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四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六现前地。

疏。所以来者。来意有二。前约寄位及三学说。谓五寄声闻。六寄缘觉。从四地去皆属慧学。今亦对五以辩来意。慧与寄位名义相似。故合为一。

疏。又四地下。第二意约断障证如。以辩来意。四五六地同是顺忍。染净相带故举四地。四地出世唯净。五地见染可随。此地能亡染净而言观察。约加行说故。瑜伽下引证。论文有三。一明五地之德证。上能随胜于四地。二而未能下。明无六地之德证。上不能破染净之慢见。然有二意。一不如实观无染净故。二又由下多生厌故。三为令下正对五地不能故。此能来。

疏。十住论云。降魔事已者。生死涅槃即菩萨魔事。生死是凡夫行。涅槃是二乘行故。生公云。三界涂阻。二乘路险。五百由旬是菩萨恶道。甚难过矣。今超圣意亦越凡情。故能降之。又智论云。除诸法实相皆菩萨魔事。今证般若能契实相。故过魔事。

疏。多修无相此约地初下。释上论文。疏摄论下文三。初引论。次此释下会释。后无性下引彼释论。

疏。唯识名为下此文有三。初正释。二以观十平等故者。以经就论。三由斯下重引唯识明断二愚。疏本分下。即引本论正释。后执细染下。疏释论文会通唯识。疏第二正说。疏文有三。初总科。二亦初分下对前相摄。三今且依论下。正依论释。于中三。一对前料拣二释分名。三正释文。今初有三。初标胜相。二胜相云何者。疏假徵起。三谓第四下释显胜相。以四五六地皆治慢故。是以对之。远公云。四五六地同是顺忍。行相广同所以对之。亦有理在。若尔前之三地同是信忍。何不通对。七八九地同是无生忍。为难亦然。故依治慢通对诸地。下言渐细则显前麁故。此三地后后细于前前。论文具示三慢。而麁细相隐。今当示之。四治三地。众生我等依世间起。此慢最麁。五治四地身净慢。依出世起。故知渐细。六治五慢。双就世间及出世起。故为更细。疏。众生我慢等者。准四地果中治有四慢。一离众生我着。谓离我人众生寿命。二离法我着。谓蕴界处。三离解法慢。经云执着论云我知。四离正受慢。经云出没。论云离我修我所修等。今此但云众生我慢解法慢者。以四中初二是本。后二是所起。本及所起各举初一以摄一故。略无法慢及正受慢。余如四地广说。

疏。身净慢者。四地之中得出世智。修四念处名为身净。

疏。所治既细下。出初分为胜。今以上例后。则不住行及彼果分二皆胜也。

疏。染净慢者下。第二释分名。即当地能所治。于中三。初举所治。二辩能治。三通妨难。今初先正举染净。可知。后又十平等下解妨。先问后答。问有二句。展转而起下答当知。

疏。但约净说下答。此上一句双答前二。一者上问云十平等法。何有染净。故今答云。前十平等但约净法。谓三世佛法及七净故。二者上问云。前五地初取十胜相。以随如道而为能治。如岂染净。故今答云亦约净如以破前十净。同一如故。

疏。染相未亡对染说净亦名取净者。此通伏难。难云。前地观于净如。染慢许生何有净慢。故今答云。前所观如入观。则能出观随有犹见染相。染相既存。对染苦集。还生净相灭道之见。故有斯慢。虽有三重救难。染净之相皆存。

疏。今以十染净平等而为能治者。第二能治。此之一治。诸难都寂。谓既染净平等则异前地十净平等。二者染净既等。不唯但能观于净如。则双通二三之两救也。又多修无相出观少故。便为能治。疏下观缘起下解妨。上引前难后。今引后难前。缘起逆顺同前四谛染净相。故答云。五地初能入俗悟空未深。无相般若悟空方深。

疏。列中十句下。

疏。文有二。先别释后料拣。

疏。总云一切法者。经中有三。初一切法是平等。法体二无相是平等因。三平等是所成义。别中前七以无遣有。然其疏中解前七句。自有五意。一依论。总句是十二入。则别别句皆十二入。谓十二入体十。二入生等。二者通遣十二入。上三性之义初句遣遍计。故云此遣分别。分别古译遍计之名。次四染分净分俱遣依他。六七皆遗圆成。疏文自具三者。为破前地之慢。慢依四谛而起。初二遣苦故初云想。二云生者诸入苦果。次一遣集。以成是苦之因故。第四句遣灭。故云非灭惑方净。第五句遣道。故云谓道分别。六七亦遣灭。然四是灭惑名灭。六七即显灭理之灭。故皆云真如。四约进观。后位有十二缘观。前三遣染缘起体生即识等。七苦成即三烦恼二业故。次三遣净缘起。谓四遣无明灭行灭等。五遣能逆观之智六即所显真体。七双遣染净。染净平等故。五约五法。初一遣名及与妄想言分别故。次三遣相。染净皆相故。五遣正智无分别故。六七遣如如。以离取舍本来寂静故。然远公更有一意。谓约三空。初之一句遣分别想。即是空门。中间五句遣其名相。是无相门。末后一句遣取舍愿显无愿门。此与初地义同。初地以空门治分别。无相治相。无愿治取舍故。此非无理。疏以十句皆通三空。故不显之。但有五意耳。疏上之九句下。第二总相料拣。疏文有二。一明遣三会一。谓遣有遣无及俱有无会非有无之中道也。二又此不二则不坏有无下。重明第九成不坏义。能遣俱句及俱非句。即分为二初以不坏有无。成俱非义以遣俱句。后以不坏有无。成俱句义遣俱非句。今初先标不二。意云。若无有无将何不二。故涅槃云。若无一二云何说言非一非二。故不二义成于不坏。谓说空遣于有执下辩相。于中先明不坏以成俱非。此句明不坏空。而非相于空故空非空也。言说有为遣空迷者。此句明不坏有。而非存于有。故有非有也。故成俱非。次云有是不异空之有。空是不异有之空者。此二句显经不二成不坏义。次云无别空有而为二者。正遣俱也。

疏。又既不二亦不坏有无下。第二明不坏有无。以成俱句遣俱非也。上二句标。从则不异无之有是不有之有下。二显相。此句将不二立有。次云不异有之无是不无之无者。将不异立无也。是为由不二故不坏。不坏则空有双存。结云则遣俱非。疏斯乃四句下。结叹。谓上遣四句。又借俱非以遣俱句。非立俱非。今将俱句以遣俱非。非立俱也。虽遣四句不坏四句。存泯无碍故。结云百非四句诸见皆绝。然远公但有初段。遣三会一。彼云。此与涅槃十一空大同。彼亦用前八以空遣有。第九一空以有遣无。第十空空有无俱遣。彼处大空就空实以论。亦是一理。十一空义至下当明。

疏。第四辩行分齐。文中四。一略释经文。二彰忍数类。三会释经文。四彰忍差别。

疏。仁王下。第二彰忍数类。仁王五忍历位但成十四。璎珞加一五忍之相。辩差别中当影出之。

疏。今四五六皆得顺忍下。第三会释经文。由慢有麁细故。忍分三品。四地治众生我慢解法慢为麁。得下品忍。五地治身净慢次细。得中品忍此地治染净慢最细。得上品忍。故云治于细慢。故云明利。明无不鉴利无不破。然治由习增故。从下至上障由渐断故。从麁至细。言顺后无生者。顺忍有二义。一者顺法故。十忍品云。法有亦顺知。法无亦顺知。二者顺忍未证无生。随顺彼忍故。今约位说。前为后因正宜此释。由此地破相趣入真境故。顺上地无生忍。

疏。然约实位下。四彰忍差别。疏文亦三。初总明实寄不同。二寄位何以下。假问徵起。三谓若约空无我理下。辩差别相。于中有二。先明通相。后彰别相。前中通则初地明得。谓初地得无我。亦得名空平等理。亦可名为无生无我。即是空无生故。六地名空平等。亦可得名无生。无我空平等理。即是无生空无我故。七地已上得无生忍。亦可得名无我及空平等。以无生理即是无我及空平等。故名为通。

疏。今不得者下。彰其别相。则非唯初地未得此忍。而此六地亦未得之。以约分别无我与空及无生理。三相异故。文中二。先总标二。一约空下释有四门。即分四别。第一门中正开前。约理通义初显无我。言破性显空者。若人若法皆无性故空。此则义当信忍。举初摄后故云初地。

疏。今此地中破相趣寂名空平等者。岂唯无性相亦不存。故经文云无相无体故平等。非唯有相空相亦遣。方为真空平等理也。义当顺忍。举后摄前义该四五。

疏。若约证实下。当无生忍。举初摄后义该八九。而言证实反望者。上之二义。但破空性相故。今已证实反望性相本来常寂何俟破。竟方说无我及空平等。言斯理转深者。则上空平等中。亦合言斯义渐深。文略无耳。

疏。若约契本常寂下。即寂灭忍。举初该后。云十地后得。而言契本常寂者。前无生忍证实望相。则前所破与所证未同。今寂灭忍契所破常寂即所证故。故云最妙。

疏。二就行分别等者。此约生起名生。七地顿起何名无生。以起行皆遍无可新起。故云无生耳。

疏。三约空有者。亦是生起之生。不同前行随一行中有空有故。入观起空出观起有故。间起名生。七地常在观。而涉有不迷于空观空不碍于有。故称方便。更无出入之殊。故云无生。

疏。四约修分别者。此约生熟之生。生澁名生纯熟名不生。七地犹有功用。故名生澁。八地无功任运而进。故云纯熟。

疏。第二不住道行胜等者。先总科。后今初下别释。然总观心境。远公云。约初入心明不住道。从作是念下。就正住地明不住道。今但为标不取古释。

疏。由前观察随顺得至不住道者。故论经云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随顺得至。论释云。得至不住道行胜故。今经略无随顺得至之言。而言如是观已意则合有故。

疏。取论摄前释之。

疏。今初三中下。且释能观三悲。疏文有三。初正释文。二彰次第。三义门料拣。初中以虽同一切智观下。释论正释胜字。若无大悲即同二乘。今有故胜。然一切智观者。即大品经以声闻名一切智。菩萨名道种智。如来为一切种智。此则横对大小因果。分此三别不同。谓佛为一切智观三世流转者。将下经意。释论不舍过去现在未来之言。其厌离有为即下论。观名依大悲为首立此观故。而以大悲下。正释胜义。

疏。谓以道相智观下释论。即菩萨自智也。不唯但观三世。对上显胜。次遍了诸法下。当相辩胜。言了诸法者。若内若外有为无为无不知故。以此导下。明由智胜故悲成增上。

疏。谓以一切种智下释论。即如来智也。

疏。三悲为次下。第二彰次第。

疏。据论现文下。第三义门料拣。于中有三。初明二护。二明二利。三明不住。而文分二。先别明初门。后三门通例。今初二护自有二义。一按论文。由上文大悲为首者。不舍过去现在未来。即是智义。大悲摄故即是悲义。悲护小乘智护烦恼。后二但言一切法中智清净故。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明唯约智。疏既三俱下。第二通例观即烦恼护凡悲即护小。二护即具二利。有智故不住生死。有悲故不住涅槃。故三义具矣。

疏。前灭后生者。无明缘行。前缘已灭引起后故。若前不灭则堕常故。若后不生即是断故。无明缘行者。由前灭故后方得生。十二支皆然。自是一义释之。

疏。言染生净灭者。无明缘行行缘识等。即是染生。无明灭故行灭者。斯为净灭。下引杂集名染净观。又次经云。由着我故世间生为生。不着我者则无生处名灭。

疏。第二别明观相等者。疏文有三。初总显深广。二举经辩深。三依论科释。今初文三。初标举深旨。二引论略开。三融通无碍。今初疏云然缘起深义佛教所宗等者。自古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则宗于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缘。然老子虽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有因缘而非正因缘。言道生一者。道即虚无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谓虚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则虽有因缘。亦成自然之义耳。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故教说三世修因契果。非彼无因恶因故。楞伽经大慧白佛言。佛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说常不思议。何以异耶。佛言彼诸外道无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于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显。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法华亦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下经云。一切诸法因缘为本。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则真空中道亦因缘矣。若尔涅槃十六云。我观诸行悉皆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是故无常。则外道有因缘矣。释曰。此明外道在因缘内。执于缘相以为常住。是故破之言无常耳。今明教诠因缘妙理具常无常。岂得同耶。况复宗者。从多分说。所以因缘是所宗。尚不应致疑。

疏。乘智阶差浅深多种者。乘谓三乘五乘。三乘观缘已如上说。五乘人天亦以戒善为因缘矣。智谓智慧如下所引。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等。以大乘中既分因果故。智异小乘。言阶差者。复有二意。一则上结随乘智异。二如一菩提随观深浅。亦多阶级故云多种。

疏。龙树云因缘有二等者。第二引证略开。即十二门论文云。谓水土人工时节穀子为因缘。而芽得生。乳及酵煖人工为缘而酪得生。泥团轮绳陶师等缘而器得成。皆外因缘也。

疏。然外由内变下。第三融通无碍也。外诸器界。内识顿变增上之果。亦因自业故云内变。言本来相收者。内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义。则内收外託境生心。则末亦收内。若以法性为本。法性融通缘起相由。则尘包大身毛容刹土。是故合为一大缘起也。

疏。染净交彻义门非一下。当略示者。然瑜伽论云。缘起门云何。谓依八门缘起流转。一内识生门。二外缘成熟门。三有情世间生死门。四器世间成坏门。五食任持门。六自所作业增上势力受用随业所得爱非爱果门。七威势门。八清净门。释曰。然论不释义略可知。八清净即无明灭行灭等。七威势即势用。缘生无明缘行等。六自业所作即正是有支习气。五食任持。即四食不同随界通局。四器界可知。三有情拣外无情。二及外缘门如论说。一内识生。即名言习气。言下当略示者。非但门有其八义。亦无量散在经疏。随文释中及下释缘起竟处。总结十门之意。收十为五。乃至显四佛性融为大缘起等。义门既散。今且就内略示染净。一染缘起。二净缘起。三染净双融缘起。此三缘起各有四门。染中四者。一缘集一心门。二摄本从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依持门。第二净缘起亦四门者。一本有门。二修生门。三本有即修生门。四修生即本有门。第三染净双融。亦四门者。一翻染显净门。二以净应染门。三会染即净门。四染尽净泯门。以此诸门。及该内外无尽事理。并合为一无障无碍法界大缘起也。

疏。今经文内略显十重等者。第二举经显深。于中有二。先总科经文。文有十重以显无尽。后各有逆顺下。展转开显以辩难思。

疏。古人兼取彼果等者。疏意不美此释。亦不言非。故举古人不言去取。若依染净逆顺成四十重。三观历之成百二十。斯理然也。疏论三观者下。第三依论科释。于中二。先依论立观。后以论会经。前中有六。一列名二。初但观二谛下释相。皆以前三悲会之。三初一下。同二乘下会同大品二智。四故涅槃云下。以涅槃证成。涅槃开于二乘教行不同故。二乘异大品。合其理果是一。故合二乘。义皆符此故得并引。五前约为物下。释通妨难。为有问言。经是三悲论为三观。岂得引前。以成今说故为此通。六融此三观下。融通显胜。言三观一心者。即同空假中也。一人顿修非约乘分。言甚深般若者。般若有二。一者是共。如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等。法华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即共般若。此名为浅。今悲智双运。理事齐观故。其所发即是不共。为甚深般若矣。

疏。然论三观虽遍释经下。第二以论会经。于中有三。初标举。二别释三观开合。三二利分别。今初言与十门有开合者。如初观总束十门为三。则经开论合。而分第二一心所摄。前半为第一义。即经合论开。其第三观开初门。前半为染净分别观。后半属依止观。即经合论开。以八九二门为无始观。即经开论合。

疏。初一切智观下。第二别释三观开合中。初观有二。先正明。后所以分三下出所以。今初言十中初门者。即有支相续门。二摄第二门中之半者。即摄归一心。前半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是也。三摄余八门半者半即第二一心门中从如来于此分别演说下。及尽第十门。

疏。第二大悲随顺观中亦二。先正明。后出所以。今初。一观众生愚痴颠倒者。谓痴迷性相倒执我所故。二余处求解脱者。即谓凡夫愚痴颠倒常应于阿赖耶识中。及阿陀那识中。求其解脱。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故。第二一心门明唯一心。可于中求心外无法。

疏。三异道求解脱者。论云颠倒因此有四种。一冥性因。二自在因。三苦行因。四及无因。如次四门破之。一自业助成门明有支。各有二种。由业能生非由冥性。二不相舍离门。明以无明等为行等因。非由自在。三三道不断门。明业惑而为苦因。欲求脱苦当断业惑反修苦行。是起妄业计苦行。心即是烦恼。如是妄想宁是解脱因耶。四三际轮回门。谓既以前际二支是中际五支因。中际三支是后际二支因。何得言无因耶。

疏。四求异解脱摄后四门者。谓不识真解脱求三界苦等为解脱故。名之求异。真解脱者。有四种相。一离一切苦相。二无为相。三远离染相。四出世间相。此四即涅槃乐常净我故下。四段破之。一切第七三苦集成。但有妄苦而无真乐。二即第八因缘生灭无有常德。三即第九生灭系缚。但是染缚无有净德。四即第十随顺无所有尽。以顺有故非是出世。故无我德也。

疏。此之四门下。第二出四所以。亦拣四门之别相也。

疏。第三一切相智观中一染净分别观者。谓计我缘生为染。无我缘灭为净。二依止观摄初门。后半及第二门者。谓初门有二。佛子从后佛子明迷真起妄缘相。次第半门明依第一义。以不知故即起诸缘是为染依第二门明见第一义。诸缘转灭便为净依。三方便观者。即第三自业助成门。谓因缘有支各有二业。为起后方便。若灭前前则后后不生。是解脱方便。四因缘相观。即第四不相舍离门。谓有支无作故。既由前前令后后不断。助成后后则后后无性。何有前前能作。后后即以无作为缘之相。五入谛观者。即第五三道不断门。三道苦集谛故。逆观即灭道故。六力无力信入依止观者。即第六三际轮回门。谓此三际为因义边名为有力。为果义边名为无力。若约三际。前际于现五有力。于当二无力。中际爱等于当有力。于现无力。以斯三际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者。即第七三苦集成门。不如实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为信入。八无始观者。此有二意。一约俗说因缘为生灭之本。生死无际故因缘无始。二约真说。见法缘集无有本性可为依止。故名无始。摄八九门者。第八门因缘生灭。但一念缘生即是不生。故云无始。第九门随顺转故。而生非有本也。九种种观摄第十门者。即随顺无所有尽门。由随顺有故有欲色爱等之殊。故云种种。

疏。然其三观俱通二利下。第三二利分别。三观为三。第三观中先总。后于中下别明。言次二利他者。即六力无力及七增上慢。皆令他信入故。言初二通染净者。初门名染净分别故。次门迷为染依悟为净依故。

疏。列云一示染净相。二示染净依。

疏。后三唯观染者。以第三方便观一染法之因。自业助成故。上文云亦解脱方便者。约逆观说。本明染法。言二染法之缘者。即第四因缘相。观前约业亲能生后。故说为因。今约助成不相舍离故。说为缘言。后一就染观过者。以入谛观。正约顺观但苦集故。

疏。次二利他中等者。有力无力令凡信入。能所生义即增上慢非增上慢。令小信入。以微细行苦二乘不知故。

疏。初真谛观者。上释无始。虽通二义约真为正故。后俗谛观者有种种故。

疏。次正释文下。第三释文。于中有三。一总示释义。二指文分齐。三依论科释。今初云。并以三观释之。更无别理者。因古德总有四重。一直释经文。后方依论三观重释。不知直释名为何观。既别无观如何异论设有别观。又不出名。亦令论主释未尽理故。云但以三观释之更无别理。

疏。经之十段下。第二指文分齐。

疏。先依相谛下。第三依论科释。于中亦三。初依论正科。二此三若望十门下。总释三意。三今初成者下。正释经文。于中又三。初总出文意。二辩定所破。三方释文。初一可知。

疏。此是正破我执习气者。第二辩定所破。即唯识第八释外难颂。难云。若无外缘云何有情生死相续。故有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释曰。下取意释熏习气分名为习气。即是种子诸业。习气即罪等三业。二取习气总有四种。一相见。二名色。三心及心所。四本末。第八异熟名之为本。六识异熟名之为末。业是增上缘。二取因缘互相助成。故生死流转。此第一师义。第二师云。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下亦义引。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广如下明。名言习气前已频引。即下经云。于三界田中植心种子。言我执习气者下。具引论文。谓虚妄执我我所种子。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解云。然俱生我执通六七识。分别我执唯第六识。因我执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蕴种子。即名言熏习我执种子。令自他差别故。别立之故。有支我执皆增上缘。颂明二取习气即我执。名言取我我所。及取名言故皆名二取。释曰。今经破此我执。亦即俱舍颂说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以三际愚俱愚我故。如下三际轮回中释瑜伽论中亦遣三际愚惑。于我与俱舍同。又云遣三际愚遣内无知。若遣非情无知即遣我所故。今破二我以显二空。疏文中二句下。第三正释经文。于中有三。初略释经文。二举论经会释。三引论反徵。今初先正释。后此直顺下结成。今初言但是苦集者。世间受生即是妄苦。着我之心即是集因。言是灭道故者。若离此着即是道谛。则无生处即是灭谛。

疏。论经言下。二举论经会释。于中四。一举论经。二以我执下。以唯识意释成论经。唯识云。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故论云下。举本论自释。既言五道中所有生死。明是一一道中自他之身差别义耳。四若五道下。以业习气成上我执但令自他差别之义。谓业能令自他共有。若人若天苦乐六道。即有支习气。若我执习气亦二取摄。已如上辩。

疏。又论主反徵下。第三引论反徵。释于中三。初总标。二别徵释。三结成无我。

疏。初徵着我下。二别徵释中二句。先徵世间受生皆由着我。后徵若离此着则无生处今初于中二。先标举。后若第一义下。举论牒释。然论但云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着我之心即是第一义智。不应世间受身处生。

疏。有二释。一依百论纵夺势释。二依因明立量。以释前中数节论文。以为三段。兼疏有四。一初句按定。二次句纵立。三后句正徵。四何以着我下。即疏举经反质结破。但观向引论文。自分主客云何结破。然有二意。一结成纵破。纵其有我已成过故。举经反成。二着我既世间生。明知着我之心非第一义智。所着之我非第一义。明理无我矣。即夺破其我。

疏。此中应为立过下。第二依因明立量破。

疏。文已具。然总意云。谓第一义我是有法。凡应同圣是宗法。以我是持自性法。有彼凡应同圣宗中法。法与有法和合为宗。因云以有第一义中实我智故。同喻如生尽圣人。上三支已具。凡应同圣。此句合结应云生尽圣人有实智。生尽圣人是圣人。凡夫既有实我智同彼圣人。是圣人而言生尽者。遮不定过。若但云圣人。恐有难云。为如须陀洹七反受生之圣人耶。为如罗汉我生已尽之圣耶。故定取后句。大乘顿悟八地已上即同罗汉。渐悟初地许其生尽。从凡既同圣例成一过。凡应同圣是杂乱过。今无圣人是断灭过。

疏。次反徵。后句下此第二反徵若离此着则无生处。文中二。先标举。后又复下牒论解释。然论但云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若离着我则应常生世间。今疏亦有两重解释。文小异前而分为三。初以百论纵夺势释。二以因明立量以释。三举经双结反质以破。初中然准前论。亦应有三。而文稍略。兼疏为三。初按定所执。二若离此着我应常生世间。即以理正徵。三以不称实下。

疏。释论意。即同前第二反以纵立。而论含在前若离此着句中。谓第一义中实有于我以为真理。今离着我则不称理。同于凡夫违理妄执。斯则纵成。

疏。此中应为下。第二立量。破应云。第一义中实我是有法。圣应同凡是宗法。因云以有无我迷理倒惑故。同喻云如诸凡夫。则三支已具。疏云此结成圣应同凡。即合结也。应云。凡夫有倒惑。凡夫是凡夫。圣人有倒惑同彼凡夫。是凡夫成杂乱过。次云圣既同凡下。例结一过成断灭过。

疏。是以经云下。第三举经双结反质以破。言双结者。双结百论因明。结百论者。谓纵其有我圣应同凡为纵破。今离我不生明定无我。即是夺破。若结因明立量。但是纵成其过。是他比量今举经无我。则彼量不成。谓离我既不受生。则知第一义中定无有我。安有我智。故疏结云反显妄情定是过也。

疏。二过既成下。结成无我可知。

疏。第二倒惑起缘。即论明答下分四。一释答。二就文分三下总科。三今初然十二下。以义收束。四且依十二下正释经文。三中瑜伽对法。皆同为四。今依唯识第八。论文未尽下疏具之。然能所引皆在因中。能生所生因果对说故。唯识第八明十五依处。建立十因中。三习气依处。谓内外种未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谓能牵引远自果故。今取起种但名能引。其能所生即彼论云。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内外种已成熟位。即依此处立生起因。谓能生起近自果故。正当今文。爱取有三是已润故。

疏。此约二世下。会通经论。若准唯识。三世小乘。今桉下经具明二义。言生引互通者。无明行中有爱取有。爱取有中有无明行识等五果。即生老死俱是果位。并如下说。言且依十二者。以此经中次第行列故。又欲总收二世三世故。然就经文且合分五。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合辩余支。

疏。初至有无是无明支下。此段有五。一科经。二无智是痴。下略释。故论云。此示无明有爱。是二有支根本故。有爱即三有之爱也。亦同涅槃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二中间即有生老病死。三然依三世下。通难释成。应有难云既举二支为有支本。那得上判唯属无明故。为此通。初依三世。即俱舍云宿惑。谓无明则过去。若无明若爱皆名无明。二依二世即唯识文诸惑皆能发业。岂无爱耶。四唯取能发下。正出其体。即唯识初能引后。彼论具云。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释曰。即彼已下出行支体。下文方用故。引此无明体是见道全修道一分。五希常为有下。以论释经。论云。是中无智至有无者。希求常断余文疏释。疏初云不正思惟是行俱无明者。此有二意。一者为无明支通诸烦恼。已如前明。今取正起行时迷于行过。即行俱无明。非前发业无明支摄。

疏。涅槃说此为无明因亦无明摄者。第二意为无明支。要与行俱独头起者。非无明支。则此一句犹是无明。故下疏云蹑前起后。论经但云恒随邪念妄行邪道。邪念即是无明异名。故论云恒随邪念。示无明因。远公释云。明行用无明为因。言涅槃说者。即三十七经。南经三十三迦叶菩萨品。因说无明是一切诸漏根本。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来昔于十二部经说言不善思惟因缘生于贪欲瞋痴。今何因缘乃说无明。佛言善男子。如是二法互为因果。互相增长不善思惟生于无明。无明因缘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长诸烦恼者。皆悉名为烦恼因缘。亲近如是烦恼因缘。名为无明不善思惟。释曰。既互相生故即无明。瑜伽亦云。问若说无明。以不如理作意为因。何因缘故。于缘起教中不先说耶。答彼唯是不断因。非杂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杂染因说缘起教。无明自性是染污法。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无明。然由无明力所染污。又生杂染业。烦恼力之所熏发。业之初因。谓初缘起是故不说不如理作意。释曰。若瑜伽意。则前凡夫无智是起业无明不善思惟。非无明体不立为支。今明能生无明。亦无明摄。瑜伽剋体。此经从通言蹑前起后因果互举者。此中正明行支。即无明缘行故云蹑前起后。即举其因。前正说起业无明。即举其果。故云互举。若准涅槃。无明能生不善思惟。则知无明亦有因义。正为支体不可说因耳。

疏。次句就人彰过。

疏。文有四。一释经。二故初地下引证。既言颠倒相应。即是求有迷三界苦。谓为乐故。三反示菩萨胜义即是论释。四谓菩萨下。是疏释论。即唯识诸门分别中。第六有漏无漏门。谓有支皆是有漏。无漏非有支故。菩萨胜义即是无漏。亦是第十一学无学分别门故。彼论云。一切皆唯非学无学圣人者。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于后苦果不迷求故。故今疏文用彼论意。体虚不真故名妄行。菩萨善知故不名妄。

疏。若行涅槃下。是疏释论。

疏。以三业相应思造三行故者。总出业体。亦即唯识第八三性分别门。大乘三业皆思为体。动身之思名为身业。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思之当体即是意业三行。即经中三句。皆通三业则通色非色位。谓由下显三业相。然愚略有二。一迷异熟义愚。二迷真实义愚。初愚谓迷当报。不知善恶感当苦乐。故于现在恣情造恶。谓杀生等有三品故。成三涂因。如一地说。言及人天别报苦业者。五戒及下品十善。是人总报之业。前曾损他感诸根缺等。即是别报。曾决罚他亦招此报等。故为苦业。从然别必兼总下。释感别报。非属行支义故。唯识亦云。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以无明支于发业中。有能通发总别报者。有能但发总报之者。亦有但发别报之者。唯取初二。为无明支之所发起行支所摄。第三非是行支所摄故。疏拣云唯感别报非行支故。

疏。由迷真实义愚者。即第二愚。三界苦果业惑是集。即道理胜义故名真实。今谓苦为乐迷业是集。故起福行。八禅净业亦是此愚。

疏。次于下明识支。疏文有二。先附经略释。后即是所引下引证广释。于中三。一举他教。二会今经。三申今论。初中引二论一经。明所引宽狭。初引唯识。但取识种于中分四。一总明五种是所引支。二约为异熟下。别示五相。既云此五起无前后故不依次。而论具云。此中识种谓本识因。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释曰。三因即六处触受。

疏。已别配识支。即是第八识种。望当异熟亲因缘故。三因位难知下释通妨难。谓有难言。既无前后。何以先识后触受耶。故为此通。四五不离心下。会释经文。既有五种。何以但名植心种子故为此释。而有二意。一约总别云不离心。二约隐显兼会今疏。但名此段为识支故。识等五支皆通因果。识则显因隐果。四则显果隐因。后果但说生名色芽。不说识故。

疏。然唯识论下。第二会通集论。欲显不同。故举集论识通能所引。是彼所立正取业种。是出所以。以行熏心招当果识。故为识支。若尔识种何收故云名色名色宽故。

疏。缘起经说下。三会缘起经。于中三。初总举二业种识种下正辩所立。由业熏识招于当识故。以二种名为识支。业种能引识种所引。共为识支。三识种但是名色所依者。出彼难意结弹集论。言但是所依非名色体。依根本识。方说余识有羯剌蓝故。为果既尔为因亦然。

疏。今经意同缘起经说下。第二会今经。故双举行识出同之文。既言于诸行中植心种子。义当识支明通取二。疏论云此中下。第三申今论释。显心偏得种名。亦显此是因缘之义。

疏。次有漏有取下。疏文有三。初总显文意。二如初地下引证。彼经云。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起心意识种子。三有漏是爱下。别释经文。既举爱取种。未润时但名所引。爱取润竟故名能生。

疏。复起下辩名色支。疏中二。先释总句。后所谓下释别句。总中言现行名等皆生老死者。等取五果。谓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从初结生。直至于受诸增长位。总名为生。诸衰变位名之为老。蕴坏为死。不离此五。依三世说。现在五果即是过去生老死也。

疏。二为显前来下。此明二世一时。而辩能生所生支。于中有六。一略标举。二引论证成。三会通异解。四结成正义。五傍摄异门。六依文正释。今初有三。初标十因生于二果。二名色居初下通妨。谓有问言。若生二果应云生生老死。何言生名色芽。答云。为欲显于当来二果差别之相。次第说五故。识在于种故名色居初耳。三谓由前心等下。就经略辩下。别当具。疏故唯识下。第二引论证成。论文具云三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生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即指前也)复迷于外增上果愚(覆业无明也)缘境界受发起贪爱(即是爱支)缘爱复生欲等四取(即取支也)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即五果种)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今疏略引。但取合润成有义耳。

疏。瑜伽第十下。第三会通异解总有二文。皆唯识论暗通瑜伽。今显所引论名及次第耳。初唯说业种者。意云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名异熟果。识等五种虽正为因能生。无力正生果故。不得名有。故瑜伽次问云。何故不说自体为自体缘耶。答由彼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染不能增长。亦不损减是故不说。即斯意也。言如后段说者。后段经云取所起有漏业为有是也。

疏。三十八中下。即第二意唯取五种。意取因缘拣去业种增上缘故。

疏。实则总有八支下。第四结成正义。业种为一识等为五。则所润有六是有支体。爱取令润如水入芽能所合论故言有八。合八为有有无别体。故云假有。即唯识论诸门分别中假实分别论云十二有支九实三假。一已润六支合名有故。二即生死。三相位别立生死故。今当其一。

疏。若以十二下。第五傍摄异门。谓今世十因所依。即前世之二果故成十二。然生老死离识等五虽无别体。增长衰变相有异故。是假有故。故成十二。今文中无故云傍摄。

疏。且约有支文有六缘下。第六依文正解。上二句标。由上开二义。今废识生名色。但取有生于生故云且约有支。

疏。一业为田下。别释即是行种者。现行之业当念即谢。熏识为种是所润故。望所生果但为增上缘者。如田无种不能生故。疏二识为种者。此识为种以识等五未至现行。即名言种望于后世生死之果。是因缘故。故云亲因。此即自体缘起也。次如世下双喻上二。若无业因识不成种故。感苦乐唯善恶业。是故识种三习气中唯是名言非有支故。

疏。无明暗覆等者。释此一句分四。一举论释。二此则下释论意。三举例。四引他论。二中言等能发起者。即俱舍论等起之义。论云等起有二种因及缘刹那。如次第应知。名转名随转。释曰。初句标表无表色。等起有二种。次句分别。一因等起。二缘等起。发业前心名因等起。在先为因故。与业俱心名缘。刹那等起同刹那时故。下句立名。因等起心名转。转名为起。将作业时能引发故。刹那等起名为随转。谓随业转正作业时不相离故。解曰。今取业前无明即因等起也。故远为助。

疏。亦是举于前下。三引例。释即依三世为例。前世无明既具一切烦恼。今现在爱取之中。亦具诸惑故。

疏。准唯识下四引他论。此之无明亦是能润爱取所摄。前是发业无明。此是覆业无明故不同也。即迷外增上果愚者。出爱支中无明之相。亦唯识文如前已引。次又诸烦恼下。亦唯识文为成前义。又亦不局迷外增上故。唯识云。一切烦恼皆能润业。而润业位爱取力胜耳。次云。以约十因同一世者。十因同世必是生报之业。能发能润一处俱故。若远公意无明有四。一迷理无明。义通终始。二发业无明。在于行前。三覆业无明。此在行后识前。四受生无明与识同时。或在识后。望过去种子心识在于识后。望能生识与识同时。今是受生无明。

疏。论主指常求有无之爱。即是举例者故。论云常求有无爱水润故。明是指前。今云即是举例者。此中之爱不异无明支中爱故。亦即是前标中有漏者。前云有漏是爱有。取是取故。是此中爱支。次云以前有爱无明摄者。彼是无明中爱。即发业爱耳。今是润业之爱。故不同也。

疏。要数溉灌方生有芽者。故唯识云。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谓爱初名爱爱后名取。

疏。我语等取为我慢故者。即上论云缘爱后生故等四取。释曰。谓一欲取。二见取。三戒取。四我语取。今顺经中。我慢之言先举我语。以等余三。言欲取者。谓取五妙欲境故。瑜伽云。欲取云何。谓于诸欲所生贪欲。见取云何。谓除萨迦耶见。于所余见所有贪欲。戒禁取云何。谓于邪愿所有贪欲。我语取云何。谓于萨迦耶见所有贪欲。有人释云。戒谓恶戒禁谓狗牛等禁。我语谓内识依之说我故。有余师说。我见我慢名为我语。云何此二独名我语。由此二种说有我故。我非有故。说名我语。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愚昧无闻于异生类随假言说。起于我执。于中无我及与我所(云云)瑜伽云。欲取唯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

疏。六见网下疏文有二。先出见网之体。后令无漏下。出见网名意。网即是喻。已下种子复加土覆。恐有虫鸟。罗之以网则禽兽不能侵。今此已下生死之种。更罗见网则无漏鸟兽不能侵损。决定受生故。

疏。论总释云者。以论才释无明覆蔽故。常求有无爱水润故。竟便云如是住如是生心故。疏以此二句总显生名色芽。谓识为能住种业为所住地。爱取无明是住因缘故。云由无明爱令上识种安住业地。此释如是住。下云名色心生者。释如是生心。名色为所生心。上皆为能生。疏。却释我慢等者。言却释者。经有六句。方释前四慢。见未释便即总释。释总已竟更释慢见。故云却释。谓我是下。疏释论文。论次释见网等者。此中论文。具云我生不生如是等种种见网。余是疏释。

疏。如初地下引证。意云。初地从无明下有九句。经皆名邪见。今上六句。经文无明业识皆名见网。

疏。然上诸句下。释生名色芽中三。初结前生后。即是所生下。二立理合云生识故。引俱舍意识正结生蕴故。三今以前下。出称名色所以。所以有二。一约隐显故。二名色与识不相离故。前中亦二。一正明隐显。二出所以。今初五种但显心种。五现但显后四。五种得名望于五果。岂得五果而无识耶。故云略其总报。总报即第八识。大乘第八是识支体。余之七识名色支摄。故依于第八故云所依。

疏。欲显识生下。第二出隐显所以。所以有二。一欲显识缘名色故。若种现皆五。则识缘名色不成。二复欲显下显通种现。通种异小。通现异于唯识之义。

疏。然名色下。第二名色与识不相离故。如二束芦。先正明后故初地下引证。总引三文。一引前经但云苦芽不局名色。二引论释既名色共阿赖耶生。则知名色依现行识。三即此后文下。引后文证次下当释。以此三文。即知此中具于二支隐于识支显名色耳。

疏。次名色增长下。疏文有二。先总指。后然此一段下。出指所以。以此段中未欲显相故。

疏。下句拣邪因者。以我为因是邪因故。此卫世意。彼以神我为作者故。若僧佉师。则以冥性而为作者。我是知者而非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四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唐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以。...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释元晓选 将申两卷经旨。略开四门分...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 昔者圭峯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

第一义法胜经

第一义法胜经翻译之记 夫爱法者必深善根。《涅槃经》...

佛说自誓三昧经

佛说自誓三昧经(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 后汉安息三...

【注音版】印光大师《德育启蒙》

印光大师《德育启蒙》...

中阴经

中阴经卷上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

梵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梵飜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炖煌出 S. 700]...

佛说治意经

佛说治意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

佛说五大施经

佛说五大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

【注音版】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阿弥陀经疏钞问辩

《疏钞》既出,有不惬者,致辞诘难。其可从者,忻然从...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

修止观是对治你的习气

我们住在这个山上,看到很多众生的相貌,有时候把佛法...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用智慧水去灌溉这个愿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

大安法师:佛弟子是否不应该做占卜预测等事

问: 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禅宗智慧为什么对管理...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