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九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差别品第三之五

已辩能作因相。俱有因相云何。颂曰。

 俱有一果法  如大相所相
 心心随转等

论曰。若有为法同得一果。可得说此为俱有因。由助彼力得一果故。其相云何。如四大种。更互相望为俱有因。虽有体增体不增者。而皆三一更互为因。自体不应待自体故。亦不应待同类体故。一一大种唯待余三。要四大种异类和集。方有功能生造色故。如是诸相与所相法。心与心随转。亦皆互为因等言为明诸心随转及诸能相亦互为因。是则俱有因。由得一果遍摄有为法。如其所应。然本论中。曾不见说心随转色与心为因。应辩此中造论者意。今我所见彼论意者。若法与心决定俱起。遍一切心。依心而转。即说彼法与所依心展转相望为俱有因。诸心所法非定俱起。或少或多现可得故。身业语业非遍诸心。不定心俱全无有故。生等诸相皆依心转。非互相依。法为上首。生住异灭互相资故。由斯不说彼互为因。又于此中为欲显示但说异类为俱有因。同类互为因不说而成义。又为显示有身语业唯依于心不依于表。故不说彼与心为因。又彼大德意趣难了。诸有智者应更寻思。然于此中有作是计。唯心与色为俱有因。非色与心依心转故。如王臣理胜不因劣。此喻不然。亦相资故心随转法。其体云何颂曰。

 心所二律仪  彼及心诸相
 是心随转法

论曰。一切心所静虑无漏二种律仪。彼法及心之生等相。如是皆谓心随转法。何缘心随相非心随转法。以随相于心非俱有因故。何缘心随相非心俱有因。不由彼力心得生故。彼于一法有功能故。又与心王非一果故。聚中多分非彼果故。若尔云何心能与彼为俱有因。由随心王生等诸位彼得转故。岂不应如大种生等。心亦用彼为俱有因。谓如造色非生等果。生等非不与诸大种为俱有因。此亦应尔。如是所例其理不齐。展转果一果多。非彼果故。非诸造色。是诸大种。展转果中。一果所摄。何容造色。非诸大种生等果故。例此为失。又如前说。前说者何。不由彼力心得生故。然诸大种与生等相。展转力生。故无此失。何缘此法名心随转。颂曰。

 由时果善等

论曰。略说由时果等善等。十种缘故名心随转且由时者。谓此与心一生住灭及堕一世。由果等者。谓此与心一果等流及一异熟。由善等者。谓此与心同善不善无记性故。岂不但言一生住灭。即知亦是堕一世中。虽亦即知堕于一世。而犹未了。此法与心过去未来亦不相离。或为显示诸不生法。故复说言及堕一世。若尔但应言堕一世。不尔应不令知定堕一世。岂不等流异熟亦是一果摄。如何一果外说等流异熟耶。实尔。此中言一果者。但摄士用及离系果。岂不此言通故亦摄等流异熟。虽言亦摄非此所明。然士用果总有四种。一俱生。二无间。三隔越。四不生。此显与因非俱有果。为遮唯执与因俱生。和合聚中有士用果。此和合聚互为果故。自非自体士用果故。即显非彼俱起和合。士用果中有一果义。是故别举等流异熟。应知此中时一果一。显俱显共其义有殊。此中心王极少。犹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谓十大地法彼四十本相心八本随相名五十八法。五十八中除心四随相。余五十四为心俱有因。有余师说。五十八内能为心因。唯十四法。谓十大地法并心四本相。非诸心所生等相力。能为心因如心随相。若尔便违品类足论。如彼论言。或有苦谛。以有身见为因。非与有身见为因。除未来有身见及彼相应法生老住无常。诸余染污苦谛。或有苦谛。以有身见为因。亦与有身见为因。即所除法。彼作是言。我等不诵及彼相应法。应随义理简择论文。方可诵持故。异此便坏俱有因相。或应许随相。亦心俱有因。复有说言。一切同聚皆互相望为俱有因。于同聚中随阙一种。所余诸法皆不生故。此诸说中初说为善。本相与法其力等故。又此俱起和合聚中。有是能转而非随转。谓即心王有唯随转。谓色及心不相应行。有是能转。亦是随转。谓心所法随心转故。能转心不相应行故。有二俱非谓除前相。已辩俱有因相。同类因相云何。颂曰。

 同类因相似  自部地前生
 道展转九地  唯等胜为果
 加行生亦然  闻思所成等

论曰。能养能生。或远或近。诸等流果。名同类因。应知此因唯相似法。于相似法非于异类。如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无记应知亦尔。有余师说。净无记蕴五是色果。四非色因。性下劣故。有余师说。五是四果。色非四因。势力劣故。有余师说。色与四蕴相望展转皆不为因。劣异类故。若就位说。有余师言。羯赖蓝位能与十位为同类因。頞部昙等九位一一皆除前位与余为因后。位望前但有缘义。若尔最初羯赖蓝色应无有因。初后老色应无有果。故理不然。复有师言。前生十位一一皆与后生十位。各自类色为同类因。由此方隅一切外分。各然自类如应当说。为诸相似。于相似法皆可得说为同类因。不尔云何自部自地。唯与自部自地为因。是故说言自部自地。部谓五部。谓见苦所断乃至修所断。地谓九地。谓欲界为一静虑无色八。此中欲界见苦所断。还与欲界见苦所断为同类因。如是乃至欲界修所断。还与欲界修所断为因。如说。欲界五部所断。静虑无色各四地中。随其所应皆如是说。此为一切。不尔前生谓唯前生。与后相似生未生法为同类因。是谓圆满同类因相。唯说前生与后生果为同类因。于义便阙。不说与未生为同类因。故唯说过去与未来现在为同类因等。于义亦阙。不说过去有因果故。何故未来无同类因。彼无前后次第义故。岂不诸法于正生时。已能蠲除一切障碍。望未生者得说为前。又异熟因。于未来世亦应非有由异熟果。望异熟因无俱前故。要依前后立同类因。非正生时。已越后位。未有作用。如余未来。过去唯前未来唯后。现通前后。约世定故。过去诸法虽皆是前。而取果时已定前后。非未来法于正生时。作用别余可立前后。要至现在已生位中。方简未来令成后位。以自作用取彼为果。若尔异熟因亦勿未来有此彼非类。所以者何。此同类因与等流果善等无别。若无先后应互为因既互为因。应互为果。互为因果。与理相违。既无理能遮互为果。则应许有果在因先。亦有二心互为因义。是则违害发智等文。彼异熟因与果相别。虽离前后而无上过。故同类因。就位建立。未来非有。若异熟因。就相建立。未来非无。言同类因唯自地者。定依何说。定依有漏。若无漏道展转相望。一一皆与九地为因。谓四静虑及三无色。未至中问。是名九地。余无等引非勐利故。皆不能发无漏圣道。无漏九地互为因者。非系地故。各别地爱不执圣道。为己有故。种类同故。地虽有别亦互为因。然非一切。何者唯与等胜为因。加行生故。初定圣道有依初定。乃至有依无所有处。二定等道应知亦尔。于依自上有。于依下地无。谓依初定。初定圣道。与依九定九地圣道为同类因。即此唯用。依初定道为同类因。不用依上圣道为因。以性劣故。依第二定。初定圣道。除依初定。与依余定九地圣道为同类因。即此唯用。依初二定九地圣道为同类因。非依上地。依第三定初定圣道。除依初二。与依余定九地圣道为同类因。即此唯用。依初二三九地圣道为同类因。非依上地。乃至若依无所有处。初定圣道唯与依此无所有处九地圣道为同类因。即此通用。依九地定九地圣道为同类因。如依九定初定圣道。余定圣道依于九地。随其所应当广思择。又一地摄诸无漏道。亦非一切。为一切因。为等胜因非劣因故。且如已生苦法智忍。还与未来苦。法智忍为同类因。是名为等。又即此忍。复能与后从苦法智至无生智为同类因。是名为胜。如是广说。乃至已生诸无生智。唯与等类为同类因。更无胜故。又诸已生见道修道及无学道。随其次第与三二一为同类因。展转为因。亦不违理。而非胜道。与劣为因前生钝根。种姓修道。与自相续。未来决定。不生利根。种姓见道。为同类因。何理为碍。一切有情各别相续。法尔安立六种种姓。无学望前。应知亦尔。然有差别。谓有前生无学圣道。于自相续后生修道为同类因。无学退已于修道中。可有转生利根义故。然不违害根蕴所说。依同品根密意说故。又依现起有用根说。如说。现起世第一法。若尔一切有情相续。法尔安立三乘菩提。亦应劣为胜乘因性。无斯过去。性极远故。劣乘不可转成胜故随信随法二行圣道。性相隣故。所依一故。设见道中有出观者。亦可转故。三乘圣道无如是事。由此故言。诸钝根道与钝及利为同类因。若利根道唯利道因。如随信行及信胜解时解脱道。随其次第与六四二为同类因。若随法行及见至非时解脱道。随其次第与三二一。为同类因。此亦准前应知不定。诸上地道为下地因。云何名为或等或胜。由因增长及由根故。为但圣道唯与等胜为同类因。不尔云何余世间法加行生者。亦与等胜为因非劣。加行生法其体云何。谓闻所成思所成等。等者等取修所成等。因闻思修所生功德。名彼所成加行生故。唯与等胜为因非劣。如欲界系。闻所成法。能与自界闻思所成为同类因。非修所成。因欲界无。故思所成法与思所成为同类因。非闻所成因以彼劣故。若色界系闻所成法。能与自界闻修所成为同类因。非思所成。因色界无。故修所成法。唯与自界修所成法为同类因。非闻所成因以彼劣故。无色界系修所成法。唯与自界修所成法为同类因。非闻思所成因以无故劣故。此闻思修所成诸法各有九品。谓下下等。若下下品为九品因。下中八因乃至上上唯上上因。除前劣故。生得善法与加行善为同类因。非加行善为生得因。以彼劣故。又生得善亦有九品。一切相望展转为因。容一一后皆现前故。定一心中得一切故。然由现行异熟九品。可施设有九品差别。染污九品准此应知。复由对治有九品故。无覆无记总有四种。谓异熟生威仪路工巧处化心俱品。随其次第能与四三二一为因。有说。一切皆互为因。同一缚故。此说非理。勿有煖等互为因。故又欲界化心有四静虑果。非上静虑果下静虑果因。非加行因得下劣果。勿设劬劳无所获故。同类因相义类寔繁。随力决择如顺正理。已辩同类因相。相应因相云何。颂曰。

 相应因决定  心心所同依

论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岂不此中无简别故。时境行相别亦相应。设简别言此三同者。异身同瞩应说相应。故说同依总遮斯难。谓要同依心心所法。方得更互为相应因。此中同言显所依一。谓若眼识用此刹那。眼根为依。相应受等亦即用此眼根为依。乃至意识及相应法。同依意根应知亦尔。今应思择眼耳等根所依性同。何缘说彼能依之识。所依各异。何劳致问。诸识所依依性虽同而类别故。若尔何故知同依言。唯就俱生刹那依义说眼识等同一所依。非就长时种类依义。说诸眼识同一所依。又无间依种类同故。应眼等识为相应因。是故颂中应如是简。谓心心所同时同依。故彼释中自摄二义。谓若眼识用此刹那眼根为依。乃至广说。颂中既阙同时之言。如何得知此同依者。非一种类是一刹那。若谓释中摄故无过。应所造颂不说同依。但说相应因。决定心心所。又相应言足遮诸难。非时依异可有相应。俱有相应二因何别。且相应因法亦俱有因。有俱有因法非相应因。谓随转色生等诸行。若相应因即俱有因。此中二因义有何别。非相应因即俱有因。由此二因义各异故。然即一法是相应因。亦俱有因。义差别者。不相离义是相应因。同一果义是俱有因。又展转力同生住等是俱有因。若展转力同缘一境是相应因。由互为果立俱有因。由五平等立相应因。其中阙一余不得有。是故极成互为因义。已辩相应因相。遍行因相云何。颂曰。

 遍行谓前遍  为同地染因

论曰。遍行因者。谓前已生遍行随眠及俱品法。与后同地自部他部诸染污法为遍行因。何等名为遍行品法。随眠品中当广分别。此因势力越同类因势力而转故别建立。亦为余部染法因故。由此势力余部烦恼及彼眷属亦生长故。于自部摄诸烦恼中。同类遍行二因何别。由有身见诸爱得生。诸爱亦能生有身见。二差别相如何可知。自部二因亦有差别。谓执我故。能令诸爱生起坚固增广炽盛。我见遍缘诸爱境故。爱令我见生起坚固。而不能令增广炽盛。不能遍缘我见境故。由诸遍惑展转相望。皆能遍缘所缘境故。一一遍惑皆互能令生起坚固增广炽盛。故此二因非无差别。一时一品能为同类遍行二因有何差别。虽同时取二等流果。而自部果增盛非余。由二因门所长养故。唯生自部二因何别。无遍行因唯生自部。谓遍行法正现前时。俱时有力取五部果。于自部果亦有差别。生起坚固由同类力。增广炽盛由遍行力。应知过现遍行随眠。为五部因能缘五部。亦是五部之所随增。彼相应法除所随增。生等复除能缘五部。彼诸法得非遍行因。或前后故。性疎远故。非一果故。有遍行随眠非遍行因等。余广决择如顺正理。已辩遍行因相。异熟因相云何。颂曰。

 异熟因不善  及善唯有漏

论曰。唯诸不善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异熟法故。随其所应。此因能感异熟果故名异熟因。颂中及声显此因与果性相虽异而品类无杂。唯言为遮异熟因体摄诸因义。有说。诸果皆名异熟。彼异熟因亦应遍摄。恐如彼计故说唯言。何缘定知。唯不善法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契经说故。谓契经说有黑黑异熟业。有白白异熟业有黑白黑白异熟业。有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又契经言。现见领受悦意异熟。或复领受悲号异熟。由善不善。又说我遭身业等。损谓苦受。生受苦异熟。复言我遇身业等。益谓乐受。生受乐异熟。如斯等证其类极多。何缘无漏不招异熟。无爱润故。如贞实种无水润沃。又无漏法既非系地。如何能招系地异熟。何缘无记不招异熟。由力劣故。如朽败种。余善不善能招异熟。如有水润诸贞实种。此异熟因总说有二。一能牵引。二能圆满。且众同分及与命根。非不相应行。独所能牵引。故契经说。业为生因。生即命根。及众同分。余色心等。非定遍故。又品类足说诸命根是业异熟。非是业故。非心随转身语二业。亦不能引命众同分。经言。劣界思业所引。应知劣界即是欲有。此说欲有命众同分。唯意业感非身语业。身语表业有多极微。一心所起唯一能引。命众同分。余无此能。不应理故。若许同时共感一果。即应更互为俱有因。有对造色为俱有因。非宗所许。此非展转力所生故。亦非次第。一一极微引命同分。一心起故。非一心起。无异功能。别引生后。而无过失。非为满业。亦有斯过于一生中各别能取圆满果故。依此无表亦同此释。多远离体一心起故。不许互为俱有因故。经说。杀生若修若习若多修习生。那落迦。论说。破僧妄语恶业感无间狱一劫寿者。此举所起显能起思。思业非色难知相故。于欲界中有时一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记得及彼生等。有时二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善不善色及生等。有时四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善不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欲界无有随心转色。故无五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于色界中有时一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记得无想等至及彼生等。有时二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初静虑善有表业及彼生等。非于第二静虑已上有诸表业。无能起故。有时四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无随转色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有时五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随转色诸心心所法及彼生等。无色界中有时一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记得灭尽等至及彼生等。有时四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一切善心心所法。如是总有九异熟因。谓三界中。如数次第。三四二种品类差别。有业唯感一处异熟。谓感法处即命根等。若感意处定感二处。谓意与法。若感触处应知亦二。谓触与法。若感色处定感三处。谓色触法。若感香味应知亦三。谓自触法。若感身处定感四处。谓身色触法。若感眼处定感五处。谓眼身色触法。感耳鼻舌应知亦五。谓自为一身色触法。有业能感六七八九十十一处。声非异熟故此不论。业或少果或多果。故如外种果或少或多。有一念业多念异熟。无多念业一念异熟。勿设劬劳果减因故。有一世业三世异熟。无二世业一世异熟。招感异熟势力法尔。善恶为因感无记故。然异熟果无与业俱。非造业时即受果故。又业现在果非即熟法。受业门理必决定故。亦非无间。由次刹那等。无间缘力所引故。刹那正起力难制故。又异熟因感异类果。必待相续方能办故。所余决择如顺正理。如是已辨六因相别。此说三世定义云何。颂曰。

 遍行与同类  二世三世三

论曰。遍行同类唯居过现未来世无。理如前说。相应俱有异熟三因。于三世中皆悉遍有。颂既不说能作因所居。义准应知通三世非世。不可说彼定时分故。已辨六因相别世定。必应对果建立因名。何等名为因所对果。颂曰。

 果有为离系  无为无因果

论曰。果略有五。后当广辩。今且总标。有为离系。故本论说。果法云何。谓诸有为及与择灭。岂不择灭许是果故。必应有因。非无有因可说为果。曾未见故。我亦许道为证得因。经说。此为沙门果故。此六因内从何因得我说此果非从六因。前说六因生所赖故。若尔应许此证得因。离前六因别为第七。我宗所许如汝所言。岂不所宗有如是诵。涅槃是果而无有因。虽有此诵于义无失。谓诸世间于设功用所欣事办共立果名。死于士夫极为衰恼。故于不死事最所欣。如是所欣由道功用所证得故。说名为果。言无因者。道于所得择灭无为非六因故。择灭于道非所生果。是所证果道于择灭非能生因是能证因。故道与灭更互相对。因果是非不可定执。若道于灭为证得因。是则但应得为道果。谁言道果定非灭得。道于灭得为同类因。或亦说为俱有因故。然此非圣正所求果。圣不求有为而修圣道。故道于灭得为能生因。道于灭体为能证因。既许无为是能作因。应许无为有增上果。以不障故立能作因。非能生故无增上果。由如是理如有为法建立因果。无为不然。是故择灭。是因无果。是果无因。余二无为是因非果。无因无果理极成立。于当所辩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及增上果。如是五果对前六因。当言何果何因所得。颂曰。

 后因果异熟  前因增上果
 同类遍等流  俱相应士用

论曰。于五果中第三离系。非生因得。故此不论且辩六因得余四果。言后因者。谓异熟因。于因颂中最后说故。初异熟果此因所得。有言。异熟从异熟生。故此不应名无异熟。彼言非理。同类异熟二因所生义各别故。谓前异熟为同类因。生后异熟为等流果。即后异熟由先业成。能成诸业名异熟因。所成异熟即异熟果。二因体异。二果义分。因果类殊无相杂过。然异熟体如熟饮食。于生异熟无胜功能。故唯不善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名有异熟。言前因者。谓能作因。于因颂中最初说故。后增上果此因所得。增上之果名增上果。唯无障住有何增上。即无障住说为增上。又于诸法生灭位中。亦有展转增上势力同类遍行得等流果。果似因故名为等流。如是二因果相相似故因虽二其果唯一。俱有相应得士用果。非越士体有别士用。即此所得名士用果。此士用名为目何法。即目诸法所有功能。如是冥符后颂文说。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此中士用士力士能。士之势分义皆无别。诸法功能如士用故。名为士用。如勇健人。似师子故名为师子。俱士用果。定有又胜。故说相应。俱有因得。无间隔越。或有或无。设有非胜。又滥余果。是故不言余因所得。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九

 

上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下篇:中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 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序 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十不二门指要钞

指要钞序 宋东山沙门遵式述 大教隆夷存乎其人,诸祖既...

持人菩萨经

持人菩萨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持人菩萨经四...

晚课蒙山施食仪

蒙山施食仪轨(念诵前应备净水净饭等) 一、华严经偈...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演道俗业经

佛说演道俗业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

禅要经

禅要经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诃欲品第一 行者求道欲修定...

【注音版】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至拘罗惧国,...

持念观音圣号,能从水难中逃生

十四无畏的第三是水难无畏。因为观世音菩萨已成就了水...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