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四相即门。于中有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无己体也。同他。他有体也。亦如事理无碍文中。废波同湿等。摄他同己。即他无体己有体也。

疏。一多相即溷无障碍。解行境别六句同前者。二句数料拣也。于中初句结前。含于四句。应云一者一即多。二者多即一。三者亦一即多。亦多即一。合上二故。故三句皆是一多相即。四非一即多。非多即一。亦由一多相即互相夺故。谓由一即多故非多即一。由多即一故非一即多。成俱泯句。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并明照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言亡虑绝故。疏云解行境别。即下二句。然约同一类。法即有一多相望。如一华叶望诸叶等。若约异类。谓华望刹等。例此可知。复应例前亦有四句。谓一者一即一。二者一即一切。三一切即一。四一切即一切。以今但约一华故。略不言。故下结例。该一切法明具四也。或应有六。此四句后有解行境故。复或有六。谓前四句。后加一即多。一多即一多故。复应成八。加多一即一。多一即多。以并不出前四句故。故不例耳。多一既尔。大小长短等。一一相即例知。然刊定记。将相即门拣异同体成即德故云相即。据此彼相望同体相即。约此体即是一切法故。若尔则是託事显法门。今疏正意。但以相即门。摄同体成即。同体成。但是一即多耳。疏下云下。三引证。即十住品长行文。若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既言展转成者。即异体异类相望也。不思议法品云。诸佛知一切佛语。即一佛语。此同类相即也。初发心品云。以发心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乃至云真实智慧等者。此显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经云。弥勒告大众言。诸仁者。余诸菩萨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乃能亲近诸佛菩萨。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此则行位。皆相即也。又如菩萨曾不分身。即遍一切。亦一即多也。

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中。疏文分四。一正释。二句数。三引证。四喻显。初中华能摄彼等者。亦蹑前起。由上言摄他同己故。若摄他他现。即相入门。若摄他他尽。乃相即门。若摄他他不尽不现。即隐显门。如前列名中已会。故至相十玄云。犹如十钱一摄十时。一即名显。二三至十即名为隐。亦如见此不见彼。彼名隐此名显。亦如一人身上六亲。互望虽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杂乱。由此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名秘密俱成。疏。显显不俱等者。以显俱则无隐。隐俱则无显故不得具。然隐显同时。故得俱成。隐显无碍。故云秘密。

疏。全摄俱泯存亡俱成者。二句数料拣。全摄即初二句。此全摄彼。即此显彼隐为一句。彼全摄此即彼显此隐。为第二句。俱成者第三句。谓此正摄彼时。不妨彼摄此故。则亦隐亦显。泯者。即第四句。此摄彼为显时。即是彼摄此故非显。则显泯也。彼摄此为隐时。即是此摄彼故非隐。则隐泯也。故是非隐非显存者。四句皆成。是解境。亡者。五句并绝。即是行境。言俱成者。总结上六句也。疏下云东方入正定下。引证。东方入正受为显。西方从定起为隐。以此但见入定不见起故。古十玄亦云。于眼根中入正定即是显。于色尘中三昧起即是隐。例上可知。疏如八日月等者。四以喻明。即取明处为显。暗处为隐。而必同时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显月晦日唯隐。又暗处非无明。明处非无暗。但明显处暗隐。暗显处明隐。亦得云隐显俱成。亦如夜摩偈云。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在天宫。则见处为显。不见处为隐。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佛身其量八肘。或见佛身其量九肘。乃至见佛身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量。则见七肘时七肘显。余量皆隐也。余显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释曰。见大则大显小隐。见小则小显大隐。而不增减。则是秘密俱成。余一切法。类可知也。摩耶夫人云。于此一处。为菩萨母三千世界。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处住。非多处住。亦隐显义。此处为母。此显彼隐等。非一处住。即是一隐。例有多显。非多处住。即是多隐。例有一显。亦是双夺俱泯之句。非隐非显秘密之义。然若约智幻。即业用门。约极位成。即德相门。

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于中分二。先正明。后引证。前中炳然齐现者。炳然者明也。如瑠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顿见。然微细言。总有三义。一约所含微细。犹如芥瓶。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故。以毛据称性。即如瑠璃之瓶。刹约存相。故如芥子在内。二约能含微细。以一毛一尘。即能含故。如下引证。三约难知微细。微尘不大。刹亦不小。而能广容。即难知义。一能含多即曰相容。又法法皆尔。故云相容。一多不坏。故云安立。疏下云。于一尘中下。引证。略引二文。初即晋经。又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诸如来者。第十回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即其文也。然此二文。正唯德相。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刹等。即业用门。又德云比丘云。住微细念佛门。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通于德相业用。第九回向云。彼菩萨于一念中。现一切众生各不可说念心。即业用门。十微细趣中。通于德相业用。然刊定记。开此微细以成二门。第三名相在德。第九名微细德。而自拣云。此不同前相在之义。彼约别体别德。相望相在。此但当法即具一切。炳然齐着。若尔此中一切法。为是法界中有法耶。为一法中别自有耶。若是法界中法。则同相在。若是别有。为示为真。示则复是业用门收。以彼立业用德相别故。德相之中则无微细。若是真者。何异同时具足相应门耶。故彼自释微细门云。此门亦可名为普门。七十一中寂静音海夜神。谓善财言。此解脱者。即是普门。于一事中普见一切诸神变故。既言普门。即同同时具足相应门也。若言唯摄同类一切法者。如十微细中八相之中。一一各具余之七相。岂要同类。况一尘中一切诸法旷然安住。明知相在。即是微细。是故古德有相容言。设此不摄。即是相入门中所收。如前已会。故知新立多有相滥。设有小异。皆本门收之。十门即足。

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疏文分四。一正释其相。二以喻释名。三引文证成。四重以喻显。今初。一华一尘以称性故。能摄一切。余尘余法亦皆称性。何有一法而不摄耶。应以尘对余尘。以辩重重欲令易见。且以一尘望余尘说。谓一尘之内所含诸刹。彼所含刹亦揽尘成。此能成尘亦须称性。尘既称性亦须含刹。第二重内所含诸刹亦揽尘成。尘复称性亦须含刹。第三重尘含第四重刹。第四重尘含第五重刹。重重尘成重重称性。无穷无尽犹如镜灯。故下疏文。重举镜灯以喻帝网。令于常情见近知远。疏如天帝下。以喻释名。十门唯此从喻受名。若就法立。应名重现无尽门。一珠之内顿现万象。如一尘内顿现诸法。但是一重一珠现于多珠。方成重重之义。珠皆明净如尘称性。一珠现于多珠。犹如一尘现多刹尘。所现珠影复能现影。如尘内刹尘。复现刹。重重影明。重重互现。故至无尽。疏下文云。如因陀罗网世界者。三引证。即是初地承事愿中文云。又发大愿。愿一切世界广大无量。麁细乱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来若去。如帝网差别。十方无量种种不同。智皆明了。现前知见。论释云。如帝网差别者。即真实义相。意明常称实理。故不可尽。又阿僧祇品云。一尘中刹不可说。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说诸佛刹。一念碎尘不可说。念念碎尘悉亦然。尽不可说劫恒尔。此尘有刹不可说。此刹为尘说更难等。不思议法品云。诸佛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第十云。诸佛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罗网差别。尽无有余等。此约德相。若约业用。普贤三昧品云。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此亦重重义。然刊定记。于此开出第七具足无尽德。谓一一自体皆无穷尽。如水中纹。此不同帝网互在重重。但就当体即具无尽耳。又亦不同微细。微细约一中多法齐现。此约一一即无穷尽。妙严品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又云。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十住颂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有尽。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心。六十五说。具足优婆夷。于一小器之中。出一切资具饮食等。毕竟无尽然不减少。彼自释云。此明体德自在。非约解脱等业用。古德所以不开者。一重无尽。与重重互望无尽。同无尽故。若微细顿现。现于法界。法界无尽故微细亦无尽。纵出生无尽亦不出法界。若细分别非无小异。统其大意。但取无尽。故依古德不分为二。疏亦如下。四重以喻显。以重现之理深远难测。帝网之喻世不见形。故以近事。以况远旨。

第八託事显法生解门。疏文有三。初正释次拣滥。三引证。今初。既言即是无尽法界。明知即是事事无碍。古立第七具足无尽。不异于此。

疏。非是託此别有所表者。二拣滥。谓拣余教以事表义。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无尽德。从无尽因之所生故。

疏。下文云。此华盖等者。三引证也。即昇兜率天宫品中。彼有三段。文含四义。谓初一段。文有十句。明于多因以成多果。谓併列多因复说多果。故经云。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先住兜率宫诸菩萨众。以从超过三界法所生。离诸烦恼行所生。周遍无碍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无量广大智所生。坚固清净信所生。增长不思议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变化所成就。供养佛心之所现。无作法门之所印。释曰。此上併出因也。下云。出过诸天诸供养具。供养于佛者。即说多果也。次八句一因成一果。经云。以从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佛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乃至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宝宫殿。既以无生忍唯生于衣等。故云。一因唯生一果。后有九句。一因成多果。谓但举无生为因。总生诸果故。经云。无着善根无生善根所生。一切宝莲华云。一切坚固香云。一切无边色华云等九云故。应有多因成一果。摄在初段。谓以多因一一成故。谓共成一盖。共成一衣等。今约多因成一果时。则随一衣则是盖等。以其多因别别所成。并在一衣上故。故随一事即是无尽法界。况此一事皆是称性故。皆即是无尽法界。但随一义。以名目之如显可重圆明之义。即名为宝。若云自在即称为王。若为润益即名云等。故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无分别智等。皆其事也。故一一事即具无尽之法故。故立具足无尽之德。不出于此。

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疏中三。初正释。次引证。后拣滥。今初。三世区分。名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异成。而疏文中。但作十世言三世各三等者。取意以立。即离世间品意。文云。菩萨有十种说三世。何等为十。所谓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又三世一念。总成十世。上言无尽即是未来未来。欲彰无穷故云无尽。现在平等即现在现在。以可目覩。例同过未。故云平等。不言一念。亦名九世。摄归一念。故云十世。然若依旧解。如以五日而为九世。初一二三为过去三世。中二三四为现在三世。后三四五为未来三世。义当正在第三日。前望取二。后望取二。故有五日。成三三世义。似进无九世之体退过三世之数。今但用三世互为缘起。便成九世。不离一念故为十世。谓如因过未而有现在。则现在中已有过未。法从因出不异因故。余二因二例此可知。即中论时品。破于执时立无穷过。今无所执。故以其过成称性缘起。广如离世间品。疏文释之。

疏。以时无别体下。出十世融通所以。如见华开知是芳春。茂盛结果知是朱夏。凋落为秋收藏为冬。皆因于物知四时也。

疏。晋经下引证。引晋经不释者。以文显故等者。等取次半云。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即当今经普贤行品。如下所引。

疏。普贤行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等者。等取下半云三世互相见。一一皆明了。即同向引晋经偈也。此偈前文复有偈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

疏。无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无量劫。即晋经初发心功德品。今经云。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而言等者。等取余经。若此之类皆可引证。如十地品第十地云。菩萨知种种入劫智。所谓一切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云。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等。

疏。时无别体故不别立。以为所依者。三拣滥也。以刊定记不取十世以为玄门。意云。以时是所依体事十中之一。若长劫入短劫等。即相入门耳。若云长劫即短劫。即相即门。故知十世非别玄门。斯亦有理。古意以余十对有体可得。得为所依。时依法有。无别自体。何能与他为所依耶。又缘外道计时为常故不存之以为体事。是故依古别立玄门。

第十主伴圆明具德门。

疏。文分三。初正明。二引证。三重以例释。今初。理无孤起者。即主伴所由。疏下云此华即有下。二引证。即十地受位处文。文云。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现。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下广叹德竟云。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即华眷属。又现相品中。佛眉间出胜音菩萨。与无量诸眷属俱时而出。即入眷属。佛放眉间光明。无量百千亿光明以为眷属。即光明眷属。又法界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即法眷属。故随一一皆有眷属。若以余经望此。但为眷属。不为主伴。今言眷属者。约当经中事以为眷属。眷属即伴。故证主伴。疏。又如一方为主下。亦是义。引经文约方。明主伴如此方法慧菩萨说十住时。余方菩萨皆悉来证言。我等佛所亦说此法。文句义理与此无别。即主伴义。

疏。是故主主伴伴下。三重以例释。谓此方法慧为主之时。不得为伴。十方法慧为伴之时。不得为主。故此为主时。不得与彼为主相见。彼为主时。此须为伴。故亦不得见此为主。故云。主主伴伴各不相见。言主伴伴主则得相见者。此方为主。与彼方为伴相见。此方为伴。即与彼方为主相见。若主伴义成。则圆明具德。余如教迹钞说。

疏。举华既尔下。第三结例成益。于中二。先举一例。余后结劝修益。前中文有四节。初以华例事。二以事例余所依。三以所依例能依门。四结成重重以至无尽。今初又二。先正明。以华事例于余事。故云举华既尔。一尘等事亦然。后如此事华既带同时下。类结成门。谓上广说十门唯约事说。谓华事上说。一切事同时具足。事广狭无碍。事一多相容。事一多相即乃至主伴。故云此事华既带同时具足等十义。后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者。谓事上有教义同时具足。教义广狭。教义一多。教义相即。乃至教义主伴。复为二十也。一境智同时具足。广狭相容乃至主伴。复为三十也。三行位同时具足。广狭乃至主伴。复为四十。四因果同时具足相应等。复为五十。五依正。六体用。七人法。八逆顺。九感应。各有同时等。添为百门。故云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

疏。事法既尔下。第二以事所依。例余所依教等九。谓事法既有百门。二教义为百门。三境智为百门。乃至感应皆具百门。故有千门。

疏。如教义等有此千门下。第三以所依法。例能依玄门。亦成千门。谓前以所依体事为首。今以能依玄门为首。谓同时门中。具同时教义。同时事理。同时境智。乃至同时感应。故有十门。同时门中具广狭等。其广狭等。有广狭教义等。故成百门。二广狭具百例同时耳。三相容门具百。四相即门具百。乃至第十主伴门具百。故成千门。然其后千不异前千。但互举为首而成异耳。又前分总别。则同时门中具下九门。下之九门不具同时。今约不相离说。故得九门例前同时。亦具九门。成二千门。

疏。若重重取之亦至无尽者。四结成无尽。言重重取者。谓如初一门中具十。十中取一。此一亦须具十具百具千。以不相离故。如一既尔。千门各十义类亦然。则具十千。十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十千。如一千钱共为缘起。一钱为首。则具一千。余亦如是。则有千千。千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无尽。又重重者。一事之中有多事故。一境之中亦有多境。一智之中复有多智等。更相涉入亦无尽也。

疏。于此十门下。第二结劝修益。以是德相无尽法门。唯普眼境界上智能入。故当勤修必成大益。

第二德用所因。疏文分三。初问答总明。二初唯心下。随门别释。三由上十因下。总结所属。初中有四。一标举章门。二问有何因缘下。假问生起。三答因广难陈下列数总答。四十中随一下。总相会通。于中有三。初总标功能。次十中前六下。料拣差别。谓前十玄门则通德相业用。今出所以。则有通局耳。三从前十门下。会通德用。遮其异释。谓由刊定记。别立德相业用二种十玄故。今通之。明但一重自含德用不须分二。于中有二。先别明。后结成。前中亦二。先以互通释非两别。后通染净辨二双融。今初。先两句标。后约佛下。释。谓佛体上之用。即德相故。如有音声词辩之用。即是德者相故。若令众生见于即入无有障碍。故相名用。

疏。即用之相下。第二会通染净辩二双融。亦由刊定立二别云。德相纯净。业用通染。即令众生作佛身等。故通染也。今明在佛德相。染净二相皆尽。而现染用。举用同体故。师子座中顿现众生居处屋宅。德相岂不能现染众生耶。相若不现。何有微细门也。微细顿现一切染净。但现而常虚。如镜中像。故云双融耳。又相作相入。彼德相所无。今明法尔常入。常能作故。如十定品山间山上日影喻中。虽能互照或说日影出七山间。或说日影入七山间。如此出入。即湛然不动常入出矣。岂要对机方有入耶。相作即是相即之义。义如前会。

疏。故相及用不分两别下。第二结成也。非是德用二义不分。但不别立二种十玄。唯一十玄通德用耳。

疏。如大海水举体成波者。心能变境。境须似心。心既无碍。境亦无碍。况真心所现。拣异妄心。真法具德故。能即入重重无碍。言举体者。全真成妄也。

疏。法无定性等者。文中有三。初约大小正释。次引证。三例释余法。今初也。疏。有何难哉者。以小尘有大却如太虚。广刹有小。却如小尘。广大之尘含于小刹。故无难也。

疏。旧经十住品者。二引证也。所以引旧经者。以文显故。今经云。无量无数轮围山。欲悉令入毛孔中。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萨以是初发心。若依当经则无定性之理义非显着。岂如晋经欲知至大有小相耶。

疏。一非定一下。三例释余法。言中边者。乃有二义。一边方中土。此则事事无碍。如名号品极轮围边。有四天下亦有十方则知边非边矣。递相围绕故。中亦是边。明是事事无碍也。若云中道者。二行不同中边相即。亦是事事无碍。亦通事理无碍耳。延促者。一念为促。长劫为延。即念劫圆融也。静乱者。入定出定二行别故。由无定相亦得相即。亦如东方入正定。西方从定起。尤是事事无碍也。

疏。三缘起相由者。疏文有三。初总。次别。后结。今初又三。初总彰多门。谓大缘起者。拣于内外染净一事缘起也。如外水土人工时节为缘。则有芽起。内无明行等为缘。有识等起。今则不然。总收法界为一缘起。故云大也。又即一缘起具多义门。全同法界。即大缘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缘生法无性而已。疏。约就圆宗下。二标举章门。疏。谓缘起法下。三彰十所以。

疏。一诸缘各异义下。第二别释也。十门之中。初三是本。后七从生。谓四五六从初门生。七八及九从第二生。其第十门从第三生。第三但合前二门。故唯生一门。就初三门。初一是异体门。二即同体门。三即同异合明。所以有同异体者。以诸缘起门内有二义故。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是。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初即异体门。后即同体门。若尔何以初异体门中云诸缘各别不相杂乱。第二同体门中。云互相遍应方成缘起。释曰。谓要由各异。方得待缘。要由遍应。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门各生三者。有三义故。一互相依持。有力无力故。二互相形夺。有体无体故。三体用双融。无前后故。已知大意。次正释文。第一门即异体门。于中有四。初正释。次若杂乱下。反成。三此则诸缘下。结示。四文云下。引证。即光明觉品。更下半云。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上半即相成并立义。下半形夺两亡义。今非下半形夺之义。故不引之。然由相成方各有体。

疏。二互遍相资义。即同体门文中亦四。初正释。言则具多箇一者。如十钱为缘。一钱当体自是本一。应二之时乃詺初一。以为二一。应三为三一。乃至应十为十一。故有多一。

疏。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则资应不遍不成缘起者。第二反成也。若无十一。本一不能应余九故。

疏。此则一一各具一切者。第三例余也。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一切。如十钱为喻。其法界差别无尽法中。各各遍应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

疏。文云下。第四引证。即忉利宫中偈赞品。真实慧菩萨偈文下半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此证第三门义故。今但引上半。

疏。三俱存无碍义等者。双融同异也。文中亦四。一正释。二是故唯一多一自在下。句数料拣。于中有二。先总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二一或举体全住下。别释。初二句可知。三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应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双泯者。即第四句由俱存。则相即夺故住一。即遍应非住一也。遍应即住一。非遍应也。五或总合者。合前四句为解境故。六或全离者。全离前五成行境故。三文云诸法下。引证。如前已引。意取和合起义。四此上下。总结三门大旨。

疏。四异体相入义等者。疏文有五。一总释。二引证。三反成。四结成正义。五别示其相。今初。递相依持者。以是缘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故。

疏。如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等者。二引证也。然论有二意。一显无生之义。则上句以缘破自。中论云。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若有自性。不合假众缘。既假众缘。则自性应在缘中。缘中求自性。不可得故。无自性生下句。以自破缘。故云缘不生。自因生故。谓若他生则但有缘即应能生。不合假于自因。今假于因。明非他生也。上来显无生之义耳。二者显缘起义。因不生者因全无力。缘生故者缘全有力。下句例知。今正用此意。证成上义。

疏。若各唯下三反成上义。亦是解妨。谓有问言。因缘各自不生。和合共力有生。复有何过。斯即立共生义。故先通云。若尔则有多果过。释云。一一各生故。如穀子为因。水土人工时节是缘。应生五果。谓穀芽水芽土芽等。故云多果。次有问言。若尔总皆无力。合而能生。复有何过。此亦立共生义。故复通云。有无果过。谓金石火等于芽无力。不能生芽。水土穀等。于芽无力。安能生芽。故同火等非缘。不能生果。云无果过也。

疏。是故缘起下。四结成正义。谓既全有力全无力。缘起不成。要一有力一无力。缘起方成。疏。如阙一缘下。指事别明也。如无一即无二三等。亦如无柱即无梁无椽等。以阙一事。余皆不成舍等缘故。言余亦如是者。若无二亦无一无三等。若无三亦无一二等。乃至若无十亦无一二等。若无梁亦无柱等。随举一法阙缘不成。今法界中随阙一事。一切法界不成缘起也。

疏。是故一能持多下。第五别示其相。于中有三。初明以一望多。二例多望一。三结成句数。初中复二。先明一持多依。后例多持一依。今初又二。先正明依持之义。后由一有力必不与多下。释成。亦通妨难。恐有难云。一之与多俱有有力无力二义。云何一能摄多。故此通云。由二有力与二无力。必不俱故。以能为缘边。即是有力。要对所起是无力故思之。

疏。如一持多依下。二例多持一依也。多是能起。能为缘故。一是所起。是所成故。

疏。如一望多有依有持下。第二例多望一也。于中有二。先结前。即是举于能例。二多望下生后。即是正释。问既前门之中。先明一持多依。后例多持一依。义已圆足。何得更有此多望一耶。答此有深旨。谓前一望多中。一为持。边一能摄多。一为依。边一能入多。虽复多上有持。但取一为能入。是故并属一望于多。所以疏文。欲释后段多望于一。先结前段云。如一望多有依有持等。有依者。即前多持故成一依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一持。言无力者。成上一依。言常含多在已中者。一有力为持。能摄多故。言潜入已在多中者。一无力为依。便入多故。故此二句皆属一望多也。

疏。多望于一当知亦尔者。二生后。正释也。若总释者。但改前一字为多字多字为一字。则义自现。如恐不晓。更为具作应云多能持一。多是有力。能持于一。一依于多。一是无力。潜入多内。由多有力。必不与一有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摄一也。由一无力。必不与多无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入多也。如多持一依既尔。一持多依亦然。反上思之。是则能摄亦是多。能入亦是多。虽多摄一即是一入多。然名多持多摄耳。虽多入一即是一摄多。而名多入耳。则前之二门摄入皆属一。后之二门摄入皆属多。则二义天隔。非繁重也。

疏。俱存双泯下。三结成句数。谓上一摄多是第一句。多摄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谓一摄一入时。即多摄多入故。双泯者即第四句。谓一摄一入。即多摄多入故。便一摄一入泯。多摄多入。即一摄一入故。则多摄多入泯。故云双泯。对前别明二句。则有四句亦可成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顿绝前五。成行境故。

疏。五异体相即义者。此中但即。与前入异。文势大同。五段之文。唯阙引证耳。于中有四。一立理略明。二反显前理。三结成正义。四别示其相。今初。为能起边即是有体。为所起边即是无体。如云从缘生法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无体义。言形夺者。以能起之缘。形对所起。夺彼所起。令无体也。

疏。若阙一缘余不成起。故缘义则坏者。二反显前理。成有体义也。如无一缘。二三四等皆不成故。则知一有体也。

疏。得此一缘下。三结成正义。既然一切全由于一。故一有体也。

疏。是故一缘是能起下。四别示其相。于中有三。初明一望多。次则多望一。后结成句数。今初亦二。先明一有体。后例多有体。前中文二。先正明可知。后由一有体不得与多有体俱下。释成。亦是解妨。谓有难言。一之与多。俱有有体无体二义。云何独言一有体耶。故今通云。由有无二义不得并故。今一为能起。边多为所起故。若不尔者。能所不成缘起亦坏。言是故无有不多之一者。此一即是多故。无有不一之多者。此多即是一故。问。一不即多有何过耶。答。有二过故。一不成多过。谓一既不成多。余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无十过。二多不成一过。谓若一不成十。此十即不成一。由十不成故。一义亦不成。以无于十是谁一故。一不即多成过既尔。多不即一成过亦然。又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断灭等过故。

疏。一多既尔多一亦然。反上可知者。反上一有体却为一无体。多无体却为多有体。更无别义。

疏。如一望多下。第二例多望一也。于中亦二。先结前。即是举于能例。大意全同前相入门也。但即入别耳。言有体无体者。有体即前一。是能起故有体也。无体者。即前举例中多一亦然。明一无体也。故能摄他同己者。成上一有体摄他多也。即前无有不一之多耳。废己同他者。成前一无体也。故废己一同他多也。即前无有不多之一耳。虽有有体无体二义。皆属一望于多。故云摄他同己。废己同他。

疏。多望于一下。二生后正例。全同前门但改一为多。改多为一耳。若结应云。摄他一同多己。废多己同一他耳。前一望于多。摄之与废。皆是一也。此中多望于一。摄废皆是多。则二义悬隔矣。余如相入门思之。

疏。俱存双泯者。第三结成句数。俱存谓正一摄他同己。废己同他时。即是多摄一同己。废己同一也。双泯者。以一望于多二义。即是多。望于一二义故。则一望于多二义泯矣。多望于一二义。即是一望于多二义故。则多望于一。二义泯也。旨不异前故令思之。

疏。六体用双融义等者。文中有三。初立理略释。次是故圆通下。开章别释。成六句故。初一以体就用。二以用就体。三体用双存。四体用双泯。以体用交彻形夺两亡即入同源故。圆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并显。可知。疏。此上三门等者。后结所属也。

疏。七同体相入义等者。释中有三。初别释同体义。二双释即入所以。三正解此门。今初。言谓前一缘者。即指前第二门。以第二是此门本同体门。故如一本自是一则为本一。应二为二一。应三为三一等。只是一箇。一对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为弟。望弟为兄等。同一人体。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诸名也。

疏。又由此一缘下。二双释即入二义所以。谓同体即入由异体成。异体相入故。令同体相入。异体相即故。令同体相即。此有二义。一若直说者。如异体二即是本一。其同体二。岂非即本一耶。异体三即本一。则同体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自与多一互为缘起。例同异体相由故耳。次疏具之。

疏。先明相入者。三正释此门也。此亦有二。初明一望于多。后余义下。例多望于一。前中亦二。先明一有力多无力。言一能摄多多便入一者。多即余九。一即本一也。

疏。一入多摄。反上应知者。二例多一有力本一无力也。以由我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故多一有力便摄本一。本一入多一也。

疏。余义余句下。二例多望于一也。亦全同前异体相入门中。言余义者。谓上明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全力无力故。能常含多一。在己一中。潜入本一。在多一中。无有障碍。今明多一望于本一。亦有全力无力故。能常含本一。在多一中。潜入多一。在本一内。亦无障碍。故云余义也。言余句者。即俱存双泯四句六句。例前异体故不繁说。

疏。八同体相即义等者。疏文亦二。先明以一望多。后余义下。例多望一。前中亦二。先明本一有体。后例多一有体。今初又二。先言亦有有体无体之义者。总出所以。亦同异体门。能成有体。所成无体也。后以多一无体下。正释本一有体。在文可思。

疏。如一有多空既尔下。二例多一有体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多一有体。本一无体也。多一有体故。能摄本一。本一无体。潜入多一也。

疏。余义下。第二例多一望本一也。谓上本一有有体无体故。能摄多一同己。废本一同他。同时无碍。今多一望本一。亦有有体无体。能摄本一同己。废多一同他。同时无碍。全例前异体中文。故云余义也。余句者。亦即俱存双泯。四句六句耳。

疏。九俱融无碍等者。疏文亦二。先正释本门。后此上下。结前三门所出。前中言亦同前者。同前异体门也。即前第六门也。寻前第六于义分明。但有同体与前别耳。恐不晓者。今当具说。谓同体缘起法中。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是故圆融亦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同体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同体相即。无相入义。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即亦入。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同体。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故云准前应知。

疏。十同异圆满等者。疏文有三。此上一句标名。次谓以前下别释。后此第十下。结属引证。今初。谓前来异体四门。同体四门。及第三同异俱存。并不出同异。今合一处不偏一门。故云圆满。二别释中具足十玄。今初。从以前九至具足也。即同时具足相应门。言多种义门者。有本有末。有同有异。有入有即。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门为同时门也。以是总故。随阙一义缘起不成。故下之九门。各先释义。后结属矣。

疏。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者。即前本门第二门也。住一故狭。遍应故广。言就体就用者。就体故相即。就用故相入。并通同体异体二门。

疏。由异体相容者。即别取前第四异体相入门中一半之义。然入通能入所入。多就能说。容亦有能容所容。亦就能说。然所入即是能容。所容即是能入。今微细门。但取容义。不取入义。故云一半。疏。异体相即具隐显门等者。释此隐显。疏有三重。此即初也。若尔相即应同隐显耶。答。上来九门。但有即入同异四义。用斯四义。以成十玄故。一义中容有多义。此中由此即彼故。此隐彼显。由彼即此故。彼隐而此显。由相即故。成隐显义。成门已竟。义则不同。谓相即要此彼合一。隐显则彼此皆存。如东方入定。定身在东。西方定起。起身在西故二不泯。况具下二义。尤异相即也。疏。又就用下。第二番释隐显也。谓正论入门。即义如虚空故。谓若更存即。则入义不成。谓即则泯一。入则存二。义不坏故。正即无入。例上可知。

疏。又由异门下。第三番释隐显义。由同异二体义乖。故二门不得并立。事须隐显可知。疏。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故具帝网门者。同体相入。一中已含于多。而更入于异体。故有重重之义。同体相入。如一镜已含多影。更入异体。如含影之镜更入余镜。故有重重无尽义也。余门可知。

疏。此第十下。三结属引证。先结属。后引证。今初。由第三本门之中融同异故。今则近融前六门。则异体中三门。与同体三门相成。无异体同体不成。无同体异体不成故。六门相成。后之七门。从前三生。前三融故。后七必融。故十门一揆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举体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异。双现无二体故。四或双非同异。以相夺俱尽故。谓同即异故非同。异即同故非异。五或具四为解境故。六或绝前五。成行境故。故约智显理。诸门不同。废智忘筌。一切叵说。说与不说无碍难思。没同果海。唯言亡遣照。庶几玄趣耳。

疏。故下文云下。引证。略引二文。一即十忍品。二又云下。光明觉品。然所引文。乃是总意。由第十门义是总故。

疏。上来缘起下。第三总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妙法莲华经文句

天台法华疏序 镜中沙门神逈述 叙曰:至理无名,名流四...

注维摩诘经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并序 后秦释僧肇选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灵智妙应...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

佛说大三摩惹经

佛说大三摩惹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

佛说须真天子经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一名断诸...

【注音版】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罗摩伽经

佛说罗摩伽经卷上 西秦沙门圣坚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

佛说新岁经

佛说新岁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乘入楞伽经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 御 製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

往生净土三资粮

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吃肉的危险

(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

一只眼睛看到的风景,也可以很美丽

有时候,一只眼睛看到的风景,也可以很美丽。在法国南...

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吗

问: 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名号吗? 大安法师...

不要总羡慕别人拥有什么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外国有,中国没有,那个...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 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

过与不及

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