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

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杂犍度世第一品之四

此二十种身见。几是我见。几是我所见。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世尊经中。处处说二十种身见而不广分别。唯尊者舍利弗经中一处分别。彼虽分别而不说此二十种身见。几是我见几是我所见。因彼诸经不分别故。今欲分别故作此论。复次毗婆阇婆提作是说。身见无所缘。如身见缘我。实义中无我。彼何所缘。如人见绳谓是蛇见杌谓是人。为止彼人如是意故。亦欲显身见有所缘故。身见缘五阴。但所见事异。非无所缘。如彼人喻见绳谓是蛇见杌谓是人。此亦所见事异。非无所缘。是故止异人意欲显己义。亦欲示决定法相故。而作此论。问曰。此二十种身见。几是我见。几是我所见。答曰。五种是我见。十五种是我所见。问曰。若我见有五。我所见亦应有五。何故说十五我所见耶。答曰。缘行故说五我见。具故说十五我所见。所以者何。此十五我所见。以具故生。应说一我见。所谓五见中我见应说二如我见。我所见应说三谓欲界色无色界。我见应说六。如欲界中有我见我所见。色无色界亦尔应说九。如欲界地我见。乃至非想非非想地我见。应说十八。如欲界地我见我所见。乃至非想非非想地我见我所见。如分别行缘阴。应说二十不分别所起处。见色是我色异我。色属我我在色中。如色四种。受想行识亦如是。如是五四。则有二十。以行缘分别十二入。则有四十八。不分别所起处。如见眼入是我。眼入异我。眼入属我。我在眼入中。如眼入有四。乃至法入亦有四。如是十二四。则有四十八。以行缘分别界。则有七十二。不分别所起处。如眼界是我。眼界异我。眼界属我。我在眼界中。如眼界有四。乃至法界亦有四。如是十八四。则有七十二。若分别缘阴。分别所起处。则有六十五。如说色是我。受是我璎珞。受是我僮僕。受是我器。如受有三。想行识亦三。如是四三有十二。及色有十三。如是五种十三。则有六十五。若分别缘入。分别所起处。则有四百八眼入是我色入是我璎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眼入有三十四。乃至法入亦有三十四。十二种三十四。则有四百八。若分别缘界。分别所起处。则有九百三十六。眼界是我色界是我璎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眼界有五十二。乃至法界有五十二十八种五十二。则有九百三十六。如是种种身。诸刹那相续。则有无量我见我所见。此处分别行缘阴。不分别所起处。则有二十。问曰。以何等故此身见言种答曰此二十种身见。各有差别故言种。

问曰。以何等故。因阴说二十我见。非因界入。答曰。或有说者。彼作经者。有如是意如是欲如是可随。彼意作经不违法相。复有说者。为现初起初方便入法。如因阴说。见因界入。亦应如是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是有余之说。复有说者。此阴说见者。正佛经所说。佛经因阴说二十种我见。彼作经者。亦依佛经作论。说二十种我见。问曰。置作经者。以何等故。世尊。因阴说二十种我见。答曰。为化众生故。佛因阴说二十种我见。若受化者。应闻界入。而得度者。世尊亦因界入。说于我见。以不应闻是故不说。复有说者。诸见生时。多依于阴。少依界入。是故世尊因阴说见。不因界入。

色是我者。云何为色诸所有色尽四大。四大所造定诸所有有二种。有尽诸所有。有不尽诸所有。言不尽者。如求糟糠等少物有亦名诸所有。言尽者。如求一切物及糟糠等亦诸所有。此中唯说尽诸所有色。问曰。如我见是自界缘非他界缘。彼云何能见一切色是我。答曰。诸是彼所行。是彼境界者。计以为我。非一切色也。色异我者。云何色异我。于此四阴。展转计异于我。彼作是念。此色是我。有如人有财。名为有财。色属我者。云何色属我。于此四阴。展转计属我。如人有僮僕。言僮僕属我。色中我者。云何色中我。于此四阴。展转计是色中我。彼作是念。色是我器。如油在麻中。腻在揣中。如苏在酪中如刀在鞘中。蛇在箧中。如血在身中。问曰。如受是我。色是具可尔。色麁受细故。如说色是我受是具。云何见麁色。入细受中。尊者波奢说曰。不应责盲人堕坑。亦不应问无明者愚。复有说者。彼见色是我受是具者。彼人见受麁色细。是以见色住于受中。尊者和须蜜说曰。此四大身中。尽能觉触。有所触处。则能生受。以受处处生故。言色裹在受中。尊者佛陀提婆说曰。彼见受遍在身中。从足至头。无不有受处。然计色是我。不遍在身。是故彼见色住在受中。

问曰。以何等故。我见说二十种。其余诸见不说耶。答曰。或有说者。彼作经者意欲尔乃至广说。复有说者。此为现。初起初方便初入法。如说身见有二十种。戒取应有四十种。邪见见取应各有八十种。应说而不说者。此义是有余之说。复有说者。为对治我见故。佛说十种空。十种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第一义空。无所行空。无始空。性空。空空。此十种空。与何法相对。与我见相对。以空与我见相对故。有二十种我见。余见不尔是故不说。

问曰。颇于一阴。起我见我所见耶。答曰。起如于眼入起我见。其余诸色。起我所见。余四阴亦如是。问曰。颇有我见者。一时于五阴。尽计我不耶。若有者。朔迦书云何通如说。唯有一我见。无有五我见。无五我见者。无计五阴是我者是也。所以者何。计我见。唯计一法。五阴是别异法。计我见家。说一我一人无分不坏不变是常。若无者。萨遮尼乾子经云何通。如说瞿昙沙门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答曰。无有一时计五阴是我者。问曰。若然者萨遮尼乾子经。云何通耶。答曰。彼自大心重故。作如是说复有说者。彼不信佛。内有知见。欲试如来彼为知不。故作不顺理说。次见如来诸论议相。领如师子。钩牙銛利。口四十齿。出梵音声。彼人闻已。心怀怖懅。作不顺理说。复有说者。彼人见如来威德。胜于梵释难近难亲。有如是威德故。作不顺理说。复有说者。天神威逼故。令彼人作不顺理说。复有信佛天神。作如是念。此弊恶人。何以久恼如来故。以威逼能令彼人作不顺理说。复有说者。或有一时计五阴为我。问曰。若然者。朔迦书所说云何通。答曰。彼人于此五阴。尽作一具聚相。问曰。若然者复以何为具。答曰。若计内入为我。则以外入为具。若计外入为我。则以内入为具。问曰。为有见微尘计以为我不。若有者。是则无我见。非是我见。若无者。朔迦书复云何通。如说五大微尘虽各异相。是我是常。若言无常是则无理。问曰。彼书云何通我见见微尘。答曰。此书说边见缘微尘。此义已立。当知我见缘微尘。此义亦立。答曰。无有见微尘计以为我。问曰。若然者。朔迦书复云何通。答曰。此书所说不顺正法理。复有说者。有见微尘计以为我。有推理见义无实见生时义。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

问曰。五阴之外。为有起我见者不。若有者此经云何通。如说若有沙门婆罗门。起于我见。尽见五受阴。若无者。说第六我见。复云何有。答曰。无有五阴之外起于我见。问曰。若然者。第六我见云何而有。答曰。思是行阴。于思起我。见其余行阴起于我所见。即是第六我见。佛经说身见。是六十二见根本。余经复说。若有沙门婆罗门。所起诸见。尽依二边。若断若常。此二经有何差别。答曰。云何能生诸见故。说身见为本。守护长养诸见故。是说边见。复有说者。能生诸见。是说身见为根本。使诸见转行是说边见。

◎复有经说。若入地一切处定行者。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不离不异。余一切处亦如是。问曰。诸得一切处定。必离第三禅欲。彼若见地是我。当知是第四禅地身见。见第四禅中地为我。一切处定法缘欲界。彼云何不相违耶。答曰。此中不定说定。如非沙门说名沙门。复有说者。以本名说故。如王失位犹名为王。行者本曾得此定。后虽失时犹称得定。复有说者。行者于定速疾故失。于彼定起欲界身见。舍于身见还得彼定。如提婆达多。于定速疾。以神足力。自化己身。作太子像。于阿阇世王抱上。回转游戏复现相貌。令阿阇世王知是尊者提婆达多当作太子像时。阿阇世王抱弄呜之唾其口中。贪利养故即便咽之。是以世尊而语之言。汝是死尸食唾之人。若咽唾时彼非离欲。若作太子。为阿阇世王所抱弄时尔时离欲。复有说者。身见见第四禅中地是我。一切处定。亦缘第四禅中地。问曰。若然者一切处定。不缘欲界耶。答曰。一切处定。亦缘欲界。亦缘第四禅。问曰。如色界诸天一切悉白。彼复云何见青黄赤等差别。答曰。彼众生数者。其色悉白。非众生数有青黄赤色。评曰。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我见与一切处定。是相应共有法者。应有是过。云何是一切相应共有法。少缘欲界。少缘色界。身见与一切处定。虽非相应共有法。而一人亦得二名。以计我故名为身见。以得定故名得定人。身见缘第四禅中地。一切处定。缘于欲界。不同一时。是故此论为已善通。

无常见常。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此诸邪见于生死中。为诸众生作大系缚。作大衰患作大藏伏。犹如世间系缚衰患藏伏人。若不见不能远避人。若见时则能远避此诸邪见。乃至广说。亦复如是。此中应以二事推求邪见。一以体性。二以对治。如智犍度见犍度。如增益智论。彼中亦以二事。推求邪见。一体性。二对治。如增益智论中说。沙门瞿昙汝是幻。世尊之道已过于幻。此邪见谤道是其体性。见道断是其对治。复作是说。此是阿罗汉。汝何故悭惜阿罗汉名也。世尊之道已过于悭。此邪见谤道是其体性。见道断是其对治。如偈问论如梵网经说。应以起处推求邪见。便有三事所谓起处体性对治。复有说者。不应推求邪见三事。所谓起处体性对治若推求邪见。如责无明。汝何以愚。复有说者。应以三事推求邪见。所谓起处体性对治若能以三事。推求邪见。虽是具缚凡夫。邪见过患不现在前。犹如圣人以无漏道断诸邪见永不复起。如陀婆法师昔在罽宾。与众多修行比丘。共会一处。论说诸见。有作是言者。诸大德。圣人能断多诸过患。邪见恶行永不现前。甚为希有。尔时陀婆法师在此会中。而作是言。圣人以无漏道。断诸邪见。永不现前。有何奇事。如我今者住凡夫地。以此二事。推求邪见。若久住生死者。无有是处。设久住生死。更不现前。以是缘故。应以三事推求邪见。无常有常见者。云何无常。答曰。一切有为法。问曰。彼诸外道为以何事言常耶。答曰。见色相似相续。诸心法忆本所作。能诵持诸论。云何见色相似相续。如昨日所见色今日相似。彼作是念。童幼时色。即老时色。云何心法忆本所作。如昨日所作今日故忆。如是诸先所作。后时皆忆。能诵持经论者。如少所读至老能诵。彼作是念。今日诵心。即往日读心。彼以是故计常。无常计常是边见。边见有二种。有断有常。是则说边见。体性见苦断。是其对治。此见缘苦而生。故见苦断。如草上露日照则乾。彼亦如是。若见苦时。彼见则断。复有说者。苦法忍苦法智。是其对治。苦法忍苦法智生时。断此虚妄分别颠倒嶮恶断见。问曰。如善说法中。亦说诸法。有自体性相常住。而不是邪见。何故恶说法中。若说此相。便是邪见。答曰。或有说者。善说法虽说有自体性相常住无所作。恶说法中。于一切时。常有所作。复有说者。善说法中。说法性。不数数作。恶说法中。说于法性。则数数作。复有说者善说法中。说于法性。为生所生。为老所老。为无常所坏。恶说法中。不为生所生。乃至广说。复有说者。善说法中。说法性属诸因缘。彼所说法。不属因缘。复有说者。善说法。所说则与生灭相应。彼则不尔。复有说者。善说法中说法。则从因生。能有所作。属于众缘。以是诸因缘故。善说法。虽说体性常住。不堕邪见。恶说法者。堕于邪见。问曰。边见是何义。答曰。取于断边。取于常边。是边见义。如经说。佛告迦旃延。若以正智。观世是集。言无所有。则更不行。无所有者。即断见也。见此有灭未来身生。而作是念。是众生死此生彼。非是断耶。又迦旃延。若以正智。观世是灭。言世有所有。则更不行。言世有所有者。则是常见。知此阴界诸入展转相续。彼作是念。此诸法等。有生有灭。非是常也。复次起我见者。犹是边僻下贱。世所呵责。况复于我。计有断常。复有说者。此见行边处。故有二种义。名行边处。一行常边。二行断边。以是等义。故名边见。问曰。实义常者。是灭尽涅槃。云何无常见常。不名邪见。答曰。诸言无所有。是名邪见。此则不言无所有。更增益所有。是故非邪见。

常见无常者。云何为常。答曰。灭尽涅槃。问曰。彼诸外道为以何事言涅槃无常。答曰。彼以四无色定。为解脱涅槃。一名无身。二名无边意。三名净聚。四名世塔。无身者是空处定。无边意是识处定。净聚是无所有处定。世塔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彼作是说。如此涅槃。虽久当还。当知释种所说涅槃。亦当复还。是以故言涅槃无常。彼常见无常者。此是邪见。是其自性。见灭所断。是其对治。此见因灭生故。故见灭断。如草上露。乃至广说。问曰。为有邪见。能观是无常行不。若有者波伽罗那经云何通。如说云何邪见使使。答曰。诸谤无因无作。是名邪见使。此中何以不说。若无者此文复云何通。如说常见无常。此是邪见。见灭所断。答曰。有此邪见常见无常。问曰。若然者波伽罗那经何以不说耶。答曰。彼说邪见。行相不尽。自有诸结行相。彼中不尽说。复有说者虽有此见。悉入彼所说中。如谤言无因。当知谤集。如谤言无作。当知谤于三谛。复有说者。谤言无因。是说谤于三谛。谤言无作。是说谤于灭谛。复有说者。无有邪见。能谤常言无常。问曰。若然者此文复云何通。答曰。涅槃有常相。若言无涅槃。亦谤常相。犹如有人。谤人无指。亦谤指所依色香味触彼亦如是。复有说者。彼外道言。五阴是常。释种言涅槃是常非阴。彼作是说。除阴之外。更无有常。以是义故。岂非谤涅槃耶。

苦作乐见者。乃至广说。云何为苦。五受阴是实苦。彼诸外道。以何等故。言苦是乐。答曰。以少时乐故言乐。如人极时止息为乐。热时凉为乐。寒时煖为乐。饥渴时得饮食为乐。以是事故。言阴是乐。如说以下法为最。名曰见取。是其自性见苦断。是其对治。问曰。苦有乐见。名曰见取。以何等故无常见常。不名见取。答曰。彼无常常见者。胜不胜法。同为一体。自有法虽言常不胜。如计虚空非数缘灭。苦有乐见。以下法为最。名为见取。无常见常。不名见取。复有说者。阴中有大苦故。以小苦为乐。以此小乐同于涅槃。故名见取。无常见常。阴中无有少常同于常者。所以者何。一刹那顷。更无停住。是散灭法。如说云何灭时法。答曰。现在法。以是事故。无常见常。是名边见。不名见取。

乐有苦见者。乃至广说。云何为乐实义。乐者灭尽涅槃。彼诸外道以何等故。以涅槃为苦。答曰。如人坏一根时便以为苦。彼作是念。若坏一根犹以为苦。况众多根。以是事故以乐法为苦。尊者和须蜜说曰。若一根在。犹为苦因。况多根在。不为苦因。若诸根灭。则为解脱。涅槃乐有苦见邪见。是其体性见灭断。是其对治。此见依灭生还见灭断。如草上露。乃至广说。问曰。以何等故见涅槃是苦。名为邪见。非见道谛耶。如说道谛亦是乐。能至乐故。答曰。道有二分。苦分乐分。以道能至乐处。故名为乐分。无常故苦。名为苦分。涅槃无二分纯乐。谤者即是邪见道谛不尔。复有说者。如见犍度所说。有二种乐。一名数乐。二实义乐。上言能至乐处者。是名数乐。非实义乐。复次以涅槃乐故。道得称乐。问曰。为有邪见能缘涅槃。是苦不耶。若有者波伽罗那经云何通。如说云何邪见使使。答曰。诸谤无因无作。乃至广说。应如上常计无常句中说。

不净见净者。云何不净。答曰。一切有漏法有二事故不净。一以烦恼。二以境界。彼诸外道。以何事故不净见净。答曰。愚于所行。以少时净故。如治爪齿发肤形容摩身洗浴等。以是事故彼见是净。若此法中。有少净性者。彼计则非邪见。以颠倒想故。计屎尿肠胃等是净。故名为见取。复应以二事知有漏行是不净法。一从烦恼生。二从淫欲生。如说以下法为最。此名见取。是其自性。见苦所断是其对治。乃至广说。问曰。现见屎尿涕唾流出。彼云何言净。答曰。彼作是说。所流出者虽是不净。彼流出处是净。犹如紧首迦树花。其色似肉花盛之时。野干见之便作是念。如我今者定当食肉。久住树下。或时树花有堕地者。即便嗅之乃知非肉。复作是念。堕者虽非是肉。树上余者必应是肉。彼诸外道亦复如是。所流出者。虽非是净。所流出处必应是净。问曰。如善说法中。亦说有漏善行是净。而非邪见。彼说即是邪见。答曰。有少净相。便见少净。问曰。何等是净相。答曰。不杂烦恼。复与烦恼相违。是故非是邪见。彼恶说法中。以不净法。同于实义清净之法。是名邪见。复有说者。如善说法中以善行为净。故非邪见。彼以善不善行不善根烦恼颠倒邪见是净。故名邪见。问曰。如有漏法。杂烦恼故。当知不净。云何说言三净。答曰。如实义。一切有漏法尽是不净。以假名故说净。云何假名。从无贪无恚无痴善根生故。亦能对治贪欲等法。故名假名。

净见不净者。此见有二种。乃至广说。云何为净。答曰。道道果。彼诸外道。以何事故。言灭道不净。答曰。彼作是说。如实义诸烦恼。是不净法。道能断之。以道能断诸烦恼。故道亦不净。以涅槃从不净道生故。亦是不净。犹如以刀割不净物刀则不净。以不净刀更割余物。能令余物不净。又如水洗不净物水则不净。若以此水更洗余物物则不净。如是以道断诸烦恼。道则不净。若以此道。生于涅槃亦是不净。言道是不净此见名邪见是其自性。见道断。是其对治。若言灭是不净。此见名邪见。是其自性。见灭断。是其对治。见道断邪见。缘道生故。若道智道忍生时。断见灭断邪见亦如是。无我见我者。乃至广说。云何无我。答曰。一切诸法无我。彼诸外道以何事故见我。答曰。愚于来去威仪法故。彼作是说。若无我者谁来谁去。谁住谁坐。谁屈谁申耶。以有我故。能来去住坐屈申。复次若无我者。则无见闻嗅香知味觉触忆念。以有此事必知有我。彼无我见我。此名身见。是其自性。见苦所断。是其对治。此见缘苦生。乃至广说。我有二种。一假名我。二计人我。若计假名我。则非邪见。若计人我此则邪见。问曰。此中但说我见。何以不说我所见。答曰。我见是颠倒性。我所见非颠倒性。复有说者。我见是根本。若说我见。当知亦说我所见。复有说者。以有我见得有我所见。若说我见当知亦说我所见。己见己所见亦如是。问曰。以何等故。不说我见无我。名为邪见。答曰。以无我故。复有说者。若我见无我。是则正见。不名邪见。

非因见因。乃至广说。问曰。彼云何非因见因。答曰。谬见因故。如农夫种殖秋大获实。彼作是言。此皆尸利夜天思陀夜天舍摩夜天恩之所与。若生男女彼作是言。此皆难陀天难陀婆罗天之所与。若富贵者生男女。彼作是言。此皆是毗纽天摩醯首罗天之所与。彼作如是谬见。于因非因计因。此名戒取。是其自性。见苦所断。是其对治。此戒取缘苦生。故还见苦断。问曰。无因见因。是亦名谤因。云何非邪见。答曰。尊者和须蜜说。若谤无因。是名邪见。彼不言无因非因计因。故非邪见。

有因无因见。乃至广说。彼诸外道。以何事故。言无因耶。答曰。见内外所有诸物有种种相故。彼作是言谁凿河谁积山。谁纤刺谁采画禽兽。故说是偈。

 谁能造刺纤  采画诸禽兽
 此皆无因作  世无自在者

彼有因无因见。此名邪见。是其自性。见集所断。是其对治。此见缘集生。还见集断。乃至广说。问曰。以何等故。此中说谤因邪见见集所断。见犍度中说谤因邪见。当言见集见道断。答曰。或有说者。彼作经者意欲尔。乃至广说。复有说者。此中不说一切因义。彼说一切因义。复有说者。此中谤生果因。彼中说者。谤生果不生果因。若说涅槃无因。此岂非正见耶复有说者。此中说谤苦因。彼中说谤苦不苦因。复有说者。此中无谤道因义。是故不说。是谤道邪见。唯有谤集因义。是以说是谤集邪见。有作无见。乃至广说。云何为有。答曰。四谛是也。彼诸外道以何事故。言无谛耶。答曰。以有我见。故言无谛。彼作是说。我无有苦。是则谤苦。我无有因。是则谤集。我若无灭。是则谤灭。若无有灭。则无对治。如善法中。作如是言。此阴是苦。无我生信。苦心言有苦谛。此苦有因生信。集心言有集谛。若苦有灭生信。灭心言有灭谛。灭若有对治生信。道心言有道谛。彼有作无见。此名邪见。是其自性。见苦集灭道所断。是其对治。此见缘四谛生。还见四谛断。乃至广说。问曰。以何等故邪见不缘虚空非数缘灭。答曰。或有说者。若法是阴。是阴因。是阴灭。是阴对治。邪见则缘虚空非数缘灭。非阴因灭对治。是以邪见不缘。复有说者。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灭。是苦对治。邪见则缘虚空非数缘灭。与上相违。是故邪见不缘。复有说者。若法是烦恼。是出要。邪见则缘虚空非数缘灭。与上相违。是故不缘。复有说者。若法为无漏正见所缘。亦为邪见所缘虚空非数缘灭。不为正见所缘。邪见亦不缘。如邪见正见。明非明。智非智。决定疑信诽谤。当知亦如是。问曰。若言无虚空非数缘灭。此心为何所缘。答曰。即缘虚空非数缘灭名。所以者何。此无深重心。如谤烦恼出要法。问曰。为是何智。答曰。此是思惟所断。不隐没无记邪智。有作无见者。有有三种。一相待有。二处所有。三实有。相待有者。因有故有无。因无故有有。处所有者如此处有彼处无。实有者。此实有此实无(如苦实有我实无)。复有说者。有有二种。一物体有。二施设有。物体有者。谓五阴。施设有者谓男女等。谤苦有二种。一谤物体。二谤果。若谤集者谤物体。谤因。若谤灭者谤物体。不谤果。若谤道者谤物体。不谤因。或有说者。亦谤因。

无作有见。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或有说者。应作是说。若无作有见。当言是身见。见苦所断。复有说者应作是说。无作有慧。所以者何。此非见性。复有说者。应作是说。此非是见。所以者何。五见不说故。而不说者。彼有何意。答曰。欲作问答故。如说无作有见。此是何见。是名为问。答曰。此非是见。是名为答。自有虽无是事。而有问答。如十门中。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无漏无为法亦问。几使所使。此亦是问。答曰。不为使所使。此亦是答。如彼虽无是事。而有问答。此亦如是。无有是事。而作问答。无作有见。此是何见。答曰。此非是见。是邪智。问曰。云何邪智。答曰。或有说者。是思惟所断。不隐没无记法。如行正路作非路想。如行非路作正路想。如男作女想。女作男想。如是等想是也。复有说者。此智亦有隐没无记。所谓与慢相应者。如彼梵天作如是说。我是大梵。诸梵中尊。我能造化。此是邪智。所以者何。无有住见谛所断心。能作是言者。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是思惟所断。不隐没无记法。问曰。若然者。违智揵度如说。云何邪智。谓染污慧。答曰。不与彼相违。所以者何。无知有二种。所谓实义假名。实义者。与无明使相应。是诸阿罗汉已断尽。假名者如见杌谓是人等者。阿罗汉辟支佛亦有唯有如来等正觉二事俱尽。

有四倒所谓常乐净我。为相似法所覆故。不知无常。为适意威仪法所覆故。不知苦。为皮肤所覆故。不知不净。为所作事覆故。不知无我。问曰。此四倒性是何。答曰。是慧性。问曰。若是慧者。此五见。几是倒几非倒。答曰。二见半是倒。二见半非倒。二见半是倒者。身见见取。及边见所摄常见。二见半非倒者。邪见戒取。及边见所摄断见。问曰。以何等故。二见半是倒。二见半非耶。答曰。以三事故名倒。一转行。二增益。三性倒。邪见断见。虽转行性倒。而非增益。所以者何。是坏物性故。戒取虽转行。虽增益性。非是倒。所以者何。有少相似法故。亦说有色界道。能离欲界欲。有无色界道。能离色界欲。此是倒自体。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已说自体所以。今当说以何等故名为倒。答曰。倒有所增故名倒。此四倒。唯见苦断。所以者何。缘苦生故。还见苦断。复次此倒缘果生。还以见果慧断。复次身见见苦所断性是倒。若身见断亦断。复次苦麁。若于麁苦。有错谬者。贤圣所呵。如人昼日错谬。人之所呵。三谛微细。若于微细有错谬者。不深呵责。如于夜中有脱失者。则世人不深呵责。复次行者已见苦。永无倒心。若当行者见苦已不见集者。无有是处。为分别故。设见苦已。更不见余谛。若问彼言。此阴为是常。为是无常。彼定。答言。是无常乃至无一刹那停住者。若问为是苦为是乐。彼定答言。是苦犹热铁丸。若问为净为不净。彼定答言。是不净犹如粪聚。若问为有我无我耶。彼定答言无我。以无作者。无彼作者。无受者故。如草木粪扫等。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

 

上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下篇:鞞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阿毗昙心论

阿毗昙心论卷第一 尊者法胜造 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

阿毗昙毗婆沙论

毗婆沙序 释道挻作 毗婆沙者。盖是三藏之指归。九部之...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

十二品生死经

十二品生死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

佛说无垢贤女经

佛说无垢贤女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佛说大阿弥陀经

大阿弥陀佛经序 大藏经中,有十余经,言阿弥陀佛济度...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高峰和尚禅要 侍 者 持 正 录 参学直翁居士 洪乔...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佛说本相猗致经

佛说本相猗致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本)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本)...

大乘入道次第

大乘入道次第一卷 沙门智周撰  稽首无等善调御  能...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

强软魔头来考验

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

土豆和萝卜的神奇疗效

导语: 健康的饮食除了要悉心挑选食物,还要注意食物...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净土初学者能够拜佛是最好的

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