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净界法师  2023/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三讲)

辛五、问他土修菩萨行分三

这一科是我们经文当中的“约迹门开权显实”的一个序分。这个序分就是一般说的发起序,它带动了整个经文:佛陀为什么要先为实施权,最后开权显实。整个经文的序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放光现瑞”这四个字。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是先从白毫放大光明,然后再从光明当中显现十法界的因缘果报的相状。佛陀等于做了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蕅益大师把它判作:那一道光明叫做此土六瑞,就是发生在当下的瑞相;十法界因缘果报相状叫做他土六瑞。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为什么有这一道光明的出现?从本经的解释是,前面有五个方便:佛陀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最后才放光。最重要的有两个,说法跟入定。佛陀要发明那一道光明之前,先要讲无量法门。佛陀要讲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必须要先有一些破障的法门,增长善根的法门。佛陀讲阿含、方等、般若,让我们善根慢慢地增长,烦恼慢慢地轻薄,所以他必须要讲《无量义经》,开显无量法门。然后开始入定,就是把无量法门会归到内观的真如,开始内观。也就是说,一念心性,其实那道光明就是本经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个《法华经》的安住处,整个《法华经》的所观境。其实我们整个修观就是从那道光明修起的,那就是整个十法界的一个共同的基准的平台,这个是整个《法华经》的思想。

当然,心性跟因缘是互动的。因为真如受熏,所以从一念心性当中开显出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这个地方,佛陀在解释这个光明所现的相状,先分两大块:第一个叫做流转门,就先讲众生法界;第二个再讲佛菩萨的法界。

众生法界,从那道光明来看,它是背觉合尘。其实我们凡夫是违背光明的。因为我们堕入轮回以后,我们生命有两大问题:一个叫做生死业力,一个叫做颠倒妄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内忧外患,外有生死业力,内有颠倒妄想。从你投胎开始就是这样。你投胎以后,你的生命就是两个东西互撞:你的业力创造了果报,不管快乐痛苦,就刺激你;刺激你,你就打妄想;打妄想以后,你又造业;等到业力成熟又现一个果报;这个果报又刺激你,你又打妄想……所以,从凡夫的角度,唯识学对凡夫的定义是:人生是无解的,这是解不开的。因为它落入一种业力跟妄想的恶性循环,叫做生死流,它是辗转相续的。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佛陀为什么出世呢?因为众生在业力跟妄想中间还有善根,他过去生曾经供养佛陀,曾经听闻佛法;这个善根就会创造一种感应道交。佛陀在讲那道光明所现的凡夫法界以后,虽然凡夫受了业力跟妄想的牵动,但是你把业力拨开,把妄想拨开,他可是有善根的。你只要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了。伟大的佛陀他有无量的方便力,他还真不怕你的业力重,他也不怕你妄想深,他怕的就是你没善根。所以,你要有善根,佛陀就来到世间了。

来到世间以后,我们看那道光明所现、弥勒菩萨所描述的,佛陀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个,佛陀讲《华严经》。佛陀先讲六度的法门,成就十地的功德,把佛菩萨的功德开显出来,把这些根熟菩萨都先度了。当然凡夫在座,但是我们只能随喜赞叹,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帮助。所以,度了根熟菩萨以后,佛陀必须从千丈的卢舍那身从本垂迹,变现一个跟我们一样高、一样大的丈六比丘相来陪着我们。

也就是说,其实凡夫是背离光明的,凡夫是趋向黑暗的,越流转越糊涂了。佛陀出世以后,就把我们往光明的方向带,叫做背尘合觉。所以佛陀出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九界众生想办法往一念心性的方向带。

第一个他带动的是《华严经》的菩萨,叫做直趣佛道。佛陀对这些菩萨不需要施设方便,因为他没有障碍。他也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他差的就是善根的增长。菩萨是直趣佛道。

然后就是面对凡夫了。凡夫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我们长时间在娑婆世界流转,产生一个习惯,就是我们一定要得到一点东西,有所得。你说学佛什么都得不到,那我不学了。所以佛陀必须怎么样呢?佛陀面对凡夫,叫做两阶段的引导。佛陀先丢一个假相,让你先到这个方便的假相里面安住,然后再趣向佛道,叫做为实施权。佛陀如果把我们每一个众生直接带入光明,没有一个人受得了,也没有一个做得到。所以他必须怎么样?要有一个过渡。

这个过渡,每一个人的过渡不一样。有些人,你说让他学佛,他就喜欢到人天里面享受快乐。他高兴了,他才愿意往前走。他就喜欢修人天乘。当然,《法华经》这个(人天乘)水平太低了,所以在本经里面是没有现出人天乘这一块。就是说,有些人他就喜欢涅槃寂静,他厌恶生死,但是他可也没有好乐佛道,他只是讨厌生死。佛陀说,好,那没事!佛陀讲无常观、无我观,先把这些厌恶生死的二乘人带到涅槃,让他安住寂静。享受寂静以后,佛陀再开权显实,再往佛道带。这第一个,面对二乘人,先施设一个涅槃寂静的假相。

第二个,有些人是厌恶生死,而且他好乐功德。他觉得说,仅仅好乐寂静,这个人生也太消极了吧?他喜欢诸佛菩萨的功德。欸,没事!佛陀先创造一个功德的假相让他安住,佛陀讲六度: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乃至般若波罗蜜的功德。这个菩萨先住在功德当中,最后再回向佛道。

也就是说,佛陀面对凡夫是两个阶段的引导,一个阶段他受不了的。先让二乘人住在涅槃寂静,先让菩萨住在功德庄严,然后再趋向光明。这个是佛陀不得已的,因为众生有这个需求。

那么,前面讲到阿含经,就是趋向涅槃寂静。这个他土菩萨,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就是说,有一类的菩萨他在光明中出现了。这一类菩萨他学佛必须要两阶段:他必须要先成就功德,他以功德为荣耀,然后再把功德回向菩提,所以他成佛是两阶段成佛。那么他是怎么两阶段成佛呢?

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成佛之道只有两条路:第一个,先到涅槃寂静再成佛;第二个是成就功德庄严再成佛。如果这个人是一个菩萨种性,他是通过功德庄严再成佛。那么这是什么一个情况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题,问他土。这个他土就是光明中所现的国土。

壬一、总问。

这个地方,有方等、般若这些权教的菩萨修菩萨行的相貌。弥勒菩萨看到以后,他请问文殊菩萨是怎么回事。这个地方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问,就是一个总相的请问。

我见彼土  恒沙菩萨

种种因缘  而求佛道

这个“我”就是弥勒菩萨。佛陀放光现瑞,他是在场。那么他看到什么呢?他看到了《华严经》的菩萨成就了光明;阿含经的声闻人趋向了涅槃寂静;他也看到了菩萨,“恒沙菩萨”。这些菩萨是做什么事呢?“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其实这个地方是省略了。我们前面在长行文说过,权教的菩萨——就是方等、般若的菩萨,虽然没有入《法华经》的真实,但是他学佛有三个重点,叫做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

种种因缘,就是你要发菩提心,你成就功德要有个目标,要有一个愿望。当然菩提心有两块:有些人是悲增上,他把思想放在“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我要度众生,所以我只好学法门、断烦恼、成佛道。所以他整个核心是在“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一种人;第二种人,他的发愿是把核心放在“佛道无上誓愿成”。因为我要成就佛道,所以我只好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都没关系——这两种不同的因缘而发菩提心。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要有智慧,叫信解。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那是大乘的空正见,就是你怎么看人生。大乘菩萨看人生是通过因缘,“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他看一切法,本体是空的,但是空性里面它不妨碍缘起,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第二个,信解。

有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见,他就能够实践他的菩萨道,就是六度的法门。这个就是他的相貌,表现出身口意的布施、持戒的种种的相貌。所以大乘菩萨,他的根本就两个: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这是一个核心思想。所以弥勒菩萨必须把它总问,先总标出来。

壬二、次第问  分六

有了菩提心、有了空正见以后,他就必须要有种种相貌。我们看看他有哪些相貌。看壬二的“次第问”。前面是一个总相的请问,这以下是别相的次第的请问。

癸一、问施

第一个问的是布施,布施的相貌。

或有行施   金银珊瑚

真珠摩尼   砗磲玛瑙

金刚诸珍   奴婢车乘

宝饰辇舆   欢喜布施

回向佛道   愿得是乘

三界第一   诸佛所叹

或有菩萨   驷马宝车

栏楯华盖   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   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   求佛智慧

这个布施有两种情况:一个叫做布施,一个叫做布施度。我们解释一下它的差别。

你要是学佛以后,心中也没有菩提心,也没有空正见,但是你就一念慈悲的恻隐之心——哦,你看到哪一个众生痛苦了,你把你的东西布施给对方,这个叫做布施。它是一个善法,一个善业,但这个善法并没有把你往佛道带动的力量。它就是让你得到人天快乐果报,因为你缺乏了菩萨种性:菩提心跟空正见。

这以下所说的这些布施,跟我们一般的布施不一样,这叫做布施度。这个度就是波罗蜜,就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发自他的菩提的愿力、发自他的空性的智慧的观照,而产生的这些布施的行为。

这个地方古德是分成三块:一个是舍财,一个舍身,一个舍命。

我们看舍财。方等、般若这些权教的菩萨,经过方等、般若大乘经典的教育以后,开始行布施了。或者以“金银珊瑚”布施。这个珊瑚是热带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它是一种动物,是多群体的结合,就像树枝的相状。“真珠摩尼”就是一种如意珠,古代的如意珠,让你所求如愿。“砗磲”就是大海中的贝类。“玛瑙”它是石英矿石中的一种变体,但它的质地较这个石英较为细致,而且色彩较鲜艳,这是玛瑙。“金刚”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钻石。这以上种种诸多的珍宝,还有“奴婢车乘”或者是“宝饰辇舆”,就是带有珍宝的这些车乘,旁边有很多珍宝装饰的车乘。

那么干什么呢?“欢喜布施。”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回向佛道。”因为权教的菩萨没有安住一念心性,那么怎么办呢?他只能通过回向。就是说,我先创造一个功德,我心就住在这个功德,然后把这个功德再回向无上菩提。他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呢?“愿得是乘”,就是成就大乘的波罗蜜。那么佛陀就赞叹“三界第一,诸佛所叹”,这是三界有为诸法当中最为殊胜的。

我们注意看,这以下的六度基本上都有四个字,叫做“回向佛道”。也就是说,权教的菩萨其实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创造六度的功德;第二个,把它回向无上菩提。那么回向菩提跟直趋菩提有什么差别?当然,直趋菩提就是我们《法华经》说的,你站在一念心性,你根本不需要回向,你站在三世诸佛共同的平台——一念心性,观即空即假即中,你修的一切法门不需要回向,直接就是菩提。

套一句咱们净土宗常说的话,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念佛可以往生,那我通过布施持戒修善法也可以往生,那有什么差别呢?印光大师说,念佛往生叫做直接,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它不需要回向。因为你念这句阿弥陀佛,它跟阿弥陀佛是直接感应。直接感应你还回什么向?你不多此一举吗?就是,你已经是“即众生心”,已经进入佛陀的大觉海,你还回什么向?

回向就是说,你本来要到B,但是你到不了B,先到A。先到A,那没关系,我再想办法通过一个方法,把A转成B,就是回向。就是我想要到B去,但是我到不了B,我到不了佛道,我只能成就功德,那我把功德创造出来以后再通过回向。净土宗也是这样,我不能一天到晚念佛,我做做布施、做做义工。但是这个东西如果你没有回向,那就不是往生的资粮,因为它本身不是往生的因缘。

本段经文也是这样。布施本身不一定是成佛之道,不一定。但是如果你通过一个动作,“回向佛道”,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动作是一定要有的。因为权教的菩萨他不能够直趋佛道,他不能站在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来修布施,他只能够通过他的空正见跟菩提心来布施,所以必须回向。

“或有菩萨,驷马宝车”,这些菩萨用四匹马的宝车。这个车就很正式了,它不是一匹马、两匹马。一旦一个车子是四匹马拉的,这个车子就很尊贵了。或者是“栏楯宝盖”,上面有宝盖的车子;或者是轩饰(古代做官的车子,它是有各种的步辇),珍宝装饰的车子来布施。

这个是财施。

我们看第二个,舍身。

“复见菩萨”,有的菩萨他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他也会遇到特殊情况),用身肉手足或者妻子来布施。那么干什么呢?追求无上菩提。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割肉喂鹰、舍身饲虎,都是舍身。

再看最严重的布施。“又见菩萨”,以“头目身体,欣乐施与”。那等于是舍命了,把头、身体舍出来。那么干什么呢?也是“求佛智慧”,也是回向无上菩提。

也就是说,权位的菩萨在没有接触《法华经》之前,他不能直接契入光明然后再创造功德,他只能在光明之外创造一种功德庄严,然后再回向菩提,把它往光明的地方带。

菩萨的功德是有六个。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把布施排第一个?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是的,福报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为什么佛陀把布施放在菩萨第一个功德呢?它的理由,佛陀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他说,你如果不布施,你这个菩萨整天就修止观,没错,你的智慧会慢慢靠近佛陀,但是你有一个问题,这个是现实问题。因为菩萨不到涅槃去,所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假设他没有求生净土的话,那么他必须要借假修真,他要借这个五蕴的果报来进行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如果他不修布施,他会堕入到一种非常贫穷的境界,比方说贫民窟。在没有福报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但“贫苦多怨”。因为你是一个凡夫,如果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个性偏激。

其实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大乘菩萨自己很痛苦,却会去关怀别人。很难!你不能对一个凡位菩萨用这么高的标准。所以佛陀知道,凡位的菩萨必须有福报保护。就是你有福报撑着,至少你不能堕入到太过贫穷,否则的话,你自己很多很多怨恨。然后,还不是这样子而已,还会“横结恶缘”。你没有福报,别人看到你也不欢喜。别人看到你不欢喜,你怎么度化摄受他呢?

所以,两个理由:第一个,你没有福报,可能会破坏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为什么走上声闻道呢?他其实痛苦刺激太厉害了,他对三界有一种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离开了。你看声闻人,他不强调布施,因为出离心越痛苦越好,他不差痛苦的刺激。但是你要行菩萨道,对不起,你先要有福报。这是两个不同的路。你要走声闻道,没有布施这回事,声闻道只有戒定慧这三件事情,佛陀并没有把布施放进去。因为声闻道有没有布施差别不大,它根本就不列入考虑。但是你要走菩萨道,布施就很重要:第一个,你要有个安稳的环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第二个,你必须跟众生结善缘。

那么这个布施的概念是怎么生起的呢?经论上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就是菩萨他养成一种布施的习惯,需要有一种智慧带动。他怎么观察?就是说,我这一生有很多的资财,我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用得到的也就罢了;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布施出去,我死亡的时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东西布施出去,我会创造一种来生的财库。

比方说,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一个譬喻说,森林里面起火了,那么有两户人家做了两个不同的事情:有一户人家就用水去救火,但这个火太大了,最后房子烧了,什么都没有了。他想救火,这个观念错了。有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赶快把里面珍贵的珍宝拿出来。房子烧坏了,但是他珍宝拿出来以后,他到了其他地方又盖了一个房子,继续生活。龙树菩萨说,去救这个房子的是凡夫菩萨,他爱着自己的身心世界,结果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菩萨知道他还有来生的生命,他会事先为来生的生命布局,赶快把里面的东西通过布施转成来生的财库。所以,布施的观念就是说,想办法把你暂时用不到的果报换成来生的资粮。你反正还有来生嘛。

你说,欸,我到净土去了。到净土去你也要福报!我们以后会讲到三辈九品。这个判教,除了智慧,福报也是影响品位的一个因素。就是说,“诸未施财无常灭”,反正你不布施最后你也带不走。那么如果你还有生命在的时候,你通过布施,它会转成一个来生的财库。这个是菩萨布施的概念,把暂时的果报换成未来的波罗蜜、未来的功德。

癸二、问戒

我们看癸二的持戒。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前面的布施是成就福德,这里的持戒是断除有漏,断除有漏的因缘。我们看它是怎么断除有漏?

弥勒菩萨就说,“文殊师利”,就称呼了文殊师利菩萨。我还看到什么呢?我还看到在光明当中有很多的国王。这个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举国王呢?因为菩萨从资粮位开始修学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修布施以后,到了资粮位的末段,来到人世间,他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做大富长者;第二个,做国王。因为他布施的福德力很大,这个自然招感的。

作为一个国王,他当然是尊贵荣耀。他去亲近佛陀的时候,请佛陀开示无上甚深微妙的法门,佛陀可能跟他讲出世的解脱道或者讲大乘的菩提道。假设佛陀跟他讲出离的声闻之道,那么这个人听到以后,就舍弃了心中好乐的国土(舍弃国土等于舍弃王位了),也舍弃了宫殿,把自己住的地方也舍掉,乃至于自己的臣妾奴仆都舍弃了。干什么呢?就剃发出家而被上法服,走上了修出世的道路。

这个布施以后为什么加一个持戒呢?因为布施很自然会让菩萨积集广大的福德,他的福报会现前。福报现前以后,有可能会激发菩萨的放逸。一个人没福报,什么事都没有,你不会放逸。有福报的人一旦高慢,他就放逸。放逸以后他就创造很多的生死业缘。

诸位!我们的人生只有两种力量:一个叫做愿力,一个叫做业力。一个是往上超升的,一个是往下堕落的。净土宗也是这样。净土宗你可不要把生死业缘拉得太重,否则你这个佛号上不去。生死业缘跟福报是有明确关系,福报越大的人,就很容易创造一些放逸、享受,然后就创造很多生死业缘。所以佛陀必须要制戒,让菩萨有所克制。

所以《大智度论》讲一句话说,佛陀为什么制这些戒法呢?他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佛陀举出两个例子:一个孔雀、一个鸿雁。他说,作为一个菩萨,你有两个选择,你最好选择做鸿雁。如果你把过去生的福报开始享受,那么你就像孔雀一样很庄严。但是孔雀身体太重了,所以你飞不起来。鸿雁不是。鸿雁知道福报的时候,它把福报当做一种自利利他的资粮,结果它变成鸿雁,它可以高飞。

佛陀讲完布施以后,他提醒所有的菩萨一件事情:我不管你福报大不大,你最好有所节制。就这个概念。福报一大的时候,你一享受,你就变成孔雀了,你再也飞不起来了。就是说,你是想做一只孔雀,还是想做一只鸿雁!就这个概念。

就是说,福报有两种可能:第一个,它障碍你往生,障碍你成就菩萨道。这第一种可能。因为你不会善用福报,你在福报里迷失自己。第二个,你善用你的福报,它变成你修道的资粮,它能够保护你的善根不受干扰,不受外界的干扰。

所以佛陀讲完布施以后马上就讲持戒。第一,你用布施创造了福报;第二个事情,你最好善加利用你的福报。你如果福报操作错误,你就变成孔雀,就这样子。

福报没有对错,所以佛陀就必须制戒,讲三皈五戒,讲八关斋戒,讲出世的戒法。在家就受三皈五戒,出家众受声闻戒。重点就是,通过持戒,佛陀画出一条红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佛陀把这条线画出来。你踩到这个红线,就碰到了生死业缘,就提醒你了,请你注意了。是这个概念。

癸三、问忍

好,我们看忍辱波罗蜜。

或见菩萨  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  乐诵经典

菩萨通过布施创造福报,通过持戒好好地善加克制自己的欲望,接下来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功德,让它不退失。怎么保持?我们看。

“或见菩萨”,或者在光明当中见到有一种菩萨,“而作比丘”。这当然是以比丘为代表。蕅益大师说,菩萨其实是通于四众了,只是说比丘比较尊贵,以他做代表。你要是在家居士,也是这个道理。

他是怎么修忍辱呢?“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个忍辱有两个重点:一个叫生忍。作为菩萨,你要经常远离愦闹,在一种安定的环境当中来修学,这个是众生法忍。众生法忍就是对于恶逆的因缘,比方说你要闲居静处,你要忍受色身的饥寒,或者是内心的躁动、内心的寂寞等等。这种对内外环境的安忍随顺,叫生忍,叫“独处闲静”。

第二个更重要,就是法忍,“乐诵经典”。诵经为什么要忍呢?这个忍就是安忍随顺。就是说,大乘佛法跟声闻法最大的不同,它是一个不思议境。你说,欸,你业障深重,你好好地念这句佛号,临终的时候,“但凭六字出乾坤”,就离开三界了,这件事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就是对于甚深不可思议的法门要选择相信。

佛法是这样,佛法跟世间法是相反的。世间法是先怀疑,再找答案;佛法你一怀疑,你就永远找不到答案了,永远没有答案了。佛法信、解、行、证,第一个叫做信。这个忍就是说,对于甚深法,这个道理我不懂,但是我选择相信佛陀,这个叫做法忍。

生忍、法忍,还有一个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特别对空性,对我空、法空的真理安住随顺,就是无生法忍。这个是初地以上境界了,我们凡夫只有两种,叫做生忍跟法忍。

其实忍辱它不是一个什么法门,它是一种个性。忍辱跟精进这两个都是一种性格。忏公师父说,修行的成败跟个性有关系。他讲的就是忍辱跟精进。一般来说,比较有道心的人、出世心比较强的人个性都比较刚强。这个时候如果你个性调不过来,你的成就就不大了。一个菩萨的个性要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就是忍力中有行力、行力中有忍力。

初学者最重要的,我觉得一个人忍力很重要。一个初发心的在家居士或者初发心的出家众,我可以告诉你,你的成败前面五年大概决定了。为什么呢?你说,我的时间还很长,我那么年轻!这跟年不年轻没有关系,这叫做先入为主。你五年当中什么都不学,你也不想去学教理,就整天做慈善事业,你这一辈子就走上这条路了。你说,欸,我晚年再来学。你不可能学了,你养成习惯了。出家众更明显。我个人带过佛学院,我带过一两百个出家师父。你大概看他前五年的表现,把它拉长就是一辈子。你看他后面就是这样子了。所以你这五年一定要忍得下来。

其实学佛是这样,菩萨道也是这样。它是三阶段,前面这一段要好好静下来。你千万不要学佛以后就开始做有的没的,你先搞清楚什么是佛法的道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做什么事有个分寸。前半段是先自修,然后才去行菩萨道,最后才是收尾,又回到静修。如果你学佛以后,教理什么都不学,就在日常生活里面做义工,你这辈子就这样子了。因为什么?因为定型了。

这个人他走这个路,他今天走一次、明天走一次,你看这个草,走久了以后,这个草丛就走出一条道路。你看,有些人不学教理,他自己也会搞出一套道理出来。愚痴不可怕,但是你长时间愚痴会变成邪见。因为你有样学样,没有样你就自己乱想,你会想出一套道理出来,而这个道理往往是似是而非。诸位!如果道理你想得出来,那么佛陀干么要出世?是吧?你想想看,说你自己从生活中能够体验道理,那佛陀就不需要出世了。

我们看看佛陀讲忍力,说“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初心菩萨就是这八个字!“独处闲静”,你一个初心菩萨,什么都不知道,你好好地学教理,搞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你不要一辈子创造了功德,也创造很多过失,到晚年再来后悔,来不及了!你一开始就要把这条道路怎么走搞清楚。

这个就是忍力。这个大概五年是关键。

癸四、问进

好,我们看精进。

又见菩萨  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我们前面说过,菩萨的个性,一方面忍,调柔善顺;一方面要勇猛精进。我们看这个行力是怎么回事。

“又见菩萨”,弥勒菩萨说,我又在光明当中见到某一类的菩萨,他“勇猛精进”。这个精就是专一,他在某一个时间锁定一个专一的法门,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拜忏。第二个是进,它是辗转相续不间断。专一、相续。

那么他是怎么专一、相续呢?“入于深山”,就是他远离愦闹,息诸缘务,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干什么呢?“思惟佛道”。什么是大乘的中道实相,什么是父母未生之前我们本来面目。当然这个思惟也包括学习了,学习思惟、思惟学习。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很怕一种人,就是,“主任,三年之内我都不下山!”就这种人,我很怕。“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这种人我更怕,因为这种人过不了多久就离开了。这种偏激式的修行,他没办法持久。所以你看看你身边的人,周遭环境看一看,只要在修行的跑道上一开始跑得很快的,到最后,跑道上找不到这个人了,反而只见到那些慢慢跑的。其实,我最喜欢听到一句话说:“我一天拜两百拜。”我起大欢喜。你去注意看吧,凡是一开始起跑点跑得很快的,到最后这个跑道找不到人了,人没了。

所以,忏公师父说,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所以这个老人家,真的姜是老的辣,能够有经验。诸位!我告诉大家一件事情,修行是马拉松赛跑,它不是短跑。你跑得快没有用,看谁跑得长才算。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定课。我们很怕初学者就开始乱冲,你知道吗?因为你修行遇到了挫折,当你退转以后,心中会产生一道很深的阴影,你的自信深受打击。而这种打击,你除非修空观修得很深,否则很难磨平。而且你太过激进,很可能你急于速成,在《小止观》说,你很可能会心外求法,追求感应神通,很可能着魔,因为你太快。所以我们很怕一个人说,我闭关三个月、我一定要成就念佛三昧!这个很危险,因为你急于速成,很容易着魔。

修行,我讲实在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结果放掉;然后老老实实,该干么干么。时间到了去拜佛,时间到了去打坐,时间到了去看经典,就是点点滴滴。你有成就,你自己会有感觉。这个是几十年、三四十年这样子干下去的,可不是三年两年。

所以,精进,就是你要创造一种相续的修行。诸位!你一天只拜一部八十八佛,没关系。你拜三十年,不可思议!你说我一天只念一千声佛号,你念三十年,也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它辗转相续。这个就是修行,滴水长流则能穿石。你看过哪一个暴风雨把石头穿破没有?没有!暴风雨只会把石头带走,会把石头穿破的只有一种,叫做小水滴。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忍力跟行力,虽然不是特殊的法门,但是你的忍力跟行力的性格养成,影响你一生的成败。基本上初学者把核心放在忍力。老参没有什么忍不忍。老参他事情看多了,他就是没有动力了,悠悠泛泛。老参要把重心放在行力。总之,忍力跟行力都很重要。

其实前面的四度都是道前基础。修布施,成就福德;修持戒,佛陀画出一条红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你踩到这个红线就是生死业缘;忍力、行力就是菩萨的个性的刚柔并济。禅定跟智慧就是整个菩萨道成就无上菩提的正修了。

0:00 / 0:00
妙法莲华经1
妙法莲华经2
妙法莲华经3
妙法莲华经4
妙法莲华经5
妙法莲华经6
妙法莲华经7
妙法莲华经8
妙法莲华经9
妙法莲华经10
妙法莲华经11
妙法莲华经12
妙法莲华经13
妙法莲华经14
妙法莲华经15
妙法莲华经16
妙法莲华经17
妙法莲华经18
妙法莲华经19
妙法莲华经20
妙法莲华经21
妙法莲华经22
妙法莲华经23
妙法莲华经24
妙法莲华经25
妙法莲华经26
妙法莲华经27
妙法莲华经28
妙法莲华经29
妙法莲华经30
妙法莲华经31
妙法莲华经32
妙法莲华经33
妙法莲华经34
妙法莲华经35
妙法莲华经36
妙法莲华经37
妙法莲华经38
妙法莲华经39
妙法莲华经40
妙法莲华经41
妙法莲华经42
妙法莲华经43
妙法莲华经44
妙法莲华经45
妙法莲华经46
妙法莲华经47
妙法莲华经48
妙法莲华经49
妙法莲华经50
妙法莲华经51
妙法莲华经52
妙法莲华经53
妙法莲华经54
妙法莲华经55
妙法莲华经56
妙法莲华经57
妙法莲华经58
妙法莲华经59
妙法莲华经60
妙法莲华经61
妙法莲华经62
妙法莲华经63
妙法莲华经64
妙法莲华经65
妙法莲华经66
妙法莲华经67
妙法莲华经68
妙法莲华经69
妙法莲华经70
妙法莲华经71
妙法莲华经72
妙法莲华经73
妙法莲华经74
妙法莲华经75
妙法莲华经76
妙法莲华经77
妙法莲华经78
妙法莲华经79
妙法莲华经80
妙法莲华经81
妙法莲华经82
妙法莲华经83
妙法莲华经84
妙法莲华经85
妙法莲华经86
妙法莲华经87
妙法莲华经88
妙法莲华经89
妙法莲华经90
妙法莲华经91
妙法莲华经92
妙法莲华经93
妙法莲华经94
妙法莲华经95
妙法莲华经96
妙法莲华经97
妙法莲华经98
妙法莲华经99
妙法莲华经100
妙法莲华经101
妙法莲华经102
妙法莲华经103
妙法莲华经104
妙法莲华经105
妙法莲华经106
妙法莲华经107
妙法莲华经108
妙法莲华经109
妙法莲华经110
妙法莲华经111
妙法莲华经112
妙法莲华经113
妙法莲华经114
妙法莲华经115
妙法莲华经116
妙法莲华经117
妙法莲华经118
妙法莲华经119
妙法莲华经120
妙法莲华经121
妙法莲华经122
妙法莲华经123
妙法莲华经124
妙法莲华经125
妙法莲华经126
妙法莲华经127
妙法莲华经128
妙法莲华经129
妙法莲华经130
妙法莲华经131
妙法莲华经132
妙法莲华经133
妙法莲华经134
妙法莲华经135
妙法莲华经136
妙法莲华经137
妙法莲华经138
妙法莲华经139
妙法莲华经140
妙法莲华经141
妙法莲华经142
妙法莲华经143
妙法莲华经144
妙法莲华经145
妙法莲华经146
妙法莲华经147
妙法莲华经148
妙法莲华经149
妙法莲华经150
妙法莲华经151
妙法莲华经152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

往生论...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佛教词典】诸法寂灭相

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佛教词典】一来果补特伽罗

一来果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六品烦恼安住...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问: 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

佛门里的大孝

佛教里说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够真正地学佛。自己学佛,...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