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始本无二绝二碍者。此有二意。一则众生本有佛智。是则本觉不碍始觉。如是而证名无碍智。二者断障显了则无烦恼所知二碍。

疏。合出经益物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释文。后然如来藏经等下引例释者。言九喻者。如来藏经具有九喻。一二不同余经。或有一二三四。多少不定故致等言。言如来藏经者。即如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成佛十年后方说之与大比丘百千人菩萨六十恒河沙云云。尔时世尊于栴檀重阁正坐三昧而现神变。有千叶莲华。大如车轮其数无量。色香具足而未开敷。一切华内皆有化佛。上昇虚空弥覆世界。犹如宝帐。一一莲华放无量光。一切莲华同时舒荣。佛神力故。须臾之间皆悉萎变。其诸华内一切化佛结跏趺坐。各放无数百千光明。于时此刹庄严殊特一切大众欢喜踊跃(云云)金刚慧菩萨问佛下。为答云。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一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华。见诸华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其萎华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灭除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成一切智(云云)每喻之后皆有偈文。二复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岩树中。无数群蜂围绕守护。时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随意食用。惠及近远。下取意合。蜜喻如来藏。蜂喻烦恼。人喻如来。除蜂喻说法除烦恼。三复次善男子。譬如粳粮。未离皮糩贫愚轻贱谓为可弃除荡既精当为御用。合云。糠喻烦恼。米喻如来知见说法除烦恼净一切智。于诸世间为最正觉。四复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经历年载真金不坏。而莫能知。有天眼者语众人言此不净中有真金宝。汝可出之随意受用。法合例知。五复次善男子。譬如贫家有珍宝藏。珍宝藏不能言我在于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流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无碍辩才为大施主。六复次善男子。譬如菴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穀-禾+卵]内。犹如果种在于核内。善男子。彼如来藏清净无极。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正等觉。七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诣他国。经游险路惧遭劫夺。裹以弊物令无识者。此人于道忽便命终。于是金像弃捐旷野。行人蹑迹咸谓不净。得天眼者见弊物中有真金像。即为出之一切礼敬。合有如来微妙宝藏。八复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贫贱丑陋。众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经历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合有如来宝藏。九复次善男子。譬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现燋黑内像不变。开模出像金色晃曜。合云有如来身众相具足。下校量功德。受持此经供养过去恒河沙现在诸佛。造恒河沙七宝台高十由旬。日日如是。乃至五十恒河沙七宝台供养恒河沙如来。不如有人喜乐菩提受持此经。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上之九喻。初莲华有佛喻与青莲在泥喻。大同小异。其金堕不净处与摩尼堕深厕中大同。彼阙此如金在于鑛。如蜜在山中。余多大同。而不次第者。此取圆意略举十耳。山中有蜜。又与尘中佛性小异。故略无之。又此引为顺圆融。自凡至圣具含诸义。故乱引之。若依佛性论具释九喻。虽不引如来藏经。而与此经喻次全同。各别有意。广如佛性论。别钞中已引。言余经或有一二三等者。涅槃胜鬘等经皆说。不能具引。金鑛之喻涅槃第十有文云。复次善男子。譬如金鑛淘炼滓秽。然后销鎔成金之后。价直无量。善男子。声闻缘觉菩萨亦尔。皆得成就同一佛性。何以故。除烦恼故如彼金鑛除诸滓秽。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无有差别。以其先闻如来蜜藏。后成佛时自然得知。如彼长者知乳一相。何以故。以断无量烦恼故。释曰。以是长者多牛[(壳-一)/牛]乳一色喻。复转以显故。第五经中有雪山甘药喻。全同淳蜜在岩喻。余有多喻不能具引。大价摩尼垢衣所缠者。即楞伽第二。疏当第五。经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演说。释曰。此中大慧引昔之说下。难同外道说我。佛下答不同外道故但是虚妄无有真实。如来说如来藏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等。余经所有可略言也。

疏。总结上来十喻等者。疏文有二。先结上十门以成未尽。

疏。故应更以下正释经文。由经云以如是等无量相知。如是指前等即等后。更明别义。此结有四。一无量。二无碍。三不可思。四广大。并遍上十及所不说。第五出现境界。

疏。正显分齐下疏文有三。初出体。二依初义下对前二义以辩来意。三由所缘下融上二义。疏后正显所缘下分二。先随文释。后若约二谛下义门料拣。第六出现之行前明分齐下文有二。先彰来意。后虽智海下通妨。谓有问言。行在因中今果满何有。释云。行虽无量总不出二。谓智与悲。智行已圆自利满故。而运即智之悲利他不息。若尔何以下文说真如行。答此即果之行。将说悲智无碍之行。故说真如行之本耳。

疏。真如之名言含法喻者。经云如真如前际不生等。即以真如喻佛行也。若佛行契如行即是如故即是法。

疏。过未非缘者。过去缘已谢未来缘未会。故曰非缘。由非缘故过去无可生。未来无可动。现在虽在缘中不与缘合。故云离缘。故回向中明。遍在三世不同三世。遍在一切而非一切。故缘虽起而湛然无起。

疏。若谓无量即是量故者。离量有无量故。故楞伽云。无心量之心量。我说为心量。谓以无心量而为是者。而还是心量耳。故心弥虚下上句明无量不碍量。终曰行句明量即无量。但涅槃云下引证。即第十一经。远公有二释。一云辩行所依谓如来先成之德。修习趣入亦可五行。是其教行显性成行。是如来。行显如来性以成行故。意云此一即是证行证性而成行故。第七出现菩提。

疏。圆行之果下明来意有二。上约真菩提辩来意。对缘造修下约应菩提以辩来意。

疏。二明体等者此引二论。二互相成。摄论第九智论第三。二智即根本后得。二断即断烦恼所知。此经圆宗故。通一切下。云得一切法量等三轮自他平等因果交彻。如是等义故通一切。

疏。三辩种类中二。先正辩后料拣。今初者。言夫如者。不二不异者。即弥勒章。下当辩意。涅槃云下智观等。六地已引。

疏。或分为五如大品等者。智论五十八云。一发心菩提。无量生死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名菩提。因中说果。二伏心菩提。断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三明心菩提。观三世诸佛法本末总别相。分别得诸法实相。谓般若波罗蜜。四出到菩提。于涅槃中得方便力故不着。若灭一切烦恼见一切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无上菩提坐道场断习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或具十如离世间品者。即五十九经十种成如来力为十菩提。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如来力。何等为十。所谓一超过一切众魔烦恼业。故成如来力。二具足一切菩萨行。游戏一切菩萨三昧门故成如来力。三具足一切菩萨广大禅定故。四圆满一切白净助道法故。五得一切法智慧光明善思惟分别故。六其身周遍一切世界故。七所出言音悉与一切众生心等故。八能以神力加持一切故。九与三世诸佛身语意业等无有异。于一念中了三世法故。十得善觉智三昧。具如来十力。所谓是处非处智力。乃至漏尽智力故。成如来力是为十。若诸菩萨具此十力。则名如来应正等觉。句句皆有成如来力言。此十菩提多同今经。

疏。唯十为圆下第二料拣先示别教。后三除前二下约同教门拣而收之。

疏。四明业用等者。以下科经有其十门。兼体相用。今唯辩用有其十耳。不出下文。

疏。离诸缘者。有观则有缘无缘则绝观。如海下释文以成上义。非无所了下成上观极于无观义。谓观智之极谓之无观。无彼分别取相之观。非无甚深无分别观。故引晋经解一切义合明二经。应云解一切义无所观察。若改为解义则圆足。译经之人见下文有知众生心故。此但明无观之义。

疏。既观念斯寂下。上明成智即无分别智。今明断障即断烦恼。

疏。无观是体下结成具三。无观是体者无念体也。照智是上无分别智。断即是向无惑习种。合为相者。谓寂照无二为菩提相。犹如明镜无心为体鉴照为用合为其相。亦即禅宗即体之用。自知即用之体恒寂。知寂不二为心之相也。

疏。二等同万法者。释经于法平等无有疑惑。即是下文三轮平等。

疏。上二已摄。摄论体者。初是实智。断烦恼障。二是权智。断所知障。故二句中已具二智二断体也。

疏。三一成一切成者。释经无二即是下文因果交彻。于中有二。一明生佛不二。即一成一切成故。下释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等。暗引净名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即菩提相于何不成。二明能所不二。即下释中皆同一性。又引净名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法即是所意即是能。良以心境同一性故。生佛亦然。此引净名。皆弥勒章。

疏。四总指前三体相寂灭者。释经无相。即是下文。体离亏盈下释云。成与不成常无增减。菩提非相非非相故。由寂灭故无有亏盈寂灭即是无相义也。故引净名。云灭诸相故释于寂灭。

疏。五即心行处灭者。释经无行。即是下文相无增减。故云湛然不迁耳。释云若无有相则无增减。

疏。六虽觉而常定者。释经无止。以不住定故。即是下文用该动寂。下释云。住善觉智三昧而现多身。由不住止故能动用。

疏。七有二义等者。释经无量。即是下文周于法界。此中有二下释亦二。一明一毛含于多佛周遍法界。即是此中初义。二云如来成正觉身究竟无生灭故。即第二义。

疏。八亦二义等者。释经无际。即是下文普遍诸心。下释亦二。一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即此竪无际畔。二下释云。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即第二意念念应即是化身。一得永常即是报身。心无初相下契同法界身。然此一句即起信论。论云。菩萨地尽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其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下云不离此心即冥符理义。然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自有二意。一者觉是能觉心是所觉。心是初相即业相是微细念。最初迷真不觉心动。今无此相故。二者觉心合明。谓正觉心起无能起相。故与理冥。若有起相不合理故。正此取意。故云心无初相冥符于理。义兼于前。以无细念故。无觉相由依法相。化身有始有终。报身有始无终。法身无始无终。今符于理报亦无始。故云始觉同本觉。无复始本之异。名究竟觉。故云无前际故则无始也。无终同于上句无后际耳。法报既融即体之应念念无断。三身融矣。

疏。九离边契中下释经远离二边住于中道。即是下文普遍诸心。下释云。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入不思议方便法门。疏文有二。先释离边。后释住中。今初。经云离边。未知何是。故举晋经。及取下释略举四种。以等一切染净约惑缚脱通惑业。有无通事理。一异约心境。何以有此。谓成菩提既离细念。妄惑尽矣。显现法身智慧纯净。若为此见未免是边。故上经云。若有见正觉解脱离诸漏不着一切世。彼非证道眼。今了于惑体性本空后无所净故离二边。又染净交彻故无住着。是曰离边。缚脱者谓昔常被惑业系缚流转无穷。今得菩提释然解脱。若为此见即是住边。菩提智了本自无缚。于何有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故得离耳。有无上言通事理者。若昔谓惑有今了惑空。昔谓心空今知妙有。又真乐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今日始知。空者妄苦。有者涅槃。若如是知并未离边。又烦恼业苦本有今无。菩提佛身本无今有等。皆三世有法。菩提之性不属三世故。三世有无皆是边摄。真智契理绝于三世故。离有无之二边等。一异有二。一者心境不了则二。契合则一。亦成于边。二者生佛有异今了一性亦名为边。今正觉了此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大智善见者如理巧安住故。离此边而言等者。谓断常来去生灭依正。离是二法皆称为边。又二与不二亦名为边。今一契菩提一切都寂。故云远离。

疏。不偏住着等下释住于中道。然通妨难生下契中。谓有难言。若离于边未免于边。有取舍故。故释云。不偏住着名曰离边。非见有边而可离也。谓不偏住染染性空故。性即净故。不偏住净。若无染则无净故。净相离故。同染性故。染净交彻安可住耶。智契此理故曰离边。故言非见有边。边即中故。复有难云。有边即有中边。既即中则无边矣。既无有边对何说中。故次答云无边无中方住中道。此有二意。一顺上答。谓诚如所言。无边无中故曰中道。若有中边非真中也。二者反上答。谓中道有二。一者相待则离边住中。二者绝相即边而中。相待而空则有边中。无边无中为真中矣。故相待绝待尚是相待。得意亡言言不尽矣。历上染净等一一皆然。

疏。十总显离言。释经出过一切文字言说。即是下文体相甚深。斯则上九寄言显深。今菩提离言显深。

疏。无所现有三义者。一无心现约止。二所现空约观。三无别体约止观契合。又一约心。二约境。三心境两冥。又一约智。二约理。三理智冥契。就第三义中。疏先正释。后自体显现故名为觉者通妨。谓有难言。若无别体何能普现众生心行。故答云。自体显现如珠有光自照珠体。珠体喻心光喻于智。心之体性即诸法性。照诸法时是自照耳。故引起信文甚分明。然论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家。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诸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释曰。

疏。但引中间以证自体显照。前后可知。故不广引。

疏。意轮等故何所疑哉。缘上标章云于法平等无有疑惑故。

疏。今初。有十三身下疏文有三。初略释文。二皆言量下别释量字。三是以圣人下结成玄旨。即肇公涅槃无名论通古中文。出前穷源中云非众生无以御三乘。非三乘无以成涅槃。然必先有众生后有涅槃。是则涅槃有始。有始必有终。而经云涅槃无始无终湛若虚空。则涅槃先有非复学而后成者也。释曰。此文以修得。难今涅槃有始终义。以涅槃无始终难其修得故通古。答云。无行名涅槃。至人空洞无像而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可离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効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同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太均。乃曰涅槃。释曰。彼虽明涅槃。亦以能证所证契合故物我一体。今虽约菩提亦取能所一体。故得用其文耳。

疏。今初八相之中下。疏文有四。初略消经文。二会净名。三对前拣异。四广徵释。疏此文正同下第二会净名。于中三。初正显同。二出彼经意。三正会释。今初。即菩萨品。弥勒为兜率天子说不退转地之行。净名难云。为从如生得授记耶。为从如灭得授记耶。若以如生得授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授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应授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释曰。今正释成正觉义。故但引菩提。若据经文云乃至入涅槃。则亦有亦当灭度之义故。今具引耳。

疏。弥勒示迷此旨下。第二出彼经意。既为补处何理不穷。寄于受屈以悟时听耳。言但谓理诘之言者。即是迷相。然迷有二意。一约弥勒受难。云一切同如而我独得授记。诚乖理也。故云理诘之言。二者弥勒不受难云。理虽一如行满得记。何得以理而难事耶。故云理诘。

疏。不知真得菩提实如所诘者。三正会释净名。非曰妄诘。真实菩提诚乃一得一切得耳。则受难不受难俱迷此理。若显不迷应对净名。实如所言。我已见生得记作佛入涅槃竟。

疏。又前章下三对前拣异。则前是普遍。此是广容。言一性平等反覆相成者。前章明平等此章明一性。故下释中皆同一性。由平等故唯是一性。由一性故何不等耶。故云相成疏。此中之成下。第四广徵释。先徵。后此是华严大节下释。于中二。先标示。后然诸众生下别释。即五教意兼人天为六。初人天乘。二小乘下二乘。三大乘下始教。四或说唯如来藏下终教。五更有下顿教。六若依此宗下圆教。于中四。一正释。二解妨。三结例四重释。

疏。若尔下二解妨。于中五。一申难。二若就众生下解释。此中意云。以理融通不可作理事别解。三若尔下以能难所。佛既了达何用化耶。四不如是知下释化之由。五如是化下结成真化。言无不化时即常化也。故引相续正成常恒。

疏。随门不同种种有异下第三结例。即类结余门。门虽有多且略分四。一约性。即一真法界。二约相。即无尽事法。三约性相交彻。显此二门不即不离。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约性门者。问体是佛不。答是若无碍应成四句。一是佛法性身无所不至故。经云。性空即是佛故。二非佛绝能所觉。为其性平等一真法界。非佛非众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身无自性故。四双非。性与无性双泯绝故。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世一切空。是则诸佛见。二就相门乃有二义。一情。二非情。真心随缘变能所故。然此二门各分染净。谓无明熏真如成染缘起。真如熏无明成净缘起。染成万类净至成佛。以修净缘断彼染缘。方得成佛。依此二义则生佛不同。于净缘中复有因果。因有纯杂果有依正。若约纯门随一菩萨尽未来际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约杂门。万行齐修尽未来际。若约因门尽未来际常是菩萨。若约果门尽未来际常是如来。经云。为众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觉。若双辩二门。尽未来际修因得果。若约双非。尽未来际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之二门双具悲智双融心境。第三性相交彻门中。曲有四门。一以性随相同第二门。二会相归性同第一门。三双存无碍具上二门。依此则悲智双运性相齐驱。寂照双流成大自在。四互夺双亡则性相俱绝。没同果海无成不成。第四以性融相门。相虽万差无不即性。性德包含全在相中。以性融相相如于性。令上诸门皆无障碍。因果交彻纯杂相融。事事相参重重无尽。今就性门四句之内。是即佛门不取余三。就相门中约有情门。是净非染是果非因。是一分义。非此所用。就交彻门。佛则性相双融。生则会相归性。今经正约第四以性融相。一成一切皆成。谓以佛之净性融生之染。以佛一性融生之多。令多染生随一真性。皆如于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会万类相融为佛体。无不皆成。故肇公云。会万物而成己者。其唯圣人乎。又云。故至人空洞无像物无非我。以佛之性融于物性。同佛皆成。以物之性融佛之相。故令三业等于万类。即今经意而非余门。故云随门不同。今是成佛门也。顿教多同约性四门。终教即同性相交彻。始教有二。一者幻有即空同会相归性。但唯心现多同第二。小乘人天皆同相门。由此有云无情成佛。是约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无情相。以无情相随性融同有情之性。故说无情有成佛义。若以无情不成佛义融情之相。亦得说言诸众生不成佛也。以成与不成情与无情无二性故。法界无限故。佛体普周故。色空无二故。法无定性故。十身圆融故。缘起相由故。生界无尽故。因果周遍故。远离断常故。万法虚融故。故说一成一切成也。非谓无情亦有觉性同情成佛。若许成佛此成则能修因。无情变情情变无情。便同邪见。余义具如前后广说。

疏。又此众生乃是像上之模者。四重释此是一义。前同佛心尘中经卷。下同第十普遍诸心。以见自成即见他成。同下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

疏。二释中先总释等者。此有三意。一云同一无性故得现成者。谓既无二性佛证一性得成佛故。生随一性皆成佛矣。二云妄性本虚生元是佛者。生自有妄见生非佛。佛了妄虚生何非佛。三真性叵得非今始成者。若有可得今得成佛。证性叵得佛非始成。佛非始成佛本是佛。佛之本佛何异生佛。是故一成一切皆成。亦可说言若一不成一切不成。同一性故。今是成佛门故。故一切皆成佛也。

疏。后释所无有十二句下。疏文有二。先消文后成对。前中言非独妄空真有等者。拣宗显别。妄空真有法相宗说。遍计是空圆成是有故。涅槃经说。生死是空涅槃不空。三论中云。妄说为有真谛空故。今十二句生即是妄。佛即是真。真妄俱非不应偏说。

疏。以性融相法界圆现者。示其正理生佛真妄皆是相异。融同真界故。说一成一切皆成。是以结云由此无性说成正觉。若有取成非真觉故。是故文云亦复无有成正觉性。

疏。又摄十二下二成对也。一能相所相对者。相为所相尽即能相。所相法体即。是有为不出染净。言相待有故者。释成无义。染待净有故无染相。净待染有故无净相。是故经云无相性也。言无尽性者。尽即能相。生灭染净全是有为。然生灭四相略有二种。一刹那尽云念念灭。以缘灭故显无灭性。二一期灭如烦恼性尽。以性空门显无灭义。二生灭对。凡则缘生故本不生。性净涅槃本来寂灭故不更灭。此对皆净名意。前约灭惑此约灭苦。由灭惑苦则菩提生。故今遣之。言约佛菩提非始生者。性净菩提非始修得。何有灭耶。三我非我对。以缘破我以我遣非我。言我尚不可得则非我。何可得。即不二法门。诸法实相中下以实相门双遣。上二即中论文。前已频引。四缘非缘对。众生是缘揽缘无性故无众生。非众生为非缘。缘尚不可得。非缘何可得。即相待破。五能证所证对。并因缘门双破能所。故上经云。知菩提性从缘起。入深法界无违逆。六合非合对。虚空无体不与物合。亦以因缘显无虚空。成正觉者能所契合。亦因缘门释无正觉。故一合相非一合相。疏物物无性下疏有二意。一由证无性故得成佛无性。即是大悲之体故得起悲二又只由下。由生不知佛证无性故化令知。

疏。是谓高而无上广不可极者。显高广义。此及下大包天地等。皆是肇公涅槃无名论位体中文。彼云。经言。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疏。初明一毛含多下。疏文有二。先总科所属。后此与下拣异。第八有三重拣。一约能现。前身为有分此毛为无分故。二又此下约所现拣。前通多类者。但言现身此云现佛故。三又前下约义相拣。前住体遍应者。即缘起相由门。由住缘起。一佛身体遍应一切。成多类故。一则如理下是法性融通门。法性如空有其二义。一则广大无所不包故。譬如虚空具含众象。二则体性周遍故。喻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一毛含多即广容义。遍法界毛即是普遍。是谓大包下一毛广容即大包天地。多身入毛即细入无间。

疏。是知坐菩提下举况显胜。有顶即是权教中说真成之处。鹿园即是八相化身转法之处。今于此成即周法界。此处转法轮即于法界无尽处转。疏此文正显佛菩提者。成上非约因人有性是佛性义。今说佛菩提。而言众生心有之者。即他果佛在我因人之心内耳。第八出现转大法轮。今初等者明转法轮。释曰。然法轮义广如别章。今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转相。今初。然俱舍论亦名梵轮。如来大梵之所转故。言法轮者。法即轨持。轮者如帝王轮。从喻得名。略有四义。一圆满义。具毂辐辋轴等体用周备故。二摧坏义。摧坏烦恼如摧未伏等。三镇遏义。已伏烦恼令势转远故。如镇已伏。四不定义。从见至修修。至无学。从自至他。他信至解。解至行果等。而言转者说也。故总释云。流演圆通名之为轮。自我之彼故名为转。若别说者。略有四义。转谓动也显也运也起也。动宣言教显扬妙理。运圣道于声前。起真智于言后。圆摧障恼名转法轮释曰。此四约教理行果。如其次第下出转体不出四故。出体转相在文具之。

疏。夫转法轮不出此五者。此五即是出体。亦是转相。且第二出体者。大小诸教有多差别。今以大乘学贯通诸说。体总有五。一轮自性。谓择法觉支正见正知等。通见修无学或取八圣道具轮辐毂辋故。正见思惟如毂。是根本故。正语业命说名为辐。由毂有故。正念动定说名为辋。摄录余故。二者法轮因。谓能生后圣道诸教闻思修等。诸经论中多说佛教为法轮故。三法轮眷属。圣道助伴五蕴诸法。四法轮境。圣道所缘四谛因缘三性等理。五法轮果。谓因道所证菩提涅槃无为等果。大乘法师收取五体。不出教理行果。意明二即是教四即是理。一三皆行五即是果。今经五句即摄此五。一能转心即是眷属。二即自性。三即第五。四即第二。五即第四。若以教理行果摄今五者。后三可知。初一是行。二所诠理。亦是行摄。三转约于见修等故。又此五句即是转相。第三转相者。瑜伽九十五说。由五种相转法轮者。当知名为善转法轮。一者世尊为菩萨时。为得所得所缘境界。二者为得所得方便。三者证得所应得。四皆自既得已以他相续。令于自证深生信解。五者令他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今经五句即摄彼五。一即第四令他信解。二即第二。三即第三。四即第五。五即第一。会释可知。但言所得方便者。即以三周正转见修无学。随其次第知见现观名得方便。瑜伽又说三周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也。然上出体与其转相皆大乘意。细寻二门多有相似。或应为一。彼是法相之所宗师。且顺于彼。以今一五摄彼二五。

疏。此五今皆即事契真者。拣实异权名数则同。意旨悬隔。

疏。二所转体即示劝证者。一示相转。二劝修转。三作证转。第一示相转者。诸佛世尊正证诸法。随何等器而指示之。如转四谛言此身是苦。业惑为集。此灭为灭。能灭为道。示因缘等真理妙智例皆同此。当尔之时生圣慧眼。由示依去来今世有差别故。如其次第得眼智明觉。此之一智总名为眼。有三行相名智明觉。非于四谛别起四智。由真见道唯一刹那。不同小乘上下别观。依诠证灭说通三世。非是灭谛通三世有。第二劝修转者。如说四谛云此是苦。汝当知。此是集。汝当断。此是灭。汝当证。此是道。汝当修。亦生眼智明觉。若转因缘真实法等例此可知。第三作证转者。如转四谛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亦生眼智明觉四行。转余例于此十二行。然其三转。尊者妙音八正为转。唯是见道。以憍陈那见道生时说名已转。若通相说。诸有圣道皆名法轮。显宗论说三转即是三道。谓初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无学道。如憍陈那名已转者已初转故。大乘法师意取彼义。若成实师初转生闻慧。次生思慧。后生修慧。无十二行。唯作一期行相。此言却通。以说陈如即得初果未经修道。何有初果第十六智。是修道故。又初虽示是苦集等。未劝知断何因成果。若示劝转已得果竟。何用引己而为证耶。是以见道通于三转。义却长也。况通诸法皆有示劝及与证耶。故今经中始成正觉演大华严。转一乘轮亦具三矣。大乘见道唯在初地。则彼地前应非始转法轮矣。若别配二道者。第二转者谓是有学。以其妙慧如实通达。我当于后犹有所作。应当遍知苦谛。应当永断集谛。应当作证灭谛。应当修习未修道谛。如是有四种行相。如前应知。第三转者。谓是无学。以得尽智无生智故。言所应作我皆已作。谓我已遍知未知苦谛。乃至广说。我已修习未修道谛。亦有四行例前可知。释曰。此即大乘诸师别配三转属于三道。而言证者。是彼自证。非佛证也。然今经文即是三转中道法轮。永离边见。亦具说于知断证修。即是大乘无作四谛已申转体。得果等四皆可虚求。

疏。是知其轮本来常清净者。即暗引净名宝积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此言古来多释。今取即事之真性净之理为法轮体也。故后四段明相用深广。则逈异余宗。为不坏相略引余释耳。

疏。岂同三乘但用佛声为法轮等耶者。拣实异权而言等者。就佛声中拣寻常言。如问晴雨安慰弟子等亦非法轮。唯取转法。又要令他断惑见理。方明法轮。今此乃至数重深玄。一则不论断不断等说即名轮。故经云如来所转妙法轮。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闻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见佛。二者寻常之言亦是法论。如来无有散乱声故言不虚发。如涅槃说。如来一切语言皆名转法轮故。三者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故。四者不拣声与非声。遍于法界皆法轮体。况复一多交彻相映融即。岂同三乘之法轮哉。第九出现涅槃。疏文分三。初来意。二彰大旨。三开章别释。今初。转化既周。蹑前起后。安住秘藏显真涅槃。为物示灭显应涅槃。文具二故。

疏。然大涅槃下第二总明大旨以显深玄。多用肇公涅槃无名论。有十演九折。十演者。谓一开宗。二位体。三超境。四妙存。五辩差。六会异。七明渐。八动寂。九通古。十玄得。九折者。一覈体。二徵出。三搜玄。四难差。五责异。六诘渐。七讥动。八穷源。九考得。开宗为初。次一折一演。折为有名之难。演即无名之答。共相研覈显无名旨。今多用者。亦显肇公凭此经故。今初。大旨多用开宗言。众圣归宗冥会之所者。总显深广包含无外。故论云。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谓三贤十圣必会其中。犹于百川朝宗于海。寂寥无为者显深。而广大悉备者显广。形名已下复拂深广之迹。眹者迹也兆也。论云。夫涅槃之为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故净名云。不可智知。不可识识矣。

疏。今以无名强名下第三开章别释。此句总明开意。涅槃二十一云。羝罗波夷名为食油虫。无有名字强立名字。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复如是。无有名字强立名字位体中云。有余无余者。盖是涅槃之外称。应物之假名耳。而存称谓者封名。志器像者耽形。名也。极于题目。形也尽于方圆。方圆有所不写。题目有所不传焉。可以名于无名。而形于无形者哉。则无名亦假。

疏。一释名者。若具梵云摩诃般涅槃那。具翻为大圆寂入。谓那即入义。应回在上。言正名为灭者。取其义类。乃有多方者。即生公释。远公同此。言多方者。或云不生。或云无作。或云无起。亦云无为。亦云无相。或云不灭。或云寂静。或曰安隐。或名解脱。皆是义翻。法华序品长行之中。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次即云佛灭度。后偈中又云。佛此夜灭度。明知古德正翻为灭。亦云灭度。超度四流故。

疏。总以义翻称为圆寂者。即唐三藏等在义周圆。疏而言大下先总后别。总以横竪释。如题中涅槃二十一云。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空。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槃。释曰。此即绝待当体受名。

疏。若约义开下别释。约三大释三大。虽通本有修成。欲分三异。性净约体。圆净约相用。约修成。兼含三身下对三大。亦有三入。若有那字。没在圆寂之中。今无那字。以般释入。梵语出息名为安那。梵言入息名为般那。那是息义。欲明此章具足真应三四涅槃。故对三大别释三入。性入即是清净涅槃。真入即是圆净涅槃。示入即方便净。远公上三约已证说。一就实论入。息妄归真从因趣果。二真应相对。辩入息化归真名入。三唯就应现舍有为道趣入无为。故名为入。

疏。若圆融无碍即大涅槃者。若不圆融三入各别法相宗故。

疏。二出体性者。疏文分二。一总显深玄。二别出体性。今初。先显体深。后体用无碍。初中妙绝常数者。即第十九演玄得中文。彼云何者。夫涅槃之道妙尽常数。融冶二仪涤荡万有。均天人同一异。内视不己见返听不我闻。未常有得未常无得。今取此言总叹深旨。

疏。恬怕希夷者。恬和怕静夷平也。亦开宗中言。彼云然则有无绝于内。称谓沦于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怕焉而泰。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而欲以有无题牓标其方域而语其神道者。不亦邈哉。

疏。虽逈出百非下明体用无碍。亦开宗中文。文云冥冥杳杳谁见谁晓。弥纶靡所不在。而独曳于有无之表。今反用之。

疏。今以义求下第二王出体性。然远公亦以三法为体。与此小别。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灭无常色获得常色等故择灭无为故。广如前说。亦非全要。不欲繁叙。

疏。言今以义求者。取其深义。三德为体则身智常住无不包含故。于中三。初正明。第二所以三者下出三所以。第三然此三种下融通无碍。二中有二。一翻对说三。二当体辩三。今初。前回向中释三回向。具对十义。今略有三翻。三杂染者。烦恼为般若。烦恼即菩提故。菩提即是涅槃之中般若德也。翻于结业以为解脱。翻苦依身。即是法身。心体离念本法身故。故三杂染即性净三德。二成三德者。般若是智解脱是断。法身是恩。法身兼应应物恩德。三成三身者。般若法门身法身。是法性身解脱为应化身。作用解脱亦解脱故。若真应对辩则有真实三德应化三德。应化三德一一别从真德而起。今从通义应身但解脱德摄。

疏。能证大智下第二当体明三。然荐福法师总有四释。先总释云。身是能证身。般若是智慧火。解脱则烦恼等灭。此三法合名证涅槃。言四义者。一云身是自受用身。余二即金刚心后智断二德。二云。身即法身法身即如如。摩诃般若即如如智。解脱即是一切余究竟尽故。法身为所证。般若为能证。解脱为离障。三又释云。身者即法性。有佛身义。作二所依故。有智慧义。遍照法界光明故。有解脱义。性离一切障故。此三亦不相离。彼自结云。此三释中。初顺经意欲明报身是常涅槃不灭身故。四又释云。身者色身四智为般若解脱。准前释曰。上之四解初约报身。二约法身。此二约真四通真应。三即约理为性净三德。今疏但举第二义者。欲显圆具。通因通果通真通应。应即常身。即法身故。应即是法。况自受用。自受用体。亦全法性。法身但约在缠。出缠异故。能证所证及与离障十地分得故。通因果故。举一义理无不收。疏然此三种下第三融通无碍。有法喻结。法中通因通果。理具此三即性净三德。能如是知即名字三德。依此修观即观行三德。初住分证如来究竟。直就出缠法身即具三故。成不别义。

疏。故此三法下结成涅槃。涅槃第二云。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弟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三点若并不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荐福释曰。若将喻类法喻文不足。以法云解脱之法亦非涅槃等。喻中应云。唯一一点不成伊也。以解脱等三有一一不成故。夫证涅槃须有能证身。须有智慧火烦恼等灭。此三法合名证涅槃。若唯身亦非涅槃。唯般若亦非涅槃唯解脱亦非涅槃。此三各别未有断证。亦非涅槃。喻别亦不成。若智者意四义各殊。东西曰横。南北曰纵。纵即竪也。谓若法身本有。次修般若后得解脱。则是纵义。以经生越世弥亘净秽故。如纵三点。不横者。三法异体同时如三列火。并乃合为一体。别乃各居一处。即但用一法。今摩诃般若亦非涅槃等。是合纵并。竪明此三曰纵。举一摄二曰并。故云般若非者。般若中已摄二故。三德若异亦非涅槃。即双合横别。一一异体即合于别。异体同时即合于横故。故上云三点若别不得成伊。已合横别也。亦可横即是并。对纵为横对别为并。故经但有三句于义成四。而总释云。今三俱不思议焉可纵。俱不思议焉可横。俱不思议焉可并。俱不思议焉可别。意云。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双照三一。焉可作一三等思。若作体一用别而明。尚未免于并别也。然有云。伊字如品字。有云。如倒品字。后义为正。由此见异。古德解义取舍不同。或一德在上二德在下。或二德在上一德在下。并不得意。西方伊字三点在上。天目之喻不可二目在一目上。如来恐人误作此解。故以天目转喻伊字。则不得定一二上下。但取不可纵横及并别耳。若定说言一上二上。非唯义理不得圆妙。致令二喻自互相违。谓梵字样者[(口*口)/口]。此西方伊字。三目之一当于眉间T36p0632_01.gif。此其状也。诸公何惑。言秘密者以深妙故。远公释云。昔隐不说故名秘密。权教所覆故复名藏。故下文云。十一部中所不说者名之为藏。又于其中包含诸德。亦名为藏。荐福释云。皆非二乘境界故名秘密。二贤皆是对昔显密。今明深妙当体秘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菩萨沙弥古吴 智旭 新疏 菩萨比丘...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一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真言门...

维摩经义疏

维摩经义疏卷第一 长安弘法寺沙门吉藏撰 玄义开为四门...

阿弥陀经疏

阿弥陀经疏 京兆慈恩寺基法师撰 窃闻,三宝之宝理超系...

佛说黑氏梵志经

佛说黑氏梵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

佛说漏分布经

佛说漏分布经(出《中阿含》令劫意) 后汉三藏安世高译...

大方广如来藏经

大方广如来藏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

【注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安忍波罗蜜多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安忍波罗蜜多品...

注华严法界观门

注华严法界观门序 唐绵州刺史裴休述 法界者。一切众生...

清珠集

清珠集 古灵山普光寺净愿社主释幻空堂 治兆 辑 自己...

佛说鸯崛髻经

佛说鸯崛髻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

【推荐】《十善业道经》漫画版

《十善业道经》漫画版...

跳脱轮回识因果

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问: 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

可以睡在床上默念佛号吗

问: 晚上难入睡,或半夜醒了,睡在床上默念佛号,这合...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