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业品第四之九

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经虽略示而不广释。今应释彼。其相云何。颂曰。

 依黑黑等殊  所说四种业
 恶色欲界善  能尽彼无漏
 应知如次第  名黑白俱非

论曰。佛依业果性类不同。所治能治殊说黑黑等四。诸不善业一向名黑。以具染污黑不可意黑故。异熟亦黑。不可意故色界善业一向名白。不为一切不善烦恼。及不善业所[夌*欠]杂故。异熟亦白。是可意故。依何意趣除无色善有说此中举初显后或色界中有可意白。及明了白可施设故。独立白名。无色界中有可意白。无明了白可施设故。不立白名。或色界中具中生有二白性故。独立白名。如契经言。或男或女成身妙行。广说乃至。死后感得有色意成如白衣光。或明白夜。或于色界具足三业。及十业道。无色不然。而契经中有说静虑无量无色。皆名白白异熟业者。彼据纯净可意异熟通立白名。然彼契经非了义说。以于上界四蕴五蕴一切善法说业声故。诸异熟因由业所显。故非业者亦立业名。证知彼经非了义。说欲界善业名为黑白。恶所杂故。异熟亦黑白。非爱果杂故。此黑白名依相续立非据自性。所以者何。以无一业及一异熟是黑亦白互相违故。若尔恶业果善业果杂故。是则亦应名为白黑。此难非理。以欲界中不善数行力能伏善故。彼苦果杂乐异熟。欲界善劣无有功能。[夌*欠]伏不善。故彼乐果亦无功能杂苦异熟。故恶业果得纯黑名。有余师言。欲界善业意乐加行黑白杂起。由此故立黑白二名。非一业体有善有恶。云何如一为诳害他。意欲令他信附于己。先矫行施乃至出家如是名为虽意乐黑而加行白或复有一于子门人。为欲遮防非利乐事。及令安住利乐事中。以怜愍心起麁身语。楚挞诃骂逼迫有情。如是名为虽加行黑而意乐白。若尔不善应名白黑。以如善业亦有如前意乐加行白黑杂起。然非所许前说无失。诸无漏业能永断尽前三业者名第四业。此无漏业非染污故得非黑名于理无失。不堕界故。断异熟故。名无异熟亦无有失。既是胜义白。何故名非白。佛亦于彼大空经中告阿难陀。诸无学法纯善纯白一向无罪。本论亦言云何白法谓诸善法无覆无记。此有密意说非白声密意者何。谓此中说治前三业立为第四。勿所化者生如是疑。如何此中白能治白。为显能治胜所治故。约招异熟立非白名。以不能招白异熟故。或无学法于超一切染身中可得故。立纯白名。非如学法非超一切染身中可得故。不名纯白。故彼经中依如是义。于无学法说纯白声。今此经中以无漏业非顺爱故。又不能感白异熟故说名非白诸无漏业为皆能尽前三业不。不尔。云何。颂曰。

 四法忍离欲  前八无间俱
 十二无漏思  唯尽纯黑业
 离欲四静虑  第九无间思
 一尽杂纯黑  四令纯白尽

论曰。于见道中四法智忍。及于修道离欲染位。前八无间圣道俱行有十二思唯尽纯黑。离欲界染第九无间圣道俱行。一无漏思双令黑白及纯黑尽。此时总断欲界善故。亦断第九不善业故。离四静虑一一地染。第九无间道俱行无漏思。此四唯令纯白业尽。所余诸业无异熟故。非所明故于此不论。故于此中唯说十七。与无间道俱行圣思。能永尽前三有漏业。虽尽诸业是圣慧能。然于此中说近对治。虽身语业亦近治三。非慧相应故此不说。何缘诸地有漏善业。唯最后道能断非余。以诸善法非自性断。已断有容现在前故。然由缘彼烦恼尽时方说名为断彼善法。尔时善法得离系故。由此乃至缘彼烦恼余一品在断义不成。善法尔时犹被缚故。颂曰。

 有说地狱受  余欲业黑杂
 有说欲见灭  余欲业黑俱

论曰。第一第三皆有异说。有余师说。顺地狱受及欲界中顺余受业。如次名为纯黑杂业。谓地狱异熟唯不善业感。故顺彼受名纯黑业。唯除地狱余欲界中异熟皆通善恶业感。故顺彼受名黑白业。如是所说前已遮遣。谓善无能杂不善故。有余师说。欲见所断及欲界中所有余业。如次名为纯黑俱业。谓见所断无善杂故名纯黑业。欲修所断有善不善故名俱业。此亦非理。二所断中俱有业不能感异熟果故。若谓此中所说三业。据有异熟说非无异熟者。不应简言欲见所灭。又强力业理必不应为力劣者之所[夌*欠]杂。是故不应说修所断诸不善业亦得杂名。亦不应言欲界有善。力胜不善。[夌*欠]伏恶业非所许故。所以者何。以欲界善非数行故。无有能感一劫果故。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

 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
 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

论曰。无学身业名身牟尼。无学语业名语牟尼。即无学意名意牟尼。非意牟尼意业为体。何缘唯说色识蕴中有是牟尼非于余蕴。有余师说。举后及初类显中间亦有此义。如实义者。胜义牟尼唯心为体。故契经说。心寂静故有情寂静此心牟尼。由身语业离众恶故。可以比知。意业于中无能比用。唯能所比合立牟尼。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可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无漏妙行。永离恶行烦恼垢故可名清净。有漏妙行犹为恶行。烦恼垢污如何清净。此亦暂时能离恶行烦恼垢故得清净名。或此力能引起无漏胜义清净故立净名。若谓此亦能引烦恼垢故。谓作烦恼等无间缘。是则不应名清净者。此亦非理。善心起时非为染心起加行故。染心无间无漏不生。有漏善心能引无漏。故有漏善得清净名。顺无漏心能除秽故。说此二者为息有情。计邪牟尼邪清净故。又经中说有三恶行。又经中言有三妙行。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

 恶身语意业  说名三恶行
 及贪瞋邪见  三妙行翻此

论曰。一切不善身语二业。前后近分及与根本。并不善思如次名身语意恶行。然意恶行复有三种。谓非意业贪瞋邪见。岂不契经亦说贪等名为意业。如何今说贪瞋邪见非意业耶。是业资粮故亦名业。如漏资粮亦名漏等。宁知贪等非意业耶。由阿笈摩及正理故。阿笈摩者。谓契经言。贪瞋邪见是业缘集故知贪等非即业性。又契经言。诸爱者表即是意业。故知非爱即意业体。余例应然。勿有计言业即业集。故契经说。爱业有殊。然经主言许有烦恼即是意业。斯有何过。如是所许违。前契经及后正理岂非大过。若谓如说贪能令意造诸恶行。此经虽说贪即是意恶行因缘。非不许贪意恶行摄。如是虽说爱为业因。此爱亦应非不是业。彼例非等此经不言爱能令心起表业故。谓如彼说贪能令意造诸恶行。非此经言爱能令心起诸表业。如何引彼以例此经。证表业因爱亦是业。如经中说诸痴即无明。此经但示痴是无明体。显非痴者即非无明。如是此经说诸希求即爱。诸爱者表即是意业。辩相差别义已显成。若非希求便非是爱。若非表者亦非意业。唯除假说则无有过。意业名表如前已释。正理者何。谓若烦恼即是业者。十二缘起及三障等差别应无。由此证知贪等非业是聪慧者所诃厌故。又能感得非爱果故。此行即恶故名恶行。三妙行者翻此应知。谓一切善。身语二业前后近分及与根本并诸善思。如次名身语意妙行。然意妙行复有三种。非业无贪无瞋正见智所赞故。感爱果故。此行即妙故名妙行。正见邪见虽非益损他。而为彼本故亦成善恶。又经中言有十业道。或善或恶其相云何。颂曰。

 所说十业道  摄恶妙行中
 麁品为其性  如应成善恶

论曰。于前所说恶妙行中。若麁显易知摄为十业道。如应若善摄前妙行。不善业道摄前恶行。不摄何等恶妙行耶。加行后起等彼非麁显故。且于不善十业道中。若身恶行令他有情。失命失财失妻妾等。说为业道。令远离故。若语恶行过失尤重。说为业道。令远离故。若意恶行重贪瞋等。说为业道。令远离故。加行后起及余过轻。并不善思皆非业道。善业道中身善业道。于身妙行不摄一分。谓加行后起及余善身业。即离饮酒断莫施等。语善业道于语妙行不摄一分。谓爱语等。意善业道于意妙行不摄一分。谓诸善思。十业道中前七业道。为皆定有表无表耶。不尔。云何颂曰。

 恶六定无表  彼自作淫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无表

论曰。七恶业道中六定有无表谓杀生等。除欲邪行非如是六。若遣他为至根本时有表生故。若有自作彼六业道则六皆有表无表二。谓起表时彼便死等后方死等。与遣使同。根本成时唯无表故。唯欲邪行必具二种。要是自身所究竟故。非遣他作如自生喜。七善业道若从受生必皆具二。谓表无表。受生尸罗必依表故。静虑无漏所摄律仪名为定生。此唯无表但依心力而得生故。加行后起如根本耶。不尔。云何。颂曰。

 加行定有表  无表或有无
 后起此相违

论曰。业道加行必定有表。此位无表或有或无。若勐利缠淳净心起。则有无表异此则无。后起翻前定有无表。此位表业或有或无。第二刹那无表为始名为后起。故此定有。若于尔时起随前业则亦有表。异此便无。于此义中如何建立加行根本后起位耶。且不善中最初杀业。如屠羊者将行杀时。先发杀心经求价直。为买羊故食己齎粮游涉远途访牧羊所。至已揣触酬直牵还系养令肥。将入屠处执刀求穴。斫刺其身至命未终。皆名加行。随此表业彼正命终。此刹那顷表无表业。是谓杀生根本业道。此刹那后杀无表业随转不绝名杀后起。及于后时剥截治洗称卖收利以活己亲。此等表业亦名后起。如屠羊者三分既然。余不律仪如应当说。不与取业有三分者。且如窃者将行盗时。先发盗心遣人或自往来伺听他物所在。为往窃取食饮装束。齎持盗具密至他家。穿壁登梯方便而入。徐行申手探摸他财。未离处前皆名加行。物正离处。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持财出藏受用等。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欲邪行业有三分者。且如男子于他女人先起爱心将行非礼。命使瞻察媒媾往来严身赴彼。言笑执触事未果前皆名加行。事正究竟。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有说。究竟谓入疮门。有余师言。谓泄不净。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余叙愧执触言辞所有表业皆名后起。虚诳语业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善行诳术。因求财物而活命者。先受情求许为伪证。发行诳意往诣众中。为述己身堪为诚证。言我于彼非怨非亲。知诸恶中无过虚诳。知众善内无过实语。我既于彼无所希求。岂自无辜为担毒刺。但恐贤直滥被刑科。未成证前皆名加行。若正对众背想发言。不见等中诈言见等所诳领解。此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有说。所诳印可方成。若尔应无诳贤圣理。然诳贤圣为过既深。由此应知前说为善。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获财利以养己亲。所有表业皆名后起。离间语业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发坏他心。遣使通传。或身自往诈为亲附。冀信己言未坏他前皆名加行。发离间语他领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有余师说。他坏方成。若尔圣交深固难坏。应无坏圣离间语罪。然坏圣者获罪既深。由此应知前说为善。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今所坏无再合心。所有表业皆名后起。麁恶语业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将发麁言。起愤恚心扼腕顿足。扬眉努目齧齿动脣。未发语前皆名加行。正发麁语他领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有余师说。他恼方成。若尔圣人具忍力者。既不可恼骂应无过。然骂贤圣获罪既深。由此应知前说为善。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背所骂重述恶言。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杂秽语业有三分者。且如一类发戏调心。先取他财集诸绮论。齎持戏具来诣众中。发戏言前皆名加行。正发戏语乐众刹那表无表业名本业道。此刹那后随无表业及获财利收用举藏。所有表业皆名后起。有余师说。贪瞋邪见才现在前即名业道。故无加行后起差别。如是说者。亦具三分有不善思。于贪瞋等能为前后助伴事故。又诸业道展转相望容有互为加行后起。如有一类欲害怨敌。设诸谋策合构杀缘。或杀众生祈请助力。或盗他物以资杀事。或淫彼妇令杀其夫。或知彼怨亲友强盛。自力微劣杀计难成。是故先于怨亲友所起语四过破坏其心。令于彼怨无心救护方便诱引令入己朋。或于彼财心生贪着。或即于彼起瞋恚心。或起邪见长养杀业。然后方杀既杀彼已。复于后时诛其所亲。夺其财物淫其所爱。乃至后起邪见现前。如是名为杀生业道。以十恶业道为加行后起。所余业道如应当知。有余师说。贪等不应能为加行。非唯心起加行即成未作事故。如是说者。贪等虽非所作业性。然彼贪等缘境生时非无力用。由有力用得加行名。方便引生诸业道故。今应详议如前所说。随此表业彼正命终。此刹那顷表无表业是谓杀生根本业道。此应非理。所以者何。为所杀生住死有位。能杀生者彼刹那中表无表业即成业道。为彼死后成业道耶。若所杀生住死有位。能杀生者业道即成。虽前所言且似无失。而于宗义决定相违。以所杀生与能杀者俱时舍命。亦应可说能杀生者杀业道成。许所杀犹存杀业道成故。此能杀者住死有时。所杀尔时既名正死。则能杀者应许获得此一刹那杀生业道。然宗不许与所杀生俱时命终成业道罪。若彼死后业道方成。则前所言为不应理。非所杀者正命终时可得名为彼命已断。如何先说彼正命终此刹那顷表无表业。是谓杀生根本业道。而今言死后杀业道方成。如是二途应善详定。决定死后业道方成。而前所言正命终者。于已往事却说现声。如有大王自远已至。而问今者从何所来。或此于因假说为果。谓所杀者正命终时。能杀有情加行表业。于杀有用非业道表。此业道表续加行生。彼所引故名加行果。然因于杀有胜功能。是故于因假说为果。实非业道说业道声。岂不此时表业有用。即应立此为业道耶。非要有能方成业道。勿无表业失业道名。此于杀中有何功用。如无表业表亦应然。又理不应立加行表即为业道。所杀有情于命终位命犹有故。要加行表与所杀生命俱时灭。彼死有后无同类命。一刹那中表无表业可成业道。此后念表于杀无能尚非杀生。何况是罪。但应无表得业道名。虽无杀能是杀果故。岂不后表理亦应然。杀表为因所引起故。谓由加行果圆满时。此二俱成根本业道。虽于他命断此二无能。而有取当来非爱果用。畅杀思故名杀业道。如本论说颇有已害生杀生未灭耶。曰有。如已断生命彼加行未息。此言何义。此中义者。以杀生时起杀加行总有三种。一唯由内。谓拳击等。二唯由外。谓掷石等。三俱由二。谓挥刀等。于此三种杀加行中。有所杀生命虽已断而能杀者生想未除。故于杀生不舍加行。由此本论作如是言。如已断生命彼加行未息。于杀加行说杀生声。故得说为杀生未灭。此亦业道后。如何名加行。毗婆沙师作如是释。此于后起说加行声。所以者何。以能杀者杀加行想犹未息故。于所杀生已命终想犹未生故立加行名。如何但言此于后起应作是说及于根本。所以者何。以所杀者次死有。后一刹那时及此后时多刹那顷。能杀加行皆容未息。是故应言此于后起。及于根本说加行声。无劳复说。及于根本。以于后起声亦摄根本故。要于所杀死有后时能杀方成杀生根本。岂不根本及其后起皆于所杀死有后生。俱可名为杀生后起。是故应信毗婆沙师于本论言极为善释。又经中说。苾刍当知。杀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瞋生。三从痴生。乃至邪见有三亦尔。岂诸业道于究竟时皆由三根。佛作是说。非诸业道于究竟时皆由三根。加行有异。云何有异。颂曰。

 加行三根起  彼无间生故
 贪等三根生

论曰。不善业道加行生时。一一由三不善根起。依先等起故作是说。杀生加行由贪起者。如有贪彼齿发身分。或为得财。或为戏乐。或为拔济亲友自身。从贪引起杀生加行。从瞋起者。如为除怨发愤恚心起杀加行。从痴起者。如波剌斯。作如是说。父母老病若令命终便生胜福。以令解脱现在众苦。新得胜身明利根故。又谓是法祠中杀生。又诸王等依世法律诛戮怨敌除剪凶徒。谓成大福起杀加行。又外道言蛇蝎蜂等为人毒害。杀便获福。羊鹿水牛及余禽兽。本拟供食故杀无罪。又因邪见杀害众生。此等加行皆从痴起。偷盗加行从贪起者。如为财利恭敬名誉。或为救拔自身亲友。从贪引起偷盗加行。从瞋起者。如为降怨。发愤恚心起盗加行。从痴起者。如诸王等依世法律夺恶人财。谓法应尔无偷盗罪。又婆罗门作如是说。世间财物于劫初时大梵天王施诸梵志。于后梵志势力微。劣为诸卑族侵夺受用。今诸梵志于世他财。若夺若偷充衣充食。或充余用或转施他。皆用己财无偷盗罪。然彼取时有他物想。又因邪见盗他财物。此等皆名从痴所起。邪淫加行从贪起者。如于他室起染习心。或为求财或求恭敬。此等加行从贪所生。从瞋生者。如为除怨发愤恚心起淫加行。从痴起者。如波剌斯赞于母等行非梵行。又诸外道作如是言。一切女人如臼花果熟食阶隥道路桥船。世间众人应共受用。又如梵志赞牛祠中。有诸女男受持牛禁吸水齧草。或住或行不简疎亲随遇随合。此等加行从痴所生。虚诳语等从贪生者。如为财利恭敬名誉济己及亲起四加行。从瞋生者。如为除怨发愤恚心起四加行。从痴起者。如因邪见起诳语等四种加行。又虚诳语从痴起者。如外论言。

 若人因戏笑  嫁娶对女王
 及救命救财  虚诳语无罪

又杂秽语从痴起者。如依吠陀及余邪论习学讽咏。传授于他谓无罪愆。皆从痴起。贪等加行如何从三。以从三根无间生故。谓从贪等三不善根无间各容生三业道。由此已显从贪瞋痴无间相应生三加行。依无间义亦生业道。已说不善从三根生。善复云何。颂曰。

 善于三位中  皆三善根起

论曰。诸善业道所有加行根本后起。皆从无贪无瞋无痴善根所起。以善三位皆是善心所等起故。善心必与三种善根共相应故。此善三位其相云何。谓远离前不善三位。所有三位应知是善。且如勤策受具戒时。来入戒坛礼苾刍众。至诚发语请亲教师。乃至一白二羯磨等。皆名为善业道加行。第三羯磨竟一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根本业道。从此以后至说四依。及余依前相续随转。表无表业皆名后起。如先所说非诸业道于究竟位皆由三根。应说由何根究竟何业道。颂曰。

 杀麁语瞋恚  究竟皆由瞋
 盗邪行及贪  皆由贪究竟
 邪见痴究竟  许所余由三

论曰。恶业道中杀生麁语瞋恚业道。由瞋究竟要无所顾。极麁恶心现在前时此三成故。诸不与取欲邪行贪。此三业道由贪究竟要有所顾。极染污心现在前时此三成故。邪见究竟要由愚痴。由上品痴现前成故。虚诳离间杂秽语三。一一许容由三究竟。以贪瞋等现在前时一一能令此三成故。贪瞋业道即贪瞋根。如何说由贪瞋究竟。如欲邪行业道生时。定有贪根能为究竟。非贪瞋二业道生时。别有贪瞋能为究竟。是故应说贪瞋等三一一皆由痴根究竟。非无痴者此三起故。有余于此作是释言。即说此法由此究竟。自体生时即业道故。彼理穷故作如是释。然实贪等正现前时。幸有痴根能为究竟。何缘不许执自体耶。余业道中他究竟故。虽有此义而不许者。勿诸业道皆痴究竟。诸业道成时定有痴俱故无如是失。以杀盗等时虽皆有痴而瞋贪强故。若尔邪见应不由痴。以邪见俱痴不强故。不尔邪见俱起痴强。尔时无余不善根故。非邪见体是不善根。故此俱痴根义为胜。若尔贪等应不由痴。以贪及瞋是根是胜。俱行痴劣应不可言贪瞋业道由痴究竟。约能究竟尔时痴强。更无余根究竟贪等。自体于自无助力能。宁可说言自究竟自。故痴究竟于理无失。有余于此复作释言。与贪瞋俱一果诸法。皆可随胜立贪瞋名。彼与贪瞋俱时生故。亦可说彼究竟贪瞋。于此释中亦容徵难。恐文烦杂。故应且止。诸恶业道何处起耶。颂曰。

 有情具名色  名身等处起

论曰。如前所说四品业道。三三一三随其次第。于有情等四处而生。谓杀等三有情处起。偷盗等三众具处起。唯邪见一名色处起。虚诳语等三名身等处起。由何建立杀业道成。谓由加行及由果满。于此二分随阙一时。不为杀生根本罪触。颇有杀者起杀加行及令果满。而彼不为杀罪触耶。曰有。云何。颂曰。

 俱死及前死  无根依别故

论曰。若能杀者起杀加行。定欲杀他与所杀生俱时舍命或在前死。彼能杀者业道不成。所以者何。以所杀者其命犹在。不可即令能杀有情杀罪所触。以所杀者命未断故。非能杀者其命已终可得杀罪。别依生故。谓杀加行所依止身今已断灭。虽有别类身同分生非罪依止。此曾未起杀生加行成杀业道理不应然。若尔此中为问非理。既杀加行所依止身。非即能令杀生果满。于前二分便为阙一。如何以此蕴在心中。而可问言颇有杀者起杀加行及令果满。若谓此中约一相续。言此起加行即此果满者。是则亦应杀罪所触。许前后生相续一故。又所说因无能证力。以能杀者死活不殊。谓就依身设彼活位。亦有念念异灭异生。非起加行身即能令果满。何言依别故非杀罪所触。若谓死后同分异故。与活有殊是。则还成阙于一分。为问非理。此问应理因有证能。所以者何。义有别故。谓先问者作是问言。颇一相续起杀加行亦令果满。而彼不为杀罪触耶。既前后生相续是一非阙一分。于后答者作是答言。以前后生身及同分是别业果。别依生故。不为前生所作罪触。若不许尔害非父母应成无间。又非人趣应成逆罪。而不许然。故依别因有能证力。若有多人集为军众欲杀怨敌。或猎兽等。于中随有一杀生时。何人得成杀生业道。颂曰。

 军等若同事  皆成如作者

论曰。于军等中若随有一作杀生事如自作者。一切皆成杀生业道。由彼同许为一事故。如为一事展转相教故。一杀生余皆得罪。若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即同心亦成杀罪。唯除若有立誓要期。救自命终亦不行杀。无杀心故不得杀罪。

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一

 

上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下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舍利弗阿毗昙论

舍利弗阿毗昙论序 释道摽撰 阿毗昙。秦言无比法。出自...

阿毗昙心论

阿毗昙心论卷第一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

阿毗昙毗婆沙论

毗婆沙序 释道挻作 毗婆沙者。盖是三藏之指归。九部之...

佛说法常住经

佛说法常住经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

佛说小道地经

小道地经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注音版】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

佛说作佛形像经

佛说作佛形像经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

【注音版】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

八吉祥经

八吉祥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贤愚经

贤愚经卷第一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一)梵...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

念死无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贫人烧衣

做生意的人从本求利投一匹资本下去,希望赚一匹钱回来...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昌臻这一次回寺以后,早就想给大家谈一谈,可是因为病...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

四十八大愿——(第21愿)各具三十二相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