表色不随灭故。三复有别释彼所难言。眼识等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根。或无变碍。谓无间意。无表所依则不如是。故前所难定为不齐。变碍名色理得成就。此即论主成第二师。故名第三。释曰上来三义但是二意。以其第三成第二故。虽有二义并依色成无表色义。故涅槃云。菩提王子意疑。比丘善心受戒。至恶无记应名失戒。故经问云。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佛言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释曰。此有两重问答之意。前答不失戒因。因无表故。后非异色因下。自释无表得色名因由。言非异色因者。明以色为因。不是异色之外别物为因。言不作异色因果者。明作色果也。不作异色之外别物之果。既以色为因与色作果故。无表戒得成色也。若将此文释不失戒。则成不知问答之本。余诸异义恐繁且止。然今疏意。但取彼立无表是色而为所破。不剋定彼无表色义。若取文同即杂心义。疏今明观意者。即破意也。执破观成。然此正破杂心。不同俱舍破意。彼破其立义不正。今破遣相显理耳。疏谓非色者显非非色者。破德宗意。彼立意云。非变碍故不可为色。非虑知故不可名心。即非色非心。不相应行摄。破意可知。疏虽空不碍涉有故。此释方便自在。即显虽无心于持犯。而七支皎净。三业无瑕摄善利人无不为矣。以前观空非断灭故。疏我不见一法非佛法者前已曾引。谓不毁不持法界平等。由此该融故有第九一具一切也。疏此中五喻者。疏文显指十忍。闇用净名文并可知。疏第二大段等者。此下义则深玄在文可见但当细寻更不繁举。其开发之发等后品当知。不由他悟含有三义如十住品。谓见夫心性性外皆他。自亦不存兼显以心为自心外为他。今自心不存岂心外取法。岂唯定之方寸等者。显自心为自。他人为他。前十住品从麁至细。今此以细况麁耳。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

言举初况后巧显深胜者。初发心位劣功德难思。后后位高德无涯矣。疏一三种发心之初者。起信论发趣道相中论云。略说发心有三种相。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今即第一故云三种中初。所以知是初者。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以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生十善。厌生死苦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等。或以大悲自能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次说发三种心已如十住品。又云。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等。二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经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能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三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中。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道利益众生不依文字。释曰。上已明三种发心。第三登地已上。第二从十行发回向心。以十行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法纯熟发回向心。从其因边名为解行。今非后二正与初心相应故。疏二十住之初拣余九住。彼名初发心住故。发亦二义。一发起上求心望后论发。二三德开发者。望前论发。从初信心始入佛法。即发趣求如来果位。寂照双流常观心性。功行既着至此开发。如发金藏见真金等。于中四意。初标。二能知下。示三德相。即下经文。三在于信位下。释开发义。言研穷者。从初信入寂照双流常观心性。精修诸度以此为因。豁然开悟是开发相。如发金藏了见分明。四故得下。仍前释于功德之义。疏三即以初心下。第三宗趣。于中二。一正释宗趣。二然住会下。拣异释。于中三。初正拣。二遮破。三结成。今初即安国意。然彼有二意。一云。此中三贤别说十地。十地一会总说十地故。其四会皆是十地。二者以此品中文义深奥同十地故。今疏一文一时双破。而正破初意。今是十住之会说初发心。是明信成就摄后二。自属第五六会何得浑和。若言别说合说略有四失。一令此经无三贤义。二令余经三贤虚设。三成此经文义杂乱。谓以地义名住行向故。四何不一天总别说耶。而历四天盖有所表。是知此说殊乖教理。故云住会发心定是信成就等。疏生如来家自约解说下。第二遮破。彼云。据文既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应是初地。况下经云以生如来广大家。能生三世一切诸佛家。永断一切诸疑网。尽除一切诸障碍。若非初地安得尔耶。岂有久习无明。才一发心便成大智。能知前际一切诸佛如来成等正觉。乃至涅槃。能信后际一切诸佛所有善根。能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即能振动一切世界等耶。若谓不作齐限而能尔者今何不发耶。已发何不能尔耶。以斯义理应知证发。释曰。此中彼释自有三段。一正立。二岂有久习下引文反质。三若谓不作下。纵破法性。今疏文中亦有三节。但通前二。今初通其第一正立。彼以有生家故名证发心。今拣生家不同故非证也。然彼引四句。今但通一。余例可知。且通生家。生家有六。如法界品。前十住内亦说生家。家言虽同而义有异。岂以解生同证生也。解生生菩提心家。证生生真如家故不同也。此义若成。其余皆成故。故不通余也。若通余三者既许解生。何得不能生三世佛家。断诸疑网除诸障碍。又彼初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最初建立是初地义。此义前品已曾广释故不通耳。疏若谓久习无明下。即第二通其引文反质。彼引四句今为两节通之。初通久习无明文可知也。后若谓云何下。三通知三世佛法。此即涅槃第六如来性品。南经即四依品云。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云何名为具烦恼性。若有人能受持禁戒。威仪具足建立正法。从佛所闻解其文义。转为他人分别宣说。所谓少欲多欲非道广说。如八大人觉。有犯罪人者教令发露忏悔灭除。善知菩萨方便所行秘密之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为菩萨不名为佛。释曰。远公亦詺为种性解行人。非是登地此初依人。既云具缚能知秘密。何言十住不能知耶。前义若成动刹何惑。其第三段纵破法性。文理易故疏不通之。意云。此中非独作无齐限便得尔也。亦久研穷方至此位。何得为此无理难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金刚般若疏

金刚般若经序 胡吉藏法师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斯乃...

说无垢称经疏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详夫。实际...

大般涅槃经集解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一(序经题) 皇帝为灵味寺释宝亮法...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至拘罗惧国,...

【注音版】金光明经空品

金光明经空品...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佛说五无反复经

佛说五无反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为世尊,...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什么叫如来

问: 什么叫如来? 慧律法师答: 如来就是佛,佛就是...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

受持楞严神咒,感得金刚藏王菩萨护持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

圣严法师《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