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生死品之三

「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云何众生有种种色、种种形相,有种种道、种种依止?又彼观察有种种心、种种依止、种种信解、有种种业,此如是等种种诸色、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画师、若其弟子观察善平坚滑好地,得此地已,种种彩色、种种杂杂、若好若丑随心所作,如彼形相。心业画师、若其弟子亦复如是,善平坚滑业果报地、生死地界,随其解作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心业画师,业作众生。

「又诸彩色取白作白、取赤作赤、取黄作黄,若取鸽色则为鸽色,取黑作黑。心业画师亦复如是,缘白取白,于天人中则成白色。何义名白?欲等漏垢所不染污,故名白色。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赤彩色,于天人中能作赤色。何义名赤?所谓爱声味触香色,画观察衣。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黄彩色,于畜生道能作黄色。何义名黄?彼此迭互饮血噉肉、贪欲瞋痴、更相杀害,故名黄色。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鸽彩色,攀缘观察,于饿鬼道作垢鸽色。何义名鸽?彼身犹如火烧林树,饥渴所恼种种苦逼;心业画师嫉心所秉、痴闇所覆。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黑彩色,于地狱中画作黑色。何义名黑?以黑业故,生地狱中,有黑铁壁,被燃被缚得黑色身,作种种病、饥渴苦身、无量苦逼,皆是自业,非他所作。

「又彼比丘观察如是三界五道五种彩色生死画衣,于三地住,谓:欲界地,色、无色地。心业画师习近淫欲、攀缘欲界种种色画,缘色依止。有二十种离欲四禅以为画笔,依十六地是所画处,画作色界,离缘色界三摩跋提、缘无色界,画为四处。心业画师广画如是三界大衣。

「又彼比丘观察如是心业画师,更复异法,画作众生。心如画师、身如彩器、贪欲瞋痴以为坚牢;攀缘之心犹如梯蹬,根如画笔,外诸境界声触味色及诸香等,如种种彩;生死如地、智如光明、勤发精进如手相似、众生如画、神通如彼无量形服,有无量种业果报生,如画成就。

「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业画师有异种法。如彼画师不生疲倦,善治彩色,各各明净,善识好笔,画作好色。心业画师亦复如是不生疲倦,若修禅定,善治禅彩,攀缘明净,如彩光明修道之师,如善好笔,知禅上下;如善识知,有取有舍,如不疲倦,如是禅定,心业画师画彼禅地,如彼好色。又彼如是,心业画师若有疲倦则画不善,地狱、饿鬼、畜生道处同业因缘。铁杵为笔不善彩色,画非器人,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等色,非好色画,广说如前。

「又彼比丘次复观察心之猿猴,如见猿猴;如彼猿猴躁扰不停,种种树枝花菓林等,山谷岩窟回曲之处,行不障碍。心之猿猴亦复如是,五道差别如种种林,地狱、畜生、饿鬼诸道犹如彼树,众生无量如种种枝;爱如花叶:分别爱声诸香味等以为众果;行三界山,身则如窟,行不障碍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狱、饿鬼、畜生生死之地。

「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之伎儿,如见伎儿。如彼伎儿取诸乐器,于戏场地作种种戏。心之伎儿亦复如是,种种业化以为衣服;戏场地者,谓五道地;种种装饰、种种因缘、种种乐器,谓自境界。伎儿戏者,生死戏也;心为伎儿,种种戏者,无始无终长生死也。

「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弥泥鱼,如见弥泥。如弥泥鱼在于河中,若诸河水急速乱波、深而流疾,难可得行,能漂无量种种树木,势力暴疾,不可遮障。山涧河水迅速急恶,彼弥泥鱼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弥泥亦复如是,于欲界河急疾波乱,能出能入、能行能住。地狱有河,其河名曰鞞多罗泥,彼河极深,涛波涌迅无时暂停,甚可怖畏,急疾乱流,善不善业以为流水,难可得行,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所不能渡。此五道河,无量劫中常漂众生,境界疾流迅速不断,势力暴恶不可遮障,无常相续,力势所牵不可约截。爱河急恶,心弥泥鱼能行此河,若入若出,出者天、人,入者地狱、饿鬼、畜生。心弥泥鱼在爱河中,如是入出。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修禅念住、知业报法,观察一切众生之心常自在行,为心所使、为心所缚?如是观察,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一切众生心业自在,依心业行,为心所使。

「又复观察,云何众生缚在生死,无始无终,无量转行?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以心染故,众生系缚;以心净故,众生解脱。如是心者,无量种种攀缘坏相、自体坏相、同业坏相。心有五种,谓五道中自在秉执与结使心和合相应,常在生死,离第一依,谓虚空等三无为法。五根坏相有五种心,无量无边爱心依止种种坏相。以要言之,此是染分。云何方便得离染分三烦恼根?有三对治,过去未来一切诸佛正遍知说如是正道:欲以不净,瞋以慈心,痴以因缘。

「彼于身中如是观欲,如是比丘缘身行已,分分观身,从足爪等乃至于头,分分观察:『此麁身分,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自身分中如是足爪,离身观察:『爪非是身,足指非身,何者是身?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足掌非身,何处起心,谓是我所?此内踝者,非是我身。此足跟者亦非我身,踹非我身,膝非我身,圆非我身,阴非我身,此髑髅者亦非我身,粪门之处亦非我身;如是背处四十五骨,皆非我身;头非我身,面中之骨亦非我身,头中之骨亦非我身。』彼比丘如是观察,于分分中不见有身,一一分分皆不见身,又复不见如是分分。复观眼耳鼻舌身意,皆不见身。又复观察我中无我,彼如是等唯是微尘,如是分分观察彼身,犹如芥子,乃至微尘。又复分分观察诸大:『何者是我,何者地界?』如是次第:『何者是我,何者水界?何者是我,何者火界?何者是我,何者风界?』彼如是观:『界非是我,我非是界;非别有我,非别有界;非异界我,别更有物。』如是皆以第一义谛,譬如无量多树和合,则见于林,树非是林,异树无林,是第一义;离树之外,无别名林。又复观树,离彼根茎枝叶等外,别更无树;第一义谛无如是树,依世谛故有林有树。身亦如是,足等和合,唯有名字,依世谛故,得言有身。彼比丘知身法已,离于身欲;离身分欲,得离一切根受界欲;既离欲已,彼喜欲爱不能系缚。如是勤观欲心对治。

「又彼比丘云何勤观瞋心对治?彼住慈心,常勤观察:恶行众生,所谓五道生死退生,常有怖畏,如死无异。比丘观之,如母悲子:『彼诸众生如是苦恼,云何可瞋?我若瞋之,则是疮上复更与疮。如是众生本性苦恼,不应瞋之。』瞋是第二最大烦恼,如是勤观瞋心对治。

「又彼比丘,云何次第勤观第三最大烦恼?痴覆众生,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彼若离痴,修行正见,身行善行、口行善行、意行善行,谛知善法及不善法。如是谛知法、非法心,则灭第三最大烦恼,如是勤观痴心对治。

「又彼比丘如是勤观三种烦恼、三种对治,彼三种灭已,一切烦恼结使皆灭,如断树根,皮茎枝叶、花菓缘等,一切悉乾。如是能断此三烦恼,一切烦恼皆悉断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第七地中修第八地,得第八地?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比丘最初如是如实观眼,云何世间愚痴凡夫眼见色已,或贪、或瞋、或生于痴?彼诸凡夫,若见知识、若见妇女,心则生贪;若复异见则生于瞋;见他具足贪、瞋所覆,以眼于色不如实见,痴蔽于心。愚痴凡夫唯有分别,眼见于色,若贪、若瞋、若痴所覆;爱诳之人,自意分别此我、我所,如是染着;譬如狗齩离肉之骨,涎汁和合,望得其髓。如是贪狗,齿间血出得其味已,谓是骨汁,不知自血有如是味。以贪味故,不觉次第自食其舌,复贪其味,以贪覆故,谓骨汁味。愚痴凡夫亦复如是虚妄分别,眼识见色,贪着喜乐,思量分别以色枯骨着眼口中,境界如齿,如是齩之,染意如涎,爱血流出贪爱血味,谓色为美,于色得味,犹如彼狗。凡夫愚痴,眼识见彼如骨之色,虚妄分别,如狗齩骨。如是观察:眼见于色,犹如枯骨。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虚妄分别之所诳惑。

「又彼比丘如是思惟:云何比丘于爱生畏、厌离生死、舍一切欲?譬如龙象至年六十,其力盛壮,善调象人革斗捉取,缚其五处,置牢槛中,然后乃多与欢喜抟,及以甘蔗、甘蔗酒等种种美味,以诸乐器、歌声乐之,望使不愁、不忆林乐。若忘林乐,得与凡象同共止住,极令调善,系属他人。彼象虽复如是将息,如是供养,不能令其心离忧闷,然其不忘林间之乐,自在游行,不忘山曲树林花菓、众鸟音声、河傍处乐;思惟念已,绝缚而去,忆彼乐故,于调象人不生忌难,坏其牢槛,去向林中,心不顾念——多多蹇荼、美欢喜抟及以甘蔗、甘蔗酒饮、琴乐歌声,心不可调、心不可诳,不忘林乐,不乐凡象共行共住,还向林中。修行比丘亦复如是,无始以来流转世间,五缚所缚。何等为五?所谓爱声、触、味、香、色。谁为善调?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如是六识。何者牢槛?所谓喜乐妻子眷属、止住之处、僕使富乐,染着烦恼之所遮障,多欢喜抟及甘蔗酒、种种美味诸饮食者。分别之心为欢喜抟,淫欲为饮食,心爱网以为作乐歌笑等声。邪见凡夫犹如凡象,共同住者谓有身见、戒取、疑网,口中甜者所谓喜乐邪见言说,系属他者属欲瞋痴;善调之象谓修行者,一切染痴以为供养,忆念出离则名为山,禅三摩提以为山窟,生正道心此名为花,涅槃为果,众鸟声者所谓法师,智慧为河,河济口者所谓一心,言地分者谓四梵行——慈、悲、喜、舍。彼修行者犹如壮象,随顺思量禅定之乐,趣僧伽蓝为还林去。比丘如是修行道者,犹如壮象;若不尔者,如狗无异。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于八地处修第九地,得第九地?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一切三界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器,观一切欲亦复如是。譬如林中极大山崖嶮峻之处,有大高树名佉殊梨,有无量刺,于彼树头少有果实而复难得,若取彼果,多有诸过,恐此树果堕在嶮处,复畏失命;树腹有孔,孔坎脆烂,欲上彼树,复畏孔坏危人之命,彼树极高,堕树尚死,况坠高崖嶮恶之处。愚痴凡人盲无智目,贪着众味,望见彼果,不看峻崖树腹烂孔。彼愚痴人贪其果味而上彼树,未到果所,即便坠堕,即尔命终。更有余人,少知方便或有命业,则不堕坠,少得果味,多受苦恼。如是如是,彼修行比丘观五道林,中间有孔、极大嶮崖谓一切病,佉殊梨树所谓欲心,无量刺者所谓无量百千烦恼,求彼苦果所谓苦也,树头果者一切欲意,诸爱声触味色香等难可得者,是欲果也。所谓入海、若有刀畏、亲近于王、作贼治生如是等苦,乃得所欲;如彼得苦、多诸过者贪欲瞋痴,堕高崖者谓堕地狱、畜生、饿鬼,即命终者法命尽也,树烂孔者皆空无物、一切不坚,痴人往者所谓愚痴邪见人也;有如是等无量诸过,复有多过,如是欲果,味少过多。彼比丘如是观于一切欲心,不生分别。「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飞虫痴故,见彼明焰,贪着爱乐,入中即死。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欲瞋痴覆,于一切欲,心生爱着,如彼飞虫,见灯明色,若入欲灯则堕地狱、畜生、饿鬼,如彼飞虫入灯而死。彼比丘如是观察,心得离欲。

「又彼比丘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又此世间一切众生何缚所缚,轮转生死?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二缚所缚,系在世间。何等为二?一者食缚,二者触缚。食缚有四:一者抟食;二者思食;三者禅食;四者触食。何者抟食?谓四:人处、欲界六天、八大地狱、鬼中一分。二、思食者,所谓鱼中。三、禅食者,所谓行禅色界天等。四、触食者,所谓诸鸟。何者为触?触者谓欲,有执手者或有笑者、有眼见者,如是皆为欲触所诳。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谓欲界中,人及饿鬼、畜生、地狱,此等习欲,故名欲界;又无色界三摩跋提,攀缘为食;以此二缚,常在世间,不得离欲,常为一切结使所缚。

「又彼比丘如实观眼:眼识见色,若生乐触则攀缘乐,非乐报业。又如实观,如是如是眼识见色,是恶意处,若眼触生,攀缘于苦,是乐报业。彼如实知:何者名为眼识见色,攀缘于乐,非乐报业?于此法中随顺观察眼见色已,不善思惟、观察攀缘,忆念味着而生乐心,现在虽乐,后得苦报,成就地狱、饿鬼、畜生。何业现在得不乐报,后得乐报?眼识见色而生眼触,心善思惟、观察攀缘,于现在世心不乐着,现在不乐,非苦报业,转生人天受胜妙乐,终到涅槃。如是耳、鼻、舌、身、意识皆亦如是。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眼识见色心行于舍?谓:彼比丘眼见色已,心不喜乐、非不喜乐、不贪不恶,心不悕望、非不悕望,亦不忆念、非不忆念,亦非不善观察覆障,如是行舍,是名舍处,非苦乐处。又彼比丘得第十地六地处行,谓阿那含初禅地中乃至四禅,得登彼地。彼观诸法出没生灭,常勤修行八分圣道,欲觉欲到解脱之门。彼比丘如是精勤,魔宫隐蔽,彼地夜叉见已欢喜,即以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四大王,彼四大王闻四天王,彼四天王如是复闻三十三天,三十三天闻焰摩天,彼焰摩天闻兜率天,彼兜率天闻化乐天,彼化乐天复向他化自在天说,彼自在天复向梵天如是说言:『阎浮提中某善男子,广说如前,乃至八地摄于六地。』彼既闻已,甚大欢喜。梵迦夷天,出禅乐行,既实闻已,转复欢喜。」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善若不善,  业果皆决定,
 自作业自食,  皆为业所缚。
 如是烦恼地,  初甜而后苦,
 舍境界如毒,  以不饶益故。
 智不属烦恼,  属于智境界,
 此世若后世,  一切时受乐。
 智常烧烦恼,  如火能焚草,
 烦恼覆智梵,  故佛说三宝。
 若乐智境界,  寂静如牟尼;
 若烦恼蛇齧,  彼人一切失。
 若人知二谛,  勇勐谛知见,
 彼行第一道,  舍离生死处。
 若人乐生死,  喜乐烦恼怨,
 彼人常被缚,  流转有隘处。
 若人有出意,  常行寂静行,
 死生天众中,  到梵世界处。
 若不爱欲等,  供养佛法僧,
 彼人舍生死,  如风吹乾草。
 若不为心使,  而能使于心,
 则能除烦恼,  如日出无闇。
 心怨最第一,  更无如是怨,
 心常烧众生,  如放烧时树。
 若心自在行,  愚痴不调根,
 彼苦不寂静,  去涅槃太远。
 知苦及苦报,  复能知苦因,
 则脱一切缚,  普离诸烦恼。
 智为第一明,  痴为第一闇,
 取如是光明,  是名黠慧人。
 痴为第一恶,  黠慧人能舍,
 若令痴自在,  寂静难可得。
 若欲自安隐,  宁触入大火,
 毒蛇同处住,  终不近烦恼。
 智第一甘露,  第一安隐藏,
 智为第一亲,  智为第一宝。
 如是之智火,  常烧烦恼山,
 烧烦恼山者,  则到安乐处。
 若人无智慧,  如盲入闇处,
 则不厌生死,  非法诤斗笼。
 若人常念法,  善得于人身,
 不为心所诳,  应受善人供。

「彼比丘如是知法、非法,依法正行,如是净心,则能破坏无量百千高大生山,无有余气,更不复生,离烦恼刀,近于涅槃。

◎正法念处经地狱品第三之一

「又彼比丘随顺思惟业果报法,观法、非法,云何恶业无量种种,皆因于心,相续流转?如河浚流漂诸众生,令堕恶业果报之地,在于地狱受极苦恼。彼比丘观善不善,谛意思量:此诸众生云何如是为心所诳、为爱所诳,堕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及大热、阿鼻恶处地狱中生?彼诸地狱各有别处,皆有官人,如业相似,各各证知,彼地狱处名为何等?众生何业到何地狱?堕在何处?彼比丘若见闻知或天眼见:有大地狱名活地狱,复有别处。别处有几?名为何等?处有十六:一名屎泥;二名刀轮;三名瓮熟;四名多苦;五名闇冥;六名不喜;七名极苦;八名众病;九名两铁;十名恶杖;十一名为黑色鼠狼;十二名为异异回转;十三名苦逼;十四名为钵头摩鬘;十五名陂池;十六名为空中受苦;此名十六活地狱处。何业生彼活地狱处?彼比丘若见闻知或天眼见:若有杀生,乐行多作此业普遍,杀业究竟,和合相应,堕活地狱根本之处。杀生之业有上中下,地狱受苦亦上中下。彼地狱业何者为上?彼杀生者,若杀善人、若受戒人、若善行人,有他众生、有众生想、有杀生心,断其命根,此业究竟,心不生悔,向他赞说而复更作,复教他杀、劝杀随喜、赞叹杀生,若使他杀;如是痴人,自作教他,罪业成就,命终生于活地狱中。如此人中若五十年,彼四天王为一日夜,彼数亦尔,三十日夜以为一月,亦十二月以为一岁;彼四天王若五十年,活大地狱为一日夜。以恶业时有下中上,活地狱命亦下中上,有中间死,随业种子多少轻重,活地狱中或一处受、或二处受、或三处受、或四处受、或五处受、或六处受,如是乃至十六处受,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彼地狱中五百年命,依天年数,不依人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观活地狱知别处业?心业画师,自业画作业果地分,种种异心,别处受苦,有百千亿那由他数怖畏恶事,无有相似不可譬类。分分观察活地狱处,众生何业生屎泥处?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以何恶业不善种子,生屎泥处?所谓杀生。若欲心杀,谓令鸟杀:放鹰、放凋。复有异杀,若围杀鹿、若猎杀鹿而不忏悔,业业普遍,杀业究竟和集相应,如前所说。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彼地狱,在一分处受种种苦,谓屎泥处,烧屎极热,其味甚苦,赤铜和屎,屎中有虫,虫金刚嘴,遍覆屎上。彼诸罪人,食如是屎,虫入身内,先食其脣,次食其舌、次食其齗、次食其咽、次食其心、次食其肺、次食其肚、次食其脾、次食其胃、次食小肠、次食大肠、次食熟藏、次食筋脉一切脉分、次食肉血。彼人如是彼地狱中受极苦恼,如人中数,乃经无量百千年岁。诸杀生人,造作恶业,若围杀鹿、若猎杀鹿,养杀鸟雀若鹰凋等,令彼杀已,夺取自食。彼业果报,如是杀已,彼人取食,以是恶业之势力故。彼粪屎中多有诸虫,虫金刚嘴,入其身内如是食之。善不善果,自业相似。若彼罪人恶业尽者,彼人于此屎泥之处地狱得脱,彼心业画,画文尽已,彼人如是得脱彼处;若其人业后报未熟,生畜生中,受飞鸟身,余鸟所杀;若受鹿身,为围所杀,如彼前世杀鸟、杀鹿。彼人果报地狱中受,余残之业,生畜生中;若后气业,生于天中、若生人中,彼业因缘,生则短命。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二别处名刀轮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心贪物,如是因缘而杀众生,欲得命因,以刀杀生。彼人如是以此因缘而不忏悔,复教他杀,业业普遍,如前所说。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彼地狱,生刀轮处。彼处火燃,周围铁壁高十由旬。彼地狱处,大火常燃。人间之火于彼处火如云相似。彼地狱处常有铁火速着其身,彼热铁火割彼人身,碎如芥子,散烧噼裂,一切雨铁譬如此间阎浮提中夏月水雨。彼处十方遍雨热铁,多与苦恼。彼地狱人,虽被噼裂而常不死,以是恶业之果报故,如是割身,寻割寻生。彼刀轮处有刀叶林,其刃极利,复有两刃,刃头下向,遥望彼林,青而有汁,与水相似;彼诸罪人饥渴恼急,同业苦者唱唤走赴,既入彼林,以业因故,周遍雨刀,噼其身体。又复彼人贪自命故,食养众生,则是诳他。彼业果报如是如是,心业画师画地狱衣,如是地狱不善业画,如是如是地狱受苦,彼业所摄。彼于地狱,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被噼裂,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心业画师画文不灭,广说如前。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三别处名瓮熟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彼杀生人,若杀骆驼,若杀猪羊,若杀众鸟、若马若兔、若罴若熊有毛畜生,为食其肉,欲令毛脱,活烧活煮,若置汤中。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生瓮熟处。恶业种子,相似果报,置铁瓮中煎煮极热,犹如熟豆。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在彼地狱大火煮之,心业画师所画之衣破坏烂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次受残业,次受气业,如前所说,乃至若生天、人之中,命则短促。彼修行者于内法中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作是思惟:『彼比丘如是观察活大地狱瓮熟处已,当云何耶?』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比丘第一勇勐,能破魔军,度生死海,能以戒水灭欲心火,能以慈水灭瞋心火,能以甚深因缘灯明除痴心闇;如是比丘则能速渡生死大海。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四别处名多苦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业因种子,相似果报。若人种种苦逼众生,然彼众生命犹不尽,所谓:木压令其受苦,若以绳悬,若以火头若烧,若柱若系其髻而以悬之,若以烟熏令受苦恼;若于道上牵令疾走,若置地上棘刺之中令受苦恼;若扑着地,若高嶮处推之令堕,若以针刺,若以绳缚,若令象蹈;若掷在空,下未至地以刀承之,令受苦恼;若着沙上、若以石镇,若以杖打,若挟其头,若令小儿详打戏弄,众苦恼之;若置热处,若置氷中,若以水渍,若以沉水,若以衣水掩面漫口,若系着树、若悬树枝,令受苦恼;若在嶮岸临峻怖魄;若送与怨,令其种种方便苦治;若拔其阴,若挟其指,若拔其毛,若转铁轮以噼其头,令受苦恼;若洋白鑞铅锡铜等灌其身体,若割其鼻,若以利铁、若尖木等贯其粪门阴密之处,令受苦恼;若以水淋,若以绳系块上挽曳,若以灯须周匝遍炙,若拔其发,若以恶虫令唼食之,若捩其皮,若牵若推、若急速疾抖擞其身,若置镬中汤火煮之,令受苦恼;若以塼打,若以盐等涂其身体;若以尘土、若以麨等掩其口面;若以[橐-石+非]筒置粪门中,鼓[橐-石+非]吹之;若以利刀噼其足指;若以气吹,不使出声;若以浮石急揩其身,若割手足,若驱长行,若遮所须;若系其咽,黄蓝花中来去曳之;若以种种杂杂脂腻而灌其口;若以金宝种种财物,若打若压、若作乐具、若打射等,若打令肿,肿上复打;若以绳悬推令极高,然后堕地,令受苦恼。此如是等无量种种诸苦恼事,触恼众生。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名多苦处。恶业相似,得相似果。如是地狱,十千亿种不可具说,此极苦恼,具说如上。彼一切苦,自业自受,地狱地处。心业画师爱笔所画,不善分别,为种种彩所爱妻子,以为彩器执着因缘,以为坚牢,身自作业,自得苦报,非父母作,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常受不息。彼处退已,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则不堕于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受余残业,常为王罚,若打若缚,斗诤怖畏,为一切人之所诬抂,常受重苦;善友知识、妻子眷属、亲旧主人之所憎恶。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五别处名闇瞑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众生邪见,颠倒业果,所谓方时外道斋中,掩羊口鼻如是屠杀;置龟塼上,上复与塼压之令死。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生闇瞑处,闇火所烧。以恶业故,有大力风吹金刚山,合磨令碎犹如散沙,间无暂乐;彼处罪人各不相见,热风所吹,如利刀割,令身分散,饿渴身燃,努力唱唤而声不出,如掩羊口、如塼压龟,常被大火之所烧燃,常被镇压。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处闇瞑,乃至无有微少光明如针头处,然自身毛而自烧身,常一切时遍身火起,受如是苦乃至业尽,皆是心之猿猴所作。彼心猿猴,行于使山,使山幻坚慢心高峯之所止宿,恶见山岩是其行处,游慢树林瞋山窟中是其住处,妬心功德以为众果,爱河所漂、不善业没,乃至恶业烂坏离散,闇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常被系缚,余残业果,寿命短促。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护净经

佛说护净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

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龙施女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护净经

佛说护净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

净土或问

净土或问序 参禅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禅主见性。...

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龙施女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

【注音版】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菩萨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

【推荐】《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漫画版

印光大师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念佛秘诀 都摄六根...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