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生死品之三

「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云何众生有种种色、种种形相,有种种道、种种依止?又彼观察有种种心、种种依止、种种信解、有种种业,此如是等种种诸色、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画师、若其弟子观察善平坚滑好地,得此地已,种种彩色、种种杂杂、若好若丑随心所作,如彼形相。心业画师、若其弟子亦复如是,善平坚滑业果报地、生死地界,随其解作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心业画师,业作众生。

「又诸彩色取白作白、取赤作赤、取黄作黄,若取鸽色则为鸽色,取黑作黑。心业画师亦复如是,缘白取白,于天人中则成白色。何义名白?欲等漏垢所不染污,故名白色。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赤彩色,于天人中能作赤色。何义名赤?所谓爱声味触香色,画观察衣。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黄彩色,于畜生道能作黄色。何义名黄?彼此迭互饮血噉肉、贪欲瞋痴、更相杀害,故名黄色。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鸽彩色,攀缘观察,于饿鬼道作垢鸽色。何义名鸽?彼身犹如火烧林树,饥渴所恼种种苦逼;心业画师嫉心所秉、痴闇所覆。又复如是:心业画师取黑彩色,于地狱中画作黑色。何义名黑?以黑业故,生地狱中,有黑铁壁,被燃被缚得黑色身,作种种病、饥渴苦身、无量苦逼,皆是自业,非他所作。

「又彼比丘观察如是三界五道五种彩色生死画衣,于三地住,谓:欲界地,色、无色地。心业画师习近淫欲、攀缘欲界种种色画,缘色依止。有二十种离欲四禅以为画笔,依十六地是所画处,画作色界,离缘色界三摩跋提、缘无色界,画为四处。心业画师广画如是三界大衣。

「又彼比丘观察如是心业画师,更复异法,画作众生。心如画师、身如彩器、贪欲瞋痴以为坚牢;攀缘之心犹如梯蹬,根如画笔,外诸境界声触味色及诸香等,如种种彩;生死如地、智如光明、勤发精进如手相似、众生如画、神通如彼无量形服,有无量种业果报生,如画成就。

「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业画师有异种法。如彼画师不生疲倦,善治彩色,各各明净,善识好笔,画作好色。心业画师亦复如是不生疲倦,若修禅定,善治禅彩,攀缘明净,如彩光明修道之师,如善好笔,知禅上下;如善识知,有取有舍,如不疲倦,如是禅定,心业画师画彼禅地,如彼好色。又彼如是,心业画师若有疲倦则画不善,地狱、饿鬼、畜生道处同业因缘。铁杵为笔不善彩色,画非器人,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等色,非好色画,广说如前。

「又彼比丘次复观察心之猿猴,如见猿猴;如彼猿猴躁扰不停,种种树枝花菓林等,山谷岩窟回曲之处,行不障碍。心之猿猴亦复如是,五道差别如种种林,地狱、畜生、饿鬼诸道犹如彼树,众生无量如种种枝;爱如花叶:分别爱声诸香味等以为众果;行三界山,身则如窟,行不障碍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狱、饿鬼、畜生生死之地。

「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之伎儿,如见伎儿。如彼伎儿取诸乐器,于戏场地作种种戏。心之伎儿亦复如是,种种业化以为衣服;戏场地者,谓五道地;种种装饰、种种因缘、种种乐器,谓自境界。伎儿戏者,生死戏也;心为伎儿,种种戏者,无始无终长生死也。

「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弥泥鱼,如见弥泥。如弥泥鱼在于河中,若诸河水急速乱波、深而流疾,难可得行,能漂无量种种树木,势力暴疾,不可遮障。山涧河水迅速急恶,彼弥泥鱼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弥泥亦复如是,于欲界河急疾波乱,能出能入、能行能住。地狱有河,其河名曰鞞多罗泥,彼河极深,涛波涌迅无时暂停,甚可怖畏,急疾乱流,善不善业以为流水,难可得行,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所不能渡。此五道河,无量劫中常漂众生,境界疾流迅速不断,势力暴恶不可遮障,无常相续,力势所牵不可约截。爱河急恶,心弥泥鱼能行此河,若入若出,出者天、人,入者地狱、饿鬼、畜生。心弥泥鱼在爱河中,如是入出。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修禅念住、知业报法,观察一切众生之心常自在行,为心所使、为心所缚?如是观察,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一切众生心业自在,依心业行,为心所使。

「又复观察,云何众生缚在生死,无始无终,无量转行?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以心染故,众生系缚;以心净故,众生解脱。如是心者,无量种种攀缘坏相、自体坏相、同业坏相。心有五种,谓五道中自在秉执与结使心和合相应,常在生死,离第一依,谓虚空等三无为法。五根坏相有五种心,无量无边爱心依止种种坏相。以要言之,此是染分。云何方便得离染分三烦恼根?有三对治,过去未来一切诸佛正遍知说如是正道:欲以不净,瞋以慈心,痴以因缘。

「彼于身中如是观欲,如是比丘缘身行已,分分观身,从足爪等乃至于头,分分观察:『此麁身分,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自身分中如是足爪,离身观察:『爪非是身,足指非身,何者是身?何者是我?何者我所?足掌非身,何处起心,谓是我所?此内踝者,非是我身。此足跟者亦非我身,踹非我身,膝非我身,圆非我身,阴非我身,此髑髅者亦非我身,粪门之处亦非我身;如是背处四十五骨,皆非我身;头非我身,面中之骨亦非我身,头中之骨亦非我身。』彼比丘如是观察,于分分中不见有身,一一分分皆不见身,又复不见如是分分。复观眼耳鼻舌身意,皆不见身。又复观察我中无我,彼如是等唯是微尘,如是分分观察彼身,犹如芥子,乃至微尘。又复分分观察诸大:『何者是我,何者地界?』如是次第:『何者是我,何者水界?何者是我,何者火界?何者是我,何者风界?』彼如是观:『界非是我,我非是界;非别有我,非别有界;非异界我,别更有物。』如是皆以第一义谛,譬如无量多树和合,则见于林,树非是林,异树无林,是第一义;离树之外,无别名林。又复观树,离彼根茎枝叶等外,别更无树;第一义谛无如是树,依世谛故有林有树。身亦如是,足等和合,唯有名字,依世谛故,得言有身。彼比丘知身法已,离于身欲;离身分欲,得离一切根受界欲;既离欲已,彼喜欲爱不能系缚。如是勤观欲心对治。

「又彼比丘云何勤观瞋心对治?彼住慈心,常勤观察:恶行众生,所谓五道生死退生,常有怖畏,如死无异。比丘观之,如母悲子:『彼诸众生如是苦恼,云何可瞋?我若瞋之,则是疮上复更与疮。如是众生本性苦恼,不应瞋之。』瞋是第二最大烦恼,如是勤观瞋心对治。

「又彼比丘,云何次第勤观第三最大烦恼?痴覆众生,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彼若离痴,修行正见,身行善行、口行善行、意行善行,谛知善法及不善法。如是谛知法、非法心,则灭第三最大烦恼,如是勤观痴心对治。

「又彼比丘如是勤观三种烦恼、三种对治,彼三种灭已,一切烦恼结使皆灭,如断树根,皮茎枝叶、花菓缘等,一切悉乾。如是能断此三烦恼,一切烦恼皆悉断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第七地中修第八地,得第八地?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比丘最初如是如实观眼,云何世间愚痴凡夫眼见色已,或贪、或瞋、或生于痴?彼诸凡夫,若见知识、若见妇女,心则生贪;若复异见则生于瞋;见他具足贪、瞋所覆,以眼于色不如实见,痴蔽于心。愚痴凡夫唯有分别,眼见于色,若贪、若瞋、若痴所覆;爱诳之人,自意分别此我、我所,如是染着;譬如狗齩离肉之骨,涎汁和合,望得其髓。如是贪狗,齿间血出得其味已,谓是骨汁,不知自血有如是味。以贪味故,不觉次第自食其舌,复贪其味,以贪覆故,谓骨汁味。愚痴凡夫亦复如是虚妄分别,眼识见色,贪着喜乐,思量分别以色枯骨着眼口中,境界如齿,如是齩之,染意如涎,爱血流出贪爱血味,谓色为美,于色得味,犹如彼狗。凡夫愚痴,眼识见彼如骨之色,虚妄分别,如狗齩骨。如是观察:眼见于色,犹如枯骨。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虚妄分别之所诳惑。

「又彼比丘如是思惟:云何比丘于爱生畏、厌离生死、舍一切欲?譬如龙象至年六十,其力盛壮,善调象人革斗捉取,缚其五处,置牢槛中,然后乃多与欢喜抟,及以甘蔗、甘蔗酒等种种美味,以诸乐器、歌声乐之,望使不愁、不忆林乐。若忘林乐,得与凡象同共止住,极令调善,系属他人。彼象虽复如是将息,如是供养,不能令其心离忧闷,然其不忘林间之乐,自在游行,不忘山曲树林花菓、众鸟音声、河傍处乐;思惟念已,绝缚而去,忆彼乐故,于调象人不生忌难,坏其牢槛,去向林中,心不顾念——多多蹇荼、美欢喜抟及以甘蔗、甘蔗酒饮、琴乐歌声,心不可调、心不可诳,不忘林乐,不乐凡象共行共住,还向林中。修行比丘亦复如是,无始以来流转世间,五缚所缚。何等为五?所谓爱声、触、味、香、色。谁为善调?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如是六识。何者牢槛?所谓喜乐妻子眷属、止住之处、僕使富乐,染着烦恼之所遮障,多欢喜抟及甘蔗酒、种种美味诸饮食者。分别之心为欢喜抟,淫欲为饮食,心爱网以为作乐歌笑等声。邪见凡夫犹如凡象,共同住者谓有身见、戒取、疑网,口中甜者所谓喜乐邪见言说,系属他者属欲瞋痴;善调之象谓修行者,一切染痴以为供养,忆念出离则名为山,禅三摩提以为山窟,生正道心此名为花,涅槃为果,众鸟声者所谓法师,智慧为河,河济口者所谓一心,言地分者谓四梵行——慈、悲、喜、舍。彼修行者犹如壮象,随顺思量禅定之乐,趣僧伽蓝为还林去。比丘如是修行道者,犹如壮象;若不尔者,如狗无异。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于八地处修第九地,得第九地?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一切三界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器,观一切欲亦复如是。譬如林中极大山崖嶮峻之处,有大高树名佉殊梨,有无量刺,于彼树头少有果实而复难得,若取彼果,多有诸过,恐此树果堕在嶮处,复畏失命;树腹有孔,孔坎脆烂,欲上彼树,复畏孔坏危人之命,彼树极高,堕树尚死,况坠高崖嶮恶之处。愚痴凡人盲无智目,贪着众味,望见彼果,不看峻崖树腹烂孔。彼愚痴人贪其果味而上彼树,未到果所,即便坠堕,即尔命终。更有余人,少知方便或有命业,则不堕坠,少得果味,多受苦恼。如是如是,彼修行比丘观五道林,中间有孔、极大嶮崖谓一切病,佉殊梨树所谓欲心,无量刺者所谓无量百千烦恼,求彼苦果所谓苦也,树头果者一切欲意,诸爱声触味色香等难可得者,是欲果也。所谓入海、若有刀畏、亲近于王、作贼治生如是等苦,乃得所欲;如彼得苦、多诸过者贪欲瞋痴,堕高崖者谓堕地狱、畜生、饿鬼,即命终者法命尽也,树烂孔者皆空无物、一切不坚,痴人往者所谓愚痴邪见人也;有如是等无量诸过,复有多过,如是欲果,味少过多。彼比丘如是观于一切欲心,不生分别。「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飞虫痴故,见彼明焰,贪着爱乐,入中即死。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欲瞋痴覆,于一切欲,心生爱着,如彼飞虫,见灯明色,若入欲灯则堕地狱、畜生、饿鬼,如彼飞虫入灯而死。彼比丘如是观察,心得离欲。

「又彼比丘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又此世间一切众生何缚所缚,轮转生死?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二缚所缚,系在世间。何等为二?一者食缚,二者触缚。食缚有四:一者抟食;二者思食;三者禅食;四者触食。何者抟食?谓四:人处、欲界六天、八大地狱、鬼中一分。二、思食者,所谓鱼中。三、禅食者,所谓行禅色界天等。四、触食者,所谓诸鸟。何者为触?触者谓欲,有执手者或有笑者、有眼见者,如是皆为欲触所诳。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谓欲界中,人及饿鬼、畜生、地狱,此等习欲,故名欲界;又无色界三摩跋提,攀缘为食;以此二缚,常在世间,不得离欲,常为一切结使所缚。

「又彼比丘如实观眼:眼识见色,若生乐触则攀缘乐,非乐报业。又如实观,如是如是眼识见色,是恶意处,若眼触生,攀缘于苦,是乐报业。彼如实知:何者名为眼识见色,攀缘于乐,非乐报业?于此法中随顺观察眼见色已,不善思惟、观察攀缘,忆念味着而生乐心,现在虽乐,后得苦报,成就地狱、饿鬼、畜生。何业现在得不乐报,后得乐报?眼识见色而生眼触,心善思惟、观察攀缘,于现在世心不乐着,现在不乐,非苦报业,转生人天受胜妙乐,终到涅槃。如是耳、鼻、舌、身、意识皆亦如是。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眼识见色心行于舍?谓:彼比丘眼见色已,心不喜乐、非不喜乐、不贪不恶,心不悕望、非不悕望,亦不忆念、非不忆念,亦非不善观察覆障,如是行舍,是名舍处,非苦乐处。又彼比丘得第十地六地处行,谓阿那含初禅地中乃至四禅,得登彼地。彼观诸法出没生灭,常勤修行八分圣道,欲觉欲到解脱之门。彼比丘如是精勤,魔宫隐蔽,彼地夜叉见已欢喜,即以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四大王,彼四大王闻四天王,彼四天王如是复闻三十三天,三十三天闻焰摩天,彼焰摩天闻兜率天,彼兜率天闻化乐天,彼化乐天复向他化自在天说,彼自在天复向梵天如是说言:『阎浮提中某善男子,广说如前,乃至八地摄于六地。』彼既闻已,甚大欢喜。梵迦夷天,出禅乐行,既实闻已,转复欢喜。」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善若不善,  业果皆决定,
 自作业自食,  皆为业所缚。
 如是烦恼地,  初甜而后苦,
 舍境界如毒,  以不饶益故。
 智不属烦恼,  属于智境界,
 此世若后世,  一切时受乐。
 智常烧烦恼,  如火能焚草,
 烦恼覆智梵,  故佛说三宝。
 若乐智境界,  寂静如牟尼;
 若烦恼蛇齧,  彼人一切失。
 若人知二谛,  勇勐谛知见,
 彼行第一道,  舍离生死处。
 若人乐生死,  喜乐烦恼怨,
 彼人常被缚,  流转有隘处。
 若人有出意,  常行寂静行,
 死生天众中,  到梵世界处。
 若不爱欲等,  供养佛法僧,
 彼人舍生死,  如风吹乾草。
 若不为心使,  而能使于心,
 则能除烦恼,  如日出无闇。
 心怨最第一,  更无如是怨,
 心常烧众生,  如放烧时树。
 若心自在行,  愚痴不调根,
 彼苦不寂静,  去涅槃太远。
 知苦及苦报,  复能知苦因,
 则脱一切缚,  普离诸烦恼。
 智为第一明,  痴为第一闇,
 取如是光明,  是名黠慧人。
 痴为第一恶,  黠慧人能舍,
 若令痴自在,  寂静难可得。
 若欲自安隐,  宁触入大火,
 毒蛇同处住,  终不近烦恼。
 智第一甘露,  第一安隐藏,
 智为第一亲,  智为第一宝。
 如是之智火,  常烧烦恼山,
 烧烦恼山者,  则到安乐处。
 若人无智慧,  如盲入闇处,
 则不厌生死,  非法诤斗笼。
 若人常念法,  善得于人身,
 不为心所诳,  应受善人供。

「彼比丘如是知法、非法,依法正行,如是净心,则能破坏无量百千高大生山,无有余气,更不复生,离烦恼刀,近于涅槃。

◎正法念处经地狱品第三之一

「又彼比丘随顺思惟业果报法,观法、非法,云何恶业无量种种,皆因于心,相续流转?如河浚流漂诸众生,令堕恶业果报之地,在于地狱受极苦恼。彼比丘观善不善,谛意思量:此诸众生云何如是为心所诳、为爱所诳,堕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及大热、阿鼻恶处地狱中生?彼诸地狱各有别处,皆有官人,如业相似,各各证知,彼地狱处名为何等?众生何业到何地狱?堕在何处?彼比丘若见闻知或天眼见:有大地狱名活地狱,复有别处。别处有几?名为何等?处有十六:一名屎泥;二名刀轮;三名瓮熟;四名多苦;五名闇冥;六名不喜;七名极苦;八名众病;九名两铁;十名恶杖;十一名为黑色鼠狼;十二名为异异回转;十三名苦逼;十四名为钵头摩鬘;十五名陂池;十六名为空中受苦;此名十六活地狱处。何业生彼活地狱处?彼比丘若见闻知或天眼见:若有杀生,乐行多作此业普遍,杀业究竟,和合相应,堕活地狱根本之处。杀生之业有上中下,地狱受苦亦上中下。彼地狱业何者为上?彼杀生者,若杀善人、若受戒人、若善行人,有他众生、有众生想、有杀生心,断其命根,此业究竟,心不生悔,向他赞说而复更作,复教他杀、劝杀随喜、赞叹杀生,若使他杀;如是痴人,自作教他,罪业成就,命终生于活地狱中。如此人中若五十年,彼四天王为一日夜,彼数亦尔,三十日夜以为一月,亦十二月以为一岁;彼四天王若五十年,活大地狱为一日夜。以恶业时有下中上,活地狱命亦下中上,有中间死,随业种子多少轻重,活地狱中或一处受、或二处受、或三处受、或四处受、或五处受、或六处受,如是乃至十六处受,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彼地狱中五百年命,依天年数,不依人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彼比丘观活地狱知别处业?心业画师,自业画作业果地分,种种异心,别处受苦,有百千亿那由他数怖畏恶事,无有相似不可譬类。分分观察活地狱处,众生何业生屎泥处?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以何恶业不善种子,生屎泥处?所谓杀生。若欲心杀,谓令鸟杀:放鹰、放凋。复有异杀,若围杀鹿、若猎杀鹿而不忏悔,业业普遍,杀业究竟和集相应,如前所说。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彼地狱,在一分处受种种苦,谓屎泥处,烧屎极热,其味甚苦,赤铜和屎,屎中有虫,虫金刚嘴,遍覆屎上。彼诸罪人,食如是屎,虫入身内,先食其脣,次食其舌、次食其齗、次食其咽、次食其心、次食其肺、次食其肚、次食其脾、次食其胃、次食小肠、次食大肠、次食熟藏、次食筋脉一切脉分、次食肉血。彼人如是彼地狱中受极苦恼,如人中数,乃经无量百千年岁。诸杀生人,造作恶业,若围杀鹿、若猎杀鹿,养杀鸟雀若鹰凋等,令彼杀已,夺取自食。彼业果报,如是杀已,彼人取食,以是恶业之势力故。彼粪屎中多有诸虫,虫金刚嘴,入其身内如是食之。善不善果,自业相似。若彼罪人恶业尽者,彼人于此屎泥之处地狱得脱,彼心业画,画文尽已,彼人如是得脱彼处;若其人业后报未熟,生畜生中,受飞鸟身,余鸟所杀;若受鹿身,为围所杀,如彼前世杀鸟、杀鹿。彼人果报地狱中受,余残之业,生畜生中;若后气业,生于天中、若生人中,彼业因缘,生则短命。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二别处名刀轮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心贪物,如是因缘而杀众生,欲得命因,以刀杀生。彼人如是以此因缘而不忏悔,复教他杀,业业普遍,如前所说。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彼地狱,生刀轮处。彼处火燃,周围铁壁高十由旬。彼地狱处,大火常燃。人间之火于彼处火如云相似。彼地狱处常有铁火速着其身,彼热铁火割彼人身,碎如芥子,散烧噼裂,一切雨铁譬如此间阎浮提中夏月水雨。彼处十方遍雨热铁,多与苦恼。彼地狱人,虽被噼裂而常不死,以是恶业之果报故,如是割身,寻割寻生。彼刀轮处有刀叶林,其刃极利,复有两刃,刃头下向,遥望彼林,青而有汁,与水相似;彼诸罪人饥渴恼急,同业苦者唱唤走赴,既入彼林,以业因故,周遍雨刀,噼其身体。又复彼人贪自命故,食养众生,则是诳他。彼业果报如是如是,心业画师画地狱衣,如是地狱不善业画,如是如是地狱受苦,彼业所摄。彼于地狱,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被噼裂,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心业画师画文不灭,广说如前。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三别处名瓮熟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彼杀生人,若杀骆驼,若杀猪羊,若杀众鸟、若马若兔、若罴若熊有毛畜生,为食其肉,欲令毛脱,活烧活煮,若置汤中。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生瓮熟处。恶业种子,相似果报,置铁瓮中煎煮极热,犹如熟豆。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在彼地狱大火煮之,心业画师所画之衣破坏烂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次受残业,次受气业,如前所说,乃至若生天、人之中,命则短促。彼修行者于内法中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作是思惟:『彼比丘如是观察活大地狱瓮熟处已,当云何耶?』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比丘第一勇勐,能破魔军,度生死海,能以戒水灭欲心火,能以慈水灭瞋心火,能以甚深因缘灯明除痴心闇;如是比丘则能速渡生死大海。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四别处名多苦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业因种子,相似果报。若人种种苦逼众生,然彼众生命犹不尽,所谓:木压令其受苦,若以绳悬,若以火头若烧,若柱若系其髻而以悬之,若以烟熏令受苦恼;若于道上牵令疾走,若置地上棘刺之中令受苦恼;若扑着地,若高嶮处推之令堕,若以针刺,若以绳缚,若令象蹈;若掷在空,下未至地以刀承之,令受苦恼;若着沙上、若以石镇,若以杖打,若挟其头,若令小儿详打戏弄,众苦恼之;若置热处,若置氷中,若以水渍,若以沉水,若以衣水掩面漫口,若系着树、若悬树枝,令受苦恼;若在嶮岸临峻怖魄;若送与怨,令其种种方便苦治;若拔其阴,若挟其指,若拔其毛,若转铁轮以噼其头,令受苦恼;若洋白鑞铅锡铜等灌其身体,若割其鼻,若以利铁、若尖木等贯其粪门阴密之处,令受苦恼;若以水淋,若以绳系块上挽曳,若以灯须周匝遍炙,若拔其发,若以恶虫令唼食之,若捩其皮,若牵若推、若急速疾抖擞其身,若置镬中汤火煮之,令受苦恼;若以塼打,若以盐等涂其身体;若以尘土、若以麨等掩其口面;若以[橐-石+非]筒置粪门中,鼓[橐-石+非]吹之;若以利刀噼其足指;若以气吹,不使出声;若以浮石急揩其身,若割手足,若驱长行,若遮所须;若系其咽,黄蓝花中来去曳之;若以种种杂杂脂腻而灌其口;若以金宝种种财物,若打若压、若作乐具、若打射等,若打令肿,肿上复打;若以绳悬推令极高,然后堕地,令受苦恼。此如是等无量种种诸苦恼事,触恼众生。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名多苦处。恶业相似,得相似果。如是地狱,十千亿种不可具说,此极苦恼,具说如上。彼一切苦,自业自受,地狱地处。心业画师爱笔所画,不善分别,为种种彩所爱妻子,以为彩器执着因缘,以为坚牢,身自作业,自得苦报,非父母作,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常受不息。彼处退已,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则不堕于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受余残业,常为王罚,若打若缚,斗诤怖畏,为一切人之所诬抂,常受重苦;善友知识、妻子眷属、亲旧主人之所憎恶。

「又彼比丘观活地狱,第五别处名闇瞑处。彼业果报,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众生邪见,颠倒业果,所谓方时外道斋中,掩羊口鼻如是屠杀;置龟塼上,上复与塼压之令死。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生闇瞑处,闇火所烧。以恶业故,有大力风吹金刚山,合磨令碎犹如散沙,间无暂乐;彼处罪人各不相见,热风所吹,如利刀割,令身分散,饿渴身燃,努力唱唤而声不出,如掩羊口、如塼压龟,常被大火之所烧燃,常被镇压。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常处闇瞑,乃至无有微少光明如针头处,然自身毛而自烧身,常一切时遍身火起,受如是苦乃至业尽,皆是心之猿猴所作。彼心猿猴,行于使山,使山幻坚慢心高峯之所止宿,恶见山岩是其行处,游慢树林瞋山窟中是其住处,妬心功德以为众果,爱河所漂、不善业没,乃至恶业烂坏离散,闇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常被系缚,余残业果,寿命短促。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说随勇尊者经

佛说随勇尊者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

惟日杂难经

惟日杂难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初受道遮利菩萨,...

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奋迅王问经

奋迅王问经翻译之记 一初菩萨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

蕅益大师:见闻录

见闻录 古吴沙门 智旭 随笔 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

【注音版】佛说贫穷老公经

佛说贫穷老公经...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我闻如是。释迦牟尼佛悲门三昧...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 终南山丰德寺律师道宣撰 观夫...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五苦章句经

五苦章句经(一名净除罪盖娱乐佛法经,一名诸天五苦经...

金色童子因缘经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失译 佛在舍卫祇桓阿难邠坻阿蓝。...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

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

心态着决定我们的生活

位老人坐在路边,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老头,...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

丰子恺的牛画

红花两朵插牛头,辛丑新春应属牛。 祝你今春耕种好,风...

时常做怪梦恶梦,用什么办法解决

问: 弟子时常做怪梦、恶梦,长久以来睡境难安,身体...

洗脚的水盆

罗睺罗尊者在年幼时,即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