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讲)
我们前面讲到《法华经》的迹门,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讲到佛陀圆满的权法、实法的智慧。这以下,从<从地涌出品>到<常不轻菩萨品>,就讲到本门,开近显远,我们开始了解佛陀的功德。
在讲这个<从地涌出品>之前,我们先解释这一品的标题。我们看补充讲表,附表第三十四。三十四里面我们看第一个,解释品目。
一、解释品目
本经从此品以下至< < 常不轻菩萨品> > 属于“本门”,是为“宏赞佛德”。谓依止“迹门”中的“妙法”修学,所成就的胜人胜事,以巧显“本迹”之圆妙。
心如大地,能生万物;天长地久,喻其久远。故有本师久远所化之无量菩萨“从地涌出”。又则如来三世化物,惠利无疆;一月万影,孰能思量;召过以示现,宏经以益当,故言“从地涌出品”。
我们解释。本经从此品,就是<从地涌出品>,一直到<常不轻菩萨品>,总共有六品,就是<从地涌出品><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到<常不轻菩萨品>,六品。这六品属于本门,本门的序、正、流通。是为“宏赞佛德”,就赞叹佛陀的功德。
也就是说,我们前面的迹门是依止心中的妙法,这个妙法就包括理观、事修了,我们前面说过,实法的内观跟权法的外修。最后所成就的胜人胜事,这个人指的是我们修行的品位,从名字位到观行位到五品位,乃至于到六根清净位。胜事就是他所成就的功德,这个人所成就的功德。来“巧显本迹之圆妙”。
《法华经》它的好就好在哪里?它因地妙,它果地也妙。这个妙就是殊胜的意思,你今天根据前面的权实不二的理观事修下去修,你就是站在一个最圆满的因地。就是别人撒下的种子可能是一个其他的水果,你撒下的是一个菩提的种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大地、同一个雨水,你会生长得比别人快。因为你这个种子是最圆满的种子、最好的种子,就是妙因妙果,因为妙因成就妙果。
讲一个譬喻,“心如大地,能生万物;天长地久,喻其久远”。这个“从地涌出”,这个“地”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心。心有能生万物跟天长地久,长久的意思。因为有这个大地,所以有本师释迦牟尼佛过去久远劫来所教化的菩萨从地涌出。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这个地,对我们来说叫内观。还在观,对不对?我们这个大地叫做一念心性,因地叫一念心性。所以它是怎么样?一念心性当中怎么观呢?观它清净跟具足。我们的功德是没有显现,叫具足,但是等到你观成以后,到了见道位以后,那就不是具足了,那叫做功德成就,就功德叫做法身了。所以,我们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法身的功德。就是从心性转成法身,都不离开一念心,所以叫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只是名称功能不同。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法身功德。这个大地就是法身的功德,从法身变现出一个应化身出来,从地涌出。这个是譬喻。
那么合法呢?“如来三世化物,惠利无疆。”佛陀就从这个大地当中,法身功德不断地一次一次地变现他的应化身。有时候变现佛身,有时候现菩萨身,乃至于各种身。就像一个月亮,它能够同时在有水的地方现出无量的影子。这是不可思议的,从本垂迹,不可思议。所以,佛陀号召过去的弟子来作证这个法身的功德无量,作为法华会上当下的作证,也作为未来众生的作证,故言<从地涌出品>。
我们解释一下,佛陀为什么要从地涌出,把过去的弟子从法身里面召出来?
我们一开始学习佛法,一定要依止应化身。你说,欸,我跟法身学习。不可能!法身不会说话。当然禅宗说,欸,法身跟我说话,什么“山色无非清净身,溪声尽是广长舌”,那这个是各自解读。这个法身怎么会说话呢?那你说有就有。但是正常情况,要说法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现身。应化身他能够现出一个色身,而且是怎么样?陪我们成长。应化身的好处就是怎么样?他跟我们生长在同一个时代。两千五百多年也不久,至少他是一个人类,是跟我们有同样的思想、同样的色身。所以你要学习智慧,你一定要跟应化身学习,因为佛陀的法身我们没办法接触。你看《华严经》,佛陀现法报二身,你不要说凡夫,阿罗汉都是“有眼不见卢舍身,有耳不闻圆顿教”,所以法身对我们来说境界太高。所以,学习智慧,那就是跟迹门的佛,就是跟应化身佛来学习。
但是,你要了解佛陀的功德,你就不能看迹门了,因为你看迹门的佛陀跟我们差不多。佛陀也是出生,也娶妻生子,出家,成道,最后结束。甚至于你看在僧团当中,戒律里面,应化身的佛陀丈六比丘相,两个比丘僧团吵架,佛陀去劝架,这两个僧团不听佛陀的劝诫,佛陀默然离开。所以,你要从应化身了解佛陀的功德,那就太浅了。所以我们要对佛陀修皈依,那不能修应化身。比方说,你对阿弥陀佛的了解,只了解迹门,哦,阿弥陀佛在十万亿佛土以外,那你怎么感应道交呢?但是,你如果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你了解本门的阿弥陀佛,那就不一样了。你往生的时候不一定脸部要朝西方,法身是无所不在的,哪有什么方向?
所以诸位!学习智慧跟迹门的佛学,跟八相成道、曾经在我们的时空出现、陪着我们成长、他讲的话我们听得懂的应化身学习。修皈依那就不一样了,要感应道交,你要了解佛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你才能够看到佛陀的全貌。那个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示现的八相成道,只是佛陀功德的一小小小小部分而已,那是无量的虚空一个小灰尘而已,佛陀功德没那么简单的。
好,我们现在开始深入了解佛陀的功德,有助于我们修皈依。
看第二段,看“经文要义”。经文要义里面分两段,先看第一段。
二、经文要义
本经“迹门”已说开权显实之教法,以为一佛乘之因;今当说“本门”开近显远之妙用,以成一佛乘之果。此中本品略有二义:
(一)上品佛示“四安乐行”,一一行中皆依“一念心性”中,观空不著空,涉有不滞有。今品特举法身菩萨“从地涌出”故不著空,“住在空中”故不滞有。普令见闻者,效法修学,顺从中道实相。
我们看经文要义。本经前面的十四品的迹门,主要是开权显实,讲到佛陀中道的智慧。这个是我们成佛的正因,这个理观是正因。那么这个地方讲到本门,就是佛陀在久远劫来,佛陀最初成就的法身,最初的第一个法身,见道位出现的时候,就是本门。
所以,“开近显远”。这个近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跟我们最接近的,就是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出生的八相成道的应身佛。从近的应身佛,我们开始去了解久远的佛陀的法报二身。
这个地方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 <安乐行品>讲到这个“一一行中”,都是以理观带动事修,带动身口意跟誓愿的事修。所以它是怎么样?“观空不著空,涉有不滞有”,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它因地是中道,所以你成就果地的时候当然也是真空妙有的中道。所以为什么从地涌出?那表示他是妙有。从地涌出以后他住在哪里?住在空中,他又是不著有。所以他是妙有又真空,他从地涌出是妙有,涌出以后在真空住,那就是真空。所以它这个因果能够表示因果相随顺,因地是真空妙有,果地也是真空妙有,它有这个因果的呼应。这第一个意思。
我们看第二个意思。
(二)佛藉诸大菩萨,“从地涌出”之因缘,以为“本门”开近显远之发起。以彰显“迹”现伽耶成道,“本”已久垂应化。令闻法弟子,圆悟万行不离一心,如来度众“时空无碍,迹本不二”之事事无碍法界。
这个从地涌出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在第二段。第一段的真空妙有,因果相随顺,是兼带的。看第二段,佛陀要把过去的弟子召请出来的真正用意在第二段。佛陀要假借这些过去所教育的法身菩萨。把他们召出来,是要作为佛陀开显自身功德的一个发起序。
为什么呢?因为诸大弟子长期跟佛陀在一起,当然,法身菩萨如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没问题,但诸阿罗汉会想:哦,佛陀就是一个大阿罗汉而已,比我们好一点。你看,我们也是从生死凡夫修成阿罗汉,佛陀一开始您不也是娶妻生子吗?您也是有欲望,您最后也是死亡!所以大家会认为佛陀就是这样子而已。所以佛陀必须把他过去所教化的法身菩萨叫出来,来开显自己——其实佛陀有两种身的:一个是应身,就是彰显迹门,示现在菩提伽耶成道,就八相成道;但是本门的佛,那就是你看不见的,叫久垂应化。佛陀成就法报二身以后,其实是在无量的时空里面应化,不是在娑婆世界而已,也不是在两千五百多年那一个应化身而已,那只是一小部分。
“令闻法弟子,圆悟万行不离一心”,如来度众生是“时空无碍”的,是“迹本不二”的一种境界。佛陀要开显自己的功德,他不能每一次都把自己的功德讲出来。所以怎么办呢?把本门的弟子找出来,来证明本门的功德。就是你看,我过去教化的弟子都这样子了,那我就更不可思议了。是这个意思。我再讲一次,假借本门的弟子来开显释迦牟尼佛本门佛的功德,借弟子来彰显师父,是这个意思。这个是<从地涌出品>的一个最关键的意义。
乙二、约本门开近显远 分三:丙一、叙说段;丙二、正说段;丙三、流通段
我们看课本。前面是“约迹门开权显实”,这是乙二“约本门开近显远”。所以这个迹门,我们再讲一次,迹门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那一期的应身,包括八相成道,他示现的生老病死的丈六比丘相,这叫迹门,迹门佛。本门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久远劫来,他最初见道位证得的,最初的法身现前以后,法身跟报身现前以后,从那个地方以后的无量的功德,都叫做本门。就最初的法身叫做本门。就是法身的功德是本门,应化身是迹门。
丙一、叙说段 分二:丁一、从地涌出;丁二、弥勒疑问
我们看丙一的“叙说段”,就是本门的序分。序分当中分两科。先看第一科,“从地涌出”。
丁一、从地涌出 分三:戊一、他方菩萨请命;戊二、如来不许召此;戊三、他方菩萨涌出
戊一、他方菩萨请命
“从地涌出”当中,先看戊一的“他方菩萨请命”。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 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尔时”,就是佛陀讲完了迹门以后。这个时候“他方国土”,这个他方国土的菩萨,就是这些菩萨本来不是住在娑婆世界,他是怎么回事呢?是十方释迦牟尼佛的应身佛为了开塔缘故,从十方来到娑婆世界,十方诸佛的应身佛就带了侍者,那些侍者加起来就有八恒河沙数。这个就是“他方国土”,是从他方国土带过来的。他们听完迹门以后,就在法华会上站起来,合掌作礼而白告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假若您老人家听许我等,在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灭度之后,在此娑婆世界,我们在这个地方依止《法华经》,一方面勤加精进,一方面我们来护持这些读诵、书写、供养《法华经》的这些菩萨们,如果您同意的话,希望您老人家当场宣示认可。
蕅益大师说,这些他方菩萨其实来自于净土,不是秽土,都是净土。你看十方来的应化身都是净土。他们在迹门当中听到了弘经的胜福,说,弘扬《法华经》,你就是如来的使者,你就是做如来之事,你就是成就佛种,令三宝久住。听到这个功德很殊胜,他们就发愿:我不回去了,我们这些人就在娑婆世界里面,直到末法时代,来护持《法华经》。是作这样的一个宣誓,希望佛陀认可。
戊二、如来不许召此
我们看佛陀怎么回答。看戊二的“如来不许召此”。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须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就在他方菩萨请命要护持《法华经》的时候,这个时候“佛告诸菩萨摩诃萨”,就告诉他方国土的菩萨说:止!就这件事情应该停止。善男子!不需要汝等来护持《法华经》。所以者何?在我们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这一一菩萨,也各有六万个恒河沙的眷属,这些人就能够在我灭度以后,护持读诵,来广说《法华经》。
释迦牟尼佛对于他方菩萨请命来弘传《法华经》是禁止的。蕅益大师说这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各有己任。这些菩萨在自己的国土,自有自己的弘法因缘。如果他撇下他在自己国土的因缘,来到娑婆世界,就耽误了他在自己的国土当中所教化的众生了。这第一个,各有因缘。
第二个,此土缘浅。这些菩萨都是在净土中成长,他跟娑婆世界没有结缘,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没有结缘。他没有结缘,在度化众生时就造成了事倍功半。这个因缘就很重要。他此土缘浅,你把你自己本行的因缘放弃了,结果来娑婆世界度化,你又不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这第二个,此土缘浅。
第三个是最主要的,不得召下。你今天发愿在这个地方弘传,我答应你了,那我就不能够去召请从地涌出的这些娑婆世界的菩萨。不能召请,我就不能开显本门的功德。不能开显本门的功德,大家对佛陀的功德的了解就很狭隘,就以为所谓的佛陀就是出生、纳妻、出家、成道、转法轮,然后入涅槃,就这么回事而已。所以这样子就不能作为一个发起序。
当然,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一段的时候,他说主要是因缘的关系。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这些菩萨他们的成长过程不在娑婆世界,他们是从他方而来,所以他就跟在娑婆世界成长的人没有一种同样的思考模式、同样的成长环境,所以这样子教化相对困难,因为你度化众生是靠因缘法。你内观是真如,但是你一旦利他,就是所谓的“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真正的佛法是不能离开真如,也不能离开因缘的。所以佛陀不允许,就是三层意思。
戊三、他方菩萨涌出 分二:己一、经家叙相;己二、赞叹问讯
那不允许以后那怎么办呢?佛陀自有办法。看戊三,“他方菩萨涌出”。这是从娑婆世界(这个“他方”是娑婆世界的下方)涌出。分成两段。
己一、经家叙相
看己一的“经家叙相”。我们看经文的第一段。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就当佛陀拒绝了他方菩萨来娑婆世界弘法以后,这个时候在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国土的下方,大地震动破裂,而在下方有无量的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从地涌出,然后住在空中。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出现了,这第一个。
我们看第二段。
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
这些菩萨外表看起来怎么样呢?身皆紫金色,而且具足三十二相,身体放无量光明。般若道看的是智慧,方便道看的就是福德的资粮了。从这个地方看这些菩萨都是资深的。能够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起码是八地以上的菩萨,至少是八地的。所以,我们简单地从外表看,这些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
我们看第三段。
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在娑婆世界的下方,下方的虚空。下方它有实的,有虚的,在虚的这一块,虚空。它表示的虚空,蕅益大师说表示常寂光净土的法身,他是从法身变现出来的,叫从本垂迹。是从下面的虚空来到娑婆世界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而来呢?闻命而来。看第四段。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这些菩萨是怎么来的呢?是释迦牟尼佛用音声把他过去所教化的这些弟子给召唤过来。是释迦牟尼佛主动召唤,来作为本门的发起序。
第五个,看他相应的眷属。
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况将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等眷属者;况复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况复千万亿那由他眷属;况复亿万眷属;况复千万、百万、乃至一万;况复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况复单己,乐远离行。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也不是说只有一个人来,他带有眷属。这些菩萨都是大众唱导之首,都是属于导师级的。这个眷属第一个是用恒河沙来计算。有的带的是六万恒河沙眷属,有的带五万、 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眷属;或者是一恒河沙,或者半恒河沙,乃至于四分之一或者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就是以恒河沙数的有这么多。第二个,用那由他来作一个单位计数的。那由他就是千亿。有千万亿那由他;或者是千万、百万、一万那由他。或者是一般数的,一般数就是一千个眷属,一百,或者十、五、四、三、二、一弟子等。或者有些人是单行的,他没有弟子,好乐独行。
总结,“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就无量无边的菩萨,带了无量无边的眷属,从地涌出,这么一个情况。
这个“从地涌出”,有两个重点我们要知道:第一个,他从何处而来;第二个,他往何处而去。这两个重点。第一个,他从大地下方的虚空而来;第二个,他往大地以上的虚空而去。从地涌出,住在空中。所以他从大地以下的虚空,来到大地上面的虚空,那他表示什么?表示从本垂迹,因为虚空表示清净、自在,他从一个清净的法身佛变成一个清净的应化身。因为来到娑婆世界要跟人群接触,他不能用法身跟人家接触。我们说过,法身是自受用,他不能跟因缘接触的。
那么这个“从地涌出”,蕅益大师解释得很多了。他说这个大地表示我们的心,而同一个心,各有各的涌出。
比方说凡夫。凡夫,你说,欸,我的生命,我也是从地涌出。我从阿赖耶识涌出来,我也是从我一念心变现出来,我也是从地涌出。对,你涌出什么?涌出一片的杂草。为什么呢?第一个,我们这个地没有整理,是一个干枯的地,没有去耕耘;第二个,我们这个地,上面没有吸收雨水。凡夫不学佛法又不内观,上没有雨水,下不耕耘土地,这个土地是干的,所以我们从地涌出杂草。
三乘人呢,三乘人是从地涌出药草。药草可以治病,杂草是没有功能的。三乘人,他虽然大地没有整理,他没有理观,但是他吸收法水,有法水的滋润,他长出来的是药草。但是他没有修理观,他不得自在,没有自在力,还有法执。所以他这个三草二木,只能依大地而住。他不能够说脱离大地,从地涌出,住在虚空,他不可以。三乘的修学,这个事修,他没有理观,他得不到自在力。所以他从地涌出以后,是住在地上的三草二木。
这个法身菩萨是从地涌出以后脱离大地,到了大地的虚空,就真空妙有,这法身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就是表法了。
己二、赞叹问讯 分五:庚一、三业供养;庚二、上首问讯;庚三、佛答安乐;庚四、偈颂随喜;庚五、如来述叹
我们看己二的,从地涌出以后赞叹问讯,跟佛陀赞叹问讯。这个地方有五段。
庚一、三业供养
先看第一段的“三业供养”。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头面礼足。及至诸宝树下师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礼, 右绕三匝,合掌恭敬,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以赞叹,住在一面,欣乐瞻仰于二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见诸菩萨遍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我们看他们从地涌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佛陀的三业供养。那么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出来以后,他是先到虚空,因为住在虚空。这个时候虚空其实有多宝佛塔,多宝佛塔是坐着多宝佛跟释迦牟尼佛,两个分坐多宝佛塔。就跟两尊佛陀礼拜。礼拜以后,“右绕三匝,恭敬合掌”,就身业的礼拜。那么口业,用种种菩萨的赞法去赞叹,赞叹完以后站在两尊佛陀的两边,就口业的赞叹跟意业的皈依,欣乐瞻仰,皈依。
这些菩萨从地涌出后就以种种的菩萨的法门来赞叹佛陀。赞叹多久呢?五十小劫的时间。用各式各样的功德,来赞叹佛陀的身口意。释迦牟尼佛这个时候是默然而坐,五十小劫的时间,以释迦牟尼佛的神力加持故,使令大众在感觉上就像是半天的时间。而且同时法华会上的四众弟子,以佛陀加持力故,见到这个从地涌出的菩萨,遍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的虚空,遍满虚空。
从地涌出是表示,释迦牟尼佛的本门的弟子,他从法身而来,住在虚空。所以这一段经文是在诠显法身的功德。法身的功德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强调感应道交。蕅益大师说,从地涌出的菩萨三业的供养,而招感佛陀的神力加持。就是三业供养是能感,佛陀神力加持是能应,所以感应道交,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诠显的这个法身功德,时空无碍。法身跟应身不一样,应身是有一定的时空:他一定有当时的两千五百年的时间,出生;释迦牟尼佛有他一定的范围,他在中印度迦毘罗卫国活动。法身没有时空,没有时空限制的。怎么说呢?我们看。他的时间无碍表现在哪里?他五十劫的时间能够缩短成半天,时间可以互含互摄。空间无碍,他能够见到这些从地涌出菩萨遍满无量的虚空,所以这个空间无碍。
所以这个地方表示了法身的两个特点:第一个,感应道交;第二个,时空无碍。这么一个情况,表法。
庚二、上首问讯
我们看第二段的“上首问讯”。就是这些无量无边的从地涌出的菩萨,有四个代表的导师,他代表来问候迹门的佛陀。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在大众前, 各共合掌,观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 少病少恼 教化众生 得无疲倦
又诸众生 受化易不 不令世尊 生疲劳耶
前面是赞叹,这以下就问候,向佛陀问候。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有四个上首的导师:第一个是上行,上行就是表达圆教十住,开佛知见。二名无边行,就是示佛知见。第三个是净行,就是十回向。前面上行是十住,无边行是十行,净行是十回向,四就是十地。就是开、示、悟、入这四个,表法。
这四位菩萨在众中“最为上首”,最为代表的,是“唱导之师”,是领导的导师,就在大众中各共合掌,面对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这个时候他怎么问候呢?用四安乐行来问候。就是您身口意安乐不?众生易度不?我们看他的偈颂说,“世尊安乐,少病少恼?教化众生,得无疲倦?又诸众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所以他等于是问了两个重点:第一个,世尊安乐不;第二个,众生易度不。
这段我们说明一下。<从地涌出品>的菩萨叫做本门的弟子,是从法身而来。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摩耶夫人肉身生出来的一个应身佛。法身的菩萨去问候应身佛的时候竟然用安乐行,那表示什么意思呢?
蕅益大师说,表示这个圆教的安乐是始终如一。他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安乐行是针对凡夫来说,你看本门弟子是法身菩萨,他也是用安乐。蕅益大师说这个安乐有层次的,我们一开始就叫做名字即安乐,到最后是观行即安乐、相似即安乐,乃至于佛陀是究竟安乐。也就是说,成佛的过程都是安乐,只是这个安乐的层次有不同。所有的快乐都建立在安稳,所以他用安乐,就是本门的弟子问候迹门的佛,用安乐来互相问候,是这个意思。
庚三、佛答安乐
我们看庚三的“佛答安乐”。佛陀怎么回答?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恭敬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佛陀回答说:“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蕅益大师说,其实,世尊安乐不、众生易度不,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因为修安乐故,所以众生易度;因为众生易度故,所以他又安乐。所以这个安乐跟易度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者何?”为什么容易度,使令释迦牟尼佛安乐呢?因为这个众生,释迦牟尼佛这一期教化的弟子,是生生世世“常受我化”。我们前面在“因缘说”有说过,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弟子,就是大通智胜佛的时候结下的法缘,生生世世跟释迦牟尼佛缘深,所以容易度化。
“于过去诸佛恭敬尊重,种诸善根”,他不但是跟我种下善根,也跟其他诸佛种下善根。这些众生分成两类:
第一类就是利根人。这一类人“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利根人在《华严经》的时候,或者方等、般若的时候听到大乘经典,就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知道要双向修学,知道理观,知道事修,入一心三观的中道。这种人是利根的。
第二种人是钝根的。有一种人,他一定要先修小乘,然后到法华会上再会权入实。就是有些人怎么回事呢?他的出离心很重,这个可能跟他过去生有关系,他过去生一直修苦谛嘛。修苦谛没有错,诸位!但是你咬住苦谛不放!本来苦谛是调伏贪爱,适可而止,你贪爱调伏以后,你苦谛的法就要放下。但是你不断地去执著苦谛,你认为这个苦谛是真实义。好了,以苦谛观察人生的因缘法,那就会产生极度的出离,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人生什么都没有价值。那什么有价值呢?就是偏空涅槃。人生什么都没有意义,只有涅槃寂静是最好。那这种人你要他去修真空妙有,中道实相,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法执这么重,你告诉他说涅槃是如梦如幻的,他一定诽谤你。所以你先让他进去,先恒顺众生,你喜欢涅槃你就进去吧。等他进去涅槃以后,佛陀自然有办法去为他开示,把他请出来。所以他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两阶段。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是怎么样?安住慈悲善巧。佛陀并不说一定要让你怎么样。有办法接触大乘佛法的,佛陀一次性让你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理观事修。要不行的话,那先事修,然后慢慢地再导入到理观的佛慧当中。佛陀是这么一个情况,他看众生来度化的。
庚四、偈颂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诸众生等 易可化度
能问诸佛 甚深智慧 闻已信行 我等随喜
这些本门弟子开始怎么样?随喜迹门的弟子。我们看他怎么随喜。
这个时候,从地涌出的诸大菩萨就先赞叹迹门佛,说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不简单,您能够来到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陪着众生成长,是“善哉善哉”。第一个善哉赞叹应身佛的大智慧,第二个赞叹大慈悲,第三个赞叹大忍力。您能够来到这个五浊恶世,来度化这些刚强众生,所以您老人家安住在智慧、慈悲、忍力,成就四安乐行,所以众生容易度化。这一段是赞叹迹门佛。
这以下赞叹迹门的弟子。这弟子也不简单,“能问诸佛,甚深智慧,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佛陀说法很少无问自说的,很少,《阿弥陀经》例外了。一定要有人请问,要有人示现。比方说迹门是谁问的?舍利弗尊者请问。
他能够以善根来请问佛陀甚深的中道智慧,而且听闻以后能够信解奉行,我对于这些人随喜。就迹门弟子当中有一些利根的,什么叫利根呢?没有听闻之前是欢喜好乐,听闻以后叫做信解奉行。所以这个本门弟子就随喜释迦牟尼佛的迹门弟子,能够请问甚深的智慧,问了以后能够信解奉行。
庚五、如来述叹
本门弟子去随喜迹门弟子,迹门的佛去赞叹本门弟子。
于时,世尊赞叹上首诸大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这个时候,本门弟子去赞叹迹门弟子以后,迹门佛就赞叹说:你能够对于他们这些迹门弟子发随喜心,也是值得赞叹。
这个地方我们稍微作一个说明。比方说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年轻的时候在大都会教了很多学生。等晚年以后他就到乡下去,乡下资讯不发达,所以就跟外面与世隔绝了。他在乡下的时候,欸,也教了一大堆很有成就的弟子。这些乡下的弟子以为这个老师只有他们这一批学生,而不知道这个老师是不可思议的。直到有一天,这个老师过去教的第一届的学生来拜访这个老师,从都会来到这个乡下。这弟子一看,哎呀,不得了!这是谁啊?老师说,这都是我过去教的——从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当中,来彰显这个老师的功德不可思议。
如果这些第一批的弟子不来拜访老师,这些乡下的弟子就以为说,您老人家就教我们这一届而已,就会很狭隘地活在迹门的应化这一期当中了,就以为释迦牟尼佛就这样子而已。所以怎么样呢?佛陀必须把过去的弟子召过来,趁这个机会来发起,来开显如来广大无边的寿量。是这么一个情况。这是一个发起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