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第十诵之二)

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

比尼诵行法之余

僧上座法者,上座法若僧唱时、若打揵椎时,应疾到坐。坐已看上中下座,莫令失次,教令相近坐。应示相,若不觉,应弹指向。若弹指不觉,应语比坐,应徐徐软语。若饮食时,上座应教一切等与,应待唱僧跋。一切众僧应随顺上座,是名僧上座法。

僧坊上座法者,若僧坊破坏,是上座应自治、若使人治。若不见比丘,应推觅。若有病比丘,应看视问讯。若无看病人,应与看病人。若僧差看病人,是人不肯,应次第看。若是僧坊中僧应得利施,上座应一心勤作方便令不失。若得是利施物,应置随所堪能比丘令分处。若僧坊中有所作事,上座应先自手作。是名僧坊上座法。

别房上座法者,是别房若毁坏,上座应自治、若使人治。若不见房中比丘,应推觅。若有病比丘。应看视问讯。若无看病人,应与看病人。若看病人不肯,别房中应次第看。若是别房中僧应得利施,上座应一心勤作方便令不失。若得是利施物,应置随所堪能比丘令分处。若别房中有所作事,上座应先自手作。是名别房上座法。

阿蓝者,僧伽蓝。僧伽蓝中种种制限,是制限若随法,不自恼亦不恼他,是应受。若知制限失利,为自恼亦恼他,不应受,应余处去。若是比丘,自知有同见势力能如法灭是恶制,当白众僧灭。是名阿蓝法。

林法者,林名丛树。是林枝叶相接,面拘卢舍内,随意不失衣,是名林法。

阿蓝者,僧伽蓝。僧伽蓝中多诸别房,别房中有种种制限,是制限若随法,不为自恶亦不为他恶,是应受。若知是制限失利,为自恶亦他恶,不应受,应余处去。若是比丘,自知有同见势力,能如法灭是恶制,当白众灭。是名别房法。

房舍法者,若比丘随所住房舍,应扫洒泥涂晒治卧具。若有垢应浣。若欲出行,应还僧卧具闭户下钥。是名房舍法。

卧具法者,若比丘着僧卧具,得出僧坊门外四十九寻,不得过。若过,至地了时,得突吉罗。

户法者,户名出入处,若打户时不应大打,若开户时不得大排,若闭户时当徐徐。入出户时亦应安徐一心,莫令衣摩户两边。是名户法。

向法者,应施橝,去时当闭,为守护僧房亦守护自身故,是名向法。

空僧坊法者,比丘若入空僧坊,应扫洒令净,是中若有器物,应洗者当净洗着覆处。若有净人,当令却僧坊中草。若无净人,比丘如法应作者当作。不应空僧房中直出入。是名空僧房法。

钵法者,比丘应看钵如自眼,不应置地、不应置石上、不应置高处、不应置屋霤处、不应置牆头、不应置大小便处及洗大小便处、不应持入浴室、不应以杂沙牛屎洗,若未乾不应举,亦不得令太乾。不应故破、不得轻用,应好赏护,勿令破失,以更求因缘故妨行道。是名钵法。

衣法者,当赏护衣如自皮,若着僧伽梨,不得捉持瓦石泥土草木等,不应以青黄等色涂染。若着僧伽梨,不应扫洒涂地、不应以足蹑、不应敷坐、不应敷卧、不应衬身着僧伽梨,随僧伽梨法应用。郁多罗僧,随郁多罗僧法应用。安陀会,随安陀会法应用。是三衣应用净染坏色畜,五种纯色不应着,余异色点及纳衣。若比丘贫少衣,不能得割截衣,应衣上安叶,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十五、若过十五;若能得,应割截作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是名衣法。

尼师坛法者,比丘不应受单尼师坛,先受尼师坛不应离。若舍,得突吉罗。是名尼师坛法。

鍼法者,如上说。

鍼筒法者,佛听畜鍼筒,为安鍼故。比丘当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破戒无惭愧沙弥不应令举。是名鍼筒法。

净水瓶法、常用水瓶法,亦如上说。

粥法者,有五利益故听啜粥:除饥、除渴、下气、除脐下冷、消熟藏中生者,是名粥法。

食法者,比丘食五食时应观,是食难求得、难成办;当观入口在生藏熟藏;若出时由是食因缘故,起种种烦恼罪业受苦果报。是名食法。

食处法者,比丘若到食处,应默然一心净持威仪,能起他净心,当徐入徐坐,是名食处法。

与食法者,比丘未受食,不应与他。先受已,后当与他。阿谁应与?若父、若母、若与闭系人、若与急须食人、若妊娠女人来,应正观当少多与;畜生应与一口。是名与食法。

乞食法者,比丘应一心从檀越受食,莫散乱心,勿观好恶,应生不净想,是名乞食法。

乞食人法者,如杂部中广说。

乞食持来法者,当一心持食,莫令散失,勿观好恶。应观时节早晚持食来。是名乞食持来法。

阿兰若法者,阿兰若比丘应常一心先问讯人,喜心和视共语,舍离颦蹙,赞言善来,应畜火及火炉,少多办食及食器,常畜水及水器,洗足水器常令有水,净澡罐厕澡罐中亦应令有水。应善知道径,善知日数、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读诵星宿经,善知修妬路、比尼、阿毗昙。若善知初禅、二、三、四禅,应善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若不能得修学,当问知当读诵,不应畜日爱珠、月爱珠,应畜法杖。所畜物皆随顺道,如《俱尼舍经》广说。是名阿兰若法。

阿兰若上座法者,若诸比丘出界,阿兰若上座应善教化下座比丘,应为说阿兰若法示教利喜,诸下座比丘应随上座教行。若诸居士至阿兰若处,应为说甚深法,应示正道邪道,应说知见。若诸居士去者善,若不去,少多与食,应作是言:「我唯有是食。」是名阿兰若上座法。

近聚落住法者,近聚落住比丘,应常一心先问讯人,喜心和视共语,舍离颦蹙,赞言善来。应畜火及火炉,少多办食及食器,常畜水及水器,洗足水器常令有水,净澡罐厕澡罐中亦应令有水。应善知道径,善知日数、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读诵星宿经,善知诵修妬路、毗尼、阿毗昙,善知初禅、二、三、四禅,应善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若不能得修学,当问知当读诵。不应畜日爱珠、月爱珠,所畜物皆随顺道,如《俱尼舍经》广说。是名近聚落住法。

近聚落住上座法者,若近聚落住上座比丘,诸比丘出界,上座应教化下座比丘,为说近聚落住法示教利憙,诸下座比丘应随上座教行。若诸居士来,应为说甚深法,示正道邪道,应说知见,教布施、持戒、忍辱、行善、受持八戒。是名近聚落住上座法。

洗足瓫法者,比丘见洗足瓫空,应自着水、若使人着,是名洗足瓫法。

洗足上座法者,若下座已洗足,上座不应驱遣,若驱得突吉罗。是名洗足上座法。

客法者,若客比丘初到僧房中,偏袒着衣,若泥洹僧高,应下着;若衣囊在右肩上,应转着左肩上;若杖油囊革屣针筒在右手中,应移着左手中。若有大小便,应先在外却已入僧房。若得水洗足已入;若不得水,以草木树叶拭足已入。若门闭,应求开门,若开应入;若不开,僧房外有牆堑刺蕀,应在现处立,一心净持威仪,能起他善心。若见旧比丘应问:「此僧房中有若干岁比丘房舍不?」若言:「有。」即语开门。开门已入复问:「是房舍中为有人、为空耶?」若言:「空。」应问:「用何等水?」若言:「井水。」应索罐及绳扫篲。应开房户弹指,若有毒虫闻声便去。当安徐往出枕、被褥、床榻、覆地物。出已应扫洒泥涂,抖擞荐席被褥枕覆地物觅虫,觅虫已还如本敷。洗足瓮、净澡罐、厕澡罐中皆着水,持革屣至水边,浣拂拭物。浣已绞捩,绞捩已擘散,然后捉革屣,先拭前头,次拭后、拭中、拭带。若水瓶在右边,应右手取水左手洗足;若在左边,应左手取水右手洗足。洗足已着革屣入房,闭户下橝坐绳床,先徐摄一脚,次摄第二脚。摄已大坐正观诸法,地了已应问旧比丘:「此僧房中有前食后食不?」应问:「乞食处何处有恶狗、恶牛、大童女、寡妇?何处是僧学家羯磨、覆钵羯磨。何处可行?何处不可行?」问是等事已应行乞食。若是客比丘欲去,罐绳扫篲还付本主,摒挡卧具闭户下橝已去。是名客比丘法。

客比丘上座法者,客上座应筹量客比丘多少,应语旧比丘言:「我尔所客比丘来,当知须尔所卧具。」是名客比丘上座法。

欲行比丘法者,若比丘明日欲行,今日应辞和上阿阇梨,若听去便去;若不听去不得强去。若是中住,知不能增长善法,当出此僧房观诸方筹量伴侣,是人真实不?同心不?若道路病痛,不弃我去耶?如是筹量已应去。若不如是筹量去,得突吉罗。是名欲行法。

欲行比丘上座法者,欲行时上座应最后发,当付嘱僧卧具。出僧房已语诸伴党莫有所忘。若伴党有所忘物,上座应不远待道中,应教化等伴,莫令作非法散乱调戏。是名欲行上座法。

非时法者,若比丘非时欲行,应白和上阿阇梨:「我至某城邑某聚落某甲舍。」若听便去;若不听不应强去。是名非时法。

非时会法者,除六斋日,余非时会、非时事、非时坐。若闻唱时、打揵椎时,应速去速次第坐。应随法随比尼随佛教行,莫轻上下座。是名非时会法。

非时会上座法者,如上说。

僧上座会坐法者,月六斋:所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于是日无病比丘,应和合一处说法。是中若外道论议师,怀嫉妬心来欲破说法,比丘当如法难诘降伏,莫瞋恶口。是名会坐法。

会坐上座法者,若下座先坐,上座来不应令起。若驱令起,得突吉罗。是名会坐上座法。

说法人法者,应一心说法,生慈悲利益心,当净洁明了庄严语言,次第相续辩才无尽,如是说法随顺诸法实相,为法故说不为利养,是名说法人法。

说法人上座法者,若下座法师说法,上座法师应观察所说,为次第说、为不次第说;为说法、为说非法。若次第说法,应随顺赞善;不次第、若说非法,应呵止。是名说法人上座法。

诸外道梵志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大得利养增长徒众。洴沙王深爱佛法故,作是念:「愿诸比丘,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我当引导大众自往听法,令诸比丘以是因缘大得供养增长徒众。」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诸不病比丘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诸比丘随佛教,听六斋日一处说法,国王群臣皆来听法。诸比丘大得供养,徒众增长。诸比丘或有坐地说法,音声不能远闻,作是念:「佛听我立说法善。」以是事白佛,佛言:「听立说法。」尔时诸比丘广说大经,说者劳闷、听者疲极,以是事白佛,佛言:「若宜止,时到听止。」时诸比丘,取佛经义自用心广分别说,诸比丘心疑将无坏法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取佛经义庄严言辞,次第解说,佛经本当直读诵,莫杂论议。」尔时诸比丘处处乱呗,佛言:「不应处处乱呗。」尔时二比丘一处合呗,佛言:「不得二比丘合呗,若合呗得突吉罗。」时诸比丘以是说法呗取财利,佛言:「不应以法取财利,若取得突吉罗。」尔时说法呗者,将大众到余处说法呗,佛言:「不应将大众到余处说法呗,除自徒众。」尔时诸比丘,令一眼、无眼、通精瘿、无手、偻嵴、跛人说法赞呗。时有贤者深爱佛法,诸外道嗤弄言:「此是汝等赞施师、汝等塔、汝等所尊敬,先受供养在前食,在汝等前行者,正如是耶?」诸贤者皆大羞愧,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一眼、无眼、通精瘿、无手跛偻嵴,不应请说法赞呗,若请得突吉罗。」尔时有诸破戒破正见人令说法,是人说法因缘,大得供养徒众势力,行非法事不可禁止。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不应请破戒破正见人说法,若请说得突吉罗。」不知使谁说法赞呗?佛言:「若请先习说法赞呗者令作,若无先习说法赞呗者,当次第语令说法呗。若诸比丘中无先习说法呗者,又不次第说法呗,诸比丘得突吉罗。」是名说法法。

不说法法者,如杂部中广说。

安居法者,比丘若欲安居,先应筹量住处。若住处出入安隐,有好树林有好水,昼夜少音声,少蚊虻蜈蚣毒蛇,少风少热,是中有真实比丘得同意比丘,共安隐坐禅说法听法,若疾病当得随病药、随病饮食、瞻病人,筹量如是事已应安居。若不如是筹量安居,得突吉罗。

安居中法者,比丘安居中无佛所听因缘,不应出界宿乃至一夜。如伽尸王子出家作比丘,父王欲起佛图,遣使唤儿:「汝来共起佛图。」是比丘言:「佛未听我为作佛图故破安居。」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为起佛图故去。」是名安居中法。

安居上座法者,安居上座应观诸房舍,谁治谁不治?若治应赞言善好,若不治教令治。是名安居上座法。

安居竟法者,比丘安居已应作三事,更唱界分。若受迦絺那衣,随得施物,迦絺那衣所摄。随所住房,应洒扫泥涂。若卧具有尘土垢腻,应抖擞浣,浣治已还置本处,出户下橝听随意去。是名安居竟法。

受众法者,比丘应筹量众,为乐说法、为乐默然?若乐说法,应随宜为说;若乐默然则止。是名受众法。

往众会法者,比丘应先分别,往刹利众应如是,往婆罗门众应如是,往居士众应如是,往比丘众应如是,往到是众中应如是,入出行坐应如是,问讯如是言说,或时应默然。是名往众会法。

受众法者,受众比丘应观,是众谁善行、谁不善行?若善行者,应好看视供给衣钵汤药所须,若有罪应佐助令得出;若非善行者,应如法呵责令心调伏。是名受众法。

受众上座法者,受众上座应如法教化众,莫令非法调戏散乱,是名受众上座。

说波罗提木叉法者,五种说波罗提木叉:说戒序,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一。又复说戒序、说四波罗夷,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二。又复说戒序、说四波罗夷、说十三僧伽婆尸沙,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三。又复说戒序、说四波罗夷、说十三僧伽婆尸沙、说二不定法,余残如僧常闻,乃至僧说戒布萨竟,是名为四。第五广说。是名波罗提木叉法。

说波罗提木叉人法者,说波罗提木叉比丘,先当闇诵令利,莫众僧中说时错谬,是名说波罗提木叉人法。

僧会法者,除月六斋日,余残僧会、僧事、僧坐处,唱时、打揵椎时,诸比丘应速去如法次第坐,应随法随比尼随佛教行,不轻上中下座。是名增会法。

上座法者,如上非时会上座说。

中座法者,中座、下座比丘欲入白衣舍,当推上座在前,应恭敬上座。若上座便利,中座下座应待,不应远去。若白衣来语:「诸长老入。」当答言:「小待,须上座至。」若檀越急唤入,当留上座所坐处然后坐。檀越言:「受水。」当言:「小待,须上座入。」是名中座法。

下座法者,下座比丘,应扫洒佛图、讲堂、布萨处、佛图门中众僧会处地,应次第敷坐床,应办火及火炉,应办灯及灯具,洗足瓫中着水,净澡罐、厕澡罐中皆着水,如是僧所有作事,下座皆应作。是名下座法。

上中下座法者,上中下座比丘,随佛所说戒尽应受持,是名上中下座法。

浴室法者,比丘入浴室,应一心小语好持威仪收摄诸根,是名浴室法。

浴室洗法者,浴室中洗得五利:一、除尘垢;二、治身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除风气;五、少病痛。是名浴室洗法。

浴室上座法者,浴室中上座若见下座比丘已洗,不应驱遣,若驱遣得突吉罗。是名浴室上座法。

和上法者,和上应教化共行弟子,遮令离恶知识,令近善知识。当佐助衣钵汤药,若有罪佐助令得出。是名和上法。

共行弟子法者,共行弟子不应轻慢和上,有所作事皆应白和上,行时当随从和上后,常供给一切所须,常随和上意不得违逆。若有所作,不白和上不得作,除礼佛法僧用齿木大小便。若共行弟子,于和上边知不能增长善法,应白和上,持我付嘱某甲比丘。和上应筹量,是比丘教化法何似?弟子众复何如?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更付嘱余比丘。若知和上不好,应舍去。是名共行弟子法。

阿阇梨法者,阿阇梨应教化近行弟子,遮令离恶知识,令亲近善知识,当佐助衣钵汤药,若有罪佐助令得出,是名阿阇梨法。

近行弟子法者,近行弟子,不应轻慢阿阇梨,其所作事,皆应白阿阇梨。行时当随从阿阇梨后,常供给一切所须,常随顺阿阇梨意不得违逆。若不白阿阇梨不得有所作,除礼佛法僧用齿木大小便。若近行弟子,知阿阇梨边不能增长善法,应白阿阇梨,持我付嘱某比丘。阿阇梨应筹量,是比丘教化法何似?弟子众复何如?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付嘱余比丘。若阿阇梨不好,当舍去。是名近行弟子法。

沙弥法者,沙弥不应轻慢和上,有所作事皆应白和上。行时当随从和上后,常供给一切所须、随顺和上意不得有违逆。若有所作,不白和上不得作,除礼佛法僧用齿木大小便。沙弥住和上边,知不能增长善法,应白和上,持我付嘱某甲比丘。和上应筹量,是比丘教化法何似?弟子众复何如?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更付嘱余比丘。若和上不好应舍去。应令取草树叶、取果齿木,除僧坊中草,扫洒授饮食汤药。是名沙弥法。

出力法者,若白衣于寺中,欲作恶事侵恼诸比丘,诸比丘尔时应苦切语令其折伏。若不折伏,不应直向王言,先语是恶人知识,次语王夫人及王子大臣等。若是人舍恶事便止,莫令得事。是名出力法。

随后比丘法者,随后比丘不应在前,亦不应太在后。不得并肩行,莫先语,不应多语,不问不应语,若问当时答。若前行比丘说非法,后比丘应呵止,若说法应随喜。若如法得施应受。是名随后比丘法。

常入出家比丘法者,入出家时,常摄诸根不应调戏,净持威仪如法,能起檀越善心,是名常入出家比丘法。

至家法者,若比丘散乱心不厌离心至檀越家,常得五罪:一、不请自入;二、屏处坐;三、强坐;四、数数食;五、无男子与女人过五六语,是名至家法。

住家法者,住家比丘,应善知坐处坐法差别,应为诸白衣说甚深法、示邪道正道,应说知见。常应教布施、持戒、忍辱、行善,与受八戒。是名住家法。

住家上座法者,住家上座,应好观自徒众,莫令诸根散乱调戏,常净持威仪起檀越善心,是名住家上座法。

语言法者,客比丘初来时,旧比丘不应疾与卧具,先应共语,次问用僧卧具,随是比丘上中下应与卧具,是名共语言法。

息法者,客比丘初来时,不应从旧比丘疾索房舍卧具,初入僧坊先应在现处立,净持威仪守摄诸根,然后向旧比丘说房舍卧具,是名息法。

漉水囊法者,比丘无漉水囊,不应远行。若有净水若河水流水,又复二十里有住处,不须漉水囊,是名漉水囊法。

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

虚空法者,一切虚空无界,地人向空中人,空中人向地人,不得遮羯磨作羯磨,是名虚空法。

便利法者,比丘若欲入厕,先应弹指。若有先入者,应待出。出已脱衣着一处,然后入厕,应蹲坐。若便利未下者不应待,下者不应留。是名便利法。

近厕法者,比丘不应近厕读诵经论议说法,不应近厕浣染割截刺衣,一切所作不应近厕,除便利,是名近厕法。

厕板法者,比丘应安徐便利,勿令污板,是名厕板法。

厕上坐法者,若下座先入厕已举衣,上座后来不应驱遣,若驱遣得突吉罗,是名厕上座法。

拭法者,不应用利物拭,不应用草拭,应用滑石软木,是名拭法。

洗处法者,若不洗大便处,不应坐卧僧卧具上,若坐卧得突吉罗。若无水、若白衣事水、若着药不得洗,如是不洗无罪。是名洗处法。

近洗处法者,若近洗处,不应读诵经论议说法,不应浣染割截刺衣,一切有所作,不应近洗处,但除洗。是名近洗处法。

洗处板法者,比丘应安徐洗,勿令湿板,是名洗处板法。

洗处上座法者,若下座先在洗处坐,上座后来不应驱遣,若驱遣得突吉罗,是名洗处上座法。

小便处法者,不得处处小便,应在常处,是名小便处法。

近小便处法者,比丘不应近小便处读诵经论议说法,不应近小便处浣染割截刺衣。一切所作不应近小便处,但除小便。是名近小便处法。

小便处板法者,比丘应一心安徐小便,勿令湿板,是名小便处板法。

小便处上座法者,若下座先入,上座来不应驱起,若驱起者得突吉罗,是名小便处上座法。

唾法者,比丘不应大声唾,不应唾净洁治地,是名唾法。

唾器法者,佛听二种唾器:若瓦、若铜。应好守护勿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是名唾器法。

钵支法者,佛听用鍮石、铜铁、铅锡、白鑞、瓦作,应好赏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是名钵支法。

齿木法者,佛听齿木三种枝:上、中、下。上者尺二寸,下者六寸,余者是中。是名齿木枝法。

擿齿法者,不应用利物擿齿,不应强擿,不应破齗,是名擿齿法。

刮舌法者,不应用利物刮令伤舌,是名刮舌法。

擿耳法者,不应用利物擿耳垢,不得强擿,当徐徐擿,勿伤耳肌,是名擿耳法。

如是等比丘法,当应受学修行,与上法相违,是名非法。(行法竟)

◎二种毗尼及杂诵

三事决定知比尼相:一、本起;二、结戒;三、随结。复有二种比尼:诤比尼、犯比尼。复有二种比尼:净比尼、烦恼比尼。复有二种比尼:比丘比尼、比丘尼比尼。复有二种比尼:遍比尼、不遍比尼。

诤比尼者,相言共斗诤讼、相骂相打作二分。诸比丘应观察,是事何因缘起?云何可灭?起斗乱事因缘者,十四破僧事,六斗诤根本,起斗乱因缘。灭相言事者,以二比尼灭:现前比尼、多觅比尼,是名灭比尼。

云何犯比尼?五众犯定犯,摄犯比尼。云何五种?所谓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犯是五众犯,应求本起,应觅除灭。本起者,五众罪所起因缘,有身犯非口非意、有口犯非身非意、有身意犯非口、有口意犯非身、有身口意犯,无但意犯,是名犯起因缘。有犯下罪,心念便除灭。有犯中罪,从他除灭。有犯须出罪羯磨,有犯不可除灭。犯出罪羯磨有二种:一者覆藏、二者不覆藏。覆藏者,随覆藏日与别住。不覆藏罪,但与六日六夜摩那埵。犯不可治,则不可除灭。

烦恼比尼者,应觅起因缘、灭因缘。起因缘者,可系法中贪着心,见利味诸烦恼发,是名起因缘。灭因缘者,于可系法中,观无常生灭厌离舍灭,善心住诸禅定三昧地中,和合诸行系心缘中,入三脱门,能断见谛所断思惟所断结使。二种结断故证沙门果,随得果故有圣人差别,是名摄断结。

比丘比尼者,是净、是不净。比丘尼比尼者,是净、是不净,遍、不遍、一切遍。一切遍时净者,初夜受浆。二时净者,初夜、后夜分,应若坐禅若读经。一夜净者,比丘尼应一夜畜长钵。二夜净者,得二夜共未受大戒人宿。三夜净者,第三夜未受大戒人应移处宿。五夜净者,佛听极久五夜不受依止。六夜净者,阿兰若比丘怖畏处,得六夜离衣宿。七夜净者,病听极久七夜畜残药得服。十夜净者,比丘畜长衣钵,极久得至十夜。半月净者,应半月一处和合说戒作布萨。一月净者,得非时衣,极久得一月畜衣。二月净者,比丘听二月无依止。三月净者,比丘应三月安居。四月净者,受露坐比丘在多雨国土,应四月空地住,八月在覆处。五月净者,比丘五月受迦絺那衣。八月净者,受露坐比丘,在少雨国土,应八月在露地住、四月在覆处。九月净者,比丘有事未了,极久应停至九月。一岁净者,一岁比丘得受迦絺那衣。二岁净者,二岁比丘尼应常随逐和上。三岁净者,比丘中间相降三岁,得共大绳床上坐,小绳床上得共二人坐,独坐床上但一人坐。五岁净者,五岁比丘应依止他,满五岁已得离依止宿。六岁净者,比丘尼六岁应依止他,满六岁已得离依止宿。七岁净者,佛听沙弥极小乃至七岁。九岁净者,九岁比丘应随僧作使。十岁净者,十岁比丘应畜弟子。又极小十岁曾嫁沙弥尼,得受六法。十二岁净者,曾嫁式叉摩尼年十二应受具足戒。十二岁净者,比丘尼应畜弟子。十八岁净者,童女沙弥尼年十八岁,应受六法。二十岁净者,沙弥年二十,应受具足戒;童女式叉摩尼年二十,应受具足戒;二十岁比丘僧,应令教化比丘尼。

一净者,应一比丘作阿地檀布萨。二净者,二比丘应共分施物展转分。三净者,三语布萨。四净者,四比丘应说波罗提木叉。五净者,五比丘应差自恣人。八净者,八比丘应受大众会法。十净者,十比丘应受具足戒。二十净者,二十比丘应作出罪羯磨。钵净者,佛听二种钵:瓦钵、铁钵。八种钵不应畜。衣净者,七种衣不作净施得畜: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雨浴衣、覆疮衣、尼师坛,及余百一物。刀子净者,佛听畜月头刀子,为割截衣故。鍼净者,佛听畜二种鍼:铜鍼、铁鍼。三种鼻:糠鼻、圆鼻、小豆鼻,比丘无鍼不应行。染净者,五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用何等物染衣?」佛言:「用根汁、茎汁、叶汁、花汁、果汁、新生犊子粪汁染。」坏色净者,比丘得新衣,应三种坏色:若青、若泥、若茜。量净者,不应等佛衣量作衣,应随自身量。如是等诸净,尽应思惟观察,及二部波罗提木叉,并义解比尼增一。

无本起因缘、比尼共不共,是事净不遮、是事不净遮。如青黄赤白色,是不净遮。非青黄赤白色,是净不遮。如酒色、酒香、酒味酒力,是不净遮。非酒色、非酒香、非酒味、非酒力,是净不遮。又如诸比丘作净已得用,如五种子生,比丘五种作净得食。八种浆以水作净得饮。十种衣三种坏色净得用。是事净,比丘、比丘尼应用;是事不净,比丘、比丘尼不应用。

是事某方、某时净,比丘、比丘尼应用;是事某方、某时不净,比丘、比丘尼不应用。是事某时、某人应用,如饥饿时如老病比丘应用;若丰乐时,若年少无病比丘不应用。如是事应筹量轻重本末已应用。(二犯等竟)

波罗夷法初戒

佛在毗耶离,尔时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作是念:「佛结戒断淫欲先作无罪,我多作淫欲,不知我何处是先?何处非先?」如是心生疑悔。是事白佛,佛言:「是须提那迦兰陀子比丘,未结戒前一切淫欲不犯。」

问:「佛说狂人不犯,齐何名狂?」佛言:「有五相名狂人:亲里死尽故狂、财物失尽故狂、田业人民失尽故狂、或四大错乱故狂、或先世业报故狂。比丘虽有是五狂相,若自知我是比丘作淫欲,得波罗夷。若不自知,不犯。」

问:「比尼中说散乱心不犯。云何名散乱心?」佛言:「有五种因缘令心散乱:为非人所打故心散乱、或非人令心散乱、或非人食心精气故心散乱、或四大错故心散乱、或先世业报故心散乱。比丘有是五种散乱心,自觉是比丘,犯波罗夷。若不自觉知,不犯。」

问:「佛言:『病坏心人不犯。』云何名病坏心人?」「有五种病坏心:或风发故病坏心、或热发故病坏心、或冷发故病坏心、或三种俱发故病坏心、或时节气发故病坏心。比丘有是五种病坏心,若自觉是比丘,得波罗夷。若不自知,不犯。」

有跋耆子比丘,是比丘不还戒、戒羸不出,到自家作淫欲已,还生信心故出家,作是念:「我当问诸比丘。我还得受具足戒,当出家作比丘;若不得当止。」是人问诸比丘,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若比丘不还戒、戒羸不出,自至家作淫欲,是人不得受具足戒。随今日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入比丘法,不反戒、戒羸不出,作淫欲乃至共畜生,得波罗夷。」

有一比丘,作道想非道中作淫欲,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是事白佛,佛言:「道中道想作淫欲,得波罗夷。道中非道想,亦得波罗夷。道中疑,亦得波罗夷。非道中非道想,得偷兰遮。非道道想,得偷兰遮。非道中疑,亦得偷兰遮。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令入大便道中,得波罗夷。入小便道中,得波罗夷。入口道中,得波罗夷。比丘于象作淫欲,若触肌,得波罗夷。若不触,偷兰遮。若不触出精,僧伽婆尸沙。牛马、骆驼、驴骡、猪羊、犬、猿猴、麞鹿、鹅鴈、孔雀、鸡等亦如是。若触,波罗夷。若不触,偷兰遮。若不触出精,僧伽婆尸沙。」

有一比丘,常淫欲发,语善知识:「我淫欲常发忧恼,不能自止,得一女人共作淫欲可休。」知识语言:「便可作去。」即随知识语作淫欲。知识比丘心生疑悔:「我将不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波罗夷,得偷兰遮罪。」长老优波离问佛言:「世尊!偷兰遮云何忏悔除灭?」佛言:「有四种偷兰遮:有偷兰遮罪从波罗夷生重、有偷兰遮罪从波罗夷生轻、有偷兰遮从僧伽婆尸沙生重、有偷兰遮从僧伽婆尸沙生轻。优波离!从波罗夷生重偷兰遮,应一切僧前悔过除灭。从波罗夷生轻偷兰遮,应出界外四比丘众悔过除灭。从僧伽婆尸沙生重偷兰遮,亦出界外四比丘众悔过除灭。从僧伽婆尸沙生轻偷兰遮,一比丘悔过除灭。」

佛在舍卫国,有乞食比丘名难提,中前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食竟持尼师坛着左肩上,入安陀林一树下敷尼师坛大坐。有魔天神来,欲破是比丘三昧,化作端正女人,在比丘前立。比丘从三昧起,开眼见此女人,即时起贪着心。世俗禅定不坚固,发淫心失禅定,欲摩女身。女人即却渐渐远去,是比丘即起随逐。时林中有死马,到死马边女身不现,是比丘淫欲烧身故,共死马作淫。作淫已欲热小止,即时生悔言:「我已堕,非是比丘非释种子,诸比丘必弃我、不复共我住,我不应以是不净身着袈裟。」即揲袈裟着囊中置肩上,诣佛所。尔时佛与百千万大众围绕恭敬说法。佛遥见是比丘来,作是念:「若我不软语劳问,是人必破心肝热血从面孔出。」是比丘到佛所,佛言:「善来难提!汝能还学比丘所学耶?」是比丘闻佛言:「善来难提!」心大欢喜,作是念:「我当得共诸比丘住,必不摈我。」如是思惟已答佛言:「世尊!我能还学比丘所学」。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还与难提比丘学法,若有如难提比丘者,亦与学法。应一心和合僧,难提比丘偏袒右肩、脱革屣、胡[跳-兆+詹]合掌,作是言:『大德僧忆念!我难提比丘,不还戒、戒不羸作淫欲。我难提从僧乞还学法,僧怜愍难提故,还与我学法。』第二、第三亦如是乞。众中一比丘应僧中唱说:『大德僧听!难提比丘不还戒、戒不羸作淫欲,难提从僧乞还与学法。今僧怜愍故,还与学法。若僧时到僧忍听,还与难提比丘学法。白如是。』如是用白四羯磨。『还与难提比丘学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与学沙弥行法者,与学沙弥,佛所结一切戒尽应行,在诸比丘下坐,应授与大比丘饮食汤药,自应从沙弥白衣受饮食,不得与大比丘同室过二宿,自不得与白衣沙弥过二宿,得与大比丘布萨自恣二羯磨,与学沙弥不得足数作布萨自恣羯磨。」

憍萨罗国有一比丘,深山林中独住,有非人女来,语比丘言:「共作淫欲来。」比丘言:「莫作是语,我是断淫欲人。」女言:「汝若不来,我当破汝利与汝衰恼。」比丘言:「随汝作,我不共汝作淫欲。」作是语已中夜比丘卧眠,鬼女合纳衣持比丘着王宫内夫人边卧眠。王觉见已问言:「汝何人耶?」比丘言:「我是沙门。」「是何沙门?」答曰:「我是释子沙门。」王言:「汝何以来此?」比丘以是事具向王说。王言:「汝何用在深山林中住,为恶鬼所娆?汝去。我知佛法故,不与汝事。」是比丘有大事得脱,向诸比丘具说。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如是无人深山林中可畏处不应住。」

憍萨罗国有一比丘,阿兰若处住,有毗舍遮鬼女人来,语比丘言:「作淫欲来。」比丘言:「莫作是语,我是断淫欲人。」鬼女言:「汝若不作,我当破汝利与汝衰恼。」比丘言:「随汝作,我终不与汝作淫欲。」比丘夜卧,鬼女以纳衣裹,持着酒舍酒瓫中。酒家人明日见比丘在酒瓫中,问言:「汝是何人?」答言:「我是沙门。」「是何沙门?」答言:「释子沙门。」问言:「汝何故在是中。」比丘具说是事。酒舍人言:「汝去!」比丘以从是大事得脱故,向诸比丘说。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比丘深山林中空处可异无人处不应住。」

有比丘在恶牛群中行,恶牛逐欲触比丘,走倒女人上。女人抱捉比丘,比丘出手推却,是比丘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应安徐行牛群中。」

有一比丘看井,堕井中,井中先有女人,比丘堕上。女人抱捉比丘,比丘推却。有居士入僧坊,井上看见是比丘,即时牵出。出时与女人俱出,居士问言:「比丘与女人是中作何等?」比丘言:「是女人先堕,我后堕。」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无罪。从今日应一心看井,莫令堕。」

有一乞食比丘,中前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到小门中欲入。有女人欲出,二人肩相触,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若无心无罪。从今日应徐徐行乞食。」

有比丘女人共乘船渡水,船没水中,女人抱捉比丘,比丘推却。比丘后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当徐徐乘船。」

有一男子,名迦毗罗紧度,状似女人,喜女人事。到比丘尼所,语比丘尼言:「度我出家。」诸比丘尼不思惟便度,是人摩扪比丘尼,比丘尼驱出;复摩扪式叉摩尼,式叉摩尼驱出;复摩扪沙弥尼,沙弥尼驱出。比丘尼自念:「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无罪。从今日当好思惟然后应度。」

有一估客远行,其妇与他人作淫欲,有娠转大,怖畏故自堕胎,堕胎已看是死儿大愁忧,无有同意人可使弃此死儿者。是家中有一比丘尼,常入出其家,是比丘尼中前着衣持钵来入其舍,比丘尼问言:「汝何故愁忧?」答言:「我夫远行,我于后与他作淫欲有娠,闻夫欲来我怖畏故自堕胎。我今无同意人与我弃此死儿者,是故愁忧。」语比丘尼言:「善女!汝能为我弃此死儿不?」答言:「我能持去,谁能知者。」即盛着瓫中以物覆头,远弃着无人行处。是中有诸博掩人,见是比丘尼持瓫来,各相谓言:「往看比丘尼弃何物?」即共往看。见死儿,见已自相语言:「释子比丘无断淫欲,共比丘尼行淫欲,有娠生儿弃之。」一人语二人,二人语三人,如是展转恶名流布,遍舍卫城。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大愁忧,以是事白佛。佛以是因缘故和合僧,佛知故问是比丘尼:「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因缘呵是比丘尼言:「云何名比丘尼弃他死胎?从今日诸比丘尼,不应弃死胎。若弃得罪。」

俱萨罗王波斯匿,闻跋陀迦毗罗出家,即请来入宫中,夏四月共止一处。后时王欲到园中,语守门人言:「汝好守门,莫令是比丘尼出。」守门人言:「尔。」王出后时守门人作是念:「是比丘尼乐住不走。」时守门人有余因缘,比丘尼着夫人被服从门出迳到祇洹。尔时佛与百千众恭敬围绕说法,佛遥见来近已,佛言:「善来跋陀迦毗罗!」当佛作是语时,即失夫人被服,头发自落,袈裟着身,作比丘尼。作比丘尼已到佛所,头面礼佛于一面立,佛为说四如意足神通道,即时比丘尼得神通力。是时王闻跋陀迦毗罗女走去,便将兵众围绕比丘尼坊,是比丘尼便飞虚空中。王仰看见已生悔心:「我云何污是阿罗汉比丘尼?」心闷躄地。时诸群臣以冷水洒,还得醒悟,向比丘尼悔过。诸比丘尼驱出:「汝是行淫欲人。出去!」是比丘尼言:「我无受欲心。」诸比丘尼言:「汝夏四月共王在宫殿中,云何不受?」是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知而故问是比丘尼:「汝实受细滑不?」答言:「世尊!我云何当受?我觉是细滑,如热铁入身。」佛言:「汝若无受细滑心无罪。」尔时佛语诸比丘尼:「汝等勿复说是跋陀迦毗罗事,女人业报因缘故得是女根,他人强行淫。若比丘尼他人强捉行淫,无受欲心无罪。」

有比丘尼,名善生,端正可爱能动人心。迦毗罗紧度,先不语直来摩触是比丘尼。比丘尼驱出,驱出已心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无受欲心无罪。」

有比丘尼名陀尼,端正可爱能动人心,中前着衣持钵欲入舍卫国乞食。道中有诸博掩人,将入深林中,强共行淫。诸比丘尼驱令出坊,作是言:「汝是行淫人,不应住此。」是比丘尼言:「我无心受细滑。」诸比丘尼言:「诸博掩人将汝到深林中行淫,云何不受?」是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实受细滑不?」答言:「世尊我云何受?我以手推脚蹋转身,不能得脱。」佛言:「若无心不受无罪。」佛语诸比丘尼言:「汝等勿复说是比丘尼事,是比丘尼手推脚蹋转身不受,为他强捉无罪。」

有比丘尼名守园,中前着衣持钵行乞食,有诸博掩人,牵入深林中,强为淫欲。诸比丘尼驱令出坊,是比丘尼言:「诸善女!我无心受细滑。」诸比丘尼言:「诸博掩人牵汝入深林中作淫欲。云何不受?」是时阿难在比丘尼坊中,诸比丘尼语言:「阿难在此。」阿难问是比丘尼,敬畏阿难故不能答。阿难嫌其不答,是比丘尼心念:「诸比丘尼驱我出坊,长老阿难复嫌我,我用活为?今当至阿耆罗婆河自投而死。」是比丘尼盛满瓶沙,自系其颈沉于水中,沙瓶绳断身或浮没。尔时诸博掩人游戏岸边,见已相语:「汝看是比丘尼,为水所漂浮,往取来。」即共出之,扶着岸边,水出得稣。将入深林共作淫欲,还来入坊。诸比丘尼复驱出言:「汝先言无心受细滑,今博掩人将汝入深林中作淫已放来。」是比丘尼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比丘尼言:「汝有心受细滑不?」答言:「世尊!我云何受?我啼哭大唤,语言莫作,不能得脱。」佛言:「汝若无心受细滑无罪。」佛语诸比丘尼言:「汝等勿复说是比丘尼事,女人以先世业因缘故,得是女根,不得自在。虽啼哭亦强捉,虽言莫作亦强作,虽大唤亦强作。若比丘尼,为他强捉,无受欲心无罪。」(初波罗夷竟)

第二盗戒之初

佛在王舍城,因达尼迦陶师子比丘,结不盗戒言:「先作不犯。」是比丘心生疑悔言:「我多盗取材木,不知何者是先?何者非先?」是事白佛,佛言:「达尼迦比丘未结戒前一切时取材木不犯,是名先作不犯。」

有比丘空处取无所属物持去,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若知是物属他,得波罗夷。若是物属他,生无属想取,得波罗夷。属他物中疑,亦得波罗夷。是物无属,生有属想取,得偷兰遮。无所属物生疑,亦得偷兰遮。若无属物,生无属想,无罪。」

比丘他不与饭食。自取持去,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当计是饭食直。饭、麨、糒、鱼、肉饼亦应计直。」

有一比丘不请自来食,心生疑:「我不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不请不应往食。若往食得突吉罗。」

有旧住比丘至聚落,有知识比丘与取食分,是比丘从聚落还,知识比丘言:「我与汝取食分。」是比丘言:「汝何故取?」答言:「为汝故取。」是比丘言:「我不语汝,汝何故取?」知识比丘生疑:「我将不得波罗夷耶?」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比丘若他不语,不应取食分。若不语而取,得突吉罗。」

有一比丘至聚落。众僧分饭,是比丘有二共行弟子,是弟子不相知故,俱取食分。后二弟子自相语言:「汝所取分,我所取分,谁具足取得波罗夷耶?」心生疑,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从今日应自相语令一人取。取时当言:『我与某甲比丘取食分。』」

有一比丘病,众僧分饭,看病人为取饭,是比丘死,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事白佛,佛言:「若病人先死后取饭,还归本处。若先取饭后死,应同死比丘余物分。」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

 

上篇:十诵律

下篇: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戒消灾经

佛说戒消灾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一 尊...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五盖品第一 闻...

二时临斋仪

一、供养咒 (早午):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

玉耶经

玉耶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

佛说诸法勇王经

佛说诸法勇王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密多译 如是我闻: 一...

法观经

法观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第一、何以故...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白衣大士咒)

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佛说息诤因缘经

佛说息诤因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尔时佛告摩诃刹头...

【推荐】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佛说六年苦行的宿缘

一日,佛与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这五百位...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

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须知真妄原同体。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真和妄是同体的...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

印顺法师:人生究竟为何事

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